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尚龙
常人胃肠道内存在100毫升一150毫升气体,分布于胃与结肠部位。当胃肠道存在过量的气体时,即称为腹胀。腹胀常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了解引起腹胀的病因,对于指导挂号就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类及常见疾病 引起腹胀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 1.胃肠道疾病 (1)胃部疾病: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 (2)肠道疾病:常见于肠结核、痢疾、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 (3)其它:胃肠神经官能症。 2.肝、胆与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变,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等。 3.腹膜疾病 常见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4.心血管疾病 常见于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塞等。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 5.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败血症、重症肺炎及伤寒等。 6.其它 可见于手术后肠麻痹、肺气肿、哮喘病、低钾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脊髓病变、药物反应、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结缔组织疾病及甲减等。 如何挂号就诊 上述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腹胀,那么,就诊时如何区分科别呢?一般根据病史及伴随症状即可一目了然。 1.消化内科 腹胀伴暖气、反酸,进食后加重或有腹泻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2.普通外科 急起的腹胀、腹痛,伴呕吐或不排气、不排便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慢性腹胀伴右上腹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者,亦应挂普通外科。 3.妇科 经常腹胀伴腰酸、白带多的病人,应挂妇科。 4.肝炎科 腹胀伴厌油、黄疽的病人,应到肝炎科就诊。 5.结核科 经常腹胀伴低热的病人,应挂结核科。 6.心脏内科 有心脏病史,经常腹胀者,应到心脏内科就诊。 7.神经内科 有下肢瘫痪的病人,经常腹胀,应到神经内科就诊。 腹胀之人宜吃以下食物。 金橘 能理气、解郁、化痰、除胀、醒酒。《本草纲目》称它“下气快膈。”《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金橘醒脾,辟秽,化痰,消食。”无论气滞型腹胀或是食滞型腹胀,均宜用金橘煎汤喝或泡茶饮。民间习惯做成金橘饼,腹胀时嚼食一、二枚。 佛手柑 能理气、化痰,也能消食解酲。《本经逢原》中就说它“专破滞气”。《本草便读》亦载:“佛手,功专理气快膈。”《随息居饮食谱》又称它能“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所以,凡是腹胀之人,无论是气滞或食滞引起,均宜用鲜佛手12~15克,或干品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槟榔 能下气除胀,又能消食解酒。《用药心法》中说:“槟榔,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鹤林玉露》曾指出:“岭南人以槟榔代茶,醉能使之醒,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饱能使之饥,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凡气滞或食滞腹胀者均宜。然槟榔毕竟是破气耗气之物,适宜身体壮实之人短暂食用。 萝卜 能健胃消食、顺气宽中。《四声本草》中载:“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本草纲目》亦云:萝卜“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甚效。”可见,萝卜对食滞腹胀者尤宜,或捣汁饮,或煎水服。除新鲜萝卜外,萝卜子、萝卜叶、老萝卜根(即地骷髅,萝卜的老根)煎水服用,也适宜食滞腹胀之人。 胡荽 有消食下气作用,中医常用以治疗食物积滞。崔禹锡《食经》称:“调食下气。”《食疗本草》说它“至消谷能食,治肠风,热饼裹食”。《日用本草》亦认为,胡荽“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所以,对食积腹胀者尤宜。 青菜 能通利肠胃,无论气滞腹胀或食滞腹胀者皆宜。青菜含丰富的维生素和食物纤维,能刺激胃肠的蠕动,通利二便,帮助消化,消除腹部胀满不适。 豇豆 含多量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对食滞腹胀者尤为适宜。《四川中药志》中记载:“豇豆健脾胃,消食,治食积腹胀。”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还介绍治食积腹胀,嗳气:“生豇豆适量,细嚼咽下,或捣茸泡冷开水服。” 山楂 能消食积,特别是能消化肉积。《滇南木草》中说:“消肉积滞,下气。”《日用本草》亦载:“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本草纲目》中曾记载了邻居小儿一案,因食积黄肿,腹胀如鼓,取山楂食之,“至饱,归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凡食积腹胀者,均宜多吃些山楂。 大麦芽 能和中、消积、下气,对脘腹胀满者,食之颇宜。《医学启源》曾说:“补脾胃虚,宽肠胃。”《本草汇言》亦说:“大麦芽,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 杨梅 能和胃消食,唐代食医孟诜认为杨梅“和五脏,能涤肠胃。”现代《中国药植图鉴》亦载:“治心胃气痛有效。”《泉州本草》载有一方:“治胃肠胀满,杨梅腌食盐备用,越久越佳,用时取数颗泡开水服。” 啤酒花 能健脾消食,适宜消化不良之人腹胀者服食。民间多用啤酒花10~15克,开水泡茶饮,对气滞腹胀或食滞腹胀者有效。 紫苏叶 是一种调味品,并能解鱼蟹毒,有理气除胀的作用。《日华子本草》称:“治心腹胀满”。《本草纲目》载:“紫苏叶行气宽中。”《本草汇言》中还说它“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所以,凡气滞腹胀者,尤为适宜,可用紫苏叶10克煎水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 砂仁 为民间常用芳香性调味品,能行气、和胃、除胀,适宜脘腹痞胀、不思饮食之人食用。明·李时珍就曾说它“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凡气滞腹胀,尤其是受凉后寒气腹胀者,尤为适宜。每天可用砂仁3~5克,捣碎,煎水服,或开水冲泡当茶饮用。 白豆蔻 是一种芳香健胃调味品,能行气、暖胃、消食、宽中、除胀,功与砂仁同。凡气滞腹胀或食滞腹胀者,均宜用白豆蔻3~5克,煎水代茶。 此外,腹胀之人还宜吃胡萝卜、橘子皮、刀豆、大白菜、芹菜、蕹菜、冬瓜、瓠子、番茄、苦瓜、茴香、薤白、橙子及茶叶等。
hdgjcxsgbjj
急性胃扭转必须施行手术治疗,否则胃壁血液循环可受到障碍而发生坏死.如能成功地插入胃管,吸出胃内气体和液体,待急性症状缓解和进一步检查后再考虑手术治疗.在剖开腹腔时,首先看到的大都是横结肠系膜后面的绷紧的胃后壁.由于解剖关系的紊乱以及膨胀的胃壁,外科医师常不易认清其病变情况.此时宜通过胃壁的穿刺将胃内积气和积液抽尽,缝合穿刺处,再进行探查.在胃体复位以后,根据所发现的病理变化,如膈疝,食管裂孔疝,肿瘤,粘连带等,予以切除或修补等处理.如未能找到有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者,可行胃固定术,即将脾下极至胃缨门处的胃结肠韧带和胃脾韧带致密地缝到前腹壁腹膜上,以防扭转再度复发.部分胃扭转伴有溃疡或葫芦形胃等病变者,可行胃部分切除术,病因处理极为重要.术前要注意水,电解质失衡的纠正.术后应持续进行胃肠减压数天.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一)取穴主穴:内关、足三里、筋缩、脾俞、胃俞、中脘。配穴:关元、三阴交、天枢、下脘、合谷。(二)治法针灸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以主穴为主,适当加配穴,中脘、胃俞宜配合应用亦可单取足三里穴。足三里,用28号寸毫针直刺,一般酸胀感可扩散至足背,有时有麻电感至足背。单用足三里时,可给予硫酸钡混悬液500ml口服。余穴采用“气至病所”手法,亦最好能激发出气至针感。均采用泻法,以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运针20~30分钟,刺激强度可由弱到强。背部输穴,亦可接通电针仪,疏密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大刺激量为宜,通电30分钟。针后,艾卷雀吸法灸腹部穴位和三阴交穴,每穴15分钟左右,至皮肤潮红,暖气入腹。也可用红外线腹部照射15分钟。每日针灸1~2次。(三)疗效评价以针灸为主治疗140例,全部获愈[1~7,10~12]。 (一)取穴主穴;梁丘、地机、温溜、养老。(二)治法选好穴位后,局部常规消毒,取30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4分钟行针1次,均采用捻转泻法,刺激强度由弱到强,同时令患者配合收小腹,挺胸运动,并做3~5次仰卧起坐活动。每日1次,3~5次为1疗程。(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透胃复们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X线钡透胃尚未完全复位;无效:临床症状同治疗,X前线 钡透胃扭转未改善。共治疗26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13]。 (一)取穴主穴:上脘透中脘、承满、足三里。配穴:下腹痛加三阴交,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失眠加太阳、安眠。(二)治法主穴均取,据症加配穴。首先将毫针刺入穴位,提插捻转平补平泻,针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14~16次/分,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出针后选1~2穴,以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2毫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42例,结果痊愈3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 [|]黄德洲。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胃扭转二例。新医药学杂志 1976;(9):35。[2]解放军161医院理疗科。电针、红外线照射治疗胃翻转4例。中华理疗杂志 1980;3(2):98。[3]马兵。电针治疗胃翻转一例。辽宁医药 1980;(1):3。[4]严玉林。针灸治疗胃扭转。新中医 1980;(1):44。[5]罗伟。针灸治疗胃扭转一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1):32。[6]万耀先,等。针刺治疗胃扭转9例。中医杂志 1980;21(11):49。[7]韦勇。针刺治愈胃扭转一例报告。广西中医药 1981;(3):36。[8]张之珠,等。耳针加颠簸法治愈胃扭转。山东中医杂志 1984;(6):43。[9]朱敏,等。电针和穴位封闭治疗胃扭转42例。中医研究 1989;2(3):39。[10]刘建民,等。针灸治疗胃扭转7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0;10(6):13。[11]李振华。针刺足三里整复胃扭转51例。山东中医杂志 1992;11(4):28。[12]李发仪,等。针刺治疗胃扭转7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6;12(1):24。[13]郎福文。独取郄穴治疗急性胃扭转26例。针灸临床杂志 1997;13(4、5):80
草莓牛奶L
什么是腹胀?� 腹胀就是腹部膨隆。正常情况下小儿饭后会有腹部膨胀,饥饿时会腹部空瘪。如果腹部持续膨胀不瘪,且腹壁有张力,即可认为腹胀。引起腹部膨隆有下列原因: (1)消化道内积有大量气体或液体。 ( 2)腹腔内积有过多气体或液体。 (3)腹内有较大囊性肿物或实性肿物。 (4)腹肌无力。 小儿腹胀多以气胀为主。 哪些原因能引起腹部胀气? � 能够引起肠腔胀气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食物发酵 正常情况下,回肠下端和升结肠有大量细菌存在。如果食糜在这段肠子里,因某种原因停留时间过长,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腹胀。 (2)吸入空气 小儿哺乳时,因母亲乳头凹陷或含接不好,人工喂养时,因奶嘴孔大小不合适,或哭闹时均可吸入大量空气,而引起肠胀气。 (3)胃肠道中气体吸收障碍 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大部分气体,经肠壁血管吸收后,由肺部呼吸排出体外。有些疾病,肠壁血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肠腔内气体吸收,从而引起腹胀。 (4)胃肠道内气体排出障碍 因某些原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所以肠腔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因而引起腹胀。 严重腹胀有何危害?� (1)影响呼吸 腹腔胀气,横膈升高,胸腔变小,肺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可引起呼吸困难。 (2)影响血液循环 腹部胀气,横膈上提,压缩胸腔,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肠腔胀气,肠内压升高,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腹腔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因回心量减少,影响心脏射血。 (3)水电解质失衡 严重腹胀,肠腔内容物潴留,肠壁受到压迫,不仅影响肠内容物吸收,还使肠壁血浆渗入肠腔,引起水、电解质失去平衡。 (4)毒素吸收 肠腔内潴留的食糜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腐败,产毒产气,被机体吸收,加重病情。 怎样治疗腹部胀气?� (1)认直寻找引起腹胀的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能取得好的效果。 (2)对症治疗 ①通便:如果大便秘结,可将开塞露或甘油栓等药液挤入直肠内,这样可以排出大便和气体,降低结肠内压力。如果通便不成功,可将一肛管插入肛门达乙状结肠,使肠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②胃肠减压:将一条胃管经鼻腔或口腔送入胃肠,再在管外边接上一个抽吸降压的装置,通过这个装置能把胃肠道里的气体和液体抽吸出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 ③如果用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奏效,且无肠梗阻证据,可选用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等药物。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增强肠管蠕动,可促进排气,用量为每次~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酚妥拉明,可提高肺通气量,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肠管蠕动,减轻腹胀,用量每次~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④禁食,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如果因血钾浓度过低引起腹胀,可静脉滴入氯化钾。 ⑤腹胀消失后,可服用多酶片和益生菌制剂。 ⑥避免食用产气食品,如豆类和薯类等。 中医对腹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何认识? 腹胀是由于胃肠道内存在过量的气体,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至脉络暴露、腹皮绷急如鼓为特征,其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下: (1)脾胃损伤 由于小儿乳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营养不良,均会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升降失节,气滞不能正常运行而致脘腹胀满。 (2)情志因素 由于娇惯小儿多有任性,所欲不遂,情志不舒畅,肝气因而郁结,气机失调,可致气急腹胀。 (3)湿热蕴结 夏秋季节外感湿热之邪,不得宣化,壅滞于中焦,气机郁阻,使脾胃升降功能失调,以致胸闷腹胀。 (4)中寒 小儿多食冷饮或衣被过薄,感受寒邪,寒邪直中脾胃,使脾阳不振,不能温化水湿,水谷精微物质不能输布,壅积于中焦而成腹胀。 此外,肝伤则气血凝滞,脉络阻塞,形成积聚。病久伤肾,肾阳不足,无以温养脾土,蒸化水湿,肾阴亏损,肝失滋养,均可导致腹胀。 气滞食阻型腹胀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主要表现:腹部胀满,按之不硬,食后加重,嗳气则自觉舒服,泻后胀痛减轻,没有食欲,夜卧不宁,手足心热,舌苔白厚,脉沉滑。治以消食导滞,行气消胀。方选保和丸加减,药用焦三仙、炒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槟榔、枳实、甘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湿热蕴结型腹胀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主要表现:胸闷腹胀,头晕身重,无饥饿感,食后身体发热,口中淡而无味,小便黄少,大便稀而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热利湿,佐以芳香化浊。方选中满分消丸加减,药用厚朴、枳实、茵陈、栀子、陈皮、半夏、茯苓、泽泻、白术、猪苓、车前子、大腹皮、甘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水寒伤中型腹胀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主要表现: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喜热,精神困倦,恶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苔白腻,脉缓。治以温中行水。方选实脾饮加减,药用白术、茯苓、木瓜、厚朴、草豆蔻、大腹皮、木香、炮附子、干姜、生姜、甘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脾虚腹胀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主要表现:面色萎黄,倦怠无力,不思饮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溏薄,唇舌色淡,苔白,脉细弱,指纹青淡。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导滞。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砂仁、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焦楂、焦麦芽、焦神曲。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脏寒型腹胀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主要表现:腹胀时减,复如故,腹部时痛,呕吐不利,不思饮食,四肢常冷,小便清利,苔白不渴,脉沉迟。治以温中散寒。方选丁萸理中汤加味,药用党参、白术、甘草、干姜、丁香、吴茱萸、熟附子、肉桂。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肝脾血瘀型腹胀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主要表现:腹大硬满,青筋怒张,胁腹攻痛,面色暗黑,头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唇紫,口渴,饮水不能下,舌质紫红或有紫斑,脉沉涩。治以活血化瘀,行气利水。方选调营饮加减,药用川芎、当归、赤芍、莪术、延胡、大黄、槟榔、桑白皮、葶苈子、甘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肝肾阴虚型腹胀有何表现,如何治疗? 主要表现:腹部胀满,面色晦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唇燥,齿衄或鼻衄,小便短赤,舌红少泽,脉弦细数。治以滋补肝肾。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枸杞子、甘草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如何应用辨证食疗法治疗腹胀? (1)乳食内积型 ①山楂粥:鲜山楂切片,炒至棕黄色,每次取10~15克,加温水浸泡片刻,煎取浓汁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入粳米50克,白糖适量,煮至稠粥即可服食。 ②焦麦芽3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焙干,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连服 1 周。 (2)脾虚夹积型 ①枣肉鸡内金饼:大枣肉250克,生姜30克,生内金50~60克,面粉 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生姜煎汤,枣肉捣烂,生鸡内金焙干研细末,共和入面,作成小饼,烘熟。每次吃2~3个,每日2~3次,连服1周。 ②鲫鱼姜椒汤:鲫鱼一条,生姜30克,胡椒1克。鲫鱼去鳞及内脏,姜切片与胡椒一同放入鱼肚内,加适量水炖熟,加少许盐,饮汤食鱼。每天1 次,连食1周。
比较好投的医学类杂志有: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
浅析在胃结肠肿瘤中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
都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食物经口进入胃再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吸收排到肠腔,再次经过肠腔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后将废物经肛门排出体外。
护理学新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护理实践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1具体的术后护理 措施 1.1保持呼吸道畅通 在
1.少食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 ,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 ,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子、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