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7

雨兰共舞
首页 > 医学论文 > 有关鼻窒病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绿兮衣兮

已采纳

bí zhì ·fèi jīng yùn rè zhèng

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heat amas *** ent in lung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鼻窒·肺经蕴热证(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heat amas *** ent in lung channel)是指肺经蕴热,以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鼻涕色黄量少,鼻气灼热,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伴口干、咳嗽痰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鼻窒证候[1]。

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鼻涕色黄量少,鼻气灼热,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伴口干、咳嗽痰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1]。

鼻窒(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chronic rhinitis)为病名[2]。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表现的鼻病[1]。本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无季节性和地区性,在受凉受湿后症状更加明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鼻病[3]。

鼻窒一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说:“鼻窒,窒塞也。”又说:“但侧卧上窍通利,而下窍闭塞。”指出了鼻窒的主要症状特点[3]。但历代文献有将鼻窒与伤风鼻塞相提并论,互为不分[3]。本词条仅针对慢性鼻塞而言[3]。

鼻窒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鼻炎[3]。

详见鼻窒条。

331 评论

妞妞宝贝814

bí zhì ·qì zhì xuè yū zhèng

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鼻窒·气滞血瘀证(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鼻塞多为持续性,鼻涕黏稠,不易擤出,嗅觉迟钝,鼻黏膜充血,呈暗红或深红色,鼻甲肿大,表面不平滑,如桑葚样,触之较硬,缺乏弹性,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等为常见症的鼻窒证候[1]。

鼻窒·气滞血瘀证患者鼻塞多为持续性,鼻涕黏稠,或黄稠,或粘白,不易擤出,嗅觉迟钝[1][2]。

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呈暗红或深红色,鼻甲肿大,表面不平滑,如桑葚样,触之较硬,缺乏弹性[1][2]。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

语言不畅,咳嗽多痰、耳鸣不聪,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1][2]。

邪毒久留不去,滞于鼻窍,致使气血瘀滞,故鼻甲肿实睹红,呈桑椹样[2]。

湿浊停留于鼻窍,内犯于肺,故多涕,或有咳嗽,多痰[2]。

邪浊蒙蔽清窍,则致耳鸣不聪[2]。

调和气血,行滞化瘀[2]。

可选用当归芍药汤[备注]当归芍药汤(经验方):当归、白术、赤芍、茯苓、泽泻、黄芩、辛夷花、白菊花、干地龙、甘草、薄荷、川芎加减治疗:当归芍药汤以当归、白术、茯苓调和气血,赤芍、川芎、郁金、姜黄行气去瘀,辛夷花、苍耳子、泽泻祛风通窍利湿[2]。

处方:当归10克,白术10克,川芎10克,辛夷花10克,菊花12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地龙干12克,甘草6克,郁金12克。水煎服。若头痛者,加白芷10克、藁本10克。痰涕多者,加桔梗12克、杏仁12克。

也可用通窍活血汤[备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红枣、麝香加细辛、木通、辛夷花等治疗:头痛者加白芷、藁木,咳嗽痰多者,加桔梗、杏仁等。[2]

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可用辛温通窍,祛见散寒的药物[2]:

1)碧去散或鱼脑石散吹鼻,每天3~4次[2]。

2)鹅不食草(95%)、樟脑(5%),研末和匀,瓶装密封,用时以薄绢包裹药末少许塞鼻,每天换药一次[2]。

3)以草茇、大白南星研末,炒热包裹,温熨囟前[2]。

取迎香、合谷、上星穴。头痛配风池、太阳、印堂、中等 *** ,留针15 min,每日或隔日1次[2]。

取穴人中、迎香,风府、百会,肺气虚者配肺俞,太渊,脾虚者配脾俞、胃俞、足三里[2]。灸至局部发热为度,隔日1次[2]。

辛夷花煲鸡蛋:每次可用辛夷花10~20克,鸡蛋2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

川草白花婉鱼头:川草3~9克,白芷6~9克,大鱼头 l个,炖服。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点压双侧迎香穴、上迎香穴、承泣、四白、风池,每穴点压 l~2分钟。每日2~3次,每次30~60分钟。

毛冬青渡注射下鼻甲,按常规表麻后,取毛冬青液2 ml,进行下甲注射,每两天1次,3次为一疗程[2]。注射方法参见下鼻甲注射法条。

表麻后用烙铁或高频电刀,蘸上麻油,烧灼下鼻甲,每7—10日灼烙1次,3次为一疗程。本法主要适用于鼻甲肥大,凹凸不平,经他法治疗久而不愈者。

鼻窒(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chronic rhinitis)为病名[3]。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表现的鼻病[1]。本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无季节性和地区性,在受凉受湿后症状更加明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鼻病[2]。

鼻窒一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说:“鼻窒,窒塞也。”又说:“但侧卧上窍通利,而下窍闭塞。”指出了鼻窒的主要症状特点[2]。但历代文献有将鼻窒与伤风鼻塞相提并论,互为不分[2]。本词条仅针对慢性鼻塞而言[2]。

鼻窒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鼻炎[2]。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耳鼻喉科的护理论文

    毕业论文,多少人心中的痛,过来人都体会过那种滋味。为了表示我对毕业生们的无限同情,在这里直接送上护理毕业论文一篇! 摘要 :目的 研究观察品管圈对眼耳鼻喉科护理

    Jonathan26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鼻咽癌预后论文

    肿瘤内科的护理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让肿瘤患者得到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地主李东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耳鼻喉科疾病的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

    蓝海Mari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有关鼻窒病的论文参考文献

    bí zhì ·fèi jīng yùn rè zhèng 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heat am

    伪文艺的姑娘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有关鼻咽癌的小论文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人有鼻咽癌病史,那么他的子女是特别容易患病的。根据细胞染色体及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等的研究,鼻咽癌的明显民族和家族聚集现象,推想鼻咽

    燕然铭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