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里有糖布布
副主任医师一、专业理论知识(一)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1、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微生物学、生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寄生虫学。 2、检验医学理论和知识:掌握检验医学各专业及内、外科诊断学新进展及实验室管理学。 3、本专业技术理论及知识:熟悉本专业有关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操作及简单维修等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相关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影像诊断学等学科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检验工作不少于40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参加临床会诊。 熟练准确地解决本专业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变异菌种鉴定、血液骨髓细胞及寄生虫的识别、各种重要试剂质量鉴定;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检验误差;能进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的分析总结等;在科室或实验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根据专业熟练掌握下列专科技术:如血液及骨髓的检查技术、临床免疫学检查技术、细胞遗传学检验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等。参加部分疑难的检验工作,确诊符合率不低于95%.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三)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主任医师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在具备所规定的检验副主任医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深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以及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副认行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为临床在检验学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 在医学检验领域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解决复杂或重大的技术问题,能指导临床医师掌握新的诊断方法,能及时向临床医生提供疑难、危重病例检验项目的结果,并提出自己对病情分析判断的意见。对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并结合临床工作共同研讨,如查房及开发新试验等;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三)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漩海灵猫
医学检验技术职称晋升流程如下:
1、本科生参加工作 5年后可晋主治医师(中级职称)硕研究生2年后可晋主治医师,唯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晋主治考外语,研究生不用考。
2、本科生在晋完主治医师 5 年后方可晋副主任医师(副高)而硕士研究生在晋完主治医师3年后就可以晋副主任医师。
3、在晋升副主任医师 5年后方可晋升主任医师(正高)。
一、本科毕业到主任医师(正高)至少要15年(晋主治师5年+晋副主任医师5年+晋主任医师5年)。
二、博士研究生参加工作 2年后就可以晋副主任医师,在晋完副主任医师 3 年后,就可以晋主任医师了。
其他:
大学的附属医院中教授,副教授是指在学校中兼职教课或有带研究生资格的人员,两种评定方法不同。
1、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后,经院内考试,评定初级职称,聘任 5年后根据论文工作表现,等一套评分系统,够格后报卫生局,由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副高和正高,需要有课题和专著,并报卫生厅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
2、硕士毕业,直接评定初级,3-5年(各地标准不同)后评定,博士毕业1年后评定2主治,再过2年评定副高。
3、博士后出站当即评定副高。但是根据医师法的规定,不管何种文凭和学历,首先要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临床工作。
如果既想当主任医师,又想当教授。你必须到一家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你得理想。如果你还想带硕士研究生,那你必须有硕士学位,如果你还想带博士,那么你还得有博士学位。
大实现家
检验中级职称报考条件如下:
1、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务满7年;
2、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务满6年;
3、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务满4年;
4、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务满2年;
5、取得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博士学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
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在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仅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算 核心期刊吧,只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仅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算 核心期刊吧,只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中文核心/CSCD:中国老年学、广东医学、时珍国医国药、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等。——————统计源核心:医学综述、中国性科学、中国医药导报、现代生物医学进
依据万方数据库2007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资料:《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为963,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板块41种期刊中排名第八位;他引率和
我国权威医学期刊有, , , , ,. .. .等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