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38

linsisty-Q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杂志疫情防控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陳詞濫雕

已采纳

[1] 俞文兰,孙道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及干预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0(6):200-217. [2] 程家国,谭晓东,张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20, 20(1):1–5. [3] 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7(1):36–40. [4] 马良坤,段艳平,郑睿敏,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调整专家建议[J].协和医学杂志, –. [5] 李少闻,王悦,杨媛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34(2):135-142 . [6] 董人齐,周霞,焦小楠,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康复学报, 2020, 30(1):1–4. [7] 徐东。复盘思考迎接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流启示[N/OL]. [2020-02-24]. [8] 董炜疆,宫惠琳,刘文彬,等。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网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25-128 [9] 吕海侠,王渊,张莉,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35-14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EB/OL].[2020-012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EB/OL].[2020-02-06]. [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四川省实施细则(第一版)[S].成都,2020. [14]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200-2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EB/OL].[2012-08-01].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EB/OL].[2020-01-26]. [17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陈明壮,查静茹,鲁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践[EB/OL].[2020-03-21]. [18] 孙晨,江亚南,赵继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21(3):47-52. [19] 徐燕,刘洪生,胡克,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临床管理[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3),136-141. [20] 杜娜雯,白日兰,崔久嵬。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策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4):454-46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3)[2020-03-1]. [22] 黄耿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实施普通外科手术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2):127-130.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EB/OL].(2020-03-07)[2020-03-09]. [24] 王玲玲,杨丽,王彩虹,等。“6S”融合目视化管理在援鄂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19)[2020-03-22]. [25] 李宝金,邬子林,胡波涌,等。疑似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管理指引[J].广东医学,2020,41(5):1-4.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EB/OL].(2020-01-27)[2020-03-06]. [27] 周志强,孙星星,李世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J/OL].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2020-02-25)[2020-03-08]. [28] 李太生,曹炜,翁利,等。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J/OL].协和医学杂志,2020,11.(2020-01-30)[2020-03-03]. [29] 操静,温敏,石义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调查[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20)[2020-03-22]. [30]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师专业委员会。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2):73-79.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 [32] 孟凡慧,范红艳,闻智。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9-10.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EB/OL].(2020-01-20)[2020-02-26]. [34] 韩光,韩景田。方舱医院在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8):117-118.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S].2016.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2009. [37] 刘俊峰,翟晓辉,向准,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探讨[J/OL].中国医院管理,2020,40.(2020-03-02)[2020-03-04]. [38] 左惠敏,王冬。发热门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标本采集与转运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6):62-64.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2012.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2020-02-04)[2020-03-01]. [41] 孙润康,张晓祥,徐进,等。基于5G技术的COVID-19方舱医院网络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和应用探索[J/OL].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2020-03-19)[2020-03-22]. [42] 郑喜灿,王志敏,赵丽,等。高原环境下方舱医院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9):65-67. [43]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网信军民融合,2020(2):9-15. [44] 白莉,杨达伟,王洵,等。物联网辅助新冠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OL].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1):2-10+1[2020-04-09]. [45]王志心,刘治,刘兆军。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分析及预测[J/OL].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0(1):1-9[2020-02-21]. [4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 [47] 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S].(2020-1-26)[2020-1-27]. [48]韩博学,张睢扬,韩永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9):1129-1133. [49]李硕,尹红波,刘杰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诊疗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3):67-69. [50] 倪力强,陶宏武,杨小林,等。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与分析[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8[2020-03-06].

120 评论

笑笑之笑0

一、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二、胸部影像学显示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极少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 胸腔积液少见。三、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上述症状中的2条且有流行病学史,或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接触史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而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即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示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157 评论

花蜜honey

《柳叶刀》是英国的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例人类传播给狗的猴痘病例。而世卫组织也表示,这是第1例人传动物的病例。这个病例是出现在法国巴黎,是两名男子跟狗一起生活。在男性感染活动12天后,发现狗也出现了症状。经过分析,发现狗体内的病毒跟这名男性感染的猴痘病毒是相同的。而且还进行了呼吁,表示猴痘患者要避免让动物接触这种病毒。

猴痘是一种传染病,也是最新发现的是自限性疾病,传播率比较低。大多数的患者会症状轻微一些,一般在14~21天会消退。大部分的患者可以自愈,不用进行特殊的治疗。但是现在目前还是没有对抗猴痘病毒的特效药物,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选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或者是牛痘免疫蛋白来治疗。如果患者发烧头痛、皮疹或者肌肉酸痛有这些严重症状的话,就需要对症去治疗。

红豆跟天花是很相似的,但是在我国40岁上的人基本接种过这种疫苗,所以对猴痘会有免疫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疾病扩大的话,可以接种天花疫苗来进行预防。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也不能去猴痘疫区比较严重的地方,比如说美洲、非洲这些地方。而且对于感染者和动物的血液体液都要避免接触,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跟别人保持好间距。

这样能够减少传染猴痘的可能,而且母婴胎盘或者是性行为也可能会传播猴痘,所以对于这方面也要进行注意和避免。如果是近期想要出国的人员,一定要对于当地的国家好多疫情进行关注,要了解预防活动和治疗的知识。不要去接触猴痘病人,也不能跟病人去共用物品。对于个人卫生一定要做好,如果发现有皮疹或者一些其他症状要及时的去就医。

129 评论

休闲星星仔

在生活当中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和房间穿戴的卫生检查和消毒工作。

106 评论

春天里吃大米

在此轮疫情防控中,除了中高风险区的划分,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围堵区、控制区、预防区”三区划分,布置社区防控。在上海,虽然连续几天新增感染者超过万人,但截至目前,上海并未划定高危区域。这种情况在其他有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地方也存在。那么,疫情防控中高风险等级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中高风险的分类和“三区”的分类有什么区别?

4月12日,在被列为警戒区的上海松江区洞泾镇某小区,一名儿童在骑车。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规定,上海市按照封控区、管制区、防范区,实行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新华社

应对“武汉疫情”的风险区域划分

当时划区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尽快恢复低风险地区的工作和生产。

2020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要求,低风险地区要实施“进口外防”战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交通限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且不得为企业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为借口拖延企业复产时间。

但是,这个标准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了。

4月10日,上海郭达大药房南京西路店员工梁婷婷(左)在店前将顾客的订单交给快递员。新华社

目前如何划定中高风险区?

2020年4月,我国疫情防控由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阶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

《通知》并未主动向社会公开,但根据成都市疾控中心在接受采访时的披露,划定中高风险区域的新标准修改为:病例停留时间较长的区域(如居民小区、所居住的自然村),14天内发生本地确诊病例不超过10例,该区域定为中风险区域;如果有10个或更多本地确诊病例,将被列为高风险地区。

中高风险区也可以用聚集性疫情的数量来定义:1起聚集性疫情(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小区域内发现5起及以上病例)可定义为中风险区;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聚集性疫情,则为高风险区。

这也是目前各地划定中高风险区的参考标准。

与以前相比,中高风险区的划定通常是以街道(镇)为单位,而不是以县市为单位。而且中高风险区域可以精确到楼房、病房、住宅小区、自然村组等。各地具体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根据疫情情况和区域风险,分析、判断、划定防控区域的最小纸面单位并公布。

一些地方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提高了标准。例如,2020年7月,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明确将北京市辖区内社区(村)14天内的聚集性疫情和新增病例数作为风险等级判断指标。335414天内新增2起及以上局部聚集性疫情或5起以上局部确诊病例,为高危地区。14天内新增1例本地疫情或2 ~ 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中等风险地区;4天内无新增本地聚集性疫情,为低风险区。

然而,在疾控专业人士看来,从国家层面来看,虽然新标准降低了中高风险区的门槛,更适合当时流行的Delta株快速通过的特点,但标准仍然强调“报告病例数”这一单一因素,仍然不足以对疫情做出精细化的评估

疾病预防控制专家、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我国划定的高、中、低风险区不包括输入性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说,中高危区是根据确诊病例划分的,不包括无症状感染者。

此外,这种风险表明,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它无法考虑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旅行轨迹上的传播风险。中、高风险区可能不覆盖确诊病例经过的地方。

在传播速度更快、更强、更隐蔽的奥米克隆变异株的冲击下,这些缺点暴露得更加明显,也影响了当地防疫措施的调整。

封闭区、控制区、预防区怎么划分?

2021年8月起,我国进入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

“现阶段防控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疫情发生后高效处理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将疫情基本控制在一个潜伏期内,力争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和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中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现阶段,从2021年9月开始,当地疫情防控出现了“三区”的管理模式。3区是指封闭控制区、控制区和预防区。

2021年9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方案》,要求一旦发生局部疫情,应尽快将社区划分为封闭控制区、控制区和预防区。

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副主任雷正龙在2021年9月国新办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解释,此举旨在早期发现和控制新冠肺炎感染者,有效遏制疫情在社区的传播,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危害。在总结各地疫情防控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将社区(含行政村)防控按照疫情传播风险划分为封闭控制区、控制区、预防区三个区域,实行分类管理。

具体来说,封控区封闭隔离,居家,上门服务。控制区的人出不去。

区,严禁聚集。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

雷正龙还表示,配合三区分类管理的模式,还要实施“三级包保”制度(区县干部要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要包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干部要包户)和网格化的社区管理机制(确保调查摸底、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健康监测、服务保障等各项措施)。

三区分类管理。

为何多地防疫划封控区,不划高风险区?

自4月11日起,上海全市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管理。截至4月12日上午,上海各区划定第一批"三区"名单,其中封控区11135个,管控区2682个,防范区10323个。

不少人注意到,上海虽然在此轮疫情中累计感染已经超过20多万例,但上海在3月下旬划定了几处中风险地区之后,就一直再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一名曾经参与武汉疫情防控的社区疫情防控专家表示,“本次上海疫情,上海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相关环境的要求,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更便于基层操作。”

实际上,不仅仅是上海,在此轮疫情中,已经有多个省市划定了封控区,但并没有划定中高风险区。

各地对三区所采取的防疫措施也不尽相同。以上海的三区划分模式为例,封控区是指近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施7天封闭管理 7天居家健康监测。如果14天时间里没有新增感染者,且第13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则该区域解除封控,调整为防范区。

管控区是指近7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管控区居民原则上居家,但每户每天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分时有序、分区限流,至小区指定区域无接触式地领取配送物资。

防范区是指近14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人员要减少流动,避免聚集。如防范区内出现阳性感染者,则调整为封控区。

也有疾控相关人士表示,“三区”划分责任划定更清晰一些,也可以帮助外地疾控人员。“未来需要重新梳理整个防疫体系,现在很多临时性的办法要调整,需要用持久战的办法应对”。

重大风险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较大风险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一般风险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低风险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伤。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安全风险的识别

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领域。所谓风险领域就是风险因素的集合。风险识别是否全面齐备,是否准确,都直接影响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以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进行风险识别为例,主要包括3项内容:

⑴风险识别的对象,即在无砟轨道施工中,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风险事件。

⑵致使这些风险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后果。

⑶确定各个风险事件的权重。

250 评论

evanzheng2013

新型冠状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喉咙肿胀发烧四肢酸疼,可能味觉和嗅觉有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一些后遗症,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太一样,可以从知网里查询文献

2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外科学家谈疫情防疫论文

    我认为很有可能是病毒变异的征兆。 因为部分病毒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变异性,而且这种新型的病毒我们本来对它就了解的很少,甚至还有一些方面我们正处于盲区。因此对于对于这

    monmonfxwen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新冠疫情医学杂志

    [1] 俞文兰,孙道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及干预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0(6):200-217. [2] 程家国,

    Samantna5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预防疫情医学论文3000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

    umaumauhauh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疫情防控医学论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国人民的参与,让我们一起打赢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疫情的议论文8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究竟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之

    元力觉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国外科学家谈疫情防控论文

    1分析忽略了病毒传播和病例报告数之间的时间差;2 政策实施日期不能很好地代表民众的行为;3政策期间还伴随一系列社会巨大变化,这些都将影响新冠病毒感染率;4 病例

    虎虎生威201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