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6

董小小小姐
首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再生医学论文选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倔强小饭

已采纳

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 RM)原先指体内组织再生的理论、技术和外科操作;现在,它的内涵已不断扩大,包括组织工程、细胞和细胞因子治疗、基因治疗、微生态治疗等,国际再生医学基金会(IFRM)已明确把组织工程定为再生医学的分支学科。 据介绍,第一位提出“组织工程学”术语的是美籍华裔科学家冯元桢教授。组织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是,从机体获取少量活组织的功能细胞,与可降解或吸收的三维支架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植入人体内病损部位,最后形成所需要的组织混器官,以达到创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目的。 王正国认为,组织工程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更主要的是提出了复制组织、器官的新理念,使再生医学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王正国说,一般情况下,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没有严格区分。现在学术界认为,凡是能引导组织再生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均被列入组织工程范畴内,如干细胞治疗、细胞因子和基因治疗。从外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先后经历了三个“R”阶段,即“切除(Resection)、诊疗(Repair)和替代(Replacement)”之后,组织工程学的出现,意味着外科学已经进入“再生医学”的新阶段,即第四个“R”。 “再生医学”突破“拆东墙补西墙” 据介绍,目前机体损伤和疾病康复过程中受损组织和器官的修复与重建,仍然是生物学和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难题。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受损的组织器官获得完全再生,或在体外复制出所需要的组织或器官进行替代性治疗,已经成为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关注的焦点。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上千万人遭受各种形式的创伤,有数百万人因在疾病康复过程中重要器官发生纤维化而导致功能丧失,有数十万人迫切希望进行各种器官移植。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目前的组织器官修复无论是体表还是内脏,仍然停留在瘢痕愈合的解剖修复层面上,离人们所希望的“再生出一个完整的受损器官”差距甚远;另一方面,器官移植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尽管有其巨大的治疗作用,但它仍然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有损伤和有代价的治疗方法,而且由于受到伦理以及机体免疫排斥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满足临床救治的需要。王正国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遗传学等基础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在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应用,使得现代再生医学在血液病、肌萎缩、脑萎缩等神经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物科学人体时代”离我们还很远 据悉,目前再生医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我国相关决策部门和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在10月中旬北京举行的第26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我国主要组织工程、干细胞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以及临床学家、生物学家、生物医学工程专家和社会科学伦理学专家等41位科学家,以“再生医学”为主题专门讨论了我国再生医学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需要解决的重大学科问题以及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等议题。王正国说,我国组织工程学自学科建立以来,发展速度很快,现已在许多大动物身上成功构建了多种再生组织,有些(如软骨、人工皮肤)已作为产品上市,预计不久将有更多的组织工程产品问世。但是,构建不同的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器官,特别是重要的生命器官,难度却非常大,甚至是否具有形成复杂器官的能力,目前还不清楚。所谓“生物科学人体时代”的到来,还言之过早。 11月11~14日,以“推动我国创伤骨科的发展,增进相互了解,扩大与亚洲地区各国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为目的的“首届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据介绍,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今后将以年会的形式于每年11月的第二个周末

229 评论

七彩娃娃豆

没有好的企业能接纳这方面的专业学生,你可以关注公众号【博雅再生医学】

114 评论

nana鬼鬼

当烧烫伤深度影响表皮和超过三分之二的真皮受到损坏,属深度皮层烧伤(deep partial-thickness),伤口无法自行愈合而需要自体移植的植皮手术,而患者烧伤面积也会影响可移植的健康皮肤捐赠部位,并反映出目前人工皮肤等组织替代物的不足。

恢复皮肤创伤的关键

恢复皮肤创伤的关键是基底角质形成细胞,这些干细胞样细胞会充当不同类型皮肤细胞的前体。但在创伤严重到伤口处没有任何基底角质形成细胞的情况下,即使伤口愈合,新生细胞的主要用途也是闭合伤口和抵抗炎症,而不是重建健康的皮肤。

当皮肤有大面积烧伤的伤口时,通常需要移植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完好皮肤覆盖伤口。而当溃疡面积特别大时,医生很难找到足够的皮肤用于移植。他们需要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皮肤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后,再将其移植回患者体内。但这样的治疗手段需要大量时间,可能使患者生命处于危险之中,而且有时还会无效。

间充质细胞转化为新皮肤的技术

美国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够将开放性伤口处的间充质细胞直接转化为新的皮肤细胞,以治愈皮肤损伤。此技术跟以往体外培养皮肤干细胞手段不同,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自然)杂志上。

研究团队所使用的新方法,是利用生物技术将伤口处间充质细胞转化为基底角质形成细胞,从55种可能参与定义基底角质形成细胞特性的「重编程因子」——蛋白质和RNA分子中,选出4种可以介导转化为基底角质形成细胞的因子,以之作为重建皮肤的基础,这一新技术或可使治疗大面积皮肤溃疡不再依靠复杂的整形手术。

小鼠实验显示,用这4种因子局部治疗小鼠皮肤溃疡,溃疡处会在18天内生长出健康的皮肤,也就是上皮细胞。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细胞在大面积皮肤损伤情况会逐渐扩张并与周围的皮肤相连,透过分子、遗传学和细胞测试也证明,这些新生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皮肤没有差异。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成果不仅有助于治疗皮肤损伤,对研究如何抗皮肤衰老和皮肤癌亦有帮助,但若要将此技术用于临床,还需对其长期安全性进行更多研究。

论文小档案: 《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虽然今天大多数科学期刊都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Nature》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期刊。

参考文章: In vivo reprogramming of wound-resident cells generates skin epithelial tissue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皮肤再生医学论文范文

    人类干细胞研究在我国获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员不仅发现了烧伤残存组织中的干细胞,而且拥有了对潜在具有再生功能的干细胞进行调控和培养以促进其增生的方法,从而率先实现了

    命丧与她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皮肤再生医学论文范文大全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压疮护理论文,供大

    淡蓝喵喵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皮肤科论文选题

    皮肤科疑难病历讨论课题有疑难病例讨论,特殊人群病例分析,诊断技巧讨论等。1、疑难病例讨论:介绍一些疑难或少见的皮肤病例,让学生或医生们共同探讨病因、诊断和治疗方

    来自巴厘岛的松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皮肤病论文选题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

    阿甘终结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皮肤再生医学论文

    女性绝经后后体内激素的平衡会失调,很可能会影响到某些消化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消化系统失常,消化系统失常就会在皮肤上显示如粉刺等。因此建议补充以下女性益生菌来调整消

    香了哩个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