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5

王小金Fighting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学杂志社创办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萌萌尛宝贝

已采纳

1张孝骞.一氧化碳中毒之病理作用及其治疗.中华医学杂志,1931,17(3):232~246.2张孝骞.健康者与患病者血量.中华医学杂志,1952,38(2)∶97~106.3张孝骞.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华医学杂志,1953,39:559~564.4张孝骞.糖尿病的症状诊断和并发病.中华医学杂志,1953,39:727~731.5张孝骞.糖尿病座谈总结.中华医学杂志,1953,39:761~762.6张孝骞,邓家栋.内科学及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3.7张孝骞.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中华医学杂志.1954,40:507~510.8张孝骞.溃疡病座谈会讨论总结(上).中华医学杂志.1954,40:542~545.9张孝骞.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几点体会.见:西医学习中医论文集(第三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0张孝骞.学习病机十九条的点滴体会.见:西医学习中医论文集(第三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1张孝骞.舌苔和苔质的变化与营卫气血.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12张孝骞.对湿瘟病的点滴体会.见:西医学习中医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13张孝骞.上胃肠道大量出血(编者的话).中华内科杂志,1959,7(1):2.14张孝骞.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防治.见:科学广播.北京:科普出版社,1963.15张孝骞.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总结.见:中华医学会河北分会会讯,1964-11-15.16张孝骞.大力加强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述评).中华内科杂志,1978,17(6):401~402.17陈春波,张孝骞.Behξet氏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中华内科杂志,1980,19(1):15~22.18张孝骞,朱预,刘彤华等.间叶瘤合并抗维生素D的低血磷软骨病一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80,60(3):150~152.19张孝骞.创刊词——中国消化病研究的回顾和前瞻.中华消化杂志,1981,1(1)∶1~4.20纪宝华,张孝骞.甲状腺机能减低合并大量腹水和昏迷——1例报告和文献复习.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1,3(3):171~174.21蒋朱明,朱预,黄汉原,曾宪九,陈敏章,戴希真,张孝骞.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1,3(1):14~17.22周志超,陆国钧,陈敏章,陆星华,张孝骞.口服法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中华消化杂志,1981,1(4):238~241.23柯美云,张孝骞,陈敏章.肝脏疾病中腹腔镜诊断与影像诊断的比较.中华内科杂志,1982,21(7):393~396.24张孝骞.见:《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如何阅读消化病学的国外参考文献.中华消化杂志,1982,2(2)∶94~95.25金瑷,周明果,张乃铮,张孝骞,王保乐,赵玉祥.白塞病的消化道表现(16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82,21(12):725~727.26周志超,张孝骞,陈敏章.PABA试验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2,4(6):352~357.27虞重坚,张孝骞,陈敏章.测定血清胃泌素的临床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2,4(6):358~362.28张孝骞.介绍一本治疗学专著.见:查良镒等,译.美国贝莱斯编著.胃肠和肝病的现代治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12 评论

白树dodo

1、伍连德: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伍连德,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创刊《中华医学杂志》。

2、刘瑞恒: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

刘瑞恒(1890~1961):字月如,直隶南宫人。他于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堂,1906年未毕业即送美留学,入哈佛大学读书。他是我国著名医学专家,中国创伤医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

3、高士其:中国近代和现代化学,细菌和病毒学的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旁和金钱旁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中国为记念他的贡献,把国际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科学家,化学家。细菌和病毒学家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4、王世真:中国近代和现代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王世真(1916年3月7日一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40年代开始,王世真对甲状腺素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5、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中国的第一个肝脏模型

吴孟超,男,1922年8月31日生,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 业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肝胆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师从中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36 评论

我是乾宝宝

1910年伍连德在报纸上曾发出成立医学会的倡议,1915年2月,国内各地医师31人在上海举行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推选颜福庆为第一任会长。会址定在上海。当时共有会员232人。11月,中英文并列的《中华医学杂志》创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中华医学会宣言书》,宣布学会的宗旨为巩固医家友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1916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学会章程,选举伍连德为会长,并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随即开展学术活动和组织工作,1917~1930年先后召开7届会员代表大会。1932年4月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博医会(1886年建立,首任会长为嘉约翰)举行联席会议,宣布两会合并,仍称为中华医学会。同年9月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即第九届大会),选举牛惠生为会长。当时会员已达15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学会迁往重庆,1947年迁回上海。学会自成立到1949年共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5次,成立的专科学会有内、外、妇、儿、医史、卫生等11个,出版了《惠嘉二氏内科要览》、《迈魏二氏外科手术》、《罗氏卫生学》、《高氏医学辞汇》等书籍和《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华健康杂志》和《医文摘要》等期刊。此时会员人数已达3000余人。1950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16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所确定的全国卫生工作方针,修改了学会章程,选举傅连暲为理事长,总会会址由上海迁到北京。全国各省、自治区都设有分会。1951年1月,中华医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华医学会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专科学会已增到15个,主医学期刊19种。1960年所有期刊因检查工作一度暂停,随后相继复刊。国际医学交往也有所增加。1956年第18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会员(包括中医105人)已达15218人。“文化大革命”中,学会组织遭到破坏,活动中断。70年代初,逐渐恢复。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学会的会务和学术活动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学会工作最活跃的时期。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发展仍是学会的主要任务。每年举全国性学术会议100个左右。学会还围绕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卫生工作的重点组织多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论证,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如对肝炎、肿瘤、性病等都提出防治对策建议。民间国际医学交流也有较大发展,中华医学会与世界医学会及18个国际性专科学会建立了密切联系,同许多国家的医学会进行了友好交流。每年接待国外来访团组50多批,组织出访和参加国际会议20多批。学会每年在国内举的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10余个。学会对港澳地区交往非常密切。现又开展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台湾医学会、台湾医师公会、台湾全科医师会等学术团体都应邀来大陆访问,学会也派专家去台湾讲学。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医学图书馆1个。全国共有会员25万人。各地市县分会386个、专科学会65个、学组139个。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学会设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科技咨询部、图书信息中心等事机构。台湾也设有医学会,出版两种刊物:《台湾医学会杂志》(月刊,1901年始刊)和《台湾医学会继续教育版》(月刊,始刊于1989年)。香港有香港医学会,为独立的组织,与中华医学会有杂志交换。澳门有中华医学会澳门分会。

1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创办医学杂志社的意义

    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创建的意义如下: 学术期刊存在即合理,它的存在依据是其社会价值。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媒体,能传播学术信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过程的上游

    dp7373284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创办医学杂志社多少钱

    大学生如何创办杂志社 申请刊号的关键 申请刊号的关键是寻找一个能负政治责任和新闻行政单位认可的主管单位,由其出面申请。为什么大家申请难,就是没有主管单位 1.1

    雨兰共舞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创办医学杂志

    期刊号没那么好申请,要求很严格,《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九条创办期刊、设立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确定的、不与已有期刊重复的名称;(二)有期刊出版

    心在翠微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人创办的sci医学期刊

    1、中医杂志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2、中国结合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天道酬勤!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杂志创办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阿里嘎多~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