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2

jiangdan1101328
首页 > 医学论文 > 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剪刀手七七

已采纳

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病症达10余种,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针灸“调整阴阳平衡”作用,优势病种主要有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心神经症、休克等。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1期、2期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较好,对症状性高血压病也有一定效果。据25个单位针灸治疗2492例患者资料表明,有效率为71%~98%。降压的有效穴位有曲池、内关、风池、太冲、丰隆、足三里、涌泉、丘墟及耳穴心等。 降压作用以内关和太冲两组最为明显,两穴相配疗效更佳,优于单穴作用 。电针曲池和丰隆的降压作用也明显优于单独电针曲池或丰隆穴。

内关组和耳穴心的血压下降值和临床有效率高于其他各组; 针刺心经、心包经腧穴的降压强度大于肺经经穴,降压速度也较快。针刺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都有所降低,针后平均动脉压较针前显著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减少,心功能改善。 疗程结束后血清胆固醇及其与磷脂的比值也有显著下降。说明针刺治疗有全面调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脂质代谢、改善血液黏滞性、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调节神经递质等作用。而且, 针灸对血压的影响具有双向性调整作用,即对高血压者有降压作用,对血压低者有升压作用。

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有明显的减轻和缓解作用,并能促使异常心电图趋于正常。除常规针刺外,耳针、头针、穴位敷贴等其他方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穴位敷贴、耳穴贴压,具有患者痛苦小治疗作用持久的特点。用针药结合综合治疗与单纯药组比较的研究方法,符合随机对照的科研原则,更客观有效地证明了针刺治疗冠心病的客观疗效,也提供了对冠心病更有效的治疗途径和方法。具体方法可以翻翻前面专门论述“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文章。

针灸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报道:取膻中、巨阙、内关、足三里、神门,针刺加电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西药镇痛组比较,镇痛总有效率均为100%,西药组心律失常和心衰的发生率为64%,而针刺组仅为4%,说明针刺治疗不仅具有与西药同等的镇痛作用,还有比西药更加理想的治疗心律失常和 抗心衰的 作用,可避免西药镇痛剂的副作用和禁忌证。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刺治疗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故能够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通过对内关穴在防治 心率 失常中的作用观察,证实内关对 脉率 的调节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以迷走神经反应为主,对 健康 人的心脏功能起着保护性的调整作用。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一般以冲动起源异常和心肌疾病、冠心病引起者较为满意,对传导阻滞引起者效果较差。有报道:针灸内关、神门等穴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不齐426例,冲动起源失常者198例,有效率%;心肌炎和心肌病者40例,有效率80%;高血压者23例,有效率%;冠心病患者33例,有效率%;风心病16例,有效率为%;冲动传导异常者22例,有效率;神经功能失调或原因不明者94例,有效率为。

随着工作节律的加快,心神经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针灸治疗本病有很好的疗效,解决了西医无药可用和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有人应用针刺方法治疗病窦综合征,对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改善。有人以心俞、厥阴俞、膻中、巨阙、三阴交为主穴,用皮内针埋针法治疗26例,取得满意疗效。

针灸治疗休克过程中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针刺水沟、承浆治疗休克的研究中,观察到电针可使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心输出量增加,降低外周阻力;提高血氧含量,增强氧的利用;活跃肝糖原的分解,改善组织的能源供应,从而纠正休克并缓解休克引起的后果。 在外科手术前针刺,可防止或减轻手术时的血压下降。

针刺升压作用较强的穴位有素髎、水沟、会阴、百会、十宣、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等。针刺升压以强刺激、久留针、持续或间歇运针为好。据临床观察,针刺对微循环痉挛期及扩张早期有较好的升压效果,对 微循环衰竭期则较差 。

217 评论

s290443260

如果没有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建议不要试验

235 评论

平淡的朝发夕至

汉语拼音:zhēn jiǔ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编辑本段【针灸的起源】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编辑本段【针灸的历史】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 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 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刺法灸法的

175 评论

往昔岁月

中医 针灸 可以治疗哪些疾病你知道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医 针灸 治疗疾病的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针灸善于治疗的5大疾病,欢迎阅读。

1、胃肠道疾病

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溃疡愈合等,故针灸可治疗消化系统诸多疾病,其中比较多见且疗效肯定的主要有急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厌食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胃下垂、胃溃疡等。如针灸支沟、照海两个穴位,可速缓便秘。

2、口腔疾病

临床上,若遇患者同时存在咽炎、扁桃腺炎和牙痛及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情况,采用针灸疗法中的快针疗法,每次仅用一两分钟就可治疗完毕,能先后治愈上述多种疾病,为患者节省了许多时间和费用。再如口腔溃疡属中医胃火亢盛型时,可针刺地仓、颊车、内庭三个胃经经穴,可泻胃中实火;针刺手阳明之原穴合谷,可疏泄阳明实热。15次左右即可获治。

3、呼吸道疾病

通过针灸等加以疏通,即可改善局部微环境,使感冒、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得以解除。需要强调的是,中医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见效慢”,只要明确病因,找准穴位,可使咽痛、鼻子不通等呼吸道症状,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减轻甚至消失。

4、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病

针灸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免疫功能增强,并产生镇痛作用。针灸还可以使炎性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抑制炎性物质渗出,从而达到治病效果。如带状疱疹也伴有明显的神经痛,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避免西药带来的副作用。

5、部分眼科疾病

可预防和治疗结膜炎、白内障等眼病。比如耳压法就是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方法之一,耳压即是将菜籽埋于耳内相关穴位,使穴位能长时间得到良性剌激,让相应的眼疾轻松治愈。

温馨提示: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中医针灸只要治疗四次左右便能达到很好的止痛作用,如果能够长期治疗的话,将会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有其它疑问,可咨询专业医师。

188 评论

相关问答

  • 治疗糖尿病的针灸论文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 毕业 论文,供大家

    老马456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肥胖病的针灸治疗论文

    楼主可以搜索下知网您看好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下,进行借鉴,形成自己的思路。

    jiajia199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针灸治疗皮肤病的论文

    普刊:《国际临床医学》《国际医药探索》《光明中医》《当代医学》《《当代医药论丛》《名医》《医药卫生》以上都可以发中医针灸论文

    clover201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论文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 毕业 论文,供大家

    差布丶多童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针灸治疗痹病的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包裹髓核的外层纤维环在外力作用下部分或者全部破裂,髓核突出于椎管内,压迫或者刺激了神经根,硬膜囊,马尾神经,窦椎神经等,从而引起腰腿痛

    皖北一只老色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