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0

zzyunicorn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学论文黄芪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创艺麦香包

已采纳

提到黄芪,很多人只知道它有补气的作用。门诊上好多患者会问“李大夫,我感觉我有点气虚,我喝点黄芪行不行”那气虚有很多种,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阳气虚等等,黄芪能补哪些气虚呢除了补气的作用,黄芪还有哪一些功效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黄芪的作用。

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黄芪的应用非常广泛。且看黄芪归经为脾肺经。黄芪补气补的主要是肺气和脾气。黄芪治疗的病症主要归纳为以下5点。

1.肺气虚证。黄芪入肺经,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经常感冒咳嗽,咳喘日久不愈,气短神疲者;治疗肺气虚导致的感冒咳嗽常常配伍紫菀,款冬花,杏仁,百部等祛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2.脾气虚证 黄芪补气补的最大的就是脾气,黄芪甘温,又入脾胃经,脾胃之气为中焦之气,所以黄芪是补中益气的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饮食不佳,大便溏泄不成型可以单用黄芪熬成膏服用,如黄芪膏;也可以配伍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同用。脾气虚,中气不足升 提 无力,容易下陷。黄芪又能升阳举陷,善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等。常常配伍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脾气虚容易生湿,脾虚湿盛水湿运化代谢差导致浮肿尿少,下肢水肿等。黄芪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疗脾虚水肿的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水之药配伍使用。

脾主统血,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归经导致失血证,如崩漏,鼻衄等,可配伍人参,白术等补气摄血;如归脾汤《济生方》

黄芪还能补气生血,治疗血虚证。血液的生成来源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黄芪补脾胃之气,促进血液的生成,治疗血虚证常配伍补血药当归使用,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

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输布津液,黄芪补脾气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可治疗脾虚消渴,常配伍天花粉,葛根等使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气虚自汗证 脾肺气虚的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白天经常容易出汗,稍微活动或者不动就能出汗。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的中药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若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即经常受风感冒者,一点风吹就容易凉着这种的可以配伍白术,防风等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者溃久难敛。在疮疡中期,气虚邪毒炽盛,正气无力将邪毒托出,疮疡形状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日久不好者,可使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配伍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在溃疡的后期,因为气血虚弱,疮口难以收敛,恢复缓慢可以使用黄芪补气生血生肌敛疮,可以配伍人参,当归,肉桂等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5.痹症,中风后遗症等 气虚导致的血液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者半身不遂可以使用黄芪补气生血和行血祛瘀。治疗风寒湿痹时,可配伍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使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常常配伍当归,川芎,地龙等使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黄芪的用法用量:水煎服,一般量为9-30克。蜜炙可以增强其补气的作用。

古籍《本草汇言》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古籍《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

我们现代对黄芪更有深入 地 研究:1.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2.有明显的的利尿作用;

3.能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4有降血脂,抗衰老,抗辐射,保肝等作用

5.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

以上为黄芪的功效和应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黄芪的神奇和奥妙。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是一味强大的补气药。

173 评论

爱吃糖z

医生开讲:黄芪是补气药有很长历史,可以很好调节人的体质

243 评论

chensilong812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补气补脾诸药之最”,临床使用率极高,业内有“十药八芪”之说。李时珍说:“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人参若君主,黄芪守藩篱

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而黄芪是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人参犹如宅中贵人,君临天下,肉厚质韧,益精微而补心肺脾,可鼓舞正气从内达表而抗邪外出,邪不可干。而黄芪犹如庭院之藩篱,得参术之内助,则正气更加鼓舞,又具升提、固表、摄精、托毒、利尿等走表、通阳、利水之长。

胡适在糖尿病晚期的救命药

黄芪汤

1920年秋,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胡适突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身体日显消瘦,经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晚期,并认为无药可治。其朋友马某提议请中医治疗。胡适说:“中医之学,不根据科学上之系统研究,不足凭也。” 马某说:“西医已束手矣,与其坐以待毙,曷不一试耶?”胡适勉强从之。马某便请来当时北京名医,有“陆黄芪”之称的陆仲安诊治。陆仲安诊脉后说:“此易事矣!饮以黄芪汤,如不愈,唯我是问。”胡适服中药数月,果然痊愈。这时,胡适对中医治疗仍然有疑,便去走访协和医院,医院的西医进行检查后,大诧云:“果愈矣!谁为君谋?用何药?”胡适便把服用中药的实情告诉了他们。

胡适病愈后,曾在林琴南送他的一幅画上题一篇文章,其主要内容为:“我自去年秋季得病,我的朋友是学西医的,总不能完全治好。后来幸得陆先生诊看,陆先生曾用黄芪十两、党参六钱,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但我的病现在竟全好了。现在已有人想把黄芪化验出来,看它的成分究竟是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如果化验的结果,能使世界的医药学者渐渐了解中国医与药的真价值,这不是陆先生的大贡献吗。”

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具明显利尿作用,对实验性肾炎动物模型的蛋白尿减少,肾病减轻。大剂量黄芪能延迟蛋白尿和高胆固醇症的发生。与党参配伍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及糖尿病有效。这些实验结果与《中药学》教材中所言黄芪“益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何其相似!

黄芪(植物药)

【药用来源】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方剂应用】

驴胶补血颗粒、补肾固齿丸等。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肺、脾经。

【功 效】

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益脾,既补中益气,又升阳举陷,为治脾虚气馅之要药;且能补肺气,又补气固表,亦为治疗表虚自汗的要药。此外,本品能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为“疮痈圣药”,善治气血亏虚之疮痈脓成不溃或后脓出清稀、久不收口。

【主要应用】

1.用于脾气虚证。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常与人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同用;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如补中益气丸;对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本品既能补脾益气以治本,又能利尿消肿以治标,常与防己、白术等同用。

2.用于肺气虚证。尤宜于皮肺气虚所致卫气不固,表虚自汗,常与白术、防风、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同用。

3.用于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久溃不敛。治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常与当归、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治疮痈久溃不敛,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同用,可生肌敛疮。

4.对气虚血瘀之偏瘫,可重用黄芪,并与地龙、当归、川芎等同用。

128 评论

相关问答

  • 黄芪的中药学研究论文

    黄芪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补益佳品,其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明显提高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强心降压,延缓自然衰老的速度。但黄

    晓晓小同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药医学论文黄芪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强壮身体 黄芪泡水有增强体质的功效,科学家曾用实验证明:服用黄芪水的动物,明显比未服用黄芪水的动物体重增长快的多。中医方面认为,日常多喝黄

    手机专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黄芪根腐病论文

    中药材生产提倡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但目前生产上主要为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原则。以下对它们的种类、使用方法和防治对象

    rinpan201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黄芪的中药学论文题目

    医生开讲:黄芪是补气药有很长历史,可以很好调节人的体质

    樽品爱榴莲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黄芪

    郁闷··自己的毕业论文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在学校的 感触···靠别人怎么能写出你的感想

    虎娃妈jsz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