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5

lulu酱求好运
首页 > 医学论文 > 低血糖脑病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宅男阳光刺眼

已采纳

岀现低血糖会损伤脑部神经。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因生理病理原因致血糖降低的异常生化状态,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一种以心慌、饥饿、头晕、癫痫发作、瘫痪、失语、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综合征具有老年人发病率高、发病突然、病情凶险、误诊率高但又容易治愈的特点。低血糖对心脏、脑及其他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常见的是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低血糖的神经系统损害在有关著作和论文中常被称作“神经低血糖”、“低血糖脑病”、“低血糖偏瘫”、“低血糖昏迷”、“低血糖危象”、“缺糖性脑病”等。笔者认为,为了便于对本综合征的研究,将此病症称作“低血糖的神经系统损害”较为合适。1病因胰岛素含量相对或绝对增高胰岛素分泌过量常见于胰腺疾病,如胰岛细胞瘤、胰腺增生、胰岛细胞癌以及胰外肿瘤(腹膜间皮瘤)等。胰岛素含量相对增高常见于肝病和肾病,肝癌、肝硬化、肝炎等可使肝脏的胰岛素降解作用减弱,使胰岛素在血中的含量相对增高。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出现肾功能下降时,肾对胰岛素的降解作用减弱,胰岛素含量相对增高,可导致低血糖。85%的胰岛素降解在肝脏和肾脏进行,正常人分泌的胰岛素15%在肾脏降解,出现肾功能障碍时胰岛素的排出明显减少。升糖激素分泌不足常见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如患糖尿病10~15年后,少数患者失去对低血糖反应性分泌肾上腺素的能力,在没有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下,直接出现皮层脑干损伤的症状反应性低血糖餐后反应性低血糖常见于餐后2~3h或餐后3~5h。原因是饮食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餐后未得到及时抑制,导致胰岛素含量增高。手术后反应性低血糖多由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快速进入小肠,大量葡萄糖被吸收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和胃肠激素的过度分泌,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所致。危重患者输注50%葡萄糖注射液30min后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原因可能与葡萄糖注射液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有关。其他药物作用是临床上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或遇到感染、腹泻、肾功能下降、运动量增加时未减量。常见药物有胰岛素、格列本脲(消渴丸)、格列齐特、肠溶阿司匹林、普萘洛尔等。酒精可抑制肝糖原合成及小肠对糖分、氨基酸的吸收,造成低血糖。感染、腹泻、发热、运动量增加、饮食时间延迟、激动等均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2病理机制据研究,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约为2mg·kg-1·min-1,其中50%被大脑利用,中枢神经细胞每分钟约需葡萄糖100mg,相当于6g/h或每天144g。当生理或病理原因引起血糖低于时,葡萄糖的利用率接近1mg·kg-1·min-1,就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是肾上腺素能神经因低血糖出现兴奋,即交感神经损害,其次是大脑皮质、基底核、脑干损害。脑组织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是不一致的,越是进化发育程度高的组织,对缺糖的敏感度越高,耐受性越差。因此,低血糖发生时,首先是大脑皮质出现抑制,其次是底节区、下丘脑、自主神经中枢、间脑、中脑、脑干、网状结构、延脑。当脑血糖耗竭,而脑细胞仍需氧化又无外源性糖类补充时,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成分—蛋白和脂肪类通过异生途径转化为糖类,从而形成对脑结构的损害。显微镜下显示脑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甚至坏死或消失,并伴有星形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在部分患者中,可有相应的CT表现,即白质区及额、颞、顶叶大片低密度改变,形似脑水肿,有占位效应、中线移位、晚期神经细胞水肿及缺血性点状坏死区,以皮层、低节、海马为著,最后神经细胞坏死消失。3临床表现低血糖的神经系统损害分为交感神经兴奋型和中枢神经抑制型两种。(1)交感神经兴奋型。当血糖低于正常时,胰岛素的反调节激素分泌增多,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症状,如心慌、心率变快、脸红或苍白、烦躁、头晕头痛、肢体震颤、出汗等。(2)中枢神经抑制型。皮质抑制时,患者出现意识蒙眬或嗜睡、震颤、肌力下降、单瘫或双瘫、肌张力增高、定向力识别力下降等症状;皮质下受抑制时出现肌阵挛、神志不清、失语、瞳孔散大、强直性惊厥并椎体束征阳性,低血糖波及中脑时,出现张力性痉挛或阵发性惊厥;延脑被抑制则会出现去皮质强直、深昏迷、瞳孔缩小、血压下降、肌张力下降,此时如不及时补糖治疗,时间超过1~2h则不能逆转。此型症状较重,但经过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后病情会很快好转,只有极个别患者遗留痴呆、精神症状,有的甚至死亡。一般患者低血糖发作先有交感神经兴奋损害,再有中枢神经抑制损害,也有部分患者不出现交感神经损害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有人称此为“无警报低血糖”。另外,苏净等提到三种低血糖神经系统损害,即低血糖脑病、亚急性低血糖和慢性低血糖,患者逐渐出现的嗜睡和昏睡状态称亚急性低血糖,渐进性智能退化称为慢性低血糖,这两型多继发于胰岛细胞病变、肝癌和胃癌。

291 评论

kele870401

低血糖是极易引起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机体自身“耐受”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程度、是否反复发作等多方面。损伤部位以枕顶叶皮层、胼胝体压部及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受累为主,可以扩大到丘脑、基底节、白质受累。引起急性及慢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一般不表现为严重的脑性瘫痪,而是以运动、视觉、学习和行为困难和小头畸形及远期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

如果是新生儿低血糖是要住院治疗的,出院的时候会拍核磁,到时候可以明确有无脑损伤,根据脑损伤程度,做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在条件许可下,建议对低血糖患儿于足月龄1、3、6、9、12、18及24个月进行随访,评估其神经发育及生长状况,并进行视听觉、智力及运动评估等检查,必要时随访MRI及EEG等,以期及时干预,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远期不良影响。低血糖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慌、饥饿、手抖、出汗、头晕、意识障碍、昏迷、抽搐,但临床上并不典型,因此不能只从症状上判断低血糖,还要考虑病史、血糖水平;若长期反复发作,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脑损伤,包括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

270 评论

得帮小赵

众所周知,机体各个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能源是葡萄糖。脑组织代谢旺盛但没有能量储备,必须依赖于血液中持续且充分的葡萄糖供应以维持正常的代谢。

因此,血糖浓度一旦降低,将直接影响脑细胞能量的供给,导致脑功能障碍,出现包括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在内的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感知能力出现障碍,是严重的脑功能紊乱表现,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轻者表现为注意力涣散;严重的,可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研究还发现,大脑皮质、海马、白质、基底节等区域对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更敏感,这些区域都“掌管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与功能,如学习记忆、觉醒维持、运动系统的调节等。

所以,如果严重的、持续或反复的低血糖发生可导致上述区域的不可逆性损害,出现低血糖脑病。

谁最容易低血糖?

低血糖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低于诊断水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这些年,糖尿病患病人群快速增加,人们开始关注和担心血糖升高造成的危害,低血糖却很少被谈论。

不同于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主要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某些情况下血糖过低的危害甚至比血糖过高更大。

低血糖的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从临床的角度,依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如胰岛β细胞瘤、肝功能衰竭等)、功能性(如胃大部切除术后低血糖、糖尿病早期的反应性低血糖等)和外源性低血糖(主要为药物所致低血糖)等。

临床最常见的是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降糖药物调整或使用不当,急性感染创伤等应激事件,进食减少、腹泻等能量摄入减少以及空腹下大量饮酒均为常见诱发低血糖的原因。

火眼金睛“识别”低血糖

首先,了解下低血糖判断标准:

当然,这是指通常情况下判断低血糖的标准。由于个体差异,有的人在血糖不低于此值时也可以出现低血糖症状,也有人在血糖低于此值时没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

其次,了解下发生低血糖时会有哪些表现:

一方面,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慌、手抖、出冷汗、紧张焦虑、饥饿感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理解为发生低血糖后身体传递给我们的预警信号。

另一方面,由于脑细胞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人会出现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情绪烦躁、言语及行为异常、注意力下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症状。

此外,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无症状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以及病程长、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可无任何征兆地发生低血糖性昏迷,如不及时发现及纠正低血糖甚至可危及生命!

因此,低血糖千万不能小视。一旦识别低血糖的症状,应尽快纠正,以减少低血糖所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181 评论

史瑞克0111

葡萄糖是大脑主要能量来源,脑组织本身储存的糖仅能维持大脑神经系统正常活动5-1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 严重低血糖会严重损害脑组织,当大脑中的葡萄糖都被损耗完,那神经元机构成分也会被代谢,那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114 评论

璞璞小熊娃

内分泌科医生经常跟糖友强调,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以及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良好控糖带来的益处。一般来说,当血糖小于时,可诊断为低血糖症。其实,低血糖不仅仅是内分泌疾病,它不仅会“伤心”,更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研究发现,低血糖对大脑的损害有一定的区域选择性,进化越完全的脑细胞,对低糖越敏感。大脑中有几个分别叫做尾状核、豆状核、大脑皮质、海马体和黑质的区域,对缺糖尤其敏感,最易受损。这些区域都有着十分关键的功能,例如尾状核和海马体均负责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黑质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

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当血液中没有足够葡萄糖供能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导致低血糖的潜在原因主要基于你是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且需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来刺激胰岛素分泌,那么会引起低血糖的因素有以下这些:缺乏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中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如果摄入不足,身体的血糖就会下降,特别是在减少了碳水摄入的同时,调整对应的用药量。延时用餐或不吃饭:如果你在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来调节血糖,那么不按时吃饭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如果你不清楚在不吃饭的同时,是否也需要暂停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运动:运动能帮助控制血糖、减肥、消耗热量、让精神更好。如果你有糖尿病,那么空腹训练或者比平时更大量的训练,会容易导致低血糖。训练前后记得准备一些小食,特别是能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葡萄干、果汁、糖豆等,以免血糖过低。药物或胰岛素用错剂量:注射胰岛素过多,或口服过量糖尿病药物也会导致低血糖。不按时吃药:人们往往因为血糖过高而去看医生,但有时候,这是因为他们不按时用药。如果医生要求定时用药,而你的血糖却还是较高(因为没有按时用药),那么医生就可能开出更大剂量的药,这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喝酒:对于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来调节血糖的人来说,喝酒也会导致低血糖。这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就不能喝酒,而是需要更加谨慎。肾脏疾病: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就是肾病,这会使肾脏花更长时间来消化机体系统中的胰岛素,可能导致低血糖。

242 评论

快到碗里吧吧吧

出现低血糖是会损伤脑部神经的,因为低血糖的话,不能够给脑部神经供应足够多的能量,导致脑部神经的活性降低,这是对神经有一定损伤的。所以我们平时的话,尽量要避免低血糖,患有低血糖的患者,尽量要及时补充一定的糖类,维持自己的正常血糖状态。

323 评论

相关问答

  • 预防糖尿病低血糖论文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31-02【关键词】低血糖;临床干预;预防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2.

    青木震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新生儿低血糖脑病论文

    新生儿低血糖系指新生儿全血血糖

    深圳吃吃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非糖尿病病人低血糖论文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31-02【关键词】低血糖;临床干预;预防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2.

    Agent数码Reaper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低血糖脑病论文参考文献

    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甚至会出汗,而且也会有严重的饥饿感,同时也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的情况,会非常的乏力,也有心悸的现象。

    有星星的夜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论文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关键词】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据WHO报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威胁人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真水岂无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