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6

皇冠家具厂
首页 > 医学论文 > 德与病关系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月想月乐

已采纳

“一个医生真正的幸福是用自己的才智辛劳换来了病人的康复。古语有‘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即一个医生,心地要像菩萨一样善良,对待病人应该温和如春;医术要像神仙一样高超,对待病人应该妙手回春。”这是我国著名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的一句平凡语言,但就是这样一句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医德、医术与医患和谐之间的千丝万缕。 大医至诚,即为医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和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医者的评价、崇敬与依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悬壶济世,就是世人把好医生等同为国家领导人一样重要。裘法祖每次手术前一定要对病人做出全面的分析最终认真的制定一个最佳方案,他说“医生在工作中只要有一点疏忽,就会造成病人多年的痛苦,甚至终身残疾”;吴孟超每次用听诊器给患者听诊时都要用手把它捂热,再放到患者身体上,他说“再治疗中,任何人为地给患者增加痛苦都是有罪的”;南丁格尔注重从护理的每个环节做起,身体力行,创建了神圣的护理行业,她说“护理工作时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心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对待病人应该有热心、细心、耐心、爱心,更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发挥精湛的医疗技术,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花费、最愉快的治疗来服务病人,这样医患之间就永远和谐相处;反之如果对病人漠然置之,在医疗诊治中粗心大意,酿成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终身疾苦,而使自己也陷入“恶医”、“庸医”等骂名之中,更使得本应该圣洁的医院成了医患之间斗殴的场所,使得本应该纯洁的医患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为医者首先是做人,然后是做事,具备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以解决患者疾苦为己任,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才能热爱本职工作,把业务做精、做细、做好,以德技双馨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依赖。救死扶伤,济世保健,才是学医的明确目的。如果一味地追逐名利,只想个人的成就辉煌,工作时心有旁骛,为了发财致富,收“红包”、拿“回扣”、受“贿赂”,从而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和“恶医”之骂名当中。“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其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饿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唐朝著名医学大家孙思邈的一番话是对为医者医德、医术最好的诠释。 只有医术而无医德的医生,有时会令人生厌的,甚至会成为“恶医”;只有医德而无医术的医生,充其量称作“庸医”;为医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医德,拥有精湛的医术,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同情病人,爱惜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能成为人们的“苍生大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病人的信赖、尊敬,赢得自己的、科室的、医院的名医之名,医患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医院环境才可相对清澈。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谐的医患关系,才是我们为医者所一致向往的。 当我读完这本书,给予我内心一般震憾,使我警醒,让我深思书中录入的43个医药购销领域商业区贿赂典型案例,其中既有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又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院领导和领导和科室负责人,既有造诣颇深的医学权威,又有初入院门的普通医务工作者。这些案例虽然发生在卫生系统个别单位,个别人身上,但教训是深刻,给我们在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敲响了警钟。 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你会发现贪婪对金钱肆无忌惮的追求,导致他们一步步走向了罪恶深渊。他们也曾是自己所在医院的领导和骨干,也曾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过力量。一旦忘记了医生的职责,一旦失去了对诱惑的免疫力,他们就蜕变成一个个利令智昏,贪得无厌的腐败分子。 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我深知责任重大,每当我穿上白大褂,时时提醒自己我是来救死扶伤的。工作时,接触到那些因生病而虚弱不乏的小孩,提醒自己一定要一针见血,避免多受一些痛苦。每次因为工作繁忙而推迟下班时间,我总是提醒自己,自己晚吃一口饭,小孩就早一天出院,每次遇到不理解我们的家属,我提醒自己都是为了孩子的康复。的确我就是以着这种信念,快乐地工作着。其它的姐妹们也是这样的。即使她们有的家里有着哺的婴儿有着生病在床的家人,可我们依然默默的工作。不为荣誉,不为金钱,为着心存已久的信念,支撑起了我们医学护理事业。 记得曾经听同事讲过这么一段:有一次,一个腹泻的小孩病了几天了,脱水症状很严重,身体很虚弱,身上血管很难找到,可此时最急需的就是给小孩打上针,补上液体,家属很着急,央求着那位同事帮忙,并充诺打上了针给200元酬谢。可那位同事先是安抚家属然后仔细在患儿身上寻找,终于在手背处给打上了针,孩子有救了,可面对200元,她拒绝了,只是对家属说了一句这是我的工作,这钱不用收,我得对得起这身白大褂啊!这件事虽小,可在我们工作中并不少见,为什么我们就得经得起考验。因为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医疗队伍,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一套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一个不能恪守人民群众利益不能违背医疗卫生职业道德,不能沾污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的信念

213 评论

郭嘎嘎2222

医德的嬗变与重建 论文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医务人员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经济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了嬗变,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道德失范、道德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基本原因,着重从强化宣传教育、强化从业意识、强化敬业意识、强化自身素质等方面加强医德建设,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市场经济;医德嬗变;医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必然使社会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嬗变,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道德失范、道德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 医德嬗变 笔者理解的医德嬗变,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其意义发生损益、转换及变异的过程。其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利益驱动,医德失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医德发生变化,受利益的驱动,部分医务人员的是非观、利弊观、尊卑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减少疾病、救死扶伤,不能单纯以营利为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成为方便用户自主经营的医疗卫生服务主体,既要讲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二者一旦处理不当,必将导致见利忘义、医德失衡现象发生。医务人员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重复检查乱收费、收受红包、回扣以及开大处方等问题,由此扰乱医疗秩序,败坏了医德医风。 价值背向,医德失范 国家对医院实行差额补贴的同时又使医院物质市场化,价格的涨跌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受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医务人员在遇到通过正当途径而利益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寻求非道德补偿追求经济效益。医方提供超出患者实际需要的医疗服务,包括用费用昂贵的高精尖技术代替简单方便的适用检查技术;治疗中用高档药品代替适用的普通药品;用高级昂贵的技术材料代替普通安全的技术材料。把一些保健药品和营养品推销给患者,这些均增加了患者医药费用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医疗行业的形象[1]。 效益碰撞,医德失调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建设和发展由依赖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医院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经济效益。但是,医疗服务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直接衡量。而对患者,医院既有择优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道义,同时又有承担医院运行成本不断增加的负担。在政府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使二者产生碰撞。 2 医德重建 医德作为一种医院发展的内生性资源,是确保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强化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仍然要首先从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敬业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医务人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树立正确的医德功利观。 以人为本,搞好医德教育 (1)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要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困难、利益、调整及一些问题,坚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决心,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2)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对职工进行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职工正确看待物质利益,正确对待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3)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树立起患者是医院的“客户”,患者是医院职工的衣食父母的理念,正确认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强化从业意识 坚持社会主义医德就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这就要求广大医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病人,用高尚的医德情操救治病人,以优质的服务搞好医疗业务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进人类健康。为此我们就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实际,构建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医德体系,并结合医德教育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台各种监管措施,切中各类弊端的要害,从而增强医德教育的效能,为医德教育进一步开展做保障。 强化敬业意识 治病救人不同于商业活动,医务人员毕竟是为社会服务的,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今天,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比一般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更具有特殊性和社会意义。但是,少数医务人员受经营承包责任制、坐堂门诊、专家门诊等多种办医模式的影响,不安于现状,开始走出医院大门,热衷于外面的工作,放松了本岗位的职责,使正常工作受到了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既要通过思想教育的办法让医务人员真正懂得“不敬业就失业”的深刻道理,同时,我们又要大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不敬业就失业”在医务人员中得到合理体现,以增强职业教育的严肃性,让大家意识到常规的思想教育并非空头说教,也不再是“空头支票”。 强化自身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医务人员功利思想有其合理性,但是功利思想不能成为医德的主导思想,一旦功利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医务人员就唯利是图,其行为必然与良好的医德医风相违背,贻害社会,后患无穷。如果医务人员的医德功利意识能及时得到正确引导,从业人员在现实工作中能正确把握好医德与功利的关系,用良好的医德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健康向上的功利思想使自身不断进步,这样以来,当医务人员遇到功利意识与职业道德发生冲突时,功利思想就自觉服从人道思想,个人利益就无条件地服从病人利益。由此“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强、技术精为追求的目标,自身的服务意识就必将在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教育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医德建设的核心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使医院工作真正落实“三个一切”(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起优质服务、优质医疗的思想和爱岗敬业、奉献医院的高尚品质,才能把“四个服务”(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落到实处。(2)必须把培育和强化责任心作为医德建设的切入点。责任心是医德评价最基本标准和价值尺度,只有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会对病人、对工作、对医院、对社会高度负责,责任心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支撑点。(3)必须建立和完善医德规范体系。医德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医德管理问题。所谓医德管理就是依据确定的医德规范对医德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要不断强化约束机制,搞好职业道德,坚持各种监督制度。每位医务人员均应建立医德档案,定期考核。对外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内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考核,坚持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发放病人住院、出院满意度卡,随访出院患者等全程监控制度。严厉查处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奖惩并举,使医德建设落到实处,使医院的医德建设整体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同位.过渡医疗的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4:20-21. 2 谢承钧.良好的医德是发展医院经济的内生性资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64-365.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

196 评论

相关问答

  • 艾滋病与性关系论文

    如今,男同性恋传染艾滋病的速度显著上升,专家分析说,由于男同性恋的行为比较隐蔽,对传播艾滋病的认识又不深,使其未能很好采取保护措施,导致此类人群感染艾滋病比例增

    jarvinia奈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吸毒与艾滋病关系论文

    乇、36757636

    可以了bb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药学道德关系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一篇药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药学论文题目能吸引读者浏览全文,提高 文章 的被关注度。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药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童童56485207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伤寒与温病关系论文

    伤寒温病之争 中国医学史上曾有过“伤寒”和“温病”两大派别的争论。这场争论直至近十几年才暂时偃旗息鼓告一段落。本来伤寒和温病都是外感热病,只不过按照临床表现,体

    你好,朋友们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糖尿病与饮食关系论文

    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经常吃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油炸的食物或者经常熬夜、

    AAA平淡的一生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