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曲5678
蓝舌病是由昆虫传播的牛等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为特征。由于病牛的舌、齿龈、颊部黏膜充血肿胀、淤血后变为蓝紫色,故名蓝舌病。本病一旦流行,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情危急而大量死亡,且不易消灭。因此,各国均把本病列为重点防疫对象之一。
病原
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蓝舌病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本病毒对干燥和腐败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对酸敏感,在pH3的环境中迅速被灭活。
病羊和病后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牛、山羊和鹿等反刍动物感染后多数成为无症状带毒者,因此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畜的血液和各脏器中,且以发热期含量最高。精液可以带毒,因此交配也可水平传播,经胎盘可感染胎儿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库蠓叮咬传播,因此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湿热的夏季和初秋发病较多。本病在临床上极为少见。
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5~7天。病牛体温达4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嘴唇、舌、咽、胸垂发生水肿。口腔黏膜潮红、发绀。齿床、齿龈、舌和唇边缘出现烂斑。鼻孔内积有浓稠鼻漏,有时可见出血性下痢。蹄部皮肤上有线状或带状紫红色斑。脚趾间皮肤坏死,跛行。肋部、腹部、会阴、乳房和乳头皮肤出现斑块状皮炎。孕牛流产、死胎,新生犊牛先天畸形和脑积水、大脑半球变小等病变。病初白细胞减少,后白细胞增多,贫血。
病程数日至2周。剖检可见口腔黏膜和舌青紫、水肿、糜烂。皮肤有充血斑块。蹄部皮肤有暗紫色带。消化道黏膜有糜烂或溃疡,伴有出血点。肌肉内出血、变性,肌间胶样浸润。心内膜下出血。
诊断
根据流行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剖检病变可以怀疑本病。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或抗体检测。分离的病料有血液和脾脏。常用于检测抗体的方法有琼脂扩散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
防治措施
本病危害很大,一旦发病,应立即封锁,迅速上报。病牛隔离,细心护理,防止吸血昆虫叮咬。无特效疗法,可参照口蹄疫的方法处理口、蹄部病变,防止继发感染。流行地区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目前,国外生产的疫苗有弱毒冻干疫苗,也可用灭活苗。由于蓝舌病病毒型多,每型产生的抗体,只能保护动物不受同型病毒的感染。因此,需使用含当地毒型的多价疫苗,才起保护作用。
严加防范,严禁从有本病的地区引进牛、羊,消灭传播媒介——库蠓。定期药浴,驱除体外寄生虫。
Me馍馍27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不分品种、年龄均容易感染,由各种库蠓传播,多发生于夏季和早秋季节。其特征是发热,口腔、鼻腔和胃肠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病程为6~14天,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2%~30%,有时可高达90%,多由于并发肺炎或胃肠炎而死亡。
预防和治疗:
(1)接种鸡胚化弱毒疫菌和牛胎肾细胞致弱的组织苗预防。对圈舍定期进行消毒,杀灭吸血虫,防止本病的传播。
(2)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千克体重万~2万单位,败血康每头每次10~40毫升,分别肌内注射,每天2次。
雅婷0302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农业部颁布了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将动物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1、第一类是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如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牛海绵状脑病病原。
2、第二类是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如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3、第三类是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诊治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如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结核分支杆菌。
4、第四类是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扩展资料:
病原微生物注意事项: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 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病原微生物
花小卷2010
牛蓝舌病又名茨城病,是由茨城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突发高热、咽喉麻痹、关节疼痛等症状。
【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3~5天。病牛突发高热,体温升高达40℃以上,持续2~3天,少数可维持7~10天。精神沉郁、厌食、流泪、反刍停止、流泡沫样口涎。结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数减少。病情多轻微,2~3天可完全恢复。病牛腿部常发生疼痛性的关节肿胀。部分病牛在口腔黏膜、鼻腔黏膜、鼻镜及口唇等部位发生糜烂或溃疡。20%~30%的病牛表现为呕吐、咽喉麻痹、吞咽困难。由于饮水逆出而呈明显的缺水。偶尔发生吸入性肺炎而引起死亡。蹄冠部、乳房、外阴部可见浅的溃疡。
【诊断】
本病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防制】
发生本病后首先要隔离病牛,使病牛安静,给予优质干草或青草,控制精料。另外在这个时期要考虑到可能会出现“麻痹”,要采取多给饮水的措施。万一出现了“麻痹症状,为了避免危险性极大的“误咽性肺炎”,要通过注射或输液给牛大量补充液体。
治疗过程中,在前驱症状阶段要尽量使牛保持安静,给予强心和补液。对出现麻痹症状的病牛,特别重要的是补液,强心,补给营养。为达到补液的目的可静脉注射林格氏液,但应避免注射速度过快,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要想安全而又快速地进行大量的补液,进行腹腔注射较为方便。即在右侧肷部中央刺入较粗的注射针头,然后连接注射器,如果空气出入很容易,说明针头正确刺入了腹腔,随后将针头与复方氯化钠液瓶上的静脉导管连接进行输液。
已经出现咽喉头麻痹时间较长的病牛不但体液缺乏而且瘤胃及消化道内的水分也缺乏,为了使消化道恢复正常,必须补给水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误咽,必须用胃导管向瘤胃内注水,如果用这种方法困难,则要在左侧肷部中心点刺入套管针直接向瘤胃中注水。为了让水分在瘤胃内很好的停留下来,在几分钟内最好把牛头抬高,然后再慢慢放下。
天堂猫ivy
病原学蓝舌病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是一种虫媒病毒。病毒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有耐受力,对胰酶敏感;可被过氧乙酸、3%氢氧化钠灭活,在~之间稳定,在pH值以下被迅速灭活,在60℃30分钟被杀死;在干燥的血液、血清中和腐败的肉、下水中,可长期生存。病毒有24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病毒可以在鸡胚、初生哺乳期小鼠和仓鼠体内增殖。流行特点在世界历史上,牛瘟病毒分布于南纬40和北纬50之间。病畜、带毒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在某些种库蠓体内长期生存和大量增殖,且可越冬,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只能经过库蠓和伊蚊叮咬传播。病畜与健畜直接接触不传染,但是胎儿在母畜子宫内可被直接感染。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红细胞内,并能从精液排毒。绵羊易感,并表现出特有症状。牛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山羊和野生反刍动物如鹿、麋、羚羊、沙漠大角羊也可感染,但一般不表现出症状。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其发生和分布与库蠓的分布、习性和生活史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生于5月至10月,多发生于湿热的夏季和秋季,特别是池塘、河流较多的低洼地区。临床症状潜伏期为3~8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牛瘟的感染期为100天。绵羊蓝舌病的典型症状是以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显著减少开始。病畜体温升高达40~42℃,稽留2~6天,有的长达11天。同时白细胞也明显降低。高温稽留后体温降至正常,白细胞也逐渐回升至正常生理范围。病羊精神委顿、厌食、流涎,嘴唇水肿,并蔓延到面部、眼睑、耳,以及颈部和腋下。口腔黏膜、舌头充血、糜烂,严重的病例舌头发绀,呈现出蓝舌病特征症状。有的蹄冠和蹄叶发炎,呈现跛行。孕畜可发生流产、胎儿脑积水或先天畸形。病程为6~14天,发病率为30%~40%,病死率为2%~30%。多因并发肺炎和胃肠炎引起死亡。山羊的症状与绵羊相似,但症状一般较轻微。病理变化口腔出现糜烂和深红色区,舌、齿龈、硬腭、颊部粘膜发生水肿。绵羊的舌发绀如蓝舌头。瘤胃有暗红色区,表面上皮形成空泡变性和死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肌肉出血,肌间有浆液和胶冻样浸润。重者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并有湿疹变化。蹄冠出现红色或红丝,深层充血、出血。心内外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粘膜小点状出血。诊断方法1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2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病原鉴定、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CR,替代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采用鸡胚静脉接种是敏感、实用的病毒分离方法。蓝舌病病毒分离物可通过免疫荧光试验进行定性鉴定;用病毒中和试验时行定型鉴定。样品采集:用于病毒分离鉴定宜采全血(每毫升加2IU肝素抗凝)、动物病毒血症期的肝、脾、肾、淋巴结、精液(置冷藏容器保存,24小时内送到实验检查处理)及捕获库蠓。3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羊传染性脓泡病、绵羊痘、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恶性卡他热、茨城病、赤羽病等疫病鉴别。防治措施预防:⑴蓝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的特点,使免疫接种产生一定的困难。如需免疫接种,应先确定当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选用相应血清型的疫苗,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弱毒疫苗接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病毒血症,同时对胎儿有影响,导致母羊流产。运用时应加以注意;⑵严禁从有本病的国家、地区引进羊只;⑶加强冷冻精液的管理,严禁用带毒精液进行人工授精;⑷放牧时选用高地放牧,不在野外低湿地过夜,以减少感染机会;⑸定期进行药浴、驱虫,控制和消灭本病的媒介昆虫;⑹在新发生地区可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淘汰全部病羊。治疗:目前无有效药物。对疑似的病羊加强护理,避免烈日、风吹、雨淋,给予易消化饲料。用消毒剂对患部进行冲洗,同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预防继发感染。
这都行。。。。。
在医学领域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血压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血压医学论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牛蓝舌病又名茨城病,是由茨城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突发高热、咽喉麻痹、关节疼痛等症状。 【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3~5天。病牛突发高热,体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简称ADV)引起牛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以流产、早产、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