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后来510
在很多人上了年纪的糖友,肯定有过这么痛苦的经历,血糖越高,口越干,喝水就越多排尿也越多,同时还有困扰着糖友的还有「便秘」,便秘是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之—[1],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25% 。
便秘不仅会引起患者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还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痔疮、肛裂,增加肛周感染的机会,因此, 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的前提下,缓解糖友的便秘问题呢? 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1、长期高血糖: 导致体内缺水,大肠水分减少,引起大便干结,出现大便困难。此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代谢紊乱,蛋白质呈负平衡,以致腹肌张力不足,排便无力。
2、胃肠动力下降: 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抑制胃肠蠕动,若支配大肠的神经病变可使大肠排空减慢从而导致便秘。
3、胃肠激素紊乱: 长期高血糖可致胃肠激素紊乱[4,5]。当抑制性胃肠激素作用强于兴奋型胃肠激素时,胃肠收缩受影响,引起胃肠动力低下,排空时间延长,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4、直肠肛门功能障碍: 当糖尿病自主神经发生病变时,容易引起直肠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肛门蠕动减弱,大便难以排出。
5、肠道菌群失调: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免疫下降和慢性炎症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便秘。
6、饮食、药物以及精神心理因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进食量少,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易出现便秘。
7、缺乏锻炼: 糖尿病病人常伴发肢体麻木、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甚至脑梗死,造成肢体偏瘫等,尤其是老年体弱患者不能下床活动或活动减少,可致肠蠕动减弱,引起便秘。
综上所述, 糖尿病便秘的发生与与长期高血糖、胃肠动力下降、胃肠激素紊乱、直肠肛门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饮食药物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认识和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治疗糖尿病便秘。
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合发症多的老年糖友,强行用力解大便会造成疾病加重,如诱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出血、“粪石性”肠梗阻、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诱发或加重痔疮和直肠脱垂、增加结肠癌风险等。
每一个便秘患者,都应该至医院行相关检查排除外器质性病变, 如内镜检查、胃肠道X线、结肠传输试验、粪便造影、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肌电图检查等。
对于 器质性便秘应针对病因治疗,对于功能性便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控制好血糖: 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幅度小,可减少或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轻者可用拜糖平、二甲双胍、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 等口服; 重者则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按医生的要求定时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达标。
2、 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少量多餐 ,是最符合生理且最有效的通便方法 [5];平时的饮食不能因为怕血糖高而一味追求少吃甚至不吃水果,在两餐之间适量吃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像苹果、梨、猕猴桃、火龙果等对缓解便秘是十分有益的。增加蔬菜、五谷杂粮、豆类制品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既能延缓血糖吸收,又能保持大便的通畅。
3、注意多喝水 ,每天饮水量在2L以.上,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水分润肠软便。对于一些辛辣食物、烟酒等尽量不要再接触了。
4、加强体能锻炼 , 锻炼有助于增强肠蠕动,对平时运动较少和年纪较大的便秘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增强自身体质,保持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加肠蠕动,使控制排便的肌肉力量增强,预防便秘的发生。推荐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做操、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天 30 60 分钟,每周不少于2 次 [1]。
5、对于长期卧床的糖友们,尽量在亲友的帮助下被动的运动, 如在床上翻翻身、伸展下四肢,起床前和睡觉前顺时针按摩腹部,以刺激肠蠕动的增加,有利于大便的排出。
6、保持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的乐观心态。糖友们要多跟医生沟通糖尿病的知识,耐心听他们讲的关于这个疾病护理的注意情况,糖友们之间也可经常互相沟通疾病的防控知识,饮食注意情况,正确对待糖尿病这- -慢性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克服忧郁焦虑的情绪,保持轻松豁达的心情,有利于预防便秘。
7、药物疗法, 应用 B 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维生素 B1 等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行辅助治疗[5]; 胃肠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可增加肠蠕动,从而增加患者排便频率[5]; 乳果糖、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等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最后,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玩手机读报纸等分散注意力。慎用泻药,以免引起药物依赖反而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来源:
[1]RODRIGUES ML,MOTTA ME. Meehanism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diabetes mellitus[J]. JPediatr( Rio J) ,2012 88( 1) : 17.
[2]KASHYAP P,FARMGIA G. Oxidative stress: key player in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ofdiabetes[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1. 201123( 2) : 111.
[3] CHANDTRASEKHARAN B,ANITHA M. Colonic fmotor dysfunction in human 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enteric neuronalloss and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1 23( 2) :131.
[4]PENDLETON H,EKMAN R. Motilin concentrations in relation to gastro intestinal dysmotility in diabetesmellitus[J]. Eur J InternMed,2009 20( 6) : 654.
[5] 向旭, 朱海杭. 糖尿病便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 25(4):251-252.
海鲜饭泡粥
【关键词】老年; 2型糖尿病; 中医;家庭护理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其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反复,并发症多, 致残、致死率高。近几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亿,糖尿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主要疾病之一[2-3]。人口老龄化加速促使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进一步增加,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4],成为重要死因之一[5]。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方案,限于疾病特点和我国国情,家庭治疗及护理成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中医方法治疗和护理糖尿病引起了医学界广泛关注,并在临床护理中取得良好疗效[6]。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家庭护理治疗和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法。 1 情志调节 《灵枢?五变》 “怒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长期精神刺激使得内火自燃、消灼肺胃阴津从而促发此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常年疾病伴随、并发症多发且严重、自身社会功能下降等因素影响,自感加重家庭负担,影响家庭其他成员正常生活,易导致忧郁[7]、焦虑、自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与病情稳定。《千金方?养性论》:“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8]”,说明情志调节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家庭护理中占重要地位。 具体护理措施 首先,加强对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通过知识宣讲、发放印刷资料[9]等方式,使糖尿病家庭了解糖尿病病因、危害、治疗及注意事项,帮助其正视疾病从而积极配合糖尿病的各项治疗护理,提升治疗效果。其次,对糖尿病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加强与糖尿病家庭沟通交流,了解其困扰并给予相应的安慰和鼓励。让全部家庭成员参与中医家庭护理计划的制定,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休养环境。其三,对老年患者情志疏导。指导其“节喜怒”、“减思虑”,促使其气机调畅、气血和平。通过移情、节制、疏泄等中医情志调节方法[10],帮助患者发泄负性情绪,克服自卑感[11],培养其正性情绪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运动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即通过各种方法预防疾病,延长生命。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凭借独特风格和优势,更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和实施。《黄帝内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避寒暑”,四时养生对维持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12]。在家庭护理中,应指导患者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选择合适养生方法来增强体质、恢复健康,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存其根”,改善人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适宜运动是糖尿病治疗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肌肉活动能力、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糖、预防和延缓并发症效果明显,应结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运动设计,监督完成情况,并详细介绍运动的注意事项,如轻微运动开始,逐步发展;忌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块以免发生意外;注意运动后清洁。 3 针灸按摩 针灸具有舒经通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能。糖尿病主要病机为燥热伤阴,病变涉及肺、脾、肾[1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及其功能下降明显,可通过对相应背俞、足少阴、足太阴经穴,如背俞、脾俞、三阴交等穴位针灸,起到调节人体整体机能、清热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从而达到维持和降低血糖、维护肺、脾、肾功能、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按摩具有舒经通络,调节脏腑的功能。根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烦渴多饮者重点点按左梁门、左章门;多饮多食者,重点点按中脘、建里穴,并自中脘向上推按至咽部;多尿为主者重点点按水分、关元、中极[14]。此外,还可按摩患者腹部,加速消化与吸收,进而改善胰腺营养,纠正胰腺供血,恢复胰岛功能。 4 食疗调理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发展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15]。部分中草药(如天花粉、知母、麦冬)具备降血糖作用,可促进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增加肝糖原储存。依据糖尿病病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可通过中医食疗护理起到清热、养阴、生津的作用,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具体护理措施 ①食物选择: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特点,饮食宜食粥(如米仁、莲子),并在粥中加入降血糖的食用药物(如天花粉、枸杞);食含糖低又可解渴充饥的蔬菜(如黄瓜、苦瓜),既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又能降血糖;多食用高纤维饮食(如南瓜)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②按症型选用恰当食疗方:上消(多饮)者,宜食用苦瓜降糖汤、萝卜粥;中消(多食)者,宜食用山药黄连花粉汤、杞花南瓜;下消(多尿)者,宜食用山药炖羊肚、高粱枸杞粥[16]。③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三餐分配合理,按3餐1/5、2/5、2/5或各按1/3分配;食物搭配均衡,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量50%~60%、脂肪少于15%、蛋白质占30%。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病程迁延反复且无法根治,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居家接受治疗,将传统中医治疗与家庭护理有机结合,通过情志调节、运动养生、针灸按摩、食疗调理四个方面的治疗与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2] 刘玉萍,刘晓丽,周付华,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影响.重庆医学,2010,39(14):1901-1902. [3] 戴新荣.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延伸服务与血糖控制.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138. [4] 李兵晖.老年糖尿病治疗与护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 [5] Wild S, Sieree R,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7:1047-1053. [6] 刘婷.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护理研究,2010,6(17):96-97. [7] 林田, 林细吟, 万丽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 2009,1:22-24. [8] 王红芳,邱文文,于清鹏.中医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96. [9] 李继坪.社区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3. [10] 马烈光,李英华.养生康复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0-42. [11] 樊红荣.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护理.当代医学,2008,14(24):149-150. [12] 陈杰彬,吴栓.论糖尿病患者的四季调养之道,2004,19(4):17-20. [13] 梁繁荣.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7. [14] 孙平国,宋丰军,郑士力,等.中医按摩学.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86. [15]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8. [16] 养生堂慢性病保健课题组.糖尿病居家调养及食疗.江西:江西科技出版社,2008:80-84.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关键词】老年; 2型糖尿病; 中医;家庭护理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其起病隐匿,
在很多人上了年纪的糖友,肯定有过这么痛苦的经历,血糖越高,口越干,喝水就越多排尿也越多,同时还有困扰着糖友的还有「便秘」,便秘是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所致胃肠功
糖尿病为何会引起便秘呢?原因是高浓度的血糖,对植物神经有损害作用,致胃肠蠕动无力,大便不易排出。 某日,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因严重便秘来消化科专家门诊就医。她
科学饮食与疾病防治摘要】 身体永远透着你的饮食秘密,把科学饮食与疾病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保健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传统医学通过望、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