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6

嘉怡别墅
首页 > 医学论文 >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若伦丫头

已采纳

猪病有很多种,一般分为普通兵、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兵又分外科、内科、产科病,传染病又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螺旋体、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它们各自的防治方法又不同,真的一下子给你回答不了的,你可以在网上搜索“猪病”就可以的

247 评论

titilovesanny

三十二种常见的猪病有猪瘟、鼻炎、脑炎肠、胃炎、猪乙型脑炎、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痢、子宫内膜炎、弓形虫病、猪痢疾、链球菌病、猪大肠杆菌、猪魏氏梭菌病、嗜血杆菌病、气喘病、真菌病、猪肺炎、水肿病、白痢病、黄痢病、沙门氏菌病、淋巴肿胀、脑膜炎、败血症、丹毒、猪狂犬病、猪流感、猪痘、传染胸膜炎、蓝耳病、水泡病、细小病毒。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的病毒性疾病,表现为急性、慢性、非典型性的感染过程,染病猪会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至41度左右,先便秘,粪干硬、带粘液或血便,后下痢或呕吐。

猪鼻炎一旦传进猪场,不易扑灭,很难断根,在猪群中传播缓慢,不时出现新病例,原因有猪群密集、通风不良、营养缺乏均可导致发病率上升和病情加重,需及时淘汰患病的种猪。

一、具有皮肤红斑的热型疫病的鉴别

(1)咽部明显肿大,呈急性经过:猪肺疫。

(2)咽部明显肿大,呈慢性经过:猪炭疽。

(3)没有咽部肿大,各种年龄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猪瘟。

(4)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红斑不凸出皮肤,界限不清楚:猪弓形体病。

(5)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褪色,红斑凸出皮肤,有菱形、方形等明显界线:猪丹毒。

(6)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跛行、神经症状:猪链球菌。

(7)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及皮肤湿疹、腹泻:猪副伤寒。

二、具有明显呼吸症状的疫病的鉴别

(8)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无病变:猪喘气病。

(9)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有病变:猪萎缩性鼻炎。

(10)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不良:猪瘟。

(11)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良性:猪流行性感冒。

(12)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良:猪弓形体病。

(13)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良性: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

(14)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定:猪肺疫。

三、具有神经的疫病的鉴别

(15)神经症状明显,眼球震颤: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16)神经症状明显,呕吐,便秘,猪血疑不良:病毒性脑脊髓炎。

(17)神经症状,败血症: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

(18)神经症状,攻击人、畜:猪伪狂犬。

(19)神经症状,败血,进行性消瘦:猪李氏杆菌。

(20)神经症状,肌肉强直:猪破伤风。

(21)神经症状,仔猪断奶后有头部水肿:猪水肿病。

(22)神经症状,败血症,跛行:猪脑炎型链球菌病。

(23)神经症状明显,少数病猪有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流产及种公猪睾丸炎:猪布氏杆菌病。

四、口蹄部有水疱的疫病的鉴别

(24)各种家畜均匀感染:猪水疱性口炎。

(25)偶蹄兽均可感染:口蹄疫。

(26)仔猪感染:猪水疱病。

五、具有腹泻症状的仔猪疫病鉴别

(27)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样物:仔猪副伤寒。

(28)血性黏液性下痢:猪痢疾。

(29)黄白色或暗黑色水样或糊状稀便:猪轮状病毒病。

(30)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快,呕吐,仔猪死亡率高:猪传染性胃肠炎。

(31)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较慢,死亡率低:猪流行性腹泻。

(32)白色糊状稀便:仔猪白痢(10~30日龄)。

(33)黄白糊状稀便:仔猪黄痢(7日龄以内)。

(34)血色糊状稀便:仔猪血痢(3日龄)。

(35)仔猪红痢:空肠、回肠有节段状出血性坏死。

(36)仔猪黄痢:主要在十二指肠有卡他性炎症。

(37)轮状病毒性肠炎:胃内有乳凝块,大、小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肠管菲薄。

(38)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呈现充血、出血,并含有未消化的小凝乳块,肠壁变薄。

(39)流行性腹泻:病变在小肠,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胃内空虚。

245 评论

果果麦片

这些都是常见病常见猪病及其防治--共计32个病一、气喘病 (一) 综述 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 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 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 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二) 临症 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 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三) 病理 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 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 继发感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四) 防治 支原净100mg/kg或强力霉素150mg/kg或克痢平250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 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猪年 2008-06-18 14:23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一) 综述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感染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以3月龄左右(6周~6月龄)的仔猪最易感,4、5月份和9、10月份最易发。诱因为运输、气候骤变、通风不良、拥挤、环境突变及其他应激或加重病情。(二) 临症高热,℃以上;咳嗽,张口呼吸,后期呼吸困难,犬坐;有时见口鼻流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鼻、耳、腿、体侧皮肤发紫;临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样分泌物;个别猪呕吐,少数猪伴有下痢;有的关节肿胀;跛行。(三) 病理气管、支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样分泌物;胸腔内有浅红色渗出物。肺炎,肺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有时见肺与胸膜粘连(充血、水肿,开始肺炎区有纤维素性附着物,并有黄色渗出液渗出,后期肺脏实变区较大,表面有结缔组织机化的粘连物附着,再后来肺炎病变区的病灶硬结或成为坏死灶。有时见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四) 防治氨苄:4~15mg/kg体重,肌注,2次/日,3天;卡那:10~20mg/kg体重,肌注,2次/日,3~5天;磺胺:体重,肌注,2次/日,3天;复方新诺明:体重,肌注,2次/日;氟甲砜:体重,肌注,2次/日;支原净:100~150mg/kg拌料(个别症状严重的猪注射、大群采取拌料给药)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剂灭活苗,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2ml;种公猪2次/年,每次注射2ml;仔猪4~5周龄注射,间隔7~14天加强一次。猪年 2008-06-18 14:23三、猪传染性萎缩性萎鼻炎(一) 综述简称萎鼻,本病的主要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次是产毒素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其它病原微生物如绿脓杆菌、防线菌、嗜血杆菌、化脓棒状杆菌、猪鼻炎霉形体、毛滴虫及猪细胞巨化病毒等也参与感染。本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打喷嚏、鼻塞等鼻炎症状和颜面部变化,主要造成猪的生长发育迟缓,饲料报酬低,出栏期延长。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也无季节性。没有临床症状的带菌母猪从呼吸道排毒感染仔猪,再由仔猪扩大感染的传染现象比较普遍。本病传播缓慢,散发。另外,本病也能感染犬、猫、牛、马、羊、鸡、兔和人,引起慢性鼻炎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二) 临症鼻炎、喷嚏,呼吸不畅;粘性、脓性、带血的鼻液;流泪,“半月形”泪斑。鼻、颜面变形;歪曲,变短或上翘。(颜面部变形多发生在小猪,30~40Kg猪症状轻微或无,大猪多为无症状的带菌者)(三) 病理缺少眼观病变(四) 防治青、链霉素、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喹诺酮类药物、头孢噻呋等敏感。免疫:一般选择丹毒、肺疫二联苗,仔猪60日龄1次;后备猪配种前一个月1次;种公母猪每年2次。按说明进行接种。猪年 2008-06-18 14:23链球菌病(一)综述猪链球菌是由几种主要链球菌(C、D、E及L群)引起的猪的多种传染病的总称。特征为急性型常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和组织化脓等。人畜共患。仅猪有易感性,无季节性,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中猪和怀孕母猪,成年猪发病较少。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二) 临症败血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嗜睡,精神沉郁,呼吸急促;浆液、粘液性鼻液,便秘或腹泻,粪便带血,尿黄或发生血尿;眼结膜潮红、充血,流泪,离心端皮肤发紫;共济失调,磨牙、空嚼。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体温高,便秘;共济失调、转圈,角工反张,抽搐,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口吐白沫;最后衰竭或麻痹死亡,死亡率较高。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咽部、耳下及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单侧或双侧,发炎淋巴结可成熟化脓,破溃流出脓汁,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形成疤痕愈合。关节炎型:主要是四肢关节肿胀,跛行,或恶化或好转。(三) 病理出血性浆膜、粘膜炎;鼻、气管、肺充血,肝、脾肿大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或坏死;关节胶冻或纤维素炎;脑炎、脑实质出血。(四) 防治青霉素类为首选,肌注意到次/日,3天;其次,20%磺胺嘧啶钠,克/kg体重,肌注2次/日,2天.局部关节可行手术。免疫:断奶或成猪一律1m1(按瓶签)肌注或皮下注射,或仔猪在20~30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母猪产前3周接种(按说明)。猪年 2008-06-18 14:23仔猪副伤寒(一) 综述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死亡率极高;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表现为顽固性下痢,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本病是对仔猪威胁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菌中的许多型对人和多种畜禽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1~4月龄仔猪易感性最高。无季节性,以阴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诱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尤其发生猪瘟时,时常继发或并发本病感染。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感染。(二) 临症多发于断奶后仔猪;高热,嗜睡,呼吸困难;离心端皮肤呈深红色或紫红色。顽固性下痢,粪便灰白色、黄绿色,恶嗅;收腹上吊,弓背尖叫,被毛粗乱。(三) 病理全身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盲、结、回肠壁增厚(麦麸样伪膜)。肝、脾、肾肿大,肝脏针尖或米粟大的灰黄色坏死灶。(四) 防治氟甲砜、克痢王、新霉素、喹诺酮,或(庆大+卡那+痢菌净)等。免疫: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28~30日龄接种1次。接种方式:1、 口服:冷开水稀释1~10ml/头份,4头份/只,灌服。2、 拌料:冷开水稀释5~10ml/头份,4头份/只,拌料。3、 肌注:耳后肌注1ml。猪年 2008-06-18 14:24仔猪黄痢(一)综述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和迅速脱水。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O、H、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发病日龄早,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病。(二)临症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三) 病理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重要,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血液。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四) 预防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药物预防(初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菌素)。微生物制剂预防(如促菌生、调菌生、乳康生、康大宝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大肠杆菌)。(五) 治疗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抗菌: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泻痢停、克痢王。止泻:鞣酸蛋白。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克,氯化钾克,碳酸氢钠克。免疫接种: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猪年 2008-06-18 14:24仔猪白痢(一) 综述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特征为病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病因复杂,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现已证实,猪轮转病毒是仔猪白痢的病原之一。本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无季节性,冬、春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或保暖不良及母猪乳汁缺乏时发病较多。发病与饲养管理及猪舍卫生有很大的关系,应激等因素也是重要病原之一。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二) 临症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继发生,排白色、灰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一般病猪的病情较轻,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多因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严重时,患猪粪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三) 病理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胃粘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肠壁变薄半透明,畅粘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四) 防治基本上与仔猪黄痢防治措施相同。猪年 2008-06-18 14:24水肿病(一) 综述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特征为胃壁和其它某些部位发生水肿。常突然发病,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很高,常出现内毒素中毒性休克症状而迅速死亡。本致病菌常无吸附因子,有溶血性,除含有毒素外,还含有神经毒素。(二) 临症]眼睑、头、颈部甚至全身水肿。体温一般无变化,呼吸、心跳加快、,肌肉震颤,盲目行走,转圈,共济失调,痉挛或惊厥,尖叫,口吐白沫,倒地搐动,四肢划动,最后四肢麻痹,不能站立,休克性死亡。(三) 病理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等胶冻水肿。胃粘膜(胃大弯和喷门,粘膜和肌肉层之间)胶冻水肿。心包和体腔内有血色积液。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不能程度的水肿,肠系膜(结肠、小肠系膜)淋巴结尤为突出。(四) 治疗水肿克星或水肿康(5ml/头),2次/日,1~2天,*****VE针剂,1~2ml肌注,2次,呋噻咪利尿。20%安钠加1ml,50%安钠加1ml,50%葡萄糖3ml/kg体重,静注,2次/日。猪年 2008-06-18 14:24仔猪红痢(一) 综述又称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或梭菌性肠炎。是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病原是C型产气夹膜梭菌,本菌能产生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α和β毒素。特征为1~3日龄仔猪排血样粪便(血痢),肠坏死,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易感动物范围很广泛:猪、马、牛、鸡、兔、鹿等,其中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更为易感,人也有易感性,猪多发生于1~3日龄,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无季节性,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一旦发病,病原就会长期存在,本菌的芽孢长期、广泛地存在于人畜的肠道、污染的外界环境、下水道等处。(二) 临症发病急剧,仔猪出生后1天内就可发病,排浅红和红褐色粪便。病猪迅速脱水、消瘦、衰竭,有的病猪呕吐、尖叫,出现不由自主的运动。绝大多数在几天内死亡,若病程在7天以上,则呈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病猪生长停滞,逐渐消瘦、衰竭或死亡。(三) 病理腹腔内有许多缨红色渗出积液。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含血的液体,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小气泡。肠壁粘膜下层、肌肉层及肠系膜含有气泡。病程稍长的肠壁形成坏死性黄色假膜,一般不易剥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四) 防治仔猪出生后注射猪红痢血清,3ml/kg体重;出生后内服“保命油”,或内服庆大霉素;抗菌素(青霉素、磺胺等)结合VC结合治疗。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分别用红痢菌苗免疫接种一次。猪年 2008-06-18 14:24猪痢疾 (一) 综述 俗称猪血痢,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特征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 本病一旦传入,不容易清除,康复猪带菌率很高,带菌时间可达70天以上,严重影响猪的生产发育,增加饲料消耗。 仅感染猪,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以7~12周龄猪多发,也无明显的季节性。 消化道是唯一的感染途径,苍蝇带菌4小时,小鼠带菌100天以上,大鼠带菌2天,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和传播者。 (二) 临症 不同程度的腹泻,先软后稀,最后拉水样粪,内混粘液或带血。严重时粪便呈红色糊状,内含大量粘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 体温升高,40~41℃,精神不振,厌食,消瘦脱水,弓背收腹,被毛粗乱无光,后期排粪失禁,衰竭,或痊愈或死亡。 (三) 病理 主要是大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充血、水肿。 肠腔内充满粘液和血液,病程稍长的粘膜形成麸皮样或豆渣样的黄色和灰色纤维素假膜,易剥离。 (四) 防治 痢菌净、泰乐菌素、环丙等。猪年 2008-06-18 14:25钩端螺旋体(一)综述又称细螺旋体病。病原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人畜共患。特征为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性及水肿等。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能感染,其中以猪、牛最易感。各种年龄均可感染,以幼猪发病较多;无季节性,但夏秋季节发病较多。主要经损伤的皮肤感染,其次为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一般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二)临症发热(39~40℃),大便密结,干硬呈颗粒状,小便浓茶样,幼猪拉血红蛋白尿(浅红)或血尿。病猪头部和颈部发生水肿,故名位“肿头病”或“大头瘟”,结膜炎,可视粘膜黄染。妊娠母猪流产,哺乳母猪发热、无乳。(三)病理头、颈部和全身皮下组织水肿,浆膜和粘膜黄染。膀胱高度膨胀,充满红褐色,类似浓茶的尿液。肝脏肿大,黄棕色,疸囊肿大充盈,肾肿大,有灰白色的坏死灶。流产胎儿全身浮肿,皮肤有红斑,肺有黑色坏死灶。(四)防治常用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再结合对症治疗,其中葡萄糖、维生素C静脉注射和强心利尿,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免疫:钩端螺旋体菌苗,15kg以下仔猪皮下或肌肉接种2ml,成猪3~5ml,间隔7天再1次。猪年 2008-06-18 14:25布氏杆菌病(一)综述猪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特征为母猪发生流产、不孕,公猪发生睾丸炎。不分年龄、品种,妊娠母猪最易感,哺乳仔猪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乳汁、****中普遍带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皮肤、交配、呼吸道感染。无季节性,多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二)临症妊娠母猪流产,产后胎衣不下,乳房肿胀,*****流出粘性、脓性分泌物。公猪睾丸和附睾炎,睾丸显著肿胀,后期萎缩,失去配种能力。少数病例关节炎,多发于后肢关节,肿大,囊内液增多,有时关节强硬。颌下、颈、腹股沟和咽部淋巴结常发生肿胀。(三)病理发病母猪子宫粘膜化脓性炎症及卡他性炎症。公猪化脓性或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切面可见化脓灶或坏死灶。关节炎,常出现于四肢大的复合关节,开始出现滑膜炎,继而化脓性或纤维素性关节炎。(四)防治定期进行血清学检疫,及时淘汰阳性和可疑猪。猪年 2008-06-18 14:25猪皮肤真菌病(一) 综述猪皮肤真菌病又称皮肤霉菌病、表面真菌病、小孢子菌病等,俗称钱癣、脱毛癣、秃毛癣等。是由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猪的皮肤病的总称。不分品种、年龄、性别。也无季节性,但以秋、冬季多见,阴冷潮湿且卫生不良的环境更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传播。(二) 临症头、颈、肩等部皮肤有斑块壮充血、水肿、脱毛、丘疹、水疱、结节、结痂、鳞屑或溃烂等,部分有渗出液或化脓。病猪表现局部奇痒。本病一般不引起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三) 防治患部先剪毛,再用温肥皂水洗净痂皮,涂擦10%水杨酸酒精或油膏或5%~10%硫酸铜溶液,每天或隔天涂敷,直至痊愈。也可用克酶唑癣药水、制霉菌素、灰黄霉素等外用。猪年 2008-06-18 14:25猪瘟(一) 综述猪瘟俗称烂肠瘟、美国称猪霍乱、英国称为猪热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为猪瘟病毒,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本病的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亚急性型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常继发感染副伤寒及布氏杆菌。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一般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眼结膜感染,或通过损伤的皮肤或*****感染。(二) 临症最急性型:发病急,高热稽留,痉挛,抽搐,皮肤和可视粘膜发绀,有出血点,很快死亡。急性型和亚急性型: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初便秘,后腹泻,公猪包皮积液,离心端有出血点或红斑不褪色,少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慢性型:食欲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便秘与腹泻交替进行。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经常发紫坏死,甚至干脱。消瘦,全身衰竭,后肢麻痹,行走不稳或不能站立。繁殖障碍型(母猪带毒综合症):早中期感染,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等;孕后期感染,外表正常,仔猪也终身带毒,免疫耐受(不产生免疫应答)。(三) 病理膀胱粘膜、喉头会厌软骨粘膜出血,肾颜色淡,有出血点,脾出血,边缘梗死。淋巴结肿大、出血,大理石状。坏死性肠炎,盲结肠扣状肿或溃疡。左心耳点状出血。死产胎儿皮下水肿,腹水,皮下、四肢等出血。(四) 防治免疫接种一般地区:乳前免疫,70日龄左右再二免,注意乳前免疫时的过敏反应。在上述免疫的基础上,种猪每半年加强一次,后备母猪于配种前20~30天加强一次,生产母猪配种前25天左右一次。紧急接种:常量的4~8倍,5~7天产生抗体。治疗:地塞米松、安乃近、病毒灵、抗菌素。

262 评论

阿岚懒懒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如猪瘟、仔猪白痢、猪喘气病等。猪瘟发病初期可以用抗猪瘟血清治疗,对未发病猪用青霉素进行预防激发感染。治疗仔猪白痢的药物和方法较多,如白龙散、大蒜甘草液、金银花大蒜液、矽炭银、活性炭、调痢生、促菌生、补充硫酸亚铁或硒、埋线疗法等等。猪喘气病一般可用土霉索、卡那霉素治疗。

一、猪的传染病

1、猪瘟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发病初期可以用抗猪瘟血清治疗,对未发病猪用青霉素进行预防激发感染。预防本病主要是搞好卫生防疫工作;每年舂、秋两季,给猪定期肌肉注射猪瘟免化弱毒疫苗1毫升,要做到一头不漏,仔猪生后20天注射一次,断奶再注射一次。

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10-30日龄。治疗白痢的药物和方法较多,如白龙散、大蒜甘草液、金银花大蒜液、矽炭银、活性炭、调痢生、促菌生、补充硫酸亚铁或硒、埋线疗法等等,以收敛、止泻、助消化为主药,必要时投服痢特灵等抗菌药物。预防本病应加强母猪饲养、合理搭配饲料,按不同妊娠阶段特点喂给含有充足营养的饲料,并搞好猪舍卫生;对于初产母猪,应做好预防接种。

3、猪喘气病

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可用土霉索、卡那霉素治疗。预防本病要注意坚持自繁自养,防止引进病猪;及时隔离病猪;实行人工授精配种,防止公猪、母猪相互接触感染;加强饲养管理,改进猪舍的环境卫生。

二、猪的寄生虫病

1、猪蛔虫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危害2-6月龄的猪群。一般采用甲苯咪唑、氟苯咪唑、左咪唑、噻嘧啶、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驱虫,均可取得很好的疗效。预防本病要注意定期驱虫;保持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产生的温度杀灭虫卵。

2、猪疥螨

猪疥螨病俗称癞、疥癣,是一种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由猪疥螨虫寄生在皮肤内而引起的猪最常见的外寄生虫性皮肤病,对猪的危害极大。治疗时,可在饲料中拌入阿维菌素、伊维菌素,7天一次,连用3次;然后用精制敌百虫配成的水溶液,洗擦患部或喷洒猪体,5天后再治一次。在治疗病猪的同时,要再用敌百虫溶液对圈舍,包括墙壁、地面和用具等进行喷雾,1天1次,连用2天,之后每隔一天用一次,连用4次。

三、猪的内科病

1、猪胃肠炎

猪胃肠炎是猪胃肠勃膜表层和深层组织发生严重炎症的一种疾病。治疗本病,首先要在猪发病初期尚未脱水时,用液体石蜡50-100毫升对水内服,从而清理胃肠道。其次,用磺胺眯克/千克体重,分2-3次内服,或磺胺眯5-10克、小苏打2-3克混合内服,每日2次;也可以选用土霉素,按10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天1次,连用3-5天,从而达到消炎抗菌的作用。防治时要加强饲养管理,禁喂发霉变质、冰冻或有毒的饲料;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及时驱虫,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2、消化不良

猪消化不良也叫胃食滞,主要是由于饲养不当引起的,如食用了发霉变质饲料,或饲料忽冷忽热的刺激而导致消化机能紊乱,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而引起的。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是除去病因,改善饮食,清肠制酵。首先,要检查饲料是否变质,同时改喂比较容易消化、营养全价的饲料,给充足的饮水。其次,药物治疗可选用硫酸钠或人下盐适量对水内服,清理病猪胃肠,制止内容物进一步发酵。

四、猪的外科病

1、猪肢蹄病

猪肢蹄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因为猪舍地面和运动场地设计的不科学或因为遗传因素而引起。对已经发生肢蹄病的猪,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有根据发病原因,标本兼治。防治本病,应精心选育种猪;强化种猪的饲养与管理;搞好猪场设计与建设;加强猪舍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要勤观察,精心护理,经常检查猪的蹄壳,特别是秋冬季节天气转冷时。

2、直肠脱出

猪直肠脱出是由于体瘦、下痢、便秘等引起的疾病。给患病猪只采取整复法进行治疗。具体可以采取温热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者是10的高渗食盐水以及1%-2%的明矾水溶液对脱出的直肠进行清洗,再用针头将水肿的黏膜刺破并且将水肿液挤出来,剪去坏死和水肿的黏膜,切记不能将直肠黏膜的肌层和浆膜剪破。采用药液清洗之后,将脱出的直肠送回肛门,再给肛门进行烟包缝合,或者用普鲁卡因采取后海穴注射的方法,或者在直肠周围注射95%的酒精,防止直肠再次脱出。

1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宠物的常见病及治疗方法论文

    一、传染性肠炎 健康的猫咪一旦接触到随病猫的粪便、唾液、呕吐物一起排出的猫传染性肠炎菌就会感染传染性肠炎,这种病菌不仅会引发肠炎,还会削弱猫咪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

    水儿依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牛最常见病及治疗方法论文

    看症状,这头牛很可能得了炭疽病。 炭疽病又名偏次癀,这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炎热多雨的夏秋季节。(1)症状:

    楼兰芥末姑娘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胆囊癌分期及治疗方法论文

    建议:临床表现:胆囊癌起病隐袭,早期大多无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或右上腹疼痛,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绞痛,进行性加重。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胸等处,有时很难

    ssssss000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论文

    猪病有很多种,一般分为普通兵、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兵又分外科、内科、产科病,传染病又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螺旋体、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它们各

    嘉怡别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常见病及其治疗方法论文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单单是指不生病,而且还包括以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的精神、肉体和社会适应状态。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

    miss樱桃小米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