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7

元信上成客服1
首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骨与关节疾病护理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虫子不乖

已采纳

【摘要】为了提高患儿圃手术期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注重细节护理,规范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制订细节护理六步法,运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共完成小儿骨科手术2600例.得到手术惠儿和家长积极配合,无一例差错事故,无投诉纠纷发生。以人为本,用爱心、细心护理手术忘儿,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儿童; 医院。骨科我院是以骨科为主的综合医院,建有独立的,小儿骨科病房,每年门急诊接待大量小儿骨科患者。为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我们将细节护理六步法应用于小儿骨科手术患者,2008年1-11月完成2600例小儿骨科手术,做到了无投诉、无纠纷、“零缺陷”护理,取得满意效果。1细节护理六步法的具体实施1.1通过抚摸和赞扬建立情感手术室护士接诊患儿时.充分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与患者建立情感。对躺在手术推车上的患儿,抚摸其头顶,帮助整理其手术帽,并用鼓励的话语,如“勇敢”“漂亮’’“听话”等,夸奖患儿。对抱在家长怀中的婴幼儿.触摸其脸颊,语气柔和,接过患儿抱在怀中。对于非常不合作的患儿。为了避免长时间啼哭造成膈肌痉挛.允许家长陪伴,由护士和麻醉医生合作为患儿注射氯胺酮.待其意识朦胧后接人手术间。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此类患儿颈下垫一卷枕,保持头部后仰。1.2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患儿因紧张恐惧。很难适应陌生环境,往往无法正确回答问题,安全确认非常重要。手术患儿由手术医生在患肢远端用记号笔画圈标记。手术室护理员到病房接患儿时,与病房护士、患儿家长共同核对.确认标记完好后推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儿时.再次与家长核对标记。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核对标记后开始麻醉。最后,手术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再开始手术。1.3保持体温手术开始前.手术间温度调至25℃,手术开始后用保温毯给患儿保暖,再将手术问温度下调至22—23℃,使术者也感觉舒适。手术结束后给患儿加盖棉被或被单保暖,送至恢复室。1. 4确保静脉穿刺成功率评估穿刺部位血管充盈度,有穿刺困难时请高年资护士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可选择手背、头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穿刺针选用一次性套管针,与输液管路通过三通连接,穿刺部位用消毒棉片覆盖。用“优拓”胶布固定,避免揭开胶布时损伤皮肤。管路连接处均用胶布牢固固定。如果婴幼儿留置针位于关节处。可用硬纸盒作为支具固定。在留置针固定胶布上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以便病房护士按时拔除。1.5正确使用约束带由于患儿自控能力有限,易发生躁动,护士在床旁保护。 术前用约束带约束患儿躯干,两端固定于床两侧。防止坠床。 麻醉完成、摆放适宜体位后。固定其他肢体,防止患儿因躁动而污染无菌区。将约束带呈“马鞍扣”状套在其肢体远端的关节处.末端固定在床边,约束带不要过紧牵拉.在手术允许的条件下,上肢肘部可自然弯曲,处于舒适功能位。1.6保护皮肤儿童皮肤细嫩.护理不当容易发生皮肤压红、局部出现水疱或破损。进行皮肤消毒时,消毒部位下铺无菌单,消毒结束后将其撤掉,保证肢体下的床单干燥:不要在同一部位反复涂抹碘酒。酒精脱碘要彻底。使用小儿专用气囊止血带时。用柔软棉质石膏衬做止血带防护衬垫,做到一人一巾。衬垫宽度为止血带的3倍。衬垫套在患者近端根部.止血带缠绕于衬垫中间1/3位置。然后将两端的衬垫翻折包裹止血带.既保护皮肤,也可防止止血带充气后松脱。止血带压力为200—250mmHg,持续时间不超过1h。一些手术需在牵引床上完成。摆放体位时将患儿抬起后再移动,禁止拖拉,以免损伤皮肤。注意患儿会阴部的保护,用松软棉垫包裹会阴柱。尤其在牵引复位时,保护患儿会阴部不受挤压。在使用石膏外制动时,为保护患儿皮肤,石膏内衬要使用棉质石膏衬及石膏棉花。患儿行躯干“髋人字”石膏固定时,在腹部、髂部内垫棉垫。2体会 小儿骨科手术面对的患儿年龄从1个半月到15岁不等。面对不同年龄和个性的患儿。如何保障手术安全,获得患儿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问题。我院手术室应用细节护理六步法.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微笑、抚摸和亲切的语言与患儿建立情感。在与患儿交流时,增加交流时间,不急于进行操作.不强迫,减轻了患儿的紧张和恐惧.在得到信任后患儿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操作。对于没有明显肢体外观异常,如先天性髋脱位等患儿,手术前的核对尤其重要,在病房由手术医生做好手术部位标记,手术前多个环节进行核对,有效保障了患儿安全。患儿围术期辗转多处。如病房、手术室、恢复室,所携带的病历、手术资料、用药、用血等物品易出现遗忘丢失,我们使用“手术患者手术物品携带登记表”保证了交接完整、准确。 2008年l—11月我院手术室完成了2600例小儿骨科手术,未发生接错患儿、用错药、开错刀现象。无皮肤压红、术后低体温、肢体活动受限现象,无留置针脱落、神经损伤现象.无皮肤破损、电灼伤现象。通过细节护理,可以保障患儿手术安全,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328 评论

V大米爸爸V

骨科医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骨科医学论文范文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骨科护理工作

【摘要】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也为我院更好的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和重要性也在改变,近年来,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护理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深深地渗入治疗和护理工作者的心中。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护理及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正确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先进的护理发展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注重在实际工作的护理实效点品工作,加强人性化护理行为和语言培训,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和推广。

2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体现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伤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多数有骨折,严重时伴有生命危险。初入院时,患者常承受着剧烈疼痛的折磨,加之对治疗工作的陌生,(家属)患者时常担心是否有生命危险以及后遗症等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进行骨牵引或石膏、夹板外固定,严重时会直接进入手术室,这些治疗行为会增加患者(家属)的恐惧感。

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家属),视患者如亲人,做到换位思考,设身为患者利益着想,用亲切、热情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工作,做好住院期间的生活安排工作,并让患者(家属)了解到主管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一定能帮助其解除病痛,减轻思想负担,产生并增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疗。患者常主诉疼痛,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进展,患肢肿胀、末端血运、指(趾)活动、感觉情况。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性。让他们心情放松、注意力转移,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

术前护理

在手术之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要求护士耐心、详细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信心和治疗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医嘱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渡过术前恐惧时期。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安慰工作,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波动,增加治疗的难度。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到床边,跟麻醉师做好交班。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手术已做好了,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手术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始终保持微笑,以端庄的仪表,关怀性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来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痛苦;通过关心、尊重患者来达到减轻痛楚和增强康复的信心;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加减药物,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

人性化护理与功能锻炼

术后的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培训,让每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正确的锻炼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时效性。护士要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通过具体有效的护理,加快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的人性化语言艺术

护士的语言行为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双向作用。温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语言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起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反之,粗鲁、生硬的语言则可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当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时,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使之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调,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人性化护理在患者家属中的运用

当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时,家属同样有急切的心情,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疏导。除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主管护士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年老的卧床患者,预防三大并发症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的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医饮食调护;并及时将治疗的情况告诉家属,让其了解治疗的目的。达到家属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目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动中把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5 护理人员承受较大的压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与社会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工作为载体,不段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社会效应,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股颈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情况,术后恢复较慢。本文通过对本院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8例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岁,摔伤35例,车祸伤15例,重物砸伤9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9例,基底型5例;Gard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25例,Ⅳ型15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61~93岁,平均年龄(±)岁,摔伤31例,车祸伤18例,重物砸伤10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7例,基底型6例;Garden分型:Ⅱ型18例,Ⅲ型24例,Ⅳ型17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后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定时更换体位,注意局部血液循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包括:

①中医辨证护理。老年患者多伴有肝肾亏虚,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听力下降,夜间小便频繁;还有些老年患者脾胃功能差,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全身无力等表现;部分老年患者心火旺盛,多出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等。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要进行身体的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体质,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内服益气补血汤(本院协定方)、四君子汤等中药进行调节体质。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等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②心理护理。老年人的身体、心理方面对于意外损伤承受能力较差,对手术治疗没有积极性,也存在精神压力。临床护士要了解患者具体的情绪、心理方面,从而进行指导,多与患者交流,消除心中的顾虑,结合病情,讲解一些有关知识,使患者调整良好心态,提高手术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康复的信心。

③疼痛护理。手术后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合理的镇痛方法,减轻疼痛。可以用冷、热疗法减轻局部疼痛,也可以采用耳穴压豆法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进行缓解。避免刺激因素,保持病房安静与舒适,使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

④术前准备与指导。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时行进血压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等,完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避免手术后出现便秘和尿潴留[1].像手术患者使用便盆时,便盆要从身体键侧置入,避免牵拉患病部位出现脱落假体发生;对于小便困难的患者,可以按摩中极穴位促使排尿,也可以对足三里穴进行注射。

⑤术后康复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足踝关节、足趾关节、下肢肌肉进行活动。手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长收缩股四头肌和伸屈踝关节训练;第2天至第3天开始训练髋关节,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第3天至第7天可以让患者先坐起,然后贴床边站立进行指导。7d后练习髋关节屈曲,范围由小到大。2周后可扶双拐或步行器下床行走练习。

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人工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踝关节运动练习,尽量不使用止血药,防止发生下肢静脉栓塞;注意下肢是否出现肿胀、足背动脉是否减弱等发生;多喝水,降低血液浓度,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患者手术后应平卧于床,避免内旋、外旋、盘腿,身体坐或站立时髋关节不能超过90°的屈曲,如若发生脱位应及时让医师进行复位。手术后注意切口的干燥与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可以分为4级,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感;良: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患肢有疼痛较轻;可:髋关节能力有改善,患肢处常伴有疼痛;差:髋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患肢存在持续性疼痛。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中,优41例(),良1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并发症发生率为0.

对照组59例患者中,优33例(),良11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为,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骨质变得脆且比疏松,较轻的外伤都容易造成骨折,致使不能行走或长期卧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功能,解除疼痛。由于老年人年龄大,伴有其他病症,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对手术后进行护理及指导,对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采取中医辩证护理措施,结合心理、疼痛、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肢功能康复,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晖.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全科护理,2011,9(29):2648-2649.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骨关节外科护理论文题目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住院病人后续服务的实践           2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3 护

    冰雪皑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犬骨关节病论文

    犬髋骨关节发育不良症canine hip dysplasia(CHD)是一种中大型犬的常见髋关节疾病,尤其是金毛,阿拉斯加、德国牧羊犬等狗狗易患。狗狗易发病于4

    帅帅老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眼科疾病与护理的关系论文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

    雾夜狂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外科骨与关节疾病护理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患儿圃手术期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注重细节护理,规范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制订细节护理六步法,运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共完成小儿骨科手术

    元信上成客服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膝骨关节病论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

    yeye要吃好吃的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