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1234
以中国打头的都是国家级的,比如《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伤残医学》《中国保健营养》《中国医药指南》《中国卫生产业》《中国美容医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医学信息》等杂志都是国家级,选择的空间挺大的
dream959595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某些时候又称作转化性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在它被正式提出前,有很多类似的术语来描述相关的工作:发展性研究(development research)、应用科学(implementation science)、研究利用(research utilization)、研究应用(research use)、知识转化(knowledge translation)。这些术语所阐述的概念与转化医学的基本含义大致相同。而经过搜索查询,转化医学第一次作为一个新的名词正式出现,应该是在1996年《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从实质上来说,转化医学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bench to bedside(从实验室到临床)以及bedside to bench(从临床到实验室),即通常所说的B2B过程。前一个B2B(bench to bedside)是指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转化为医药产品或者诊疗技术的过程,第二个B2B是指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为基础医学研究提供思路、指导实验设计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转化医学的双向循环,不把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忽视任何一面都是对转化医学的片面理解。关于转化医学的定义很多,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甚至定义会随着观察者的角度而变化。这些定义如果用于转化医学理论交流与探讨的话会因为解释不够精确或者过于繁琐而引起不便,在这里,我尝试给出一种相对简练同时还能完整阐述转化医学概念的定义:转化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利用包括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内的方法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产品与技术,同时通过临床的观察与分析帮助实验室更好的认识人体与疾病、进行更优化的实验设计来促进基础研究,从而最终实现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
猪头小队长1982
刘宗惠:男,1932年11月生,籍贯山西洪洞,海军总医院伽玛刀研究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教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人物生平:刘宗惠教授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文职将军军衔。在颅内放射外科治疗上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是我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伽马刀肿瘤治疗领域的奠基人,被称之为“中国伽马刀之父”。专业擅长:刘宗惠教授从医60年,从事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工作50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顽固性癫痫功能区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手术、脑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全方位推广应用,如:脑囊性肿瘤定向手术、脑间质内放疗术、脑深部肿瘤立体定向活检术、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清除术等。取得成就:研制成功了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及术中冲、吸用双极电凝镊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解放军科技进步奖14项,北京、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主编了《实用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颅脑伽玛刀治疗学》、《颅咽管瘤的诊断与治疗学》专著3部;主译《神经疾病定位诊断学》2部,参编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个人履历:1948--1952年入西北人民医学院(现第四军医大学前身)学习,为军医第10期学员。毕业后分配至陆军第25医院(其间参加朝鲜战场野战医疗救治及西北剿匪医疗队等)。1962年由普外科转至神经外科专业。1981年调入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任主任,主任医师。1989年始在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学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与全科同志一起创建了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1996年组建了澳海旋转式伽玛刀研治中心。1985年起主办海军神经内、外科进修班(学期一年),共12期,为军内外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骨干。先后主、协办国际与国内大型神经外科学术会议4次,大力推动了神经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1992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晋升为文职一级,专业技术一级教授,主任医师。曾先后担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常委、中国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与编审专家、中华医学会伽玛刀推广应用委员会副主委、国际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委员及亚洲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中国主委等。 夏廷毅,博士,主任医师,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兼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全军肿瘤放疗中心主任,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分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业特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头、体γ(X)刀)颅内肿瘤、多发脑转移瘤、肺癌、肺转移癌、肝癌、肝转移癌、胰腺癌、肾上腺转移及腹膜后肿瘤,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食管癌、肺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及骨转移,联合药物靶向治疗或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颅内胶质瘤等。学术成绩: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发表在杂志的论文引起国内外学者的轰动;主编《肿瘤体部γ刀治疗学》等专著两部,参编专著10余部;研究的重点项目“OUR-QGD型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马刀)”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州大高中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中国妇幼卫生杂志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卫生工程学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中医临床研究中国真菌学杂志磁共振成像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实用防盲技术口腔科学杂志(Journal of Oral Science)中国医学文摘-中医抗癌之窗(科普期刊)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糖尿病天地器官移植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协和医学杂志中国卫生标准管理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中国卫生产业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医疗保险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英文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武警后勤学院学报中国临床研究转化医学杂志当代医学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当代医药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医药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英文版)航空军医中国处方药中华医史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医教育继续医学教育药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中国肿瘤外科杂志中国药物经济学中国医学创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中西医结合研究心理研究药物分析学报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中国药物警戒中国药事中国药店中国药品标准慢性病学杂志医药工程设计药学进展现代药物与临床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福建医药杂志中国药学(英文版)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空军医学杂志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眼科学报皮肤病与性病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肿瘤基础与临床中国肿瘤临床(英文版)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生殖与避孕(英文版)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中国伤残医学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国际泌尿系统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罕少疾病杂志国际老年医学杂志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国际内科学杂志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护理教育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生中国临床实用医学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CT和MRI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国际护理学杂志中国医学工程医院管理论坛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国际遗传学杂志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疗养医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中医药通报中医药临床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现代中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国民间疗法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卫生职业教育光明中医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医院统计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中国校医中国卫生监督杂志中国卫生法制中国卫生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中国民康医学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中国辐射卫生中国城乡企业卫生预防医学论坛卫生软科学社区医学杂志临床医学工程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中医药管理杂志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中国医学装备中国医疗设备中国医疗前沿中国实用医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新医学新疆医学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辽宁医学杂志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中国临床护理新中医中国现代医生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国执业药师东方药膳亚太传统医药中医杂志(英文版)世界中医药环球中医药海峡预防医学杂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食品安全导刊养生大世界中国医药指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外医疗总装备部医学学报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海军医学杂志法医学杂志
细舆媚砜
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建立在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等基础上的生物信息学,同系统医学理论与自动化通讯技术之间的互动密切,加快了科学研究向工程应用转变的产业化过程,应用于医药学也将导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
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
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在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后,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
由韩启德教授和桑国卫教授领衔两百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扩展资料:
一、广义理解
转化医学还有更广泛的意义,这里指从患者出发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患者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中,我们看到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包容。
传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被一系列的障碍分隔,这些障碍就像“篱笆墙”。新药的研发隔离于临床在实验室中进行,而当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和临床试验时才不可避免地被“扔过篱笆”。许多制药公司正在建立转化医学团队,来增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沟通。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二、相关应用
1、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2、加快新药研究的速度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资料,临床前作用良好的新药,只有30%能通过III期临床试验。更多的药物由于药物的毒性、体内分布等种种原因,没有体现出比现有药物更好的疗效而遭淘汰。
为了降低新药开发的巨大风险,就需要转化医学的研究,比较动物实验与人体临床研究的差异,加快新药的研发速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转化医学
以下都是国家级医学期刊中国妇幼卫生杂志中国卫生工程学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中医临床研究中国真菌学杂志磁共振成像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骨与关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家好,这里是耿直的深空小编。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下面一起让我们去吃瓜围观吧。12月4日,据外媒报道,美国Ly
5本子刊: 《Science Signaling》 (科学信号)。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科学转化医学)。 201
《转化医学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中华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的,二零一一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加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
医学界的“四大灌水神刊”—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在医学界一直流传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