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白香香
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的增长,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血压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科护理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长期血压增高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结构及功能改变,并最终导致功能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仍然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低服药率及低控制率的疾病。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在某些疾病中,血压高是其中临床症状之一,此类患者约占高血压的5%左右。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护理病史 询问病人确诊为高血压的时间,是否有头晕、头痛、耳鸣、烦躁、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诱因、缓解 方法 ,有无心前区憋闷、疼痛、一过性失语、肢体麻木、晕厥、视物模糊等;平日血压水平,了解服用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是否坚持服药及药物疗效。了解病人摄入热量、钠盐、脂肪的情况,有无吸烟、饮酒嗜好,体重和运动情况,了解家人有无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疾病。
2.心理社会资料 了解病人个性特征、职业、生活方式、自我保健知识,还应了解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及对病人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情况。
3.身体评估 因血压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测量血压时应注意:①病人在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避免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②病人应在安静状态下休息5分钟后再测量血压;③应连续测两次血压取平均值。评估心脏大小、心率、节律,肺部有无干湿啰音,双下肢有无水肿。
4.有关检查 了解病人血糖、血脂、血清电解质、肌酐、尿素氮,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以判断靶器官受损程度。
(二)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头痛:与血压增高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长期血压增高致心功能减退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压增高致头晕有关;与血压增高致视力模糊有关。
4.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
5.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不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有关;与治疗方案复杂有关。
(三)护理计划及评价(举例)
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病自我保健知识。
1.目标病人能复述自我保健知识,且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2.护理 措施
(1)向病人、家属讲解高血压病发生原因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遗传因素及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如摄盐过多、长期精神紧张等均可引起高血压,长期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脑、肾损害,坚持治疗是重要的。
(2)重视休息、工作量适中:保证充分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过劳、精神压力过大可引起血压增高。
(3)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限盐低于6g,超重者应限制热量。
(4)戒烟、限酒。
(5)活动适量:避免参加竞争、比赛类运动,不可做举重、俯卧撑等,可做 健身操 、 太极拳 、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日持续30分钟,每周3~5次,在活动中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应立刻停止活动,予以休息,在以后的活动量需适当减少。
(6)情绪稳定:生气、愤怒、悲观失望可使情绪激动,易诱发血压升高,让病人知道保持乐观、稳定情绪对控制高血压极重要,病人应学会对不快之事应采取回避应对方法。 (7)坚持服用药物: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不可停药或减药,血压降至接近正常或正常水平,可避免靶器官受损害。
(8)病情监测: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并做记录,定期门诊复查时,可提供医生为调整药物使用。
(9)家属给予支持:家属了解高血压病基本常识,应给予病人精神、物质的支持,如低盐饮食的提供、支持及监督,促进病人精神愉快协助稳定情绪等。
3.评价
病人认识并执行自我保健知识。
【健康 教育 】
高血压病病程很长,发展也不平衡,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高血压本身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可制止或逆转高血压所造成的靶器官损害,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为使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应教育病人严格遵循自我保健计划,内容包括:
1.休息 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2.情绪 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诱发血压的增高,故应保持情绪轻松、稳定;
3.饮食 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克,肥胖者还需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
4.戒烟 限制饮酒;
5.运动 根据病情选择骑自行车、健身操、快步行走等有氧运动,避免参加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活动以及比赛、竞争性质的活动,运动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
6.药物 为预防靶器官的损害应坚持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电不能擅自停药。服药的剂量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加,以防因血压降得过低而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7.病情监测 教会病人或家属测量血压,以便在家中定期自我测量。此外,病人还需定期门诊随访检查靶器官受损情况。
参 考 文 献
[1]张审恭.内科护理学,第3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
[2]王娟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0年第7期.
[3]王志华,初少莉,陈绍行,杜俭,陆旭辉,钱文琪,吴顺娣,郭冀珍,朱鼎良.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5年08期.
[4]金钰梅,朱胜春,邵翠颖,潘清兮.家庭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09期.
[5]冯俊娥,陈五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7年32期.
【摘要】 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特点 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生活质量。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连续三日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者。该病分2型:(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混合性高血压收缩压》≥40mmHg,舒张压≥90mmHg。
血压波动大,主要是收缩压波动范围大,表现为血压忽高忽低。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大多数老年人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常常大于160mmHg,舒张压正常或下降,常小于90mmHg,同时常伴有运动后头晕及心前区不适表现。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位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眼花时,有直立位低血压表现,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降压药期间活动应缓慢。
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肥胖症等,这些疾病的存在降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疾病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
2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
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
高血压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因此家人要给予照顾体贴,减少其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与清洁,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起居非常重要。对于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但血压保持一般水平、重要脏器功能尚好的病人应适当进行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主要是坚持低钠饮食,这样能使血压下降,一般食盐量为每天5—6g,对于肥胖者还应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和脂肪饮食,每日脂肪不超过30—40g,并适当增加活动,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负荷;还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辛辣和过甜食物,进食宜少量多餐,不要过饱。平时还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如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在冬天要注意保暖;戒烟;预防便秘;节制性生活等。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要避免久站不动,突然下蹲或头部朝下的动作,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淋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如果一旦发生低血压要立即平卧,抬高足部,就可以缓解。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调整药物的使用,血压不要降得过快、过低。监督病人遵医嘱服药,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增减药物,服药要准时,也不可忘记服药或下次服药补上次的剂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
3 小结
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是25%~35%,对于老年高血压,一是降低血压,控制症状,二是防止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三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提倡人人养成合理的卫生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保持乐观情绪。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8
轻轻空空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很大:
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如:
(1)引起心脏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
(3)引发脑血管疾病,引起脑卒中。
(4)引起肾脏损害、肾功能减退,严重的引起尿毒症。
(5)视网膜功能减退,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2、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脑中风;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肢体血管硬化可发生肢体坏死、溃烂等。
高血脂还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3、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长期高血糖会使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1)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提前5~10年;
2)它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白细胞的移动和吞噬功能受抑制,易合并严重与难治性感染疾病;
3)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眼等许多器官的并发症,其中最大的威胁是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塞、心脏猝死等。
所以,从以上综合分析,以高血糖或糖尿病对健康的损害最大、最广泛、最严重;其次是高血压;而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基础。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很大:
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如: (1)引起心脏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 (3)引发脑血管疾病,引起脑卒中。 (4)引起肾脏损害、肾功能减退,严重的引起尿毒症。 (5)视网膜功能减退,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2、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脑中风;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肢体血管硬化可发生肢体坏死、溃烂等。 高血脂还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3、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长期高血糖会使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1)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提前5~10年; 2)它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白细胞的移动和吞噬功能受抑制,易合并严重与难治性感染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眼等许多器官的并发症,其中最大的威胁是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塞、心脏猝死等。 所以,从以上综合分析,以高血糖或糖尿病对健康的损害最大、最广泛、最严重;其次是高血压;而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基础。
周周-Sophia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这三高都会影响,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内膜病变,会产生斑块、狭窄或堵塞,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衰、脑梗死、脑出血等。高血压和高血糖,还会影响肾功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尿少,水肿等症状。高血脂还会引起脂肪肝,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肝功能。除三高之外,目前在医学上还强调高尿酸血症,对人体的危害,高尿酸血症,也会引发心脏和脑血管疾病,引发肾功能衰竭。因此,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都必须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对人体有危害的就是血脂高。三高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不平衡引起的。脂质抵抗不平衡形成血脂高,葡萄糖抵抗不平衡形成血糖高,高血压是脂质抵抗、葡萄糖抵抗、蛋白质抵抗不平衡的综合反应。胰岛素抵抗是三大抵抗的总称。慢性病是胰岛素抵抗不平衡产生的,不是内分泌代谢紊乱或失调产生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或失调的作用是维护胰岛素抵抗的平衡,只有内分泌代谢紊乱到极限状态才会产生急性并发症。
血糖与胰岛素、血脂与胰岛素、蛋白质与胰岛素之间不是谁去降谁的问题,而是两者的配合偶联关系,是两者共同维护胰岛素抵抗平衡的问题。在胰岛素抵抗不平衡情况下,胰岛素降血糖有利于胰岛素抵抗平衡,增加胰岛素就能降血糖;增加胰岛素不利于胰岛素抵抗平衡,增加胰岛素就不能降血糖,反而会升高血糖。其实质,慢性病都是胰岛素升高开始的,而不血压、血糖、血脂升高开始的。血压、血脂、血糖升高是胰岛素升高的“哨声”,是胰岛素抵抗不平衡的“哨声”。平衡胰岛素抵抗是解决慢性病的唯一正确的方法,阻止内分泌代谢异常到极限状态是防治急性并发症可靠方法。
不要有了三高就害怕起来,解决三高的问题就是解决平衡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西医要弄清楚内分泌代谢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人体会内分泌代谢紊乱?否则就会象无头苍蝇。
爱情左面右面
“三高”可以说是最臭名昭著的三个慢性疾病了,就像三姐妹一样,而且患病率也是逐年的升高。由于三高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逐渐被人们重视。
三高到底哪一个对人体危害更大呢?
一、我个人的观点,没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三者危害都很大。
1、高血压的危害
2、糖尿病
3、血脂异常
二、就我所知,也没有人专门去研究到底哪一个危害更大。
三、“三高”就像三姐妹一样,经常是形影不离。比如,糖尿病的患者,很容易导致高血压、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的人,也容易导致高血压。
Moser~子涵
目前,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梗、心衰、脑梗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这三种疾病是维护心血管健康、延长寿命的重要举措。无论高血压,还是高血脂和糖尿病,均具有一定的遗传学背景,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增高。然而,遗传因素只是这些疾病发病的部分原因,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这“三高”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面说过,“三高”是同一块土地上长出的三棵毒草。这块土地是什么?是吃得多、运动少以及由此导致的肥胖。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们饮食摄入的热量不断增高。如果我们运动过少,不能将吃进去的热量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于是就会发生肥胖、将军肚、脂肪肝等。若不及时纠正这种热量过剩状态,就会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虽然有遗传背景的人比别人更容易发生这些异常,但如果缺乏健康意识、不注意节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没有遗传背景的人照样会发生“三高”。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三高”,就要去除掉这三棵毒草赖以生存的共同土壤,如吃得多、运动少、酗酒、精神紧张等。要时刻牢记“防重于治”,不要等着发生了“三高”才不得已使用降压、降脂、降糖药物治疗,更不能等着发生了心梗、脑梗才去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心脑血管健康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重视,积极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够减少心梗、脑梗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因为当身体出现糖尿病的时候已经证明身体的各种器官都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率较高的疾病,高血压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血压护理 毕业 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一:《高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的增长,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血压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现代社会,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不断的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