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2

刘彦热茶
首页 > 医学论文 > 美国医学期刊走路与健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亿万资金

已采纳

走路速度影响健康

此前,《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线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步行强度(如1分钟走多少步)能比更多的每日步数带来更为显著的健康获益!

研究表明:

1. 每日走路步数在 10000 步以上的人群,可以降低发生肿瘤、心血管意外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

2. 在此基础上,日常步行强度(步速,以每分钟步数计算)更高的人群,即步行速度更快的人群,可以进一步降低发生肿瘤、心血管意外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

相较于每日步数,步行强度(步速)与发生肿瘤、心血管意外及全因死亡方面的健康获益表现出更强的关联性,为了达到健康目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更快的步速走路。

走路快的人身体更好:

这里说的“走路快”指的是自然步速,而不是刻意快走。

1. 走路快的人骨骼好

骨骼健康状况好的人,能够支持他们进行更好的运动,自然会走得速度快一点,甚至有些老人还能够小跑一段。

2. 走路快心肺功能好

走得快的人心肺功能较好,心脏功能也更强大,跳动更有力,血液循环顺畅,心脏疾病也会随之减少。这是因为走路的时候,需要心脏、呼吸系统的有力支持,如果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不好,走几步路甚至没走路可能就喘起来了。

3. 走路快更有可能长寿

英国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2019 年发表在《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报告,揭示了快走与寿命的关系。该研究采集了约 万人的走路习惯和死亡情况,其中大部分人年龄都超过 50 岁。研究发现,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约能多活 15 年~20 年。

4. 走路快的人衰老得慢

2019 年,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 JAMA Network Open 上的一项对近千人的研究发现,走路慢的人比走路快的人,各项身体机能提前衰老。

分析结果显示:

走路慢的人肺、牙齿、免疫系统状况都更差,抓握能力更弱,平衡力差,手眼协调性也不好;

大脑更加“显老”,大脑体积和表面积更小,而且大脑皮层厚度也更薄,认知能力下降更快;

此外,走路慢的人“面部年龄”也更大,即更显老。

特别提醒:

虽然走路速度快好处多多,但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因为盲目追求走路速度,而产生如摔倒、崴脚、拉伤等运动损伤。

走路速度标准:步速>米/秒

健康成年人的步速大约为每秒钟 ~ 米,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步速大约在 米/秒。如果老年人的步速低于 米/秒,就可以说“走得慢”;如果老年人的步速超过了 1 米/秒,就算得上是走得快。

如何计算步速:

老人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 4 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 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最好每年自测一次走路的速度,然后记录下来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151 评论

不落的恺1994

2019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2011~2015年对万多名美国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2岁)进行调查,记录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数和步速。

研究人员在2018~2019年间跟踪调查这些人的状况,发现有504人已经死亡,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分析的结果是: 步行的确有益 健康 ,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三点:

1.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

2. 在每天步行达到4400步时,死亡率出现了显著下降,与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大约40%;

3. 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从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每天效益最大的行走步数是:

7500步/天!

从研究可以看出,首先,走路一定要走够量,就像上述研究的那样,走1000步和走4000步,效果是不一样的,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保证量。!

北京 体育 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扬教授胡扬在2015年9月29日接受 健康 时报采访时介绍,我国18岁以上成人常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不到12%,预防慢病必须要增加“动”的成分。步行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对防治慢病效果非常好。①

胡扬曾做过一个调查,每周步行14公里以上的人,比每周步行4公里以下的人,心血管的患病率要低40%。 每天步行锻炼的人,身体形态、体质各方面都非常好,即使得了慢病,通过运动,一些慢病症状也都会减轻甚至消失。

说起这些好处,胡扬有切身的体会。他之前体检发现血脂超过正常,低压也上来了,后来每天用跑步机跑步,或者在外面走,打网球,“最近低压正常了,这就是运动的好处。”

走路,确实是很好的运动。但是有些人每天暴走2万步、3万步...... 其实走路太多,会对身体产生损伤,首当其冲的便是膝盖。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主任朱瑜琪在2016年10月11日 健康 时报生活版刊文指出,长时间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伤。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不间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现水肿;

二是骨关节也有使用年限,无论身体条件多么好,骨关节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变的问题。正所谓“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②。

01

什么时间走?下午最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门诊主任医师刘力松在2011年8月15日 健康 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早晨六点到十二点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晚上光线差,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所以,下午运动较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③。

02

走多久?30-50分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宇指出,走路也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到50分钟即可。另外,要保证每周健步走的时间累积有150分钟以上,才会对 健康 有益④。

03

去哪里走路?草地、土地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 运动学教授赵纪生在2011年4月25日 健康 时报刊文指出,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要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构成一些危害⑤。

04

每一步迈多大? 身高乘~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朱鑫璞在2018年2月13日 健康 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健走的步幅是按照个人身高来决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⑥。

05

走路穿什么鞋?舒服运动鞋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⑤。

审稿主任:杨小明

参考资料:

①2015-09-29 健康 时报《世界步行日:走出一个好身体》

②2016-10-11 健康 时报生活版《中年健身有“四怕”》

③2011-08-15 健康 时报老人版《心脏不好最宜下午三点锻炼》

④2018-01-23羊城晚报《专家指路:如何走、走多少都是学问》

⑤2011-04-25 健康 时报生活·健身版《走路是个技术活》

⑥2018-02-13 健康 时报老人版《健步走也有规范动作》

302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杂志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以关注大众身心、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为主旨的谈话类服务节目。[1]由冀玉华、王筱磊担任主持人。节目凭借鲜明的节目定位

    堕落的胖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健康医学期刊

    1.医学科普期刊有《健康之路杂志》、《祝您健康杂志》、《健康博览杂志》、《婚育和健康杂志》、《大众医学》、《家庭健康》、《家庭用药》、《医食参考》等等。 2.

    厦门混世小魔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健康与美容医学杂志

    墨尔本有多种华人报纸,包括:1. 《澳洲日报》,是澳洲最大的中文日报,每周七天出版,涵盖全球和本地新闻,以及生活信息和文化活动。2. 《墨尔本日报》,是一本主要

    RRRenee火锅控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健康之路医学期刊封面

    ]2004年,《健康之路》杂志社携手中央电视台知名品牌栏目“健康之路”,互为协办单位,本刊成为我国医学健康保健领域极具影响力与权威性的健康生活类杂志.

    哈亮亮魔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健康之路医学论文xwazi

    《健康之路》 杂志 征稿启事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

    蛋爹是石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