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7

威达天下
首页 > 医学论文 > 水稻三病四虫防治技术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招财KItty.

已采纳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我国的水稻生产历史悠久,是人们重要的主食之一,对其虫害的防治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水稻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当前状况下,我国水稻最为常见的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飞虱、水稻稻曲病、水稻自叶枯病以及水稻螟虫等。本文主要介绍这几种虫害的发病特点以及危害症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防止措施。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0.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尤其在水稻种植、培育上取得了突破进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伤害,研究如何防治病虫害很有必要。要想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必须要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将之落实到实处。即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对水稻病虫害、周围环境以及有益生物进行充分的综合考虑,并将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找出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而有效的运用各种防止措施,做好“预防为主”工作。同时,还需要统筹兼顾,做好综合防治工作,要尽量减小病虫害对水稻的伤害,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还应当提高其经济效益,做到高效率、高安全性。 1.稻瘟病 稻瘟病为学名,民间一般将之称作为“鬼掐颈”,它是到目前为止对水稻伤害最大的虫害病之一。 发病特点 稻瘟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的三个部位,分别是苗、叶以及穗颈。下面我们对发生在这三个部位的瘟病进行分别阐述。①苗瘟:一般情况下,当水稻的苗遭受到稻瘟病的侵害时,病苗的基部发生颜色变化,主要变为黑褐色;与病苗基部不同的是,其上部往往呈现出褐色或者淡红褐色,并且处于枯死状态。当周围相对较为潮湿时,则病苗的表面上往往会附着一定的霉层,且颜色大多为灰绿色。②叶瘟:当水稻的叶受到稻瘟病的侵害时,其颜色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最外层往往表现为黄色,中央主要呈灰白色,在其最内部的部分主要呈现出褐色。而且此时叶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特点,为纺锤形。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③穗颈瘟:当水稻的穗颈遭到稻瘟病的侵害时,在病体部分呈现出褐色或者墨绿色。而且穗颈所受稻瘟病时间的长短所表现出来的病状也存在着差异,当发病早时,穗颈大多形成“全白穗”;而如果发病相对较迟,往往水稻所结出的果实不充实,而且大多呈现出吊颈的状态。 防治措施 ①一般情况下,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而且水稻的抗病能力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当水稻所受到的瘟病存在较大的差异时,菌群的生理小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此时,不同品种水稻的抗病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进行对于水稻品种的选择时,不能过于单一,应当根据市场的行情,及时进行更新,选择抗病能力相对较高的优良品种。②从市场上购回种子后,应当对种子进行一定程度的消毒,消毒方法为调制出1%浓度的石灰水,将种子放入其中浸泡,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强氯精对种子进行消毒。③药剂浸秧。首先要配置浸泡药液,配置方法主要如下:首先,调制出浓度为2%的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然后按照药剂50g:水25kg的比例进行调配;其次,洗净秧苗之后,将之放入配置好的药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确定,不过一般在30s左右较为适宜,浸泡之后将其取出进行堆闷,堆闷30min之后再进行摘插。④喷药防治。如果发现水稻的叶已经发病,应当立即找出其发病的中心,并及时运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l000-1500倍液进行喷液。水稻往往存在着一个孕穗破口期,在这一特殊时期,无论相应的田块是否已经发病,都应当对其进行积极的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hm2对水900kg喷雾进行防治。 2.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在民间被称作为花脚杆,与稻瘟病并列,同样是最为常见、对水稻危害较大的虫害病之一。 发病特点 当水稻遭受纹枯病侵害时,水稻表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病斑,且病斑的颜色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病斑的中部呈现出灰白色,而其边缘主要为暗褐色。一般情况下,几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大斑块,大斑块的形状一般是云纹状。当周围环境较为潮湿时,病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菌丝体,而且它一般为蛛丝状,呈灰白色。 防治措施 ①要从本质出发,从根本上对菌源进行有效的清除,然后再将“浪渣”打捞出去。②对水稻进行施肥灌溉时,不能盲目,应当根据相关指导进行有效的施肥,保证其合理性以及准确性。③及时喷药:应对此种虫害病可以选取多种药剂,主要有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将之按照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 gg~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 125kg进行喷雾。 3.稻飞虱 稻飞虱在民间被称作为“蜢子”,对水稻的伤害程度较大,主要存在两种稻飞虱,分别是白背稻飞虱以及褐色稻飞虱,前者出现在水稻的前期,后者出现在后期。 危害症状 当水稻田受到稻飞虱的侵害时,稻叶往往会发黄,并且伴随着分蘖减少的状况。一般情况下,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当危害程度较高时,水稻从基部呈现出黑褐色,然后逐渐枯死。 防治措施 首先,应当对稻田中的稻飞虱数量有所了解,当数量达到50头/百丛以上时,就可以对稻田进行用药,此时最为适宜。一般情况下,可选择的药剂主要有大功臣、扑虱灵、叶蝉散等。 4.水稻稻曲病 发病症状 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 防治措施 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7天用药一次。 5.水稻自叶枯病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肋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 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进行培育,品种主要有嘉育280,皖稻61号,赣早籼40号,中优早81号等。 6.水稻螟虫 危害症状 这种害虫往往将幼虫蛀入水稻内进行取食,当水稻受到伤害时,往往表现出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以及白穗的症状。 防治方法 这种虫害较为适宜选择农业防治的方法,当然,这也需要运用药剂防治进行辅助。一般情况下,主要采取齐泥割稻的方法,去除杂草。然后运用25%杀虫双粉剂/hm2拌细土撒施。 7.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飞虱、水稻稻曲病、水稻自叶枯病以及水稻螟虫的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志,李桂华,辛亚丽,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67-169. [2] 邓珍,郭水连.水稻稻瘟病与气候条件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8(2):135-136.

123 评论

赵13先生

一、稻曲病1、危害症状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感病,为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多则每穗10多粒。病菌孢子多在破口期进入,在颖壳内生长,初时受侵害谷粒颖壳稍张开,露出黄绿色的小型块状突起,后逐渐膨大.将颖壳包裹起来.形成比正常谷粒大3-4倍的菌块。菌块近球形。颜色逐渐变为黄绿或墨绿色.墨绿色菌块表面光滑,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孢子)。 2、发病规律 稻曲病是由真菌中的担子菌亚门类绿核菌侵染后而导致发病。病菌由落入土中的菌核和附着在种子表面上的厚垣孢子越冬。菌核于翌年的7-8月发育产生子囊壳,壳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并随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嫩器官。导致谷粒发生病害。稻曲病的发生与气候、施肥水平、大田管理和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病菌在24-32℃及高湿的环境下萌发传播。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均借风雨侵入花器,尤其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多雨、低温.特别是在连续阴雨的天气下发病重。栽培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良,尤其在水稻颖花分泌期至始穗期,稻株生长茂盛,若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剑叶含氮量偏多,会加重病性的发展。病穗病粒也相应增多。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秆矮、穗大、叶片较宽而角度小、耐肥抗倒伏和适宜密植的品种,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此外,颖壳表面粗糙无茸毛的品种发病重。 3、药剂防治 在水稻孕穗后期和破口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2250mL/hm2对水750kg各喷雾1次。用5%多菌酮可湿性粉剂/hm2,或18%多菌酮乳粉/hm2对水900kg.在水稻孕穗期喷雾。还可用50%DT杀菌剂/hm2对水750-1125kg,在水稻孕穗中期和末期各喷施1次。 二、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提冰稻三大病害之一。 1、发病特点。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2、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②药剂浸秧:用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50g对水25kg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浸入药液中30s取出堆闷,闷30min,然后栽插。③喷药防治: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三、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1、发生规律 水稻纹枯病的传播来源是菌核.当年水稻收割时。菌核大量落在田里,在土壤中安全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菌核在第2年灌水整田时与浪渣混合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随风飘移。集中到下风头田边的水面。插秧后菌核漂浮到秧苗旁边,附着在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长出菌丝,侵入叶鞘,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病菌侵入临近稻株,向植株上部蔓延。扩大危害。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也能危害叶片、茎秆和稻穗。叶鞘发病,首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并可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褐色,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的穗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当多雨天气或田间湿度大时,检查封行早的稻田.在植株下部被害的叶鞘和叶片上可以看到白色或黄褐色的网状细丝,即为稻纹枯病的菌丝,菌丝在干燥条件下窟集在一起,汇聚成白色菌丝团,结成白色小绒球,以后逐渐变硬,变成萝卜籽大小的暗褐色颗粒,附着在有病的叶鞘或叶片上。即为稻纹枯病的菌核。 2、防治方法:当丛发病率达20%时,可作为药剂防治指标。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15d再防治1-2次。主要药剂有5%井冈霉素水剂1500mL/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25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g/hm2,对水1125kg/hm2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四、水稻螟虫 主要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3种。 1、危害症状。 3种都是以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害植株可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大螟幼虫红棕色;二化螟幼虫黑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三化螟幼虫淡黄绿色。 2、防治方法。防治螟虫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提倡齐泥割稻,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对于绿肥田和油菜田,尽可能早灌水耕犁,将螟虫杀死。可用25%杀虫双粉剂/hm2拌细土撒施.或用25%杀虫双水剂对水900kg喷雾。 (作者单位:158307黑龙江省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八五一一分公司)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宠物内科病防治技术论文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5000字天、成、论、文1、真实性原则毕业论文内容应是自己在实习过程中亲自做的,如: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饲料兽药生产

    角落里的镜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水稻三病四虫防治技术论文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

    威达天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花生青枯病防治技术论文

    花生青枯病发病原因:连作地容易发病,高温多雨,湿度大,时晴时雨的天气更易发病。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发病较少,贫瘠的砂质土发病较多。一般蔓生型花生品种有较强

    小小沉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水稻根结线虫病论文

    这种虫子只会在肮脏的环境生存,只要保持田地的清洁从就不会滋生。

    Kiwi琪薇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水稻稻曲病论文

    水稻种植防病稻瘟增产分析农科论文 一、试验的设计 水稻在本田的生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包括返青、分粟)及生殖生长期,或简称“长苗期”及“长穗期”。一般把“幼穗

    xiaoyimo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