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沈阳人
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作者:(美)卡伦 译者:郭莉萍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推荐理由: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虽然不同文化和宗教传统下医疗卫生的实践不尽相同,但我们都可以解除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让他们重获尊严。叙事医学的诞生是为了保证在任何语言环境和任何地点的临床工作者可以全面地认识患者,并尊重他们的悲痛。叙事医学有助于临床工作者与患者建立关联,在患者痛苦的时候接近他们。有了叙事技巧,我们就可以关切地倾听患者,成为陪伴他们走过疾病旅程的可以信赖的伙伴。这似乎是医疗卫生的真谛——尊重疾病的故事。西医的故事作者:(法)阿克塞尔·凯恩、帕特里克·贝什、让·克洛德·阿梅森、伊万·布洛哈尔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推荐理由:欣赏艺术作品时,了解西医的故事。讲西医故事,观生命历程。没有历史纪年式的简单堆砌,温情讲述穿越岁月的西医故事。作为一代经典的它并非高冷。走下神坛,让生命有温度。三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和一位艺术史家,为我们讲述西医从神话发展到科学的故事。辅以近两百幅精美图片,医学不再以冷峻艰涩的面目示人。本书穿插了许多有趣的主题单元,如“相面术是不是科学?”“解剖插图小史”“活死人:中世纪的麻风病人”“天才与病态之间:忧郁症”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解读我们熟知的医学现象。极简医学史作者:(英国)罗伊·波特(Roy Porter) 译者:王道还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极简医学史》源自罗伊·波特上课的讲稿,以八个主题概述西方医学史,纲举目张,简明扼要。波特机智风趣,视野广阔,从远古到现代,他为我们描述了人类与疾病的生死存亡之战,告诉读者,面对坚不可摧又变幻莫测的敌手——疾病,医学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了今天医生的精进: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作者:(美)阿图·葛文德,译者:李璐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日益攀升的医患纠纷、说不清的诊疗性骚扰、棘手的医疗事故、高额的医疗费、不平等的收入……走出白色巨塔,医生一职要与社会各领域接驳,将面对无数道德困境,也要承担错误的后果。医术并非万能,更不能决定医患关系的对错得失。作者阿图·葛文德是哈佛医学院外科副教授,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全盘托出医疗体系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相。本书作者令两册系列《最好的告别》与《医生的修炼》同样值得一读。
昆山angelababy
1.医生的修炼[美]阿图•葛文德第一本推荐的当然是,著名的阿图•葛文德医生,他不仅是哈佛医学院教授,更是美国政府的医学顾问。他写3本书,都堪称经典。《医生的修炼》是我最推荐的一本。本书的副标题是: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但是在犯错中探究医学的真谛。本书选择了医学工作中的14个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医生所面对的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做抉择时需要考虑的复杂因素。如果想要了解你生病时面对的医生是这么想的,快去读一读这本书吧。豆瓣评分. 最好的告别[美]阿图•葛文德本书的副标题: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读完这本书,你会对生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豆瓣评分. 医生的精进[美]阿图•葛文德副标题: 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益攀升的医患纠纷、说不清的诊疗性骚扰、棘手的医疗事故、高额的医疗费、不平等的收入,这本书已经开始讨论一些医疗相关的社会问题。个人觉得不及前两本,但是依然是难得的佳作。豆瓣评分.重病之王[美] 悉达多•穆克吉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如果要选择一位重病之王,那么癌症当之无愧。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这是一本工程浩大的经典,一本详实严谨的科学著作癌症其实也是人类的一道关卡,发达的科技状态下,它如影随形地提醒我们一种终极局限性。豆瓣评分. 极简医学史[英]罗伊•波特疾病、医师、身体、实验室、治疗、外科医学、医院、医学与现代社会,8个角度,两小时纵观西方医学史。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作者不只考虑医学技术的发展,还应关照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之所思所想,并在过去与当下之间建立联系。豆瓣评分.癫狂的医学苏上豪作者是一位台湾的医生,最早专门对许多医疗技术的发源进行了考究。这本书以现代医学角度看,历史上存在过的许多医疗技术都过于匪夷所思,甚至搞笑。但人类医疗史上的每次变革或是重大事件,影响的都不会仅仅是医疗本身。文章通俗易懂,作者的视角也非常新颖有趣。7. 八卦医学史烧伤超人阿宝(宁方刚)这里一定要支持一下阿宝老师。本书的副标题是: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戏说了历史上很多名人和轶事,不仅语言风趣,内容八卦,更可以看出作者的历史功底。引用郭德纲的一句话,3个说相声的骂街,谁活的长谁就赢了,有时候历史也是一样。豆瓣评分:. Do No HarmHenry Marsh最后推荐一本英文书,目前还没有翻译的版本。作者是英国的神经外科专家亨利•马什。本书中收录了他几十年执业生涯中的25个小故事,有关病痛、灾难和死亡,也有关医生与病人的恐惧、无奈和悔恨。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生面临的抉择,更整个世纪以来整个医疗行业面前的抉择。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英语相对浅显易懂,如果你大学英语过了6级,基本上就可以看懂了。豆瓣评分上面这8本书,不仅适合医学爱好者,医学生,甚至医生,许多医学专家和教授读完都赞赏有加。
橘子哈哈111
想提高自己就绕不开读书这个途径,同样身为医学生,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本医学有关的课外书⼀、《⽣活之道》作者:(英)威廉·奥斯勒著,邓伯宸译推荐理由:该书是现代临床医学之⽗威廉·奥斯勒(1849-1919)的⼆⼗篇演讲集,被视为20世纪作重要的思想⽂献之⼀。奥斯勒历任美国麦吉尔⼤学、宾⼣法尼亚⼤学及约翰·霍普⾦斯⼤学等医学教授。书中作者将其深厚的古典⼈⽂涵养带⼊医学领域,触⾓遍及医疗伦理、医疗与⼈道关怀以及医病关系,字⾥⾏间洋溢着他睿智的⽣活与⾏医哲学。⼆、《最年轻的科学》作者:(美) 刘易斯·托马斯著推荐理由:刘易斯·托马斯(1993-1993)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曾任纽约⼤学医学院院长和耶鲁⼤学医学院院长。该书是他的第三本书,记述了上世纪早期⾄70年代作者亲历的美国医疗职业的变化、科学研究活动和医学的进步,对西⽅现代医学的发展史有最切近、最全⾯的观察。此外,托马斯的前两部著作《细胞⽣命的礼赞》、《⽔母与蜗⽜》也⾮常值得⼀读。三、《⿏疫》作者:(法) 加缪著刘⽅译推荐理由:阿尔贝·加缪是法国声名卓著的⼩说家、散⽂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学的⼤师,《⿏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通过描写北⾮⼀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疫后,以主⼈公⾥厄医⽣为代表的⼀⼤批⼈⾯对瘟疫奋⼒抗争的故事。该书作者荣获诺贝尔⽂学奖,除此之外其他三本荣获诺贝尔⽂学也值得收藏,分别是:1958年,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医⽣》;1970年,索尔仁尼琴,《癌病楼》;1982年,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三本书也是荣获诺奖的。四、《阿图医⽣》作者:阿图·葛⽂德推荐理由:阿图·葛⽂德,⽩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哈佛医学院临床外科副教授,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物,《阿图医⽣》⼀共有两本,是他作为医者的⼈⽂思考。前段时间,阿图的《所有医⽣都会犯可怕的错》在⽹上流传甚⼴,就是节选⾃该书。2012年7⽉他的另外⼀本新书《清单⾰命》值得⼀读。五、《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作者:贝瑞推荐理由:梅奥诊所⼤家并不陌⽣,它是世界最⼤的私⼈医疗机构,也是全世界的医学圣地。它⼏乎不投放任何⼴告,全世界医疗界乃⾄管理界却对它⽿熟能详,它以其卓越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堪称管理界的活化⽯。该书向⼤众介绍了该诊所的经营之道,不仅是好的医学书籍,也是很好的管理类⽂献。六、《医学的⼈⽂呼唤》作者:王⼀⽅,赵明杰编推荐理由:王⼀⽅是北京⼤学医学⼈⽂研究院教授,国内知名医学⼈⽂学者。该书是他近30年的编辑⽣涯中的经典医学作品的合集。此外,他还出版过《敬畏⽣命--医学⼈⽂对话录》(江苏⼈民出版社1999)、《医学⼈⽂⼗五讲》(北京⼤学出版社2007)、《⼈的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医学是科学吗》(⼴西师范⼤学出版社2009)、《医学是什么》(北京⼤学出版社2010)。七、《相约星期⼆》作者:[美] 阿尔博姆著吴洪译推荐理由:是我个⼈⾮常喜欢的⼀本书。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理学教授莫⾥在⼀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早年的得意门⽣,⽶奇在⽼教授缠绵病榻的⼗四周⾥,每周⼆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师的醒世箴⾔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这⾥⾯有很多关于⽣死、⼈⽣的思考。作者⽶奇·阿尔博姆是美国的著名专栏、作家,他“死亡三部曲”的其他两本《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重⽣》也值得推荐。⼋、《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作者:讴歌著推荐理由:本书让医⽣和病⼈两⼈⾓⾊重新审视各⾃的位置和需求。这本由局内⼈写的书能让读者了解医界现状和运⾏规则,了解医学的局限、医⽣的尴尬和体系的困窘。常青作为⼀名有医学背景的作家,该书的视⾓更加的全⾯和宏伟。出版《协和医事》以及⼩说《九⽉⾥的三⼗年》。九、《⽩袍-⼀位哈佛医学⽣的历练》作者:艾伦·罗斯曼著浦溶译推荐理由:作者艾伦·罗思曼是哈佛医学院1993级的学⽣,她⽤⾃⼰的清晰、细腻的⽂笔写下了⾃⼰在哈佛医学院4年的成长经历。全书分三⼤章,分别是《哈佛第⼀年》、《哈佛第⼆年》以及《两年临床实习》。通过书本,我们不仅能够真实地感悟⼀位年轻学⼦是如何成长为⼀名⽩袍加⾝的医者,并且能够跟随作者进⾏不断的医学⼈⽂的思考:怎样处理医患关系、如何克服学习以及实习中的种种困难、怎样⾯对⽣死的考验。⼗、《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的境况》作者:(美)克莱曼著,⽅筱丽译推荐理由:本书是美国哈佛⼤学⼈类学系主任、医学⼈类学家阿瑟·克勒曼撰写的⼀部有关⼈类学、医学⽅⾯的专著。作品对西⽅医学院和医院中普遍施⾏的纯医疗技术⼿段、忽视病⼈主体的教条疗法提出质疑,并通过对医学职业和现代诊疗体制下医患关系、⽭盾和问题的分析、批评,强调⽂化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并指出唯有改进陈旧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去除患者的疾痛。上面这些书都是我看过或者了解过的,对于同学们认识医生这个职业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够一直保持对医学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希望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加油吧,医学生!
快乐糖糖K
一、另眼看疾病在医学院的学习中,针对某一种疾病,我们会系统学习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等。那么,除此之外,面对疾病,我们是否有其他的视角呢?这五本书恰恰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和阐释。《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对达尔文医学的介绍,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审视疾病。《病者生存》则通过对几个疾病的分析,让你更直观地了解进化医学是如何解释当下的疾病。《身体知道答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疾病和心灵、潜意识的关系。《疾病的隐喻》是两篇论文的合集,作者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在社会的演绎中隐喻化,并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甚至政治压迫的过程。《疾病的哲学》是地下出版物,从社会、心理、文化、精神等角度综合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二、神秘的双螺旋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带有蛋白质编码的DNA片段称为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揭开了生命科学的新篇章。这一些列的书,都和DNA有关。《DNA:生命的秘密》《创世纪的第八天》这两本书讲述了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对科学发展的介绍,其中也包括科学天才的故事,经典案例,甚至科学八卦,读起来十分有趣。《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通过在人类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描绘了人类从生命诞生之初到成为地球上唯一有文化的生物的历史,也探讨了很多和基因有关的政治、伦理和哲学等问题。《自私的基因》详细介绍了自私基因的理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单位,而各种生物都是基因用来保存和复制自我的工具,此理论一提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上帝的语言》的作者柯林斯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参与并领导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他阐释了自己从无神论走向宗教的历程,试图提倡科学与基督信仰和谐共存的神导进化论,即生命罗格斯。作者的观点也被不少人看成是“和稀泥”,引起很多争议。
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作者:(美)卡伦 译者:郭莉萍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推荐理由: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虽然不同文化和宗教传统下医疗卫生
你好 我是一名口腔执业医师 根据我的经验 建议你看3本书 你们现在在校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那我就给你推荐一些临床实践性比较强的书 1、《标准拔牙
医学史是我的最爱。《心外传奇》极力推荐,一本讲述心脏外科发展史的书,语言生动,读这本书容易让人着迷,一口气就能读完。还有一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内容很深刻,但
写医患关系的书很多,《医事》之所以备受推崇,就在于它的客观与细致,探讨了和医疗有关的方方面面。同时,还涉及对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的探讨,对如何选择中西医的建议,告诉
药物发现从病床到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