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5

钟玉婷是好孩纸
首页 > 医学论文 >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uaziqiaqia

已采纳

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一、糖尿病卫生经济学评 价的基本方法疾病费用研究(cost-of-illness study):是描述一种疾病对个人、卫生事业及社会的影响。有许多估计疾病直接花费和间接花费的方法。疾病研究的花费:用于解决健康问题直接的和间接的费用;直接花费是用于诊断、治疗、监测、预防和有关特殊情况研究的费用;间接花费是由于不工作、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和死亡造成的劳动力丧失的费用。费用-效果研究(cost-of-illness study):比较达到同样效果的不同方案。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卫生经济评价方法。成本一般是以通用货币单位表示,效果是以某种医疗措施产生的具体结果,如延长患者生命的具体时间,避免发病或死亡的数字。具体分析时将两者联系起来,采用每一医疗效果单位所花费的成本(如延长病人1年寿命所花费的治疗成本),或每一单位货币所产生的医疗效果(如花费若干元人民币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时间)来表示。它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同的医疗措施之间进行比较和决策时,用相对共同的比较单位进行评价。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study):比较旨在达到不同效果的干预(如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等)的效用分析。简单地评价一种医疗服务挽救患者奥运会是不够的,还应注意有否后遗症,恢复健康的程度,能否过正常生活或恢复工作,也就是注意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特别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评价医疗效果,例如一位伏案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一位长跑运动员均因糖尿病而截肢,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却大大不同,此时,用本成-效果或成本-收益分析均有一定困难,而应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中,效果是由社会效益来衡量,也可以说是成本-效果分析一种,或者是其发展的更高阶段。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通过采用成本-受益的比率,比较单一干预的成本-受益。将不同医疗措施的结果用一定方法,换算为通用货币的方式表示,这样成本和效果均同样用货币单位表示。在具体比较时,可直接以成本效的差值,或效益与成本的比值进行。前者可看出某种措施的净效益为正值或负值,很容易与另一备选医疗措施进行比较和抉择的比值小于1,表示效益反较成本小,如产生的比值愈大,表示效益从事愈高。成本最小化分析(cost-minimisation study):适合于当两种卫生措施的效果的效果基本相同时,评价和寻求最经济的方法。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方面费用和后果的慢性疾病,一些作者在分析糖尿病费用和后果时,往往同时采取多种分析方法,如Gilmer等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和并发症的关系和O'Brien等评仨患者HbAl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应的医疗费用,就采取了成本-效用、成本-收益等多种分析方法。医疗费用明显增加有多方面的原因,如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患者利用医疗设施的增加以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往由于对糖尿病合并症不够重视和缺乏记录,容易一些费用归于其他原因,如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对于偶然的病理学上与糖尿病无关的疾病也有影响。例如,对于一个因股骨颈骨折入院的糖尿病患者,其住院费用不同于无糖尿病的同类患者,前者住院时间长,检查项目多,和治疗要求都有所不同。卫生经济评价的重点是解决成本与效果间的效率关系。效率是经济评价的核心。效果可以从病人、医生和社会的角度来衡量,因而发展了不同的具体分析方法。二、糖尿病的社会经济学代价WHO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提出,1999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宣传口号是糖尿病的代价(The Cost of Diabetes),旨在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并给各国政府和人民带来严重经济负担的慢性工谢性疾病。例如,1997年美国用于糖尿病的花费是980亿美元,其中440亿美元为直接医疗消费,540亿美元为间接花费,间接花费指的是由于糖尿病致残、致死所带来的经济支出。糖尿病病人的人均医疗消费是10 071美元,而非糖尿病病人的人均医疗花费则为2 699美元。糖尿病病人占美国整个人口的,而直接的医疗花费则占到整个医疗支出的。在间接花费方面,糖尿病引起的残废花费371亿美元,死亡花费约169亿美元。18~64岁的糖尿病病人人均失去了个工作日,而无糖尿病的病人则失去个工作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项调查证实,5%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消耗了该地区10%的卫生费用。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与其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相关。Cilmer等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与HbAlc水平正相关。HbAlc大于7%后,增加1个百分点,医疗费用就明显增加。这种增加的费用受到并发病的影响,特别是心脏病和高血压。例如,HbAlc从6%上升到7%,对于不伴有心脏病或高血压者,每例患者需多花费378美元的医疗费用;而对于并存心脏病、高血压者,则多支出医疗费用1 504美元。在无并发因素时,这种关系大致为线形关系。随着并存因素的增加,从单一的高血压到高血压、心脏病并存,非线形关系增加。在该范围上限,HbAlc 10%相比9%者,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者需要多支出年人均4 116美元。O'Brien等通过设立如果……会怎样(what-if)调查表,来评估糖尿病患者一生中HbAlc控制在6%、8%、10%和12%水平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应的医疗费用。结果为HbAlc控制在6%时,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病的发生率分别为、、和,相应的医疗费用为 85 697美元;HbAlc控制8%水平,这4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和,医疗费用为91 146美元;HbAlc控制在10%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为、 和,医疗费用 120 903美元;HbAlc控制在12%水平,这些发生率则分别、、、,医疗费用为132 253美元。解放军第306医院1995~1999年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增长及分布情况初步显示,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支出相当高。5年内该院总计收住948例(1 509例次)糖尿病患者,年人均总住院费用1995年为2 382元;1996年为2 767元;1997年为4 429元;1998年为4 815元;1999年为4 847元。如果以1995年的费用为基数,5年内总住院费用增长了。糖尿病还明显地增加了相关疾病的医院费用。我们的资料显示,1995~1999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胆囊炎和(或)胆结石、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均医疗费用分别为4 390元、4 837元、3 560元、4 103元、2 285元,而无糖尿病的同类病变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2 175元、2 079元、1 887元、3 102元和618元,糖尿病合并上述疾病患者医疗费用分别是无糖尿病同类疾病患者的、、、、倍。鉴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要大于对照者,我们将同一年龄段糖尿病合并胆囊炎和(或)胆结石的患者与对照者比较,仍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是对照组的倍。目前,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3 500万。到2015年,根据国内外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我国糖尿病人群将达到6 000万。因此,在加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的研究。三、研究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的重要性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和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需要要终身治疗。这种终身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更需要知识,需要患者及其家庭的积极合作,要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将科学的武器交给患者并努力使他们合理地应用,就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不合理的医陪花费。糖尿病并发症引起患者残废和死亡。长期的高血糖和慢性并发症使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在美国,与无并发症的患者比较,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或大血管病变以及同时合并大小血管病变的医疗费用分别增加倍、倍和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还可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带来的经济负担难以估算。然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慢性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地发现和科学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证实,良好血糖控制可以使糖尿病神经、肾脏和眼底并发症下降50%~70%。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DPES)结果证实,较好地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明显下隆,但不能使大血管并发症明显下隆。控制高血压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隆。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慢性复杂疾病。胰岛素抵抗是造成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因素。一些因素甚至是互为因果,如肥胖可以起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又可以加重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促使动脉硬化。因此,在这些危及健康的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防治中,应该强调综合防治。综合防治可以减少费用的投入而提高效益。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个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共同关怀(shared care)的概念十分重要。应该让糖尿病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高质量的多学科合作的医院服务。这种服务可以尽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提高医疗和科研的效益并减少医院费用。糖尿病的研究应该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卫生经济学的研究非常重要,也非常适合当前的医疗改革形工。无论是患者劳动力的减少或丧失,还是糖尿病对家庭和和社会的经济影响,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作出经济学的评价,应该考虑患者及其家庭,甚至患者工作单位和社会的经济承受力。希望对你有帮助。

360 评论

奔兔2008

急性脑梗塞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有资料统计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4-6倍[1]。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2]。但是胰岛素强化治疗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脑梗塞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有更大的危险性,我们护理人员应该认真仔细观察病情,提高护理质量,采取具体的护理措施。我们对29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胰岛素治疗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如下,并总结出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收住我科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胰岛素治疗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51-78岁,糖尿病病程0-11年,均符合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脑梗塞病程0-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

治疗方法

19例患者均采用的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以及患者的生活习惯,有13例采用了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加夜10点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6例采用了门冬胰岛素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监测三餐前及夜10点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

2 结果

19例患者发生轻度低血糖者11例,主要表现轻度心慌手抖饥饿感,测血糖小于,立即给予口服高糖食物或糖水,症状很快缓解。5例患者均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是在常规测血糖时被发现,及时进餐后未出现不良后果,并通知医生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2例在夜间巡视病房时被发现,患者大汗,呼叫不醒,急查血糖在以下,立即呼叫医生,给予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后苏醒。1例表现为TIA症状,阵发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测血糖,及时纠正低血糖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严重低血糖导致再次脑梗塞。

3 低血糖原因分析

病人因素

脑梗塞患者脑功能低下,反应迟钝,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有的患者语言障碍,不能表达低血糖引起的不适,需要我们频繁监测及时发现。

饮食问题,脑梗塞患者常有吞咽功能不全,饮水呛咳,进食不规律,常发生胰岛素注射后患者不能按时按量进食,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而发生低血糖。

肢体活动障碍者,行动不便,发生低血糖时,自己不能及时进食。

由于脑梗塞患者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注射胰岛素后家属忘记喂饭。

活动量较大,或者空腹时锻炼。

医源性因素

医生要求血糖控制太理想,胰岛素用量偏大,没有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护士注射胰岛素时没有嘱咐患者按时进餐,或者注射胰岛素前没有准备好饭;

注射预混胰岛素时没有充分混匀,或者注射部位不对,或者注射方式不正确,胰岛素注入肌肉层;

护士测血糖时,血糖已在偏低水平,没有及时嘱咐患者加餐,或者没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

4 护理体会

针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饮食习惯,是否应用过胰岛素治疗,做好护患沟通,制定具体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低血糖发生。

告诉患者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如出汗、饥饿、心慌、手抖等,并告诉患者怎样应急处理,床头或者衣袋里备用水果糖或者蛋糕等高糖食物,如出现上述症状时立即进食,如进食后不能缓解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告诉患者应用胰岛素时如果不按时进餐容易发生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前准备好食物,注射后按时按量进食,科学合理进食,进食应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只喝牛奶吃鸡蛋等高蛋白质食物,如果患者注射胰岛素后不能进食,一定要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注射胰岛素时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如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减少胰岛素用量。

指导患者适当运动锻炼,避免空腹做剧烈运动,饭后1小时锻炼最合适,可根据脑梗塞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如床上运动、床旁运动、室内锻炼,室外锻炼等不同范围内的活动方式,活动量大时要及时适当加餐。

注射胰岛素时,剂量要准确,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时应将皮肤捏起,刺入皮下,禁止针头刺入肌肉层,胰岛素吸收加快,发生低血糖,注药后应稍作停留再将针头拔出,如拔出过快可将药液带出,胰岛素注射剂量减少,血糖下降达不到预期效果,医生根据血糖增加胰岛素用量,就有可能发生低血糖。

做好护患沟通,取得患者配合,给予患者身体及心理的全方位护理。

5 小 结

低血糖反应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低血糖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常常可以导致患者脑梗塞症状进一步加重,更加重此组患者的心理负担。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应用胰岛素时,如何做到既能达到控制良好血糖,又不发生或者少发生低血糖,或者当低血糖发生时,如何能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在临床工作中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认真仔细的观察病情,详细询问病史,掌握低血糖发生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所以,有资料强调[3]护士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绍文,高瑞林.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M]

[2] 古东海,等,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并急性脑梗塞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青海医学院学报 ,

[3] 许樟荣 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0):727-729

136 评论

隔壁老袁无敌

尽早治疗是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时段。(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脑梗塞病源灶精确定位,不损害肝、肾等功能,避开糖尿症的并发症治疗,使疗效达到客观化、标准化水平,反映治疗脑梗死的优越性。

146 评论

Doris翼寻寻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摘要】 目地 探讨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影响。方法 将24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5例)及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关键词】 整体护理;脑梗死;功能恢复随着护理事业地不断发展,单纯以躯体护理为主地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护理地需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地各个环节系统化地整体护理方式,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及交流,提供适合患者身心、、文化等需要地最佳护理。本文就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随机从病案室抽取2000~2005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地104例脑梗死病例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39~81岁,平均(±)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或MRI证实颅内有梗死灶,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61例,半卵圆中心28例,放射冠区11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3~11cm2。以1995~2000年住院地14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8例,女57例,年龄40~77岁,平均(±)岁。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86例,半卵圆中心40例,放射冠区15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4~12cm2。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具有不同程度地肌力、言语、大小便功能及心理障碍(详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治疗方法及疗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2 方法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地相关知识,介绍脑梗死地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每例患者有详细护理记录单,从入院初期开始注重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肌力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适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并从护理中存在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护理工作从被动遵从医嘱到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存在地问题,从而加速患者肢体功能地恢复;(2)积极进行语言功能锻炼,针对不同类型地语言功能障碍采用不同地方法,如完全运动性失语,此类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说不出来,只可发“啊”音,从入院开始就练习发音,逐渐过渡到说简单地字、词、句;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可发出简单地字、词或吐词不清,此类患者可鼓励其多说话,开始时速度不宜过快,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经常与患者交谈,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对患者取得地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地生活及卫生习惯,多饮水,保证充足地饮水量,饮食宜清淡、消化、富有营养,多食青菜、瓜果等含纤维素高地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对尿失禁地患者指导其练习排尿地随意性动作,进行肛提肌训练等;(4)在积极治疗患者躯体疾病地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娴熟地操作技术和严谨地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地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地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针对患者各种情绪反应及时采用交谈、笔认、手势辨认,充分了解其需要,增强其战胜疾病地信心。 评价方法 肢体肌力地判断按6级分法,治疗后肌力恢复及以上为改善。运动性失语以能发单字音以上为改善,感觉性失语以能听懂部分语言为改善等。心理状况以与医护人员接触情况而定,能与医护人员部分交流者为改善。大小便功能以主动而顺利排便地改善。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频数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地χ2检验。3 结果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略)4 讨论脑梗死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地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各种功能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减轻负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脑梗死患者恢复状态结果表明,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过程从单纯疾病护理转向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

100 评论

相关问答

  • 糖尿病合并脑梗的论文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

    大有小没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论文

    患有糖尿病会导致脑梗死,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血糖控制不好容易产生并发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出现心脑血管堵塞疾病,一定要做好预防,按时及时服用降糖药物。

    肥仔美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一、糖尿病卫生经济学评 价的基本方法疾病费用研究(cost-of-illness study):是描述一种疾病对个人、卫生事业及

    钟玉婷是好孩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论文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

    朗姆薄荷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论文

    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

    我是娜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