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3

魔戒之love
首页 > 医学论文 > 百病生于气的认识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ugenewoo1986

已采纳

跟诊这么久以来,有个很深的体会,每个病人都存在气机不畅。 例如: 有个病人描述自己总感觉气往头顶上冲。 有个病人说:“我总觉得脖子那里气很紧,通不过去。” 有个病人总是大声打嗝,有次傍晚跑步把旁边行走的路人都吓到撒腿就跑,以为见鬼了。 有个病人连续打嗝,但是按住手上大陵穴附近的位置就止住了打嗝。 有个病人喜欢叹气,叹完气觉得身体舒服点。 于是我查找了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百病皆生于气”致病因素是造成人体气机失调后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所以,治疗百病当以调气为要。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正常进行,反之气机失调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失常,机体新陈代谢失衡,势必百病丛生。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必须注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方法,使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景岳全书》“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但所贵者,在知气之虚实,及气所从生耳”。由此看来,“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在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强调“调气为要”的疾病治疗观。同时还应保养精神,益气全形,形与神俱,尽终天年,使气不“上”不“下”,不“缓”不“消”不“收”不“泄”,不“结”不“乱”,从而使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归于正常,以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故医生在治疗的时候要把调理气机放在首位。

321 评论

糖糖和胖秘

指众多疾病都是因为体内 精气不调而导致的。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 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人体之气的生成,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后  天之气,水谷精微化生的血和精液,也可作为化气之源。精、血、津液必须通过 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流动,以濡养全身,所以气血津液相互关系密 切。

气的运行不畅则涉及精血津液。人体之气是不断运行着的,它流行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  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 官窍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也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如若气运行不畅, 则五脏六腑经络均可发生异常。

因此,如外感六淫、内伤情志、劳倦过度等致气之活动异常,继而引起脏腑  功能紊乱,变生种种病症,出现气之升降出人异常,表现气上(气逆)、气下(气 陷)、气收(气闭)、气结(气滞)、气耗、气泄(气脱)等病理变化。“百病生于气”即 强调气机失调,气机逆乱是百病产生之根源。

《素问•调经论》提出:“人之所有  者,血与气耳。”《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因升降出人“总 不外乎一气”。所以病之发生,气血首当其冲,故“百病生于气也”。

如当你很郁闷时,会觉得胸口或喉部像是堵了一个东西,吃到嘴里的饭菜要么根本没法下咽,要么根本没有食欲,其实那个时候我们的食管里什么都没  有,那是什么堵了呢?是一^气。同样当你思虑过度时,负责思虑的脏器的气  的运行就会缓慢,从而导致高速公路堵车,气不畅发生。气不畅的人容易胀痛, 郁闷,不思饮食。

平常注意情感上的疏导,消除其不良情绪,多参加运动,用汗 水让自己的身体和心态平衡起来。因此,气在人体的病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气机调畅则人即安和,气  机失调则百病丛生。“百病生于气”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牢牢掌握“气” 这一病理机制的核心,可使我们在生活中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

138 评论

35号小祁

大家好,我们是红太阳健康科普,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百病生于气,养生先静心”,先跟大家说一个:“恋人吵架,气到中毒”的案例,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某医院公布了一个这样的案例:医院收治了一位因为吵架,被老公气到中毒的年轻姑娘,这位姑娘送到医院时已经有明显的“中毒”阳性体征。据该院急诊科医生介绍,该疾病为“呼吸性碱中毒”,是因为其与老公吵架,情绪激动,出现了精神性过度通气,因此导致二氧化碳呼出过多,最终引起患者体内酸碱失衡呈碱性,出现了四肢麻木,无法说话,手指僵硬得像个鸡爪等症状。

从这个案例我们反思,病从口入,从小灌输人皆知。但病由心生过去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心理社会因素之所以能影响身体内脏器官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

而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忧郁、恐惧等加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由于情绪的变化引起体内化学物质交感神经素的改变和大脑功能的改变,而引起某些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药之所治,另一半会不系药,而在心药也。"所谓心药,指的就是情志方面。中医情志的“养生先静心”渊源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就有"恬炎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的论述。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充分阐述了注意“养生先静心”调节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中的重要作用。

西方医学也有类似的研究认识,他们认为一个心情好的人,虽然不至于百毒不侵,但一些小毛病却是能够抵挡住的,他们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组织了30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

首先,每个志愿者都要接受心理学家长达两个星期的访谈,以确定他或她的情绪状态。每个人的情绪包括积极情绪(包括快乐、高兴、轻松等)和消极情绪(包括紧张、焦虑、低沉等),心理学家测定每个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得分值。

然后研究人员将可引起感冒的鼻病毒细菌喷人志愿者的鼻子中。接下来的5天里,仔细观测和询问这些人有没有患感冒。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得分低的人远比积极情绪得分高的人容易患感冒。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情绪的重要性。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把情绪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到“百病生于气,养生先静心”我们给大家几个建议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要求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白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有的成就,自然会心情舒畅了。

2、对人表示善意

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总感觉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3、疏导自己的愤怒

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会做出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把愤怒转移至另一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练就一种阿Q精神。

4、找人倾诉烦恼

把所有的抑郁埋藏在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你的知心好友或师长,心情会顿感舒畅。

211 评论

东北小茬子521

“百病生于气”载于《素问-举痛论》,原文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以上九种气机失调的形式被统称为九气为病,旨在说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脏腑经脉气机失调所致,正如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所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方面,而气的运动又是脏腑经络组织功能活动的体现。气布散全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运动不息,不断地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外感六淫、内伤情志、过度劳伤等因素均可导致气机失常,引起脏腑经脉功能的紊乱,从而发生诸多病证,因而气的运动失常是很多病证发生的内在机理。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百病生于气论文

    指众多疾病都是因为体内 精气不调而导致的。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

    小东菇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外科对气管镜的认识论文

    当激光照射到生物组织时,可出现光的吸收、反射、传导和扩散四种生物效应。激光照射活体组织时,一部分被组织所吸收,光能可转化为热能而产生一系列组织变化,如细胞水肿与

    Coco爱美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对狂犬病的认识五百字论文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近年来,随着养狗和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不够,

    happppyle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谈一谈百病生于气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篇3 浅论中医养生保健 【摘 要】科学运用中医来调养身体,可以减少疾病,精力充沛,保持健康。本文对中医养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孤星泪新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百病生于气内经论文

    “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黄帝内经》载 又说:“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胃食眉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