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7

caroline2900
首页 > 医学论文 > 幼儿园肠道寄生虫防治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狮城*青云

已采纳

我们生活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的一个较大的改善 ,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对于寄生虫病的患病率也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接触一些生虫虫卵 ,导致我们会患有相应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的危害是非常的大 ,我们应该结合多个方面,然后才能够做出及时的诊断 ,治疗以及预防。首先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寄生虫大的危害 ,我们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病以及鞭虫病 。蛔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它主要是位于人体的肠道内 ,症状相对较轻的时候,可以不表现出症状 ,症状在免疫力比较低下的儿童或者营养不良的儿童身上,出现的概率比较多 。主要以反复的其中疼痛以及恶心,呕吐,便秘等等 。如果伴有严重感染的话,那还可以引起营养不良,这里发育障碍 ,烦躁不安,瘙痒,惊厥等等 ,并且一部分的病人还可以出现过敏反应 。另外,寄生虫病还可以引发其他的症状 ,包括胆道蛔虫病,肠梗阻以及腹膜炎等等一些并发症 。与鞭虫的感染,他的症状也类似于蛔虫 ,主要症状为贫血,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 。除了以上两种寄生虫外,还包括猪带绦虫等等 ,以及各种各样的囊虫病 。有一些囊虫病可以危害到我们大脑的发育 ,是相映的神经症状,所以对于这些症状来说,一定要注意 。如果怀疑有相应的寄生虫病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这对于治疗以及预后都起到重要作用 ,与寄生虫的预防,我们尽量减少饮生水,生肉片以及减少去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游泳等等 。

128 评论

小吕娃子

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尽快的抑制了肠道的寄生虫这方面的病,这样的话,孩子们的身体就会比较健康,然后也不会出现免疫性的疾病,就不会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而且也不会影响教育目的的正常开展。

289 评论

豆大王zz

读者徐女士问 现在的父母,几乎每个人在幼儿时期都有打虫的经历,吃一颗甜甜的“宝塔糖”,把寄生在肚子里的虫子排出来,在当时,是新奇又带点“恐怖”色彩的经历。 一般来说,幼儿好奇心较强,又缺乏自制力,喜欢抓玩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因此寄生虫感染率高,但您的宝宝是否有虫,应具体分析判断。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服打虫药后不见虫体排出,又再服,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肠道寄生虫病人多数没有什么症状,有些可出现以下异常表现:1、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喜欢揉按,不痛时仍游玩如常;2、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3、在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的“虫斑”;4、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荨麻疹);5、孩子食欲不振,个别孩子发生偏食或异食,患儿喜欢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纸张、布头等;6、虫子在肠道内与小儿争夺营养,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7、幼虫移行的时候,可出现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皮肤瘙痒、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现象;8、肠道中的成虫可引起寄生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等合并症。 生活中不少父母仅根据宝宝脸上是否长有“虫斑”或夜间是否磨牙及有无腹痛等症状,来判断孩子腹内是否有虫寄生,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虫斑”是缺乏B族维生素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医学上称为单纯糠疹。夜间磨牙,固然蛔虫分泌的毒素可诱发其发作,但精神紧张、缺钙、牙病等也可引起,因缺乏特殊性,故不可靠。至于肚子痛,原因就更多了,诸如肠痉挛、腹部受凉、肠炎以及腹型癫痫等都可引起,寄生虫捣乱仅是因素之一。 是否有虫最可靠的证据,是孩子近期排过虫子。如果没有排虫的病史,那就得做粪便显微镜检查,如果发现有虫卵,即使只有一个,也应该确定为孩子肠内有虫。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很有必要。 打虫子的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一种寄生虫有效。一般来说,常用的打虫药主要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左旋咪唑、噻嘧啶、枸橼酸呱嗪(驱蛔灵)等,但这些药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如驱蛔灵虽然毒性低,常服或过量也会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能损害。 大多数打虫药需经肝脏分解代谢,对于两岁以上儿童来说,肝脏已经发育完全,适量用药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两岁以下儿童的肝脏还在发育之中,打虫药中所含的一种叫甲苯咪唑的物质会对孩子造成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因此,任何一种打虫药,都不宜经常服。 以肠虫清为例,肠虫清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主要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及粪类圆线虫所引起的单独或混合肠道寄生虫感染,还具有杀灭人体内肠道寄生虫的虫卵和幼虫的作用。 一般说来,口服药的剂量均按体重计算,但肠虫清却是个例外,很多患者对两岁以上的患者都需服两片肠虫清不理解。这是因为,肠虫清在肠道吸收极少,口服后95%不吸收,24小时内由粪便排出。被吸收的5%在肝脏内迅速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与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因此临床应用时采取单剂量一次顿服,而且也不需要按体重确定剂量。也就是说,成人与两岁以上小儿服用同样的剂量。此外,肠虫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将虫体溶解随尿液排出,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吃了打虫药却没看到虫子排出来的原因。 由于大多数打虫药内含有影响肝脏功能的成分,因此,平时注意生活卫生,切断孩子接触虫卵的来源才是关键。 何时服打虫药比较好 一年四季都可打虫,但最佳时机则非秋末冬初莫属。究其根底,与寄生虫卵的感染高峰季节及其演变过程有关。夏天人们喜欢吃凉拌菜、生瓜果,食入寄生虫卵的机会较多。 虫卵侵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演变,最后幼虫定居于小肠,并在此继续发育成成虫约需2-3个月时间,正好到了秋末冬初;此时节气候也较好,小儿较易耐受服用打虫药后的不适感;刚长成的寄生虫还很脆弱,容易驱出;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各种打虫药大多只能驱除成虫,对正在“旅行”途中的幼虫是不起作用的,所以,秋末冬初打虫效果最好。 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手口传播。两岁内幼儿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物品和玩具,同时他们的饮食中蔬菜种类和分量也少得多,所以接触虫卵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只要父母多注意家庭环境卫生,让孩子在饭前及户外活动后勤洗手,就能有效防治幼儿肠道寄生虫。 寄生虫病好治不好防。好治是说优质的驱虫药疗效好,副作用少。不好防是说蛔虫卵经过许多途径都能进入人的肠道,例如经过污染的食物、污染的双手、污染的水源,都能造成感染。所以预防初次感染、重复感染都很重要。因此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杜绝寄生虫病,如消灭苍蝇、蟑螂,做好粪便的管理、水源管理和食物管理,教育孩子不要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坚持洗手,常剪指甲,不吮手指,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或用消毒液浸泡。如能认真做到这些,就不会再感染寄生虫卵。 特别提醒 1、如果是城市家庭的宝宝,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两岁内不用打虫。 2、不要私自为宝宝打虫,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打虫药,因为在宝宝腹痛时打虫,可能使蛔虫在腹内乱窜,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3、为了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平时要将蔬菜、水果洗净,并教育宝宝不要吮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 4、在幼儿园或是学校的保健医生定期为宝宝打虫时,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观察打虫效果及副作用,避免重复用药。■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郑建玮

133 评论

mm糖糖豆

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会引发非常多的细菌,而且也会导致恶心呕吐,便秘等情况,严重的话也会引起营养不良。预防寄生虫的话,在平时就应该减少饮生水,少吃一些身肉片以及减少去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游泳。

230 评论

青春冰帝

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多,在人体内寄生过程复杂,引起的病变并不限于肠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肠道寄生虫病做到有效防治呢?下面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方法 1、治疗蛔虫病前需要明确诊断。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粪便直接涤片法查询蛔虫卵。必要时可用沉淀法、浓集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能提高虫卵检出率。但是,近年来很多地区和学校年年进行集体驱虫,使蛔虫数量大大减少。这样,有些青少年可能因为肠道里只有雄虫,或有雌虫但还未成熟、产卵,以致粪便里查不到虫卵。在这种情况下,可参考临床症状,试用驱虫法进行诊断。 2、治疗蛔虫病的关键是驱虫,常用药物有:驱蛔灵***哌哔嗪***,能使虫体肌肉麻痹,随大便排出;驱虫灵***噻嘧啶双羟萘酸盐***,高效,副作用少,是较理想的驱蛔药;甲苯咪唑,不仅驱蛔有效,对钩、蛲、鞭虫驱虫作用也相当好;左旋咪唑,常与甲苯咪唑配伍,组成复方甲苯咪唑,能很快使蛔虫全身麻痹,对人则很少副作用;丙硫苯咪唑,也是较好的广普驱虫药。 3、蛔虫病预防的最重要原则是建立牢固的卫生观念,同时把注意个人卫生和改善环境卫生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不仅要做到饮食讲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而且要大力推广以无害化粪便作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等等。 4、目前学校卫生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如果某地区中小学生中蛔虫感染率达到40%以上***即每100人中有40人以上查出蛔虫卵***,最好以全体学生为物件进行集体服药驱蛔,时间最好是每年11~12月,然后于第2年的3月份对其中的粪便阳性者再作一次驱蛔。 5、注意幼儿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6、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幼儿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幼儿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 7、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型别,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以选择广谱驱虫药,但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驱虫后2-4周要复查大便,如果仍能找虫卵,可重复驱虫治疗。 8、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幼儿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 肠道寄生虫的危害 1、它们都寄生于人体大小肠内,抢夺营养物质,并以各种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造成威胁。以蛔虫为例,寄生在肠里的成虫,专门吸取半消化食物,平均26条使人每天丧失4克蛋白质。蛔虫又四处乱窜,常因此引发胆道蛔虫病、肠梗阻、阑尾炎和肠穿孔,可危及生命。 2、它们在儿童青少年中感染率都较高。80年代初,我国城市青少年中蛔虫感染率达50%,农村则高达90%以上,近10年来由于学校卫生工作取得巨大进展,感染率有明显下降,但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构成的威胁仍未解除。 3、这些寄生虫病之所以感染率高,且易重复感染,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所以,世界各国的专家都把青少年儿童中寄生虫率的高低,作为人群文明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调理肠道的秘诀 1、饮食要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吃油炸、腌泡和生冷 *** 类的食物。油炸类的食物难消化,容易加重肠胃负担;腌泡的食物,所含盐分过多,某些更含有致癌物质;生冷 *** 类的食物容易 *** 胃黏膜,引起腹泻及消化道炎症等。 2、饮食要规律:不要借口工作太忙或者学习太忙没时间吃饭。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把手头的工作停一停先去吃饭,咱不差那点时间。如果你的肠胃已经有问题了,那就更得小心了。每顿饭不能吃太多,大概七分饱就行了,千万不能吃到撑才停嘴。 3、健康饮水:每天早晨起床刷牙后喝一杯温水,大概100ml左右,有助于清理肠道;中午10点左右喝一杯;午饭前喝一杯;下午3点左右喝一杯;晚上吃饭时如果有汤品类的可以不用喝水。要注意的是晚上9:30以后最好不要喝水,以免第二天早晨起来,眼部水肿。 4、俗语说:养胃要吃面。面食相对于米饭来说更容易消化,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面食。 5、多吃富含V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肠胃的保养。深色蔬菜含VC较丰富,如青菜、韭菜、菠菜、雪里蕻、柿子椒等。猕猴桃、柑橘、红果、柚子、枣等水果含量也较高。 6、腹部 *** :每天晚上入睡前,双手交叠放在肚子上,以肚脐为中心画圆,用掌心左三十下、右三十下,刚开始力道小点,后面可以稍微加大力道。长此以往,可以有效改善肠胃功能,还可以减小肚子嗷! 7、最后一点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啦。要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要远离烦闷焦躁、无聊空虚这种负面情绪。 看过的人会看:

144 评论

相关问答

  • 肠道寄生虫论文下载

    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寄生虫课体会

    amandawei2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肠道寄生虫论文网

    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寄生虫课体会

    幸福人生16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肠道寄生虫现状论文

    寄生关系的演化:自生生活方式本是动物界生活的特征,现已有证据证明寄生现象源于生物间的偶然接触,然后经历了漫长的环境适应过程,最终导致两者之间相互适应,其中一方产

    smile筱1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儿童肠道寄生虫论文

    我们生活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的一个较大的改善 ,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对于寄生虫病的

    凡人帽子1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2016年肠道寄生虫论文

    寄生关系的演化:自生生活方式本是动物界生活的特征,现已有证据证明寄生现象源于生物间的偶然接触,然后经历了漫长的环境适应过程,最终导致两者之间相互适应,其中一方产

    摇滚喵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