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3

雅婷0302
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药物论文笔记整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熊猫大王

已采纳

药物效应多种多样,是不同药物分子与机体不同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作用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包括基本骨架、活性基团、侧链长短及立体构形等因素。这些构效关系是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它有助于加强医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药理效应是机体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从药理学角度来说,药物作用机制要从细胞功能方面去探索。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1、渗透压作用: 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来源: 2、脂溶作用: 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来源: 3、膜稳定作用: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如局部麻醉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等。 4、影响ph: 如抗酸药中和胃酸。 来源: 5、络合作用: 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重金属离子而解毒。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 ①对酶的影响,多数药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如新斯的明竞争性抑制胆碱酯酶,奥美拉唑不可逆性抑制胃粘膜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而有些药本身就是酶,如胃蛋白酶。 ②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伪品掺入也称抗代谢药,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掺入癌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 ③影响核酸代谢,许多抗癌药是通过干扰癌细胞dna或rna代谢过程而发挥疗效的。许多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也是作用于细菌核酸代谢而发挥抑菌或杀菌效应的。 来源: 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 如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影响na+、ca2+或k+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 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乙酰水扬酸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促进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 5、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在体内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参与,干扰这一环节可药理效应。如利尿药抑制肾小管na+-k+、na+-h+交换而发挥排钠利尿作用。 来源: 6、影响免疫机制除免疫血清及疫苗外,免疫增强药及免疫抑制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发挥疗效。 5、影响受体功能:掌握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熟悉受体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概念。 了解受体的类型及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 (1)受体概念: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受体仅是一个“感觉器”,对相应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受体-配体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偶合,受体都有其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等。 来源: (2)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 ①特异性与结构专一性; 来源: ②饱和性与立体选择性; ③可逆性与内源性配体; ④识别力与高度敏感性。 (3)激动药与拮抗药 ①激动药:能激活受体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效应力)。 ②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部分激动药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 ③拮抗药:能阻断其活性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结合。非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不可逆结合。 (4)受体调节与药物作用关系:受体可经常代谢转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亲和力及效应力受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 来源: ①耐受性、不应性 、快速耐受性:连续用药后药效递减是常见的现象。由于受体原因而产生的耐受性称为受体脱敏。 ②受体向下调节:在激动药浓度过高或长期激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与耐受性有关。 ③受体向上调节: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体数目增加。与长期应用拮抗剂后敏感性增加有关,如突然停药时会出现反跳反应。

254 评论

米诺很努力

一、药物剂型 1. 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 2. 不同给药途径药的吸收速度不同,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贴皮。 3. 生物当量即药剂当量相同,药效强度不尽相等。因此需要用药物不同制剂能达到相同血药浓度的剂量比值,作为比较标准。不同药物剂型,其中药物剂量不同,应用时亦应注意区分选择。硝酸甘油静脉注射5~10μg,舌下含锭~, 口服~5mg,贴皮10mg,剂量相差更大。 来源: 4. 缓释制剂 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口服缓释片剂或胶囊每日一次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一天。肠外给药除一般油溶长效注射剂。 来源: 5. 控释制剂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例如硝酸甘油贴皮剂每日贴一次。匹鲁卡品眼片置结膜囊内每周一次。子宫内避孕剂每年放置一次。保证长效,方便了病人。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外都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固定剂量比例的复方制剂虽然应用方便,但针对性不强,较难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1.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在静脉滴注时尤应注意配伍禁忌。 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⑴吸收:空腹服药吸收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平稳。促进胃排空的药能加速药物吸收,抑制胃排空药如抗m胆碱药能延缓药物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基本上没有特异性禁忌。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吸收却不少见,如四环素fe2+,ca2+等因络合互相影响吸收。 来源: ⑵血浆蛋白结合:对于那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分布容积小的、安全范围窄的及消除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致作用加强,如香豆素类抗凝药及口服降血糖药易受阿司匹林等解热止痛药置换而分别产生出血及低血糖反应。 ⑶肝脏生物转化:肝药酶诱导药如苯巴比妥、利福平、苯妥英及香烟、酒等能增加在肝转化药物的消除而使药效减弱。肝药酶抑制药如异烟肼、氯霉素、西米替丁等能减慢在肝转化药物的消除而使药效加强。 ⑷肾排泄:利用离子障原理,碱化尿液可加速酸性药物自肾排泄,减慢碱性药物自肾排泄。反之,酸化尿液可加速碱性药物排泄,减慢酸性药物排泄。水杨酸盐竞争性抑制甲氨蝶呤自肾小管排泄而增加后者的毒性反应。 来源: 3.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来源: ⑴生理性拮抗或协同:服用催眠镇静药后饮酒或喝浓茶或咖啡会加重或减轻中枢抑制作用,影响疗效。抗凝血药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合用可能导致出血反应。 ⑵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许多抗组胺药,酚噻嗪类,三环抗抑郁药类都有抗m胆碱作用,如与阿托品合用可能引起精神错乱,记忆紊乱等,β-受体阻断药与肾上腺素合用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等。 ⑶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儿茶酚胺再摄取,可增加肾上腺素及其拟似药如酪胺等的升压反应,而抑制可乐定及甲基多巴的中枢降压作用。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史论文笔记整理图片

    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巨著是《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

    提拉米苏丫头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药学史论文笔记整理方法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

    angellingabc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药学史论文笔记整理模板

    高等中医药本科 教育 中药学专业设置标准是规范中药教育的重要文件,编制该标准是中医药教育的一件大事,它的制订为保证本科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和中药教育的评估提供

    kellycai414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药学史论文笔记整理大全

    中药的发展历史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为汇集整理先秦时期大量蕴积的药物开发利用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北朝时期,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更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yoyoyoyoyo2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药学史概论论文笔记整理

    药学专业的论文篇1信息化条件下对中西医药学特色的解读摘 要:通过探讨信息化发展和信息能力作用对中西医药学发展的影响,指出走中药与天然产物药物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将

    扬帆飘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