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怡别墅
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病,在欧美发达国家,大约10-13个妇女中有1位一生将罹患乳腺癌。中国虽属乳腺癌较低发国家,据北京、上海、天津及广州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非常有必要引起国人尤其是乳腺外科工作者的重视。流行病学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尤其自身特点,发病率在2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45岁以后发病率升高趋于平缓,并随年龄增加而有所下降。乳腺癌的发病与性别有明显关系,男性发病率仅为女性的1%。有文献报道,乳腺癌的发病与肥胖有一定关联,尤其是儿童期摄入热量过大,生长太快,乳腺的发育也快,从而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度。另外,乳腺癌的发病与生育和哺乳也有一定关系,无生育或第一次足月生育年龄超过30岁者发病率高,哺乳时间长者发病率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高。发病症状及体征乳腺癌最常见的体征为出现肿块,多为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单发,质地较硬,固定。由于乳腺位于体表,如果能普及肿瘤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防癌意识,有可能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乳腺癌也常出现患侧皮肤的改变。如肿瘤侵犯了Cooper韧带,牵拉皮肤出现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瘤侵犯淋巴管或癌栓堵塞淋巴管时,则可能出现“桔皮样改变”;如癌细胞沿淋巴管向四周扩散时,则可能出现“卫星结节”。乳腺癌也常出现乳头回缩和乳头溢液。溢液多为血性。辅助检查有乳头溢液的患者可取溢液做细胞学涂片检查。发现肿块者可做X线钼靶照片或近红外线扫描检查。治疗到目前为止,乳腺癌的治疗仍处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阶段。手术常用乳腺癌根治术或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改良根治术。一些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可考虑接受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的方案,但选择时需慎重并保证良好的随诊。对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肿块大于2cm的患者术后还需辅助化疗,常用的方案有CMF和CAF方案。对于腋下组淋巴结转移多于4个或腋上组、腋中组淋巴结有1个转移的患者术后还需作内乳区和锁骨上区放疗。对绝经期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最常用的药物是三苯氧胺,对于部分绝经后的病人,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随访乳腺癌的随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些患者误认为肿瘤已经切除,无须随访。其实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即使手术切除也可能出现术后复发转移,而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所以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必须重视随访。
小公举A酱
浸润性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22%,在经济发达国家为26%,后者发病率超过其他国家2倍。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危地区在北美、欧洲和澳洲,6%的妇女在75岁前患浸润性乳腺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南亚和东亚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日本),乳腺癌的发病危险要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妇女在75岁前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概率仅为富裕国家的1/3,其他地区的妇女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频率介于中间。到2000年,日本是唯一乳腺癌发病率低的富裕国家。如果乳腺癌早期被检查出来,那么患者的预后非常乐观。从7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国家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到90年代,由于进行人群普查和使用激素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又有了明显的提高。总之,在80年代,几个乳腺癌高发国家如美国、英国和荷兰等,乳腺癌的致死率已经得到控制或下降。自80年代早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开始增加,尤其发展中国家增加更为明显,而发达国家由于采用乳腺X线摄相技术和改变生存时间的先进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致死率都发生了变化,乳腺癌的致死率已不能再充分反映乳腺癌的潜在危险趋向。如同大多数上皮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增长。到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患病率提高了10倍,但潜在诱因、区域变化和迁移人口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从乳腺癌低发病区迁移到高发病区,经过一或两代人,其发病率接近迁移国家水平,这表明在乳腺癌的病因学方面,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cocoabread
以往在乳癌的治疗中,三阴性乳癌因基因表现不明确,且转移及复发率风险较高,目前并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那么三阴性乳腺癌存活率是多大?还能活多长时间?三阴性乳癌发病几率 苏慕环博士指出,在乳癌的流行病学上,占乳癌总数约15至20%的三阴性乳癌,一直是属于较难缠的癌症类型,不仅具有较高的转移及复发机率,且好发于年轻患者(40岁前),从开始发现到转移的死亡率高且速度快,据研究统计,复发率高峰期约在治疗后的一至三年。 针对三阴性乳癌,临床上采取的治疗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在手术前先给化疗药物,以了解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与效果,同时也期待肿瘤可萎缩后再行开刀,减少开刀的范围;或者是采取手术后给药的方式来降低日后复发及转移的机率。 三阴性乳癌怎么治疗 在肿瘤生物特性逐渐被科学家发现下,如今对于三阴性乳癌的基因分析与分类已经越见清晰,治疗上可运用一种技术平台,提升化学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EndoTAG-1是一种新的治疗概念,是将太平洋紫杉醇嵌入带有“正电”之双层微脂体中,以精准靶向地与带“负电”之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结合,阻断癌细胞养份供应,进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之抗癌新药。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与其他化疗药物并用可产生加乘作用。苏慕环表示,EndoTAG-1目前已获得比利时、澳洲同意进行多国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结果颇受医界重视。 三阴性乳癌存活率 乳癌防治基金会董事长张金坚认为,乳癌的治疗从基础研究到新药开发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更重要的环节则在于治疗后的全人照护。他指出,乳癌非单一型癌症,但在分子医学进步下,已经越来越能掌握更多的资讯,可对个别的患者做更精准的治疗;只是,乳癌治疗必须更全面,从治疗结束、到后续追踪都很重要,还必须要有身心灵的支持,才能杜绝后续的诸多问题。 后续追踪除了需依照治疗团队的建议定期追踪外,也需特别注意改变饮食及生活型态,更要对药物的副作用有所认识,同时,也需了解日后身体复健的方式,甚至寻找支持团体共同协助,才能真正活的有品质。张金坚表示第四期的乳癌存活率约49%,且仍有近24至29个月的存活率,在现今的治疗技术下,属于有机会治愈的癌症之一,只要长期与其和平共处,就等同于慢性病一般,不再是女性绝症。 乳癌已有很好的筛检工具可及早发现、早期治疗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万一不幸罹癌,也不应气馁,如今癌症治疗已经是多元化治疗、精准治疗且多科团队与患者共同面对,只要放下心,正面思考,仍能有相当高的生活品质,不必过度担心。
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
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病,在欧美发达国家,大约10-13个妇女中有1位一生将罹患乳腺癌。中国虽属乳腺癌较低发国家,据北京、上海、天津及广州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病率
我不能不告诉你:1、你妈妈的乳腺癌是早期的,采取中药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且无复发之顾虑。2、化疗本身是致癌的,且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3、你妈妈现在的症状就是化
1. Wang S, Ding YB, Chen GY, Xia JG, Wu ZY. Hypermethylation of Syk gene in prom
乳腺癌常见症状主要有:1、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缺乏疼痛症状。由于疼痛发生较少,乳腺癌不易被早期发现。疼痛常表现为乳腺刺痛,胀痛或隐痛,如癌周伴有乳腺囊性增生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