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2

莫非mioamy
首页 > 医学论文 > 国际医学期刊撤稿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跳蚤的华丽转身

已采纳

近来,医药医疗板块态势不佳,却对发掘投资标来说是一个好机会。接下来我们就聊一下国内医疗行业的龙头公司––国际医学。

今天和大家讲国际医学之前,对于医疗行业龙头股名单我已整理好,下面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想要的话,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医疗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营项目的企业,在坚持科技创新和稳健经营相结合的发展策略下,公司资本实力日益雄厚,现已成为国内大型上市医疗服务集团之一。围绕大健康医疗主业,全力锻造医疗服务、现代生物技术、互联网医疗三大核心业务。

看完上述对国际医学公司情况的简单介绍后,我们看一下国际医学有那些方面的亮点,能否值得我们为其投资?

亮点一:品牌优势

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沉淀,公司所拥有的"西安高新医院","开元百货"两大品牌不仅在陕西省内而且在全国都具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西安高新医院凭借其高层次的专家与诊疗队伍,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现在西安高新医院是第一家成为三甲的私立医院。同时,该公司也是陕西省规模最大的百货龙头之一,这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速度,初步对辐射全省的连锁百货网络进行了建设。

亮点二:携手阿里巴巴共建"互联网+智慧医疗"

《"新医疗"创新合作协议》是在2018年时,公司与阿里巴巴共同签订的,双方将要共同建设"丝路卫生健康云平台",平台把共建"阿里健康西安高新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实验室"等都包含在内了,以跨界融合发展方式建设"新医疗"生态模式。除此之外要知道,公司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与阿里健康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计划称要一同组建国家级的医学人才智能培训平台、共同申请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专项。

因为一篇文章无法写完太多东西,关于国际医学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详细的情况,我都总结在此链接中了,打开此链接就能了解:【深度研报】国际医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就目前而言,国际疫情环境还是不容乐观的,但医疗行业仍然有必要多去关注,医疗卫生的保障是对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大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让人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不少,同时,医疗服务行业的新时代就正式到来了。政策、资本、支付、人才以及技术的五大趋势正在逐步地影响社会办医的发展,民营医院目前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还是很看好国际医学公司在医疗行业的成长前景的。作为国内首家最先拥有民营三甲医院的公司,国际医学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文章与最新情况相比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假使想要对国际医学未来行情有更全面的了解,进入下面的链接,会有资深投资顾问帮你对这只股票进行分析,看下国际医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国际医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231 评论

wanglei8873057

每一年的年终总会有一些“新词”出现,用以代表这一年所发生过的“热点”事件。对于马上就要结束的2019年来说,“学术不端”这个词绝对不会被落下。但“学术不端”绝不是2019年才出现的新词,关于这一词最早什么时候出现我们无从得知,也无法考证,但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有了治学之术,就有“学术不端”出现。然而近几年国内外屡屡爆出的“学术不端”行为着实让人咋舌,而更使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之中又不乏有学术大牛的身影频频出现。前面说“学术不端”渊源已久,那么为什么本应是象征着真理、科学、诚信的学术净土上会一直伴生这样格格不入的“异类”,为什么在这个对其“人人喊打”的时代,这种理应早被灭绝的“异象”却还屡见不鲜,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今年年初,“翟博士”一句“不知道什么是知网”的无心之言,却迅速激起热心网友的“好奇心”,感慨于这个时代网络这把双刃剑所拥有巨大力量,很快“翟博士”引以为豪的学术成就就被“好奇的”网友们翻了个底朝天,自此打响了2019年学术不端的“第一枪”。而这一枪不仅打掉了假博士的学霸人设,使“学术不端”进入了大众视野,也开启了今年“学术不端”的链式反应。从三月份到五月份接连爆出的研究生论文抄袭事件一直到最近涉及诸多知名教授、杰青、两院院士的学术丑闻,使得2019年的学术圈的“瓜”越来越大。       那么到底什么是“学术不端”呢?借助网络,可以搜索到很多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解释,综合起来学术不端一般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在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 剽窃 (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更广泛的像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现在也还发生着,但是像目前的中国这样如此泛滥,以至于严重到快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其表现形式不仅在人数众多、发生频繁,机构多样,而且表现在涉及范围广到了上至院士、教授、下至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       早在两年前,国际权威医学杂志《肿瘤生物学》就将多达107篇的中国医学论文集中撤稿,以至于创下“国外学术期刊单次撤稿量最多,单个期刊撤稿总量最多,中国学者遭集体撤稿总量最多”的一系列记录,这次撤稿风波也使得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遭受重创。鉴于今年年初“翟天临事件”再一次使学术不端行为映入大众眼帘,于是各大高校相继发出《联合宣言》,高呼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内部自纠自查,让学术回归纯粹。伴随着这一季毕业生对一夜间突然升高查重率的郁闷叫苦声,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行业标准(CY/T174-2019)。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也陆续开展了关于学术道德建设,科研诚信培养相关的课程以及讲座。一时间多种措施齐上好像控制住了这个多年来的顽疾,但很快,随着时间推移,后续又有相关学术不端行为被报道出,这时我们再也不能像一开始一样,仅仅把这一切都归于中国高校缺乏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教育这一个原因。       有人认为,使中国的学术不端那么难管的原因一个是学术不端这一概念一直难以界定,因为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文化学科背景的人们来说学术不端的定义都是有分歧的。第二就是调查代价高,对于部分学术不端难以完全防范,相应的管理策略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只能查出过去的不端行为,对于防范未来并没有什么作用。第三就是现在大多都为合作式科研,因此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行为责任人接受应有的处罚,以至于每次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最终结果都是“躲过这一阵风声就没事了”,最后不了了之。结果引来更多的人效仿,不仅没有起到管控作用,反而促进了这种行为发生。       作为一个才刚刚涉足科研半步的小白,正准备好好拼搏一番时,却听闻了这么多令人不敢相信的学术不端行为,这中间又涉及了那么多代表你所奋斗领域顶峰的学术大牛,以至于我刚刚才树立起来的科学信仰差点崩塌,真的感觉到非常痛心。当今的科研环境“灌水”现象普遍发生,就我所涉及的生物医学来说,“灌水”的难度低到了什么程度简直不可想象,以至于有人说:生物医学是门玄学,实验做不出来,就P个图,实验做不出来,那就先想结论,已经有了结论,就把数据往结论上做,反正没人看的出来。但真正的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苦和枯燥的。学术研究是由人来做的,难免会出现错误,无意的错误可以被改正,这无关学术道德,但有意的错误是存在主观恶意的,违背了学术道德,应该受到相应的舆论谴责和处罚。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学术不端,科研失信,不仅践踏了科学尊严,还浪费了相关共同体的时间和资源,损害了国家的科研形象。学术不端是顽疾,但不是绝症,治得好,我们也一定、必须要把它治好,而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发力出台落实监管措施,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参与学术科研的个体做到洁身自好,谨言慎行,拒绝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从决定要做科研那一刻起就杜绝“划水”。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地方照不到太阳,但只要我们能时刻记得自己最初为什么出发,心里有目的地,那么无论这一路多么曲折,我们也不会迷失在黑暗之中,耐心守得云开,总会看见月明。参考资料: 年出现了哪些值得反思的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后续如何,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 言深的回答 - 知乎 2. 冰点调查-学术不端行为,你怎么看?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2-08-31 3.一个科研狗对“南开校长曹院士论文造假事件”的完全剖析。毕导.

170 评论

廖小可可

出现财务状况。ST啊,就是特别处理的股票,一般是指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或者是他状况异常的,而国际医学要被ST的,是因为下属医院在西安产妇事件被卫健委停业整顿三个月,而证监会认为触发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被ST。这个原因是非常罕见的。拓展资料购买ST股票的实战经验一:ST股的走势与大盘往往是相反的,大盘走强时ST股走势一般较弱,大盘持续低迷时ST就等闲活跃,所以弱市是炒ST股最合适的时代。二:每年的年末和第二年年头这段时候,因为正逢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以及发布年报的时候,这段时候也是ST最活跃的时候,往往会呈现一些大黑马,是以这段时候要积极介入。三:ST股的走势具有必然的持续性,经常呈现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的现象。呈现一个涨停板今后往往等闲呈现第二、第三个涨停板,而反之跌停也是这样。是以一旦某只ST股呈现涨停今后可以连系根基面进行分析后实时介入,此外假如呈现跌停也要实时止损,避免将损失扩大化。四:ST股之间具有联动效应,经常呈现齐涨齐跌的现象。是以当ST股呈现齐涨的时辰,可以选择那些还没来得及涨的股票实时跟进。五:ST股的波动受政策影响比力大,经常受某些利空影响呈现整体下跌的情况,这时辰往往意味着机缘惠临,因为有些ST股根基面已经发生好转,受利空影响现实上很是有限,大跌今后往往会呈现比力大的反弹,这时辰要斗胆介入。六:每年年报发布时代,总会有一些ST股摘帽。可以提前从业绩预告和年报傍边知道哪些ST股有摘帽的可能,从中选择一些股价还没有上涨的股票实时介入,等正式发布摘帽今后再考虑出局。七:对摘帽的ST要区别看待,有些ST股是靠自己的出产经营好转而扭亏的,这种股票可以作为关注重点,趁股价低点介入。有些ST摘帽靠的是玩报表财技,如资产置换、变卖主业资产或者由大股东输送利润来扭亏的,这些ST股现实的出产经营并未获得改变,在购买时要尽量谨慎。

298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医学期刊撤稿

    近来,医药医疗板块态势不佳,却对发掘投资标来说是一个好机会。接下来我们就聊一下国内医疗行业的龙头公司––国际医学。 今天和大家讲国际医学之前,对于医疗行业龙头股

    莫非mioam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国外医学期刊大规模撤稿

    据学术堂了解,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退稿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被退稿想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其实,只要是有过发表经验的作者一定都有被退稿的经历,除非是学术

    Too兔rich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两大医学期刊撤稿

    2020 年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年,这一主题也同样体现在撤稿事件中。根据截至 12 月初的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统计数据,已有 39

    Megumi204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顶级医学期刊撤稿

    2020 年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年,这一主题也同样体现在撤稿事件中。根据截至 12 月初的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统计数据,已有 39

    烟圈缠绕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增刊撤稿

    国内主要检验医学杂志:(中华检验、中华微免、临床检验是CSCD)•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检验医学•中国实验诊断学•诊断学理论

    燕若雪02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