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beck
李爱玲(已退休),女,1949年11月出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妇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放疗学组副组长。毕业后一直从事妇科肿瘤临床医、教、研工作25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宫颈癌的综合治研究》工作;参加和完成了腔内后装治疗取代传统腔内镭疗的医疗研究工作。亲自治疗宫颈癌患者数千例。带教,指导进修医师百余名,为推动、普及腔内后装治疗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妇科恶性肿瘤的组织间插植照射,为晚期病例的临床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目前在临床推广使用中发表的文章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开展了微波热疗与放疗综合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医疗研究工作。此项获院校科技进步奖。熟练掌握阴道镜检技术。参加中美合作项目,赴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及赴俄罗斯对癌前变进行考察,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发表论著20余篇。获奖及参加获奖项目7项。
誓吥錵訫
1、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 回国前以临床科学家身份带领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组织工程小组和东南亚唯一的临床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97例软骨临床组织工程治疗,累积了丰富的软骨临床组织工程知识和技术3 2008年获评为“浙江省高层次卫生创新人才”4 2008年获评为“浙江省151人才”5 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陈晓(2009年在读博士三年级)于2008年获得13届国际生物工程大会的“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7位获奖者中唯一来自中国)6 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茵梓于2009年MILLIPORE亚洲生物高峰论坛获得“最受关注学术海报奖”7 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陈佳林在2009年中华医学会第十届骨科基础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上获得“优秀论文奖”8 指导的研究人员邹晓晖在2009年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年会上获得“最佳论文奖”(共6篇)9 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晓获得2010年第十届国际肌腱会议“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大会共2位)10 指导的研究生茵梓、张国荣、沈炜亮三人研究论文入围2010年第十届国际肌腱会议“最佳墙报论文”(大会共10篇)11 2009年作为国家卫生部制定三类新医疗技术《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主要三个专家之一12 受邀作为专家参加中国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的有关国家《组织工程产品的指导标准》制定13 完成了软骨组织工程产品企业标准制定(并通过中检所组织的专家修订会)并于2007年启动国内第一批软骨组织工程产品送中国生物药品器械检定所检定(已基本完成细胞和支架检测)14 2009年完成细胞质量已通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验15 与浙江大学三个附属医院骨科于2009年11月15日(即管理规范发布后第3天)启动了卫生部门医疗新技术临床准入申报
吃得圆圆的
1980年在全国25个医院协作“71591例冠状动脉和2044例主动脉粥样硬化普查”为协作单位论文第一作者。获国家卫生部甲等奖。1987年任《老年心脏病学》作者。“老年疾病的死因和误诊”获1988年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系全军“七五”攻关“老年多器官衰竭病理”专题负责人,1992年课题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喙突移植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临床和病理学观察”获1988年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骨水泥人工关节的试验及临床的系统研究”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其中实验研究部分工作。 “老年心源性猝死”、“心脏老化的病理生理与心衰”、“老年人多器官衰竭超微结构的病理研究”、“老年肺心病长期使用呼吸机后的病理改变”等。指导硕士研究生18名,因科研、教学、医疗工作突出曾荣立三等功和先进教学个人奖各一次、行政嘉奖七次。
怎么说呢,优秀论文结果没有多大好处,工作了也不会有人问你上学的事了!但是在你能拿优秀论文肯定要比别人付出很多,因为我们的论文好多知识根本在课本里没学过。做毕业设
等楼主发达了以后赞助一笔巨款创一个黄帝金像奖吧:)
没有具体规定。一份对中国近20年论文现金奖励政策的统计报告于近日发布。有高校的政策显示,对一篇发表于自然或科学杂志的论文,作者最高可获得16.5万美元奖金。值得
你好,望京医院眼科医生刘静在北京天健医院的出诊时间每周的二、四下午,请预约成功后及时去就医吧!
是的,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持续发酵。 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学术打假网站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