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37

虾子王0001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外科幻电影的对比论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洋嗨阳

已采纳

西方至少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把科幻作品变成了反思科学。在近几十年大量幻想未来世界的西方电影里,未来世界几乎没有光明,总是蛮荒、黑暗、荒诞、虚幻、核灾难、大瘟疫之类的世界。这种思想在中国是没有的,中国的科幻风格都是幻想一些古代有的东西。

227 评论

狂睡不醒

我一直认为,西方的电影,较中国电影有创意,这种创意,除了在故事结构上的创新外,更多的是体现在了故事的内容上。西方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崇前,而中国电影,则偏爱于怀古。只要对西方电影稍有关注的人,就会发现西方电影更多的是执著于对未来的想象,诸如《火星计划》、《机械公敌》等影片就是明证。而中国的电影,则是与之相背的。近来,国内的一些历史剧、宫廷戏甚嚣尘上,大概就是这种怀古情结的突显。因此,但西方儿童正沉醉于星球大战的无尽遐想时,我们的下一代仍痴迷于降龙十八掌的无坚不摧;当西方人正在为宇宙飞船的设计图纸一筹莫展时,我们仍在为哪段历史是否尊重史实而吵得鸡飞狗跳。无可否认,这样的思维模式,已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未来的认知。我们常说,咱们的下一代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但谁又想过,我们周边的文化,又为他们提供了多少创新的氛围呢?我们的电影,与西方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尝试着去从西方的电影中吸取有益的思维方式,我想,无论是对我们的电影事业,还是下一代,想必都会大有裨益。

106 评论

实创13720050898

好莱坞的科幻片特效做的特别好,显得很真实很有大片的感觉,而国产的科幻片在制作上面来说比一些好莱坞的略微要差一些

178 评论

pinkyoyo0403

以前中国的本土科幻片可能更在别人眼里可能看起来更差一点。有可能很多都是三毛钱特效。而外国科幻片他们最注重的就是那种特效给人的真实感。而且外国可能他的思想也相对于中国比较开放,所以创作风格上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172 评论

那夜无边

[转]首先,我要说明,中国的描写英雄的电影不是少,而是因为美国的英雄使观众对于英雄的解释狭隘化了。相比于西方高大威猛俊朗的英雄(如詹姆斯邦德,佐罗,超人或蝙蝠侠等),东方的英雄体现的更多是平凡普通的特点。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其自身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让中国电影中所谓的英雄大多出身平凡,事迹平凡,毫无西方英雄的那些可以拯救世界的功绩。其次,人文环境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中国的这种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这让中国的英雄变得很谦虚,很平和。因此,中国导演们往往另辟蹊径,将重点不再放在大片上,而转为描写一些民族特色的文化。因为中国的地域广,民族多,民俗浓厚。远到《黄土地》和《红高粱》,近到《玛雅的婚礼》,中国导演们将民族独特的原生态之美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厌倦了大片的观众眼前一亮。这样,中国的有创意的导演们就化劣势为优势,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电影渠道。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所以,西方的英雄总是会独特的显示出来也就不奇怪了。以上是对中西方电影内容上的总结,下面我们要说一下关于电影叙事上的不同。很多人都发现了,中国的一些电影,在表达情感时候经常会用景物来做铺垫和衬托,靠景色来突出人物的情感及当时环境的氛围。这似乎有点传承于宋朝的人文画和古代的一些借景抒情的诗歌。而西方的电影更多是靠人物细腻的表情来刻画人物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更注重自然的规律,而西方则更注意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从而也造成了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更使得景物的描写成了中国电影中的一种特色。而西方更为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又因为西方自由的教育模式,使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去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在电影中,西方人细腻的表情变化成为了衡量一个演员的尺度。最后,我要说的是西方与中国的科技差距。美国大片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场景规模宏大,靠高科技完成的场面十分绝妙逼真,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很多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场景都在这种科幻电影中得到了真实的展现。这源于西方高超的科技,也源于他们历史上比较早的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而中国依然是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中国人本身的胆怯与谦虚,科幻影片的质量并不出色。这又使得在表达方式上中西方的一大差异。虽然中西方的文化迥然不同,造成中西方的电影也不可能趋同,但我们作为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两地取长补短,相互了解与借鉴彼此的精华部分,为电影做出更大的贡献

244 评论

桑珠欢穆

两者不同,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升,两国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样。

321 评论

大美美美女

这个是没有可比性的,美国的科幻片充满着个人英雄主义,我们中国更多的是神话性质的传说。

301 评论

小兔子lucky

在这个资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影已经是一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消费,人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更希望通过这种视听享受来放松心情,提高审美。近些年的影视呈现著繁盛之势,而欧美国家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尤其是科幻系列的电影。可转而视之,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科幻电影却略显冷清,一直没有大片上映呢? 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和谐的中庸理念、以民为本的孔孟之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支撑了封建文明的长期繁荣。但这样封建锁国政策,使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潮流,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络,使中国的科技认知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 灌输国人的思想局限于巩固统治地位,使在某一程度上国人的思想过于保守缺少自由想象力,这和我们目前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时迟滞的思想已根深蒂固科学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 而西方早早就开始鼓励年轻人发明创造的精神,早在1624年英国的议会就通过“专利法”鼓励和保护私人发明。这极大的推动了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 西方电影业的发展潮流数十年已经十分纯熟,制片方敢大胆投资并勇于挑战各种创想极限。虽然早期的美国电影如今看来只不过花拳绣腿,技术十分粗糙。可他的进步是不可小觑的。乔治·卢卡斯拍摄《星球大战》时,他的团队为了得到更好的影片效果,时任美术指导的John Knoll率程式小组创造了各种影象滤波效果,从而使电影具有极大的震撼力。而这位美术指导,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影象处理软体Adobe Photoshop的创始人。而现在普遍使用的非线性编辑模式,也是卢卡斯公司技术人员的发明。这些事情,国内电影产业望尘莫及。目前使用的,也都是外国的软体,外国的技术。 现在的科幻大片《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变形金刚》等等科幻大片,哪个不是全球票房的霸主呢。中国近些年电影的票房一直凭借著武侠类与爱国类的题材而居高。我们不断重复著那些繁盛的历史,企图通过复刻人们心中的那一份幼时记忆再次博得掌声,却迟迟不向时代的前沿迈进。中国和美国这方面的差距,与我们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民族不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从我们四大名著的《西游记》中便可看出,我们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可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专制制度却成为了我们发展的羁绊。 *** 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使封建枷锁中的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世界。从鸦片战争战败列强打开了我们近代的大门以后,中国人才开始觉醒,开始认识世界。我们在历史中摸打滚爬,50年代才建立起新的中国。这时的欧美早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虽然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有了突飞的发展,但几千年根深蒂固至今无法完全散去的封建教条思想仍是困住我们思想创新的精神枷锁。我们在历史发展程序上还是与欧美国家有着教育上,思想上,理念上,文化上,科学技术上等方面较大的差距。中国的科幻影视业发展是缓慢的,落后的,想要快速发展赶上欧美科幻电影的脚步,仍需要时间。 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电影体质也有不同。因此在各个国家的电影交流方面难免会有文化冲突,这样不利于文化的借鉴。比如电影《黑客帝国》。在国外有着不错的反响,可中国却不通过审批。官方认为该片子具有悲观主义论调,会宣传反动,并有暗讽我们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现状的怀疑。 中国科幻电影崛起之路举步艰难。本作者认为还与中国电影制片方的固步自封,满于现状的认知态度有关。电影《阿凡达》的上映重新整理了北美票房的记录,唯美的画面,栩栩如生的描绘了纳维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英勇迎战的场面。卡梅隆运用精湛的3D技术完成这部经典之作,通过电影极其巧妙的讲述了这样一个美丽而又感动的故事。影片中纳维族与侵占其领地的人类之间的战争有很深的现实教育意义。陈凯歌导演在评价该电影的时候却说:“这部片子是冷的,而我的电影是热的,拍出热电影就能有观众。”这样的评价未尝不令人感到无奈。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本作者认为西方科幻电影的设计元素多半源于自然动物和世界各地的古老传说。它们汲取其中的精华,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畅想创作。影片中人物与古老传说中的精灵形象完美的结合。赋予人物精灵特征的外貌,同时又具有精灵的能力。加以超豪华的场景设计,高投入的特技效果,科幻电影中的设计元素与现实设计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既融入其中,向观众呈现精彩的视觉画面。同时又各有其魅力,回味无穷。极富有艺术美感。这样呈现给观众的影片当然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转而言之,中国的电影题材却相较狭隘,只是藉以古代人的创想为核心进行延展。并未放眼于世界去博取更多的设计元素。同时中国的现实设计又较为落后。这样设计元素无法与现实设计良好的结合,加大了科幻电影创作的难度。

286 评论

刘阳780210

其实这映射着我们和美国不一样的世界观,美国人想象力去特,敢想敢做,更加奔放,中国人更加严谨,讲究真实性,这都体现在作品中了。

31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外科幻对比3000论文

    型别电影是商业化的结果,在追求商业利润的推动下,型别电影不断满足人们对某类经典作品形式的审美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奔跑吧笑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外科幻作品的对比论文

    西方至少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把科幻作品变成了反思科学。在近几十年大量幻想未来世界的西方电影里,未来世界几乎没有光明,总是蛮荒、黑暗、荒诞、虚幻、核灾难、大瘟疫之类

    融发装修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外科幻电影比较论文

    型别电影是商业化的结果,在追求商业利润的推动下,型别电影不断满足人们对某类经典作品形式的审美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AAA平淡的一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外科幻电影论文对比

    你好,拍一个现代大片能有什么题材?更别说科幻了!即使拍出来,也是自取其辱!

    zhouchang1988127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外科幻电影论文经典

    型别电影是商业化的结果,在追求商业利润的推动下,型别电影不断满足人们对某类经典作品形式的审美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哈哈297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