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5

调皮捣蛋妈
首页 > 医学论文 >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天五吨饭

已采纳

病毒病毒是已知最微小的生活在细胞内的致病因子,它的大小为10~300 nm。常见的有球状(实际上是二十面体对称球状,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杆状(如烟草花叶病病毒)以及蝌蚪状(如大肠杆菌噬菌体)。通过化学方法,将病毒提纯成结晶状态。结晶的病毒在试管里就像普通的化学药品,看不出任何生物的特征。但是,一进入活细胞,病毒就变得十分活跃,体现出生物的特征。这就是说,病毒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生长、繁殖。据统计,人和动物约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病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是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疾病。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在全球大流行,全世界上亿人患病,2 000人死亡。另外,肆虐今日世界的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教科书另外的单元中会有介绍。猪瘟、鸡瘟、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是发展畜牧业的严重障碍。蚕脓病、蜜蜂瘫痪病是养蚕和养蜂生产中最重要的病毒性昆虫疾病。番茄花叶病、水稻黄矮病、大白菜孤丁病等植物病毒病能够严重地威胁农业生产,例如,广东省某县1965年水稻黄矮病大流行,导致水稻减产50多万千克。病毒病的防治人类病毒病的种类很多,感染的范围很广。在控制病毒感染时,主要采取广泛使用疫苗的方法。疫苗有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活疫苗是选用人工变异的方法或直接从自然界选择出来的基本无毒或毒力高度减弱的活的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牛痘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由于活疫苗进入人体内有一定的繁殖力,因此只需接种一次,持续时间长,一般可长达3~5年,免疫效果好。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高而毒性强的细菌、病毒等,经人工大量培养,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后制成的预防制剂。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伤寒、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疫苗等。此疫苗由于病原微生物已被杀死,不能繁殖,所以用量大,免疫时间短。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长春、武汉、兰州、成都等地建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专门进行各类疫苗的研制和生产。我国自1950年起普及牛痘、卡介苗、百日咳菌苗及白喉类毒素的预防接种,1960年以后扩展到麻疹、破伤风和脊髓灰质炎等预防制剂的接种,使这些疾病在我国广大地区得到控制。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的核酸通常是一个DNA分子或RNA分子,至今没有见到在一种病毒中存在两种核酸的情况,这也是病毒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不同的病毒所含DNA或RNA分子不同,有的分子为单链,有的为双链。不同病毒中组成核酸分子的核苷酸数目也有区别,少的几千个,多的可达25万个。如果1 000个核苷酸相当于1个基因,则每一个病毒的基因数不过是几个到几百个。所以说病毒是一种简单的生命形态。下面是具有不同遗传物质的病毒举例。双链DNA 疱疹病毒、痘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单链DNA 细小病毒(常与腺病毒一同侵染细胞) 双链RNA 肠炎病毒 单链RNA 大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埃博拉病毒、腮腺炎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感冒病毒 单链RNA(能反向转录出DNA) 肿瘤病毒、艾滋病病毒 病毒杀虫剂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受到病毒的侵染而死亡。目前,我国已经分离出的昆虫病毒约200种。单个或多个昆虫病毒粒子被包围在一个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包被中,形成的结构叫包涵体。包涵体有不同的形态,包含单个病毒粒子的呈圆形;包含多个病毒粒子的呈多角体形。包涵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乙醇、氯仿、苯酚等一般的有机溶剂,许多种蛋白酶对它不起作用。它保护着病毒粒子,使病毒粒子在离开昆虫数年后仍然具有侵染活性。在自然条件下,病毒包涵体通过食物进入昆虫的消化道,由于昆虫碱性消化液的作用,使得包涵体破裂释放出病毒粒子。当病毒粒子逐步侵染昆虫体内的各种细胞后,造成昆虫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推荐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表明,这种病毒只在昆虫体内寄宿,对人、植物和害虫的天敌均无危害。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商品杀虫剂,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大规模发生。

279 评论

迷路的小花猫。

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表现为花叶(例如烟草花叶病毒、苹果花叶病毒等)、蕨叶(例如辣甜椒蕨叶病毒、西瓜黄瓜蕨叶病毒等)、条斑(例如番茄条斑病毒等)、锈果(例如苹果锈果病)、坏死(例如马铃薯病毒病)、皱缩畸形(例如大白菜病毒病)等,此外还有卷叶、巨芽、丛枝、矮化等症状。

病毒性病害是因为植物病毒侵染作物引起的一种病害,病毒借汁液接触传播,只要寄主有伤口,病毒即可侵入。病毒病目前呈现扩大趋势,像辣椒病毒病,大田发病率几乎达到70%,严重地块甚至能达到80%以上。在大棚中病毒病也在扩大,比如说黄瓜、辣椒、茄子、番茄、西葫芦的病毒病发生都比较严重。

病毒病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植株弱的时候才容易侵染,再一个是它需要通过伤口侵入,没有伤口也比较难以侵染。传染病毒的主要方式就是蚜虫为害,因为蚜虫带病毒,只要蚜虫为害就会传染上病毒。农事活动也可以传毒,比如抹芽时抹过病株后再接触健株,会把病毒传至健株上。再者烟草带病毒,吸过烟后,手上带病毒了,你用手抹芽打杈就会把病毒传染到植株上。

但病毒有个特点,它不耐高温。一般达到60℃以上的温度并持续长一点时间就可以把病毒杀死。

防治措施

(1)要抓高温闷棚、土壤灭毒。在栽植以前,要利用暑季的高温时段把大棚封闭严密,进行高温闷棚。闷棚前先把土壤刨起来,刨的时候不要打碎土坷垃,有坷垃就能把热气传进土壤深部去,提高土温,然后利用阳光把土温提高到60℃左右,闷半月左右,这样土壤当中的病毒基本能杀灭90%以上,减少土壤中病毒的残留,减少病害发生,并可以防治其他病害。结合闷棚每亩温室用4斤硫磺粉在棚内分3~4处点燃,燃烧以后生成的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氧化、杀菌作用,可以把棚内残留的病毒及其他真菌性病菌、细菌性病菌消灭,这样不管是土壤,还是墙体、棚架都没有病菌残留,以后发病的几率小。

(2)土壤施用生物菌肥。土壤病毒、病菌种类很多,利用生物菌肥来抑制土壤中的病毒和有害病菌的繁育是预防病毒病和其他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当前有奇多念、生物多效奇、酵素菌、放线菌、侧孢干菌等,这些有益菌类作为生物菌肥施入土壤当中,它可以快速繁育。繁育之后可以抑制土壤当中的病毒和其他各种有害病菌的繁育。植株栽植下去可以大大减少病毒病和其他病害的发生。

(3)减少伤口,消灭蚜虫。病毒主要是通过伤口和蚜虫传染的,因此要注意及时消灭蚜虫,防止传毒。栽植时要注意,不可用力按压秧苗根际处土壤,防止散坨伤根,防止积压造成茎基部伤口,以便减少病毒病的感染。

(4)喷药防治。病毒性病害一定要提前喷药预防,因为病毒性病害一旦得上了,是难以治好的,只有提前预防才能让作物避免病毒为害。目前预防效果比较好的就是天达2116+天达裕丰和天诺“病毒一喷绝”对病毒性病害防治效果不错。

定植时或定植后及时喷施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液+1000倍天达裕丰液,后每10~15天喷施一次600倍瓜茄果专用型天达2116液+1000倍天达裕丰液,连续喷施3~4次可有效的预防各种蔬菜作物病毒病的发生。保障棚内蔬菜作物病毒病极少发生或不发生。也可以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施800倍天诺“病毒一喷绝”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效果良好。

84 评论

苏州小诸葛

植物病毒病的发生与寄主植物、病毒、传毒介体、外界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当田间有大面积的感病植物存在,毒源、介体多,外界环境有利于病毒的侵染和增殖,又利于传毒介体的繁殖与迁飞时,植物病毒病害就会流行。除少数植物繁殖材料如接穗、鳞茎等可利用脱毒技术获得无毒繁殖材料,或通过药液热处理进行灭毒外(即化学防治,御泰攻--御毒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宜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方面消灭侵染来源和传播介体;另一方面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包括增强植物抗病力、培育和推广抗病或耐病品种等(见植物病害防治、农业防治)。另外综合消灭传布途径及传染源(如蚜虫,飞虱,蓟马等;必要时进行与不易感染病毒病的作物进行轮作,建议2-3年轮作一次)。

147 评论

相关问答

  •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论文

    病原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pV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存活6个月,3

    盐见黄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论文

    病毒病毒是已知最微小的生活在细胞内的致病因子,它的大小为10~300 nm。常见的有球状(实际上是二十面体对称球状,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杆状(如烟草花叶病病毒

    调皮捣蛋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植物病毒病的分级标准论文

    病情定量调查指标很多,最常用的是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incidence)指病株率病叶率病茎率病果率等,是发病个体数占调查个体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

    b玻璃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治糖尿病的植物论文

    这都行。。。。。

    o0大鹏0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植物病毒病市场分析论文

    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多发国家,农作物病虫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我国的重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达1400多种,其中重

    大灌篮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