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豆的焦糖
现在很多临床医生、医学研究生都在利用这个纯生信发SCI,竞争比较激烈,同时纯生信+实验验证的文章也不少。但是纯生信+实验验证更具有发表优势,因为人家的选择比较多,补了实验的基本所有期刊都可以投,而纯生信需要避开那些不接收纯生信的期刊。因此,选期刊也成为了一门艺术,凭借经验,少走弯路,抢占先机,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需求、门槛低的期刊极其重要。 一模一样的纯生信分析内容和思路,就是研究的疾病不一样,临床医生甲发了2分多的SCI,而临床医生乙发了5分多的SCI,这些期刊都不在预警期刊名单上,这些期刊也是同一位有经验的人分享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差别呢?主要就是各自需要的情况不一样。 临床医生甲急需要等着一篇SCI论文来评职称,所以需要一本审稿速度非常快的期刊来投稿,对影响因子没有要求,于是根据有经验的人的分享,他选择了一本2分多的期刊,这本期刊审稿速度基本差不多都是半个月,结果一投就中了。临床医生乙目前暂时不需要等着文章来用,于是考虑发一篇影响因子高一点的期刊,不过该期刊的审稿周期就多两个月左右,结果他一投也中了。 上面两位临床医生轻松成功的原因主要是选对了期刊,知道什么期刊愿意接收纯生信,而该期刊审稿比较快的,知道5分加的期刊还愿意接收纯生信,而且还不在预警期刊名单上,这就是选刊的一门艺术 。
阿哥丶WLy
南京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科学学位授予研究成果要求的有关规定(修订稿)(2008年7月5日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一、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授予博士科学学位:(一)在SCI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二)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如知识产权属于南京医科大学,可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影响因子≥,可同时作为排名前2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2、影响因子≥,可同时作为排名前3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3、影响因子≥,可同时作为排名前4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三)获得国内或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的第1~3发明人。 二、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授予硕士科学学位:(一)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二)硕士研究生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如知识产权属于南京医科大学,可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影响因子<,可同时作为排名前2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2、影响因子≥,可同时作为排名前3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3、影响因子≥,可同时作为排名前4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4、影响因子≥,可同时作为排名前5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三)教育学、法学和管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须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或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四)获得国内或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的第1~4发明人。三、以上科研成果,学位申请人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京医科大学。四、以上科研成果的第一通讯作者必须是研究生导师,且导师的第一署名单位应是南京医科大学。五、当研究生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著的通讯作者为1人以上时,其影响因子应按照通讯作者人数作相应折算。六、研究生发表的综述、论文摘要包括国际国内会议摘要或论文录用通知均不能替代正式发表的论著。七、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按文章发表当年的计算,如当年SCI影响因子报告尚未发布,则以该期刊前一年的影响因子计算。八、本规定仅适用于我校科学学位研究生。九、本规定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十、本规定自2008年7月5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此不符的,以此规定为准。
医学外科论文 随着外科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增强,培养基本功扎实、职业素质过硬的医学生已经成为了外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下
南京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科学学位授予研究成果要求的有关规定(修订稿)(2008年7月5日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一、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
下面是医学类SCI刊列表,分值越低的要求越低ADVANCES IN MEDICAL SCIENCES ISSN: 1896-1126 Index: SC
影响因子仅计算杂志被引情况,不分行业;但SCI的分区的第一步是划定行业。因为不同行业的受关注度不同,不同行业的一区SCI分数是很不同的。 以农林和医学两个行业
SCI期刊的分值,指的是SCI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分至少5分以上。 一般SCI期刊的分值有一下几点说法: 第一、现在所说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