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绿子UUU
近期有朋友问到“经常出现头晕?是身体虚吗?应该如何进补?”其实,并非所有的头晕都是虚引起的,要注意啦!也不要盲目进补,否则很容易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今天就和各位朋友聊聊经常出现头晕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头晕的发生很常见,据国外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头晕的发生率高达21%-29%,而且有30%的患者是由于头晕而就诊的。在我国,研究证实,全国每年约有15%-20%的成年人发生头晕,而且头晕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增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祖国医学中关于该病的最早记载就是《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该病由肝脏功能失调所致。《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认为头晕为气之不足,以虚为主。汉代医家张仲景则认为“无痰不作眩”,认为痰饮是头晕的发病原因之一。
纵观历代医家理论,及结合现代医学临床实践,可以发现,该病的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多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发为眩晕。与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1)头晕与肝: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在情志疏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果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或者因长期忧郁,可致肝气郁滞,气郁化火,均可导致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临床上,肝脏功能失调所致的头晕,可细分为肝阳上亢型、肝风夹痰型、肝风夹瘀型、肝血亏虚型和肝火上扰型5型。肝脏功能失调所致的头晕,患者多兼有头胀痛,面潮红等症状。
(2)头晕与脾:
研究发现,头晕一症,病位主要在脾,临床证型也以脾伤所致的痰湿为最常见。
脾主运化,主统血。一方面,人体吃进去的食物主要是靠脾胃来转换成气血的,如果日常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嗜食肥甘厚味,或外感湿邪等,损伤脾胃,脾胃的功能减弱,就会产生不了足够的气血,自然而然,人体就会变得虚弱无力。
另一方面,脾虚又容易产生内湿,湿邪黏滞,会阻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化,使得气血难以到达头部,从而引起头晕。因此,临床观察发现,出现头晕症状的患者,以痰湿中阻型及气血亏虚型较为多见。
(3)头晕与肾: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若肾精充足,则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思维敏捷;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临床上,肾精不足所致的头晕,患者多伴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状。
综上所述,出现头晕,并一定都是“虚”引起的,也有诸如痰湿、风、火、瘀等实证。故此,治疗头晕,理应辨证施治,不可盲目进补。
头晕的治疗,多遵循“补虚泻实”原则,根据实际的辨证用药。
通常来说,因情志过激诱发或加重头晕者,多属于肝火、肝郁、肝风所致头晕。常见有肝阳上亢型和肝火上炎型。
(1)肝阳上亢:
以头晕且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症,治疗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辨治。
(2)肝火上炎:
以头晕且痛,面红目赤,口苦,心烦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症,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如果是饱餐后,或食后头晕加剧者,则多因脾虚运化无力,水谷痰浊不化,郁阻中焦,升降失常所致。女性月经期间或前后加重则多为气血亏虚,如因外伤后眩晕则多从瘀论治。
(1)痰浊上蒙:
主要症状有头晕且重,恶心呕吐,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2)瘀血阻窍:
主要为气滞血瘀,典型症状有头晕且头痛,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可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3)气血亏虚:
以眩晕,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主症,此类可用归脾汤加减辨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证型仅为头晕病因中的常见类型,导致头晕的病因还有很多,发表在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的《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也指出:“约有12%的头晕和眩晕患者有多种病因,不同病因导致其治疗与预后截然不同”。而且上述的证候并非是静止不变的,临床上,也有很多病友出现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肝胆郁热等情况,所以,如果出现头晕症状,应在专业医生辨证下随证用药。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可爱哆咪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属称:美尼尔氏综合症、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等。眩晕为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眩晕症包括患者自身或周围景物的旋转感、晃动感、升-降感等,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不敢睁眼、活动受限、平衡失调及听觉症状等。眩晕症虽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眩晕症通常称之为眩晕病.眩晕病(眩晕症)是以膜迷路积水中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内耳疾病属疑难症。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即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首次发作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 眩晕病(眩晕症)的症状人与人不尽相同,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发作突然,可在任何时间发作,甚至入睡后也可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病人睁眼时,感觉房子或周围物体在转动,闭眼时则自觉身体在旋转,眩晕来势猛烈时可使病人突然倒地。发作期间病人睁眼或转动头部则症状会加重,故大多数病人闭目静卧,头部和身体都不敢转动。 多数病人在发作时出现单则耳鸣及耳聋,少数是双则的。约25%的病人在发作前已有耳鸣及耳聋出现,而在发作后加重。其余约25%在发作后才逐渐出现耳鸣或耳聋。耳聋属于神经性,发作剧烈时耳鸣也加重,发作时病人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腹泻、血压多数偏低等一系列症状。 部分病人伴有头痛;一般病人的意识清醒。 发作期转为间歇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眩晕及伴随症状突然消失,一种是眩晕逐渐变为头昏逐渐消退。眩晕病(眩晕症)的间歇期长短不一,从数月到数年,每次发作和程度也不一样。而听力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退,最后导致耳聋。下面我来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眩晕”的食疗药膳:1)用黑芝麻、桑椹子各160克,黄精70克。共碾为粉,加糖拌合。每日2次,早晚服用,每次服用5克。大多数患者1个疗程,既可见成效。2)取独活60克,鸡蛋6个。共煮,待鸡蛋熟后将鸡蛋皮打碎,再放入药液中煮15分钟停火。等鸡蛋稍凉,吃鸡蛋。每次1个,每日2次。连服3天为1个疗程。多数患者1个疗程即愈。本方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3)用天麻片10克,老母鸡1只,生姜3片。将天麻洗净,生姜洗净切丝,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填入天麻片和姜丝于鸡腹中,放入炖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至鸡熟烂即可。分数次饮汤吃鸡肉。可每周1剂。连用3剂。本方补血和血、熄风。治病后虚弱、眩晕反复发作。4)取黑豆、浮小麦各30克。水煎服。治盗汗眩晕。
candy小蔡
“人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获得外界环境的信息。经过长期的进化,人类的各种感觉器官是高度协调合作的。比如在内耳中有个叫“前庭器”的器官,它负责感受身体的平衡,如人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在眼睛里也有专门的视神经来感受运动。这些运动感受器官都是非常敏感的,它们将感受到的运动信息传送到神经中枢,由神经中枢控制人体进行适当的反应,来应对运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当感受到的运动幅度或频率超过某适当的值时,神经中枢会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比如头晕、恶心,从客观上达到阻止当前运动继续的目的。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大幅度、高频率的运动是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的。经过漫长的进化,这一事实已经编码进了人类的DNA中。但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强度却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的,有人格外敏感些,比如那些容易晕车的人;有人不太敏感,比如那些不容易晕车的人。致运动眩晕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当运动频率过高时,由于各种运动感受器官的感应速度不完全相同,导致送至神经中枢的运动信号有差异,甚至矛盾,因此神经中枢便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信号,因此干脆发出眩晕的指令,使机体产生不适,从而达到减缓甚至中止运动的目的。综上所述,3D眩晕症的原因大致是:视神经感受到了大幅度和高频率的运动,本来如果游戏的画面不那么逼真,神经中枢会自动鉴别出运动的虚假性,并抑制视觉传来的神经冲动,但由于画面逼真,神经中枢信以为真,与此同时其他运动感受器官(如耳前庭器)却没感受到任何运动,这种情形对神经中枢而言是非常矛盾和不祥的,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因此神经中枢强烈地发出眩晕指令,希望人体能停下来,摆脱这种不祥的局面。”
大熊是个小太阳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2、眩晕发作情况(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3、眩晕伴发症状(1)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2)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3)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4)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受限;(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感觉运动障碍,语言或构音障碍等。眩晕应该做哪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1)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等;(2)眼球震颤(3)眼震电图(4)平衡姿势图听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以明确有无头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其他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生化检查等。
Vivian8685
眩晕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不同的患者对主诉不完全一致,一般症状为眩晕时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觉的房屋摇晃。轻者走路不稳,稍重者则不能站立,更重者则不敢睁眼,感觉大地发生倾斜。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或蜡黄等症状,部分病人血压异常。二、眩晕的发生机理是什么?机体平衡的维持,定向功能的正常,有赖于视觉、体觉和前庭系统(合称平衡三联)的协同作用。其中前庭系统对机体姿势位置的平衡维持最为重要。各种外界的刺激通过这些感受器传入小脑皮质下中枢、前庭诸核、红核等不断地反射性调节机体对各种姿势的平衡,各种加速度的反应使机体在运动中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与平衡。神经冲动由皮质下中枢向上传入大脑皮质的颞叶,从而使平衡调节更加完善。在正常情况下,前庭器官协调机体平衡的活动是很少为人们所感觉到。当前庭系统受到较强的刺激或病理损害时,前庭感觉的刺激与来自肌肉、关节的、视觉感受器在空间定向上冲动不一致,就会产生眩晕,也就是运动幻觉。三、中医对眩晕的认识?中医认为:眩晕是由情志、饮食内伤、体虚劳倦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很多《素问·至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认识与治疗眩晕,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四、什么是美尼尔综合症?美尼尔氏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中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内耳疾病属疑难症,全球范围内西医无法根治,中医无此病名,属眩晕范围。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即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首次发作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美尼尔氏病的症状人与人不尽相同,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发作突然,可在任何时间发作,甚至入睡后也可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病人睁眼时,感觉房子或周围物体在转动,闭眼时则自觉身体在旋转,眩晕来势猛烈时可使病人突然倒地。发作期间病人睁眼或转动头部则症状会加重,故大多数病人闭目静卧,头部和身体都不敢转动。多数病人在发作时出现单侧耳鸣及耳聋,少数是双侧的。约25%的病人在发作前已有耳鸣及耳聋出现,而在发作后加重。其余约25%在发作后才逐渐出现耳鸣或耳聋。耳聋属于神经性,发作剧烈时耳鸣也加重,发作时病人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腹泻、血压多数偏低等一系列症状。部分病人伴有头痛;一般病人的意识清醒。发作期转为间歇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眩晕及伴随症状突然消失,一种是眩晕逐渐变为头昏逐渐消退。美尼尔氏病的间歇期长短不一,从数月到数年,每次发作和程度也不一样。而听力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退,最后导致耳聋。五、眩晕给病人造成哪些危害?眩晕病人伴有平衡障碍,多数无器质性病变。一般对脏腑不会产生损害,部分病人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最终导致耳聋。对高空、水下作业及汽车司机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发病时突然跌倒会大大增加中风偏瘫的发生。患者因经受多次眩晕的折磨,每次发作时精神极度紧张,并有过度换气、间歇精神抑郁、萎靡不振。六、眩晕病人应注意什么?眩晕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眩晕发作期注意饮食要清淡、不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成都蜀道装饰
眩晕症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1、真性眩晕 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 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 (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 (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 (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 (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 (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3、眩晕伴发症状 (1)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 (2)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 (3)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 (4)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受限;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感觉运动障碍,语言或构音障碍等。 眩晕应该做哪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1)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等; (2)眼球震颤 (3)眼震电图 (4)平衡姿势图 听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以明确有无头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生化检查等。 伴眩晕的各种常见全身性疾病 1、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 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5、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 6、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7、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8、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眩晕的预防和治疗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 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结语 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模拟题: 孔某,男,54岁。2008年10月14日初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常因烦劳郁怒而头晕。近日因情志不遂出现眩晕 ,耳鸣,头目胀痛,口苦, 失
近期有朋友问到“经常出现头晕?是身体虚吗?应该如何进补?”其实,并非所有的头晕都是虚引起的,要注意啦!也不要盲目进补,否则很容易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今天就和各
议论文写作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学生在高考中得分的高低,还关系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重视议论文写作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下是我
在护理眩晕患者中,除内服中药,针刺等治疗外,还应加强情志、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做适当的体育功能锻炼,肝阳上亢型患者症状反复出现,主要是情绪容易激动,恼怒、情志不舒
在现今社会下,培养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应成为我国高等护理 教育 的重要目标。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