菁菁super5man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人,中医药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在全球范围的悄然兴起,中医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而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所起的作用倍受人们关注。
关键字: 医学免疫,中医理论,中药方剂,实验技术,中医药研究。
前言: 现代免疫理论在我国早有记载。早在公元342年,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预防狂犬病的免疫学方法和效果:“疗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公元998一1022年宋真宗时代,我国就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至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我国对人痘法有了重大改进,同时创造了人体连续传代的方法降低苗种的毒力,此法成为近代免疫学的先导,开了人工免疫方法的先河。我国人痘接种获得成功见于文字记载是公元1007年前后,比英国人琴纳试用牛痘苗预防天花要早700多年。中医学对变态反应的认识也是比较早的,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神农氏就曾提出孕妇应忌服鱼、虾、鸡和马肉,认为服用这些东西会引起皮肤溃疡。这对后世认识和预防变态反应有重要意义。中医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西方国家早2000多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不仅是免疫学的“故乡”,也为世界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从三方面谈起中医药与免疫学的关系与发展,一是中医理论;二中药方剂;三实验技术。
1.现代免疫与中医传统理论
中医理论的邪正学说、阴阳学说、脏象学说及养生理论都已证明和现代免疫学关系十分密切。
中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抵御和清除各种有害物质的作用叫“正气”,免疫能力与正气的含义基本上是吻合的,而把破坏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有害物质叫“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这正是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免疫学提出的机体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防御功能、自稳功能、监视功能)正是中医邪正学说的`具体化。防御功能是指机体抵御病原生物等“外邪”的功能,自稳功能和监视功能指机体清除“内邪”(如:损伤、衰老、死亡、突变细胞等自身抗原)的功能。
免疫系统不断维持自身平衡的过程也正等同于中医的正邪对抗和阴阳平衡,以此达到自身的稳定。中医药防病治病,归根到底,主要还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等功能,从而达到机体的自身稳定。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免疫系统仅是人体内复杂系统中的一个,中医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不仅作用于免疫系统,也可能是通过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
经络实质也是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循行通路,参与免疫调节网络的构成,针灸的有效作用与免疫调节同样密不可分
2.免疫学与中药,复方的相互关系
近些年来,研究和开发免疫调节药物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话题,临床使用的很多中药及方剂经实验研究被证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加之中药资源丰富,所以从中药中寻找新的免疫调节剂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
免疫促进药:主要是益气、养血、温阳、益阳的药物及少数解毒和活血的药。 1.促进细胞免疫药物:如增加T细胞比值的药:党参,黄精,白术,香菇,鸡血藤,淫羊藿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药物:人参,桑寄生,白术,五味草,旱莲草,白芍,川芎,丹参,黄芪等。增强细胞吞噬功能的药:山药,黄连,穿心莲,白花蛇,舌草等金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张西峰。 2.促进体液免疫的药物:如抑制补体含量减少的药:枳壳,陈皮,麻黄,丹皮等。促进抗体生成增加的药:菟丝子,黄芪,紫河车,云芝等。
免疫抑制药:主要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 1.清除抗原药:鱼腥草,蒲公英,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当归,红花,大蒜,郁金等 2.抑制抗体生成: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大枣,补骨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茵陈,秦艽,桂枝,泽泻,苍术等
.双向调节药:可使过低的既能状态提高,亢进的机体状态降低,使机体内环境稳定。常用药:人参,刺五加,黄芪,防风,甘草,当归,麦冬,五味子,肉桂,熟地,赤芍,丹参,降香等
免疫调节药:作用于机体的调节系统,有利于体内健康方向发挥作用,而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1.作用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该轴的药物:人参,党参,白术,五味子,紫河车,灵芝等抑制该轴的药:黄精,地黄,甘草等2.作用与环核苷酸的调节药:环核苷酸被认为是阴阳平衡的枢纽,正常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保持着一定的比值,补阳药可能升高此比值,滋阳药可能协调该比值,从而是免疫平衡得到调节,属于一种快速调节方式。常用药物:党参,猪芩,人参,甘草,茶碱,麻黄碱,土茯苓,龙葵,灯心草等。
中国古代传统经方与免疫关系紧密,二妙方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四妙方又表现出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等等。
许多中药、方剂和针灸等可以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治疗世界疑难疾病,例如癌症,艾滋,等传染病。绝大多数中药和方剂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很小),还可克服西药(主要是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不但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缓解病情,还可拮抗放疗、化疗对机体的损伤。现代医学在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疾病中,常给机体输人细胞因子,这些外源性的免疫反应物质往往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仅价格昂贵,且长期应用会降低机体的敏感性。而不少中药、方剂及针灸等可诱使机体细胞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而以上机理的阐明都来自于现代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中医在处方时,很注意各味中药君臣佐使的协同作用。但对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清楚。而中医药免疫学则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也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如:由甘草等提取物制成的抗AIDS药物“克艾可”已用于临床。
3.免疫学实验技术与中医药研究
目前中医药研究中常用到的免疫技术有许多,现试举比较常见的实验的应用。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应用此试验在中医药研究中可以定量的测定某蛋白质在某组织中的含量,了解中医药对体液免疫的影响。2免疫印迹法,中医药在自身免疫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组化技术,通过表面标志物的标记,对组织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做定性,定量,定位的检测。4放射免疫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主要做微量物质的研究测定,等等。
加强中医药专业免疫学等实验能力的培养,掌握必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有利于培养既精通中医药,又熟悉常用的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的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我国的贸易额不占优势,其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中药剂型不太容易被某些国家所接受。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中医药免疫学把现代科学技术用于中医药免疫等作用的研究,既重视中医学宏观整体的哲理思想和动态辨证关系,又强调现代医学的局部定位性和实证分析研究,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整体观的合理性和优势,又弥补了中医学整体观的缺陷和不足,它是中医学宏观整体的哲理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等科学技术的巧妙结合点,是独具我国特色的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它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中医药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和所有学科一样,中医药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中医学有其合理性和优势,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缺乏实证分析研究,对机体微观局部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深刻了解,是一种哲学观念。这种理论的滞后性和认识方法的欠缺,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贫乏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原因。要想充分发挥免疫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特有作用,促进中医学新的振兴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提倡中医专家和免疫学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只有中医专家和免疫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密切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才有可能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贺新怀 席孝贤 孙理军 中医学整体观与中医药免疫学 (712083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胡研萍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疫学研究。
3.关洪全,韩晓伟,雷萍,侯殿东试 加强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免疫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意义与措施中 医 药 导 报
4.郭 峰 浅谈开展中医药现代系统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5.陆平成 免疫学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和展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阿布kingnine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
高等中医药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标准是规范中药教育的重要文件,编制该标准是中医药教育的一件大事,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供参考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未毕业就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实习,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与工作实习时间冲突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提出了加强毕业指导、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改革毕业设计环节方案,以缓解目前矛盾,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求贤愿望,又能符合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大的空间.
关 键 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
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
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
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
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
4;为一个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认真地考虑将毕业论文灵活化,不要格式化、统一化处理,使得学校能真正地利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三、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
毕业设计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对毕业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目标,既不能过松又不能强度过大.通过制订目标会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成功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兴趣加入,让他们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
独立设计的能力,为择业和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立淘汰制.从教育体制上来说,高校应当建立淘汰制,而淘汰制应该是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如果说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用人的法则,那及早引入淘汰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才成长最好的保护.
再次,调整目前的毕业设计方式,由集中式毕业设计改为分散式毕业设计.目前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所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总结前段工作并完成论文的写作,辅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或者工作前的实练.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
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且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影响较大,应当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田莉,曾斌芳,田树革,等.中药学专业毕业专题实习问卷调查及分析[J].药学教育,2012,28(1):55-58.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
一般3-5万字之间。文学一般是三万字,理科相应多点,医学研究生写论文正常是3万字。要求精准、简练、醒目、新颖。论文的关键词3-5个,是用来说明全文的主题内容的单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
不好写。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对所研究的中医药课题有独特见解,富有新意或有较深刻的分析阐述过程,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较强的应用价值,并且要求字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