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儿6652
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 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1966年春,陈景润向世界宣告,他得出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的结果(1+2),即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为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1966年,第17期《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 (原文200多页,不乏冗杂之处。) 1972年,陈景润改进了古老的筛法,完整优美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改进了1966年的论文。 1973年,《中国科学》杂志正式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该文和陈景润1966年6月发表在《科学通报》的论文题目是一样的,但内容焕然一新,文章简洁、清晰。 该论文的排版也颇费周折。由于论文中数学公式极多,符号极繁,且很多是多层嵌套,拼排十分困难。科学院印刷厂派资深排版师傅欧光弟操作,整整排了一星期。 所以只贴陈景润先生在论文之开始: 【命P_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 x-p=p_1或x-p=(p_2)*(p_3) 其中p_1, p_2 , p_3都是素数。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命Cx={∏p|x,p 2}(p-1)/(p-2){∏p 2}(1-1/(p-1)^2 )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 p≤x,p+h=p_1或h+p=(p_2)*(p_3), 其中p_1,p_2,p_3都是素数。 Goldbach猜想目前没有证明出来,最好的结果就是陈式定理。陈景润的证明很长,而且非数论专业的人一般不可能读懂。整理过的证明参看 潘承洞,潘承彪 著,《哥德巴赫猜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此书较老,现应已绝版,可在较大的图书馆找到。 教育网中许多FTP都有。公网下载地址:
xyz小鱼子
1792年,他使用一种名叫“中国飞陀螺”的玩具直升机作了一连串试验,于1804年写出了第一篇有关飞行原理的论文。在论文中凯利提出,现代飞机应采取固定翼+推进器的模式,而不是模仿鸟类的震动翼。他详尽地描述了现代飞机的轮廓,并指出,适当的安定性是在制造翼面时取得一些角度而产生的,这就是现代飞机的上反角。他还指出了机尾必须有垂直和水平的舵面,飞行器必须为流线型。他还研究过速度与升力的关系、翼负荷、如何减轻飞行器重量的问题。
思念你的情意
下一代软机器人、智能服装和生物相容性医疗设备将需要集成的软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根据设备或佩戴者的需要而进行伸展或扭转。而传统的传感器,大多数组件都是刚性的。近日,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柔软、可拉伸、自供电的温度计,可以集成到可拉伸的电子设备和软机器人中。温度计由三个简单的部分组成:电解质、电极和将两者分开的介电材料。电解质/电介质界面积累离子,而电介质/电极界面积累电子。两者之间的电荷不平衡,会在电解质中形成离子云。当温度变化时,离子云会改变厚度并产生电压。电压对温度敏感,但对拉伸不敏感。通过以不同的配置排列电解质、电介质和电极,研究人员开发了四种温度传感器设计。在一项测试中,他们将传感器集成到一个软夹具中,并测量了一个热煮鸡蛋的温度。传感器比传统的热电温度计更敏感,可以在大约10毫秒内对温度变化做出响应。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温度计可以测量高达200摄氏度或低至-100摄氏度的温度。研究作者说:我们开发了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时间的软温度传感器,为在医疗保健、工程和娱乐领域创建软机器人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该研究论文题为Temperaturesensingusingjunctionsbetweenmobileionsandmobileelectrons,已发表在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论文原文:从学术到产业,更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2026年中国传感器制造产业供应链安全评估与转型升级对策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
外太空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进展,但科学家在太空发现了有机分子,另外还发现了水。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美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
我去找了相关论文,发现还真的有国外科学家发表了章鱼是外星生物的论文。不过所有说章鱼是外星生物的科学家,本质上是为了挑战经典进化理论。 包括分子免疫学家 Edwa
物理学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提供了精神财富。物理学的高技术和强渗透性也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