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1

妞妞love美丽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吴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正在缓冲1234

已采纳

《中国医院药学》网上投稿系统里没有这个选项哈,要添加作者可以在退修稿(如果他们初步决定要你这篇文章他们会回复你上传托修稿)时添加作者后再上传退修稿,还要求将退修稿打印出来寄到他们编辑部,到时自己加上去就行了,所以暂时他们不会受理你添加作者的。我的文章退修稿都上传一个多月了,还没消息,叫我等。这个杂志就是太慢了。

202 评论

umaumauhauha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左氧氟沙星。 化学名称:(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 -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盐酸盐一水合物。 分子式:C18H20FN3O4·HCl·H2O 分子量: 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 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 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 其他感染:乳腺炎、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 时合用甲硝唑)、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规格】(以左氧氟沙星计)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片(),每日二次。病情偏重者可增 加为每日三次。另外,可根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 【不良反应】盐酸左氧氟沙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腹 痛、消化不良等; 过敏症:偶有浮肿、荨麻疹、发热感、光过敏症以及有时会出现皮疹、 搔痒、红斑等症状; 神经系统:偶有震颤、麻木感、视觉异常、耳鸣、幻觉、嗜睡,有时会 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 肾脏: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 肝脏: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如血转氨酶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等; 血液:有时会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 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在~5%之间,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迅 速消失。如发现异常时应注意观察,必要时可停止用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禁忌】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及延长给药间期,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史患者应慎用。 3、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在接 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 损伤时应停用本品。 4、若发生过敏,应立即停药,并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采取以下药物或 方法治疗:肾上腺素及其它抢救措施,包括吸氧、静脉输液、抗组织胺药、 皮质类固醇等。 5、此外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故如有上述症状发生 时须立即停药并休息,严禁运动,直到症状消失。

350 评论

panda熊猫陈

找权威期刊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这个站一般做学术的人都会看,上面列出来的期刊杂志都是某个领域内最权威的~~

288 评论

小龙女kelly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一类抑制DNA螺旋酶的抗菌药物。作为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于1962年进入临床以来,科学家们对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特别是1978年之后其研究与开发十分迅速,已有很多品种应用于临床。左氧氟沙星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氧氟沙星的1/3[1]。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细胞内渗透性好、给药方便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但随着其使用的不断增加,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相应增多。本文对左氧氟沙星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 合理应用 空腹应用 食物和乳制品对左氧氟沙星的吸收无明显影响,但仍以空腹应用生物利用度高[2]。 每日1次 左氧氟沙星为浓度依赖型杀菌剂,且具有良好的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效果依赖于给药剂量,而不是频繁给药,多采用每天1次的给药方案[3],已可以获取较高的峰血药浓度而起到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优化联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需要联合用药时,可采用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联合应用为佳,这样PAE比单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3],左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合用也应如此。 谨慎联用 与咖啡因药物联用 左氧氟沙星与含有咖啡因的药物合用时可延长咖啡因的代谢时间,易出现躁动不安、肌肉抽搐、呼吸加快、心动过速等症状,尽量避免合用。 含金属离子的药物 因左氧氟沙星可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螯合作用,造成部分金属离子(如Mg2+、Al3+、Fe3+、Ca2+、Zn2+、Cu2+)对左氧氟沙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浓度(B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在培养基中随金属离子浓度增高而增高,所以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含镁、铝的抗酸剂,含硫酸亚铁的抗贫血药,含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合剂、多维生素片等)联用时,导致左氧氟沙星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如需合用必须错开服用时间,一般在服用含金属离子药物前或后2h服用左氧氟沙星。 非甾体抗感染药 喹诺酮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的结合,而非甾体抗感染药及其代谢产物能显著增加喹诺酮类药物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的作用。左氧氟沙星与非甾体抗感染药(阿司匹林除外)联用时可增加神经毒性,故有癫痫史或既往史的患者以及急性脑血管障碍患者应当避免联用。 磺胺类 左氧氟沙星80%以上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因溶解度小,易产生结晶尿,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因肾功能较健康成人有所下降,用量应调低或延长给药间隔。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阻塞性肾病,尽量避免联用。 降血糖药 左氧氟沙星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可引起血糖失调(高血糖、低血糖),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 中药 中药相对来说比西药安全,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由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病例逐渐增多[4],氧氟沙星注射液加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可引起肝损害,所以左氧氟沙星与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联用时也应慎重。2 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 胃肠道反应是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中枢神经系统 喹诺酮类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阻断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5]。发生率1%~5%,轻者头晕、头痛、兴奋、失眠、精神不安等,重者诱发癫痫,故精神病、癫痫病患者禁用。 血液系统 偶有出现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也有再障报道。 皮肤及光毒性 在我国皮疹报道较多,如荨麻疹、红斑、皮肤瘙痒、血管性水肿、表皮松懈症,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光毒性在国外报道较多,发生率可达28%,与药物剂量有关。可通过穿衣、防晒而预防。 肝毒性 通常左氧氟沙星较少引起肝毒性,有~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血转氨酶增高、血清胆红素增加等。若长期、大量应用,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肾毒性 左氧氟沙星很少引起肾毒性,偶见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 关节软骨毒性 关于喹诺酮类药物的软骨毒性是医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动物实验证实,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幼龄动物关节软骨具有毒性,主要发生在负重关节,其中膝关节最易受累,典型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对成年动物无影响。临床上有报道未成年人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引起关节疼痛、肿胀,为确保用药安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18岁以下青少年慎用。3 小结左氧氟沙星作为新一代抗菌药,在抗细菌感染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多方面的优越性,被人们广泛采用,但如我们能充分认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明确用药对象和指征,掌握其适用范围,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给药途径,科学配伍,就会扬长避短,相信在科学家的精心研究下,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前景更加美好。【参考文献】1 刘振生,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张春玲.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中国药师,2003,6(11): 王海生,孙德清.氟喹诺酮药物最佳给药方案的选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2): 周华坚,李韶光.药物性肝损害103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药物杂志,2001,10(5): 金有豫.药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4.(编辑:陆 淼)作者单位: 272600 山东梁山,梁山县大路口医院

212 评论

蒋馨瑗SHELLEY

还有新创刊的《中国药物评价》杂志,论文水平还不错。

12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吴峰

    《中国医院药学》网上投稿系统里没有这个选项哈,要添加作者可以在退修稿(如果他们初步决定要你这篇文章他们会回复你上传托修稿)时添加作者后再上传退修稿,还要求将退修

    妞妞love美丽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网上投稿系统里没有这个选项哈,要添加作者可以在退修稿(如果他们初步决定要你这篇文章他们会回复你上传托修稿)时添加作者后再上传退修稿,还要求将退修

    随风来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医院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网上投稿系统里没有这个选项哈,要添加作者可以在退修稿(如果他们初步决定要你这篇文章他们会回复你上传托修稿)时添加作者后再上传退修稿,还要求将退修

    nanahara012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医学杂志吴阶平

    1994年,以吴阶平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医药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奖之一“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捐资400万元人民币与卫

    走遍大中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医院医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网上投稿系统里没有这个选项哈,要添加作者可以在退修稿(如果他们初步决定要你这篇文章他们会回复你上传托修稿)时添加作者后再上传退修稿,还要求将退修

    gaga1001mar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