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dougouzaizi
据2000年12月28日卫生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规定: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等等;其中,一类需要十分,二类需要十五分。 所以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每一年均需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 学分获得的途径有: 医院内部培训能获得小分值的,,1分的继续教育学分 去听地方举办的医学论坛能获得学分证,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缴费申请获得学分证 发表论文,能获得学分。
8668神淡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谁的吴邪
一、总体要求
(一)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
(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0学分;
(三)乡村医生每年学分数不低于8学分。
(四)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级医院的中高级医疗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低于3分。
《继教学分获取》
二、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分具体要求
(一)省级医疗卫生机构
中级及以上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不低于15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0分(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
初级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不低于10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分(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
(二)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
高级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不低于15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0分(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
初中级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不低于10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分(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
(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高级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不低于10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分(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
初中级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不低于5分;Ⅱ类学分不低于20分(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
(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所有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分数不低于20学分,不要求必须获得Ⅰ类学分,自学学分不超过5分。
(五)乡村医生,每年获得学分不低于8学分,不要求必须获得Ⅰ类学分。
第七条 新入职的医疗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取得初级职称前,原则上参照初级职称学分要求执行。
第八条 经单位批准,凡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年度学习成绩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学分。
第九条 参加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师、护士及药师规范化培训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人员,按照年度考核或结业考核成绩合格并由培训基地审核通过者,视为完成当年学分。
第十条 经单位批准,参加卫生支农、对口支援、援疆援藏、援外医疗队或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3个月及其以上的经考核合格,视为完成当年学分;参加3个月以内的,每1个月授予6学分。不区分Ⅰ、Ⅱ类学分。
第十一条 参加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全年所获得的学分不超过10学分(含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第十二条 Ⅰ类、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需要说明的是,疫情期间国家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要求方面有调整,因此,关于疫情期间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要求,以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通知为准。
执业助理不需要吧
【摘要】 护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及群众对医护人员整体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的有效途径,逐步得到医院及医护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护理人员
现在不是,现在是国家级期刊
① 请问,我能用我全日制大专毕业时自己写的论文来代替我继续教育学历的本科毕业论文交上去吗…因为,写一 继续教育很简单的,修改下就可以了 ② 省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药学服务与药师素质【摘要】药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为用药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本文分析了药师为用药提供药学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了药师素质应适应现代用药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