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卿WJQ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1月22日,吴阶平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幼年吴阶平在江南水乡那所闹中取静的大宅院里度过了最初的时光,4岁那年,父亲吴敬仪由人介绍来到上海宝成纺纱厂,小阶平也跟随父母告别了常州老宅,5岁那年,小阶平因父创办天津宝成纺纱厂而北上,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认字,6岁时就能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三国演义》等。10岁之前在私塾读《四书》、《五经》,打下较好的古文功底。同时也学习数学和英语,吴阶平的父亲是个经营企业很有办法的企业家,思想开明务实,主张子婿和亲戚们学医。医生能治病救人,又不会失业,还特别强调要做一个好医生,一定要到协和医学院学习。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吴阶平从天津汇文中学毕业时,步其姐夫、长兄之后,选学了医学,由汇文中学保送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在学期间由于患肾结核症,切除右肾,休学了一段时间。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吴阶平在学校期间,特别受到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的栽培与赏识。他在中央医院任住院医师,以缜密的临床思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他所经管的病人的病史、病情的发展和变化了如指掌。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沦陷期间吴阶平最初接触地下党。抗日战争胜利,他曾经高兴过,不久幻想就破灭了。这时他又接触了几位中共地下党员,为他们治病,同时从他们那里接受了一些革命道理,开始认识了共产党。当时,中国杰出的外科专家、脑外科专家关颂韬到北大医学院主持外科。他要吴阶平帮助他去建立外科,一方面任外科讲师,一方面又兼任中和医院的住院总医生。吴阶平欣然接受了。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吴阶平提升为外科住院总医师,翌年又升为外科主治医师。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947年他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以讲师身份开始踏上讲台,同时兼任外科主治医师。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吴阶平经著名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推荐,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现代肿瘤内分泌奠基人哈金斯教授。哈金斯非常喜欢这个年轻、勤奋的中国学生,有时看见吴阶平干脆利落地做实验、做手术,感慨地说:“你有几只手啊!”由于手术技术不一般,吴阶平在美国落下了一个“三只手”的荣誉称号。吴阶平坦言自己手艺非常好,由于自己的手可能比一般人的小些,特别适合做外科医生,“开个小口就进去了”。1948年,在进修即将结束时,哈金斯非常希望吴阶平能留下为自己主持临床工作。哈金斯在学生面前铺开了芝加哥大学医院开始兴建的科研大楼蓝图:“这是你将来的实验室,这是办公室。我可以把你的家眷都接来。”然而,吴阶平却婉言谢绝了。于1948年12月回到中国。1949年,吴阶平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任外科副教授,即筹划建立泌尿外科。 1951年,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三八线上浴血奋战时,他作为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军手术队队长,率领一支精干队伍奔赴长春,在后方医院工作,荣立了大功。 1956年—1957年间采取了改进措施,即在用手术切断输精管尚未结扎之前,向远段精道(即输精管、精囊、后尿道)注入少量杀灭精子的药物(如醋酸苯汞溶液)。此法简便可靠,1958年发表后,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对计划生育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1959年,吴阶平还设计了利用回盲肠进行膀胱扩大术,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上膀胱挛缩的患者。该手术在70年代甚至80年代欧美书籍和杂志上才作为最新的手术方法介绍给读者。1957年,首创输精管结扎时向精囊灌注醋酸苯汞以杀死残存的精子,使术后立即达到绝育效果(过去一般手术后都须经两三个月才成)。报告后立即在全国推广,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60年,吴阶平遇到一例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而手术表明并无肿瘤,只发现髓质增生。他查遍内分泌学专著,或否认有这种疾病存在,或根本忽略这一情况,在文献资料中他查到4篇报告,其中提到6例与他所见的类似。他认为此症虽属罕见,但不容忽视。 1960年—1976年的16年中,他收集到17个病例。在经历3个病例之后,他已能做到手术前即诊断为髓质增生。当时的化验条件不够完善,而且多数病例是“文革”期间收集的,但足以证明有这种疾病存在。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确定某一种疾病的存在则属于重大贡献。卫生部授予他科技成果甲等奖。 1961年9月,在19届国际外科学会上,吴阶平明确指出皮质醇症 (即柯兴式综合症)的病状在多毛的同时常合并脱发,他的报告为皮质醇症的诊断增添了新内容。1962年,周恩来总理派他率领中国医疗组去印度尼西亚为苏加诺总统治疗由于肾结石而使机能遭到阻障的左肾,经过4个月的努力,取得了十分完满的结果。总统的私人医生、商业部长苏哈托专门把各国记者请到总统别墅,发表声明表示感谢,并介绍以吴阶平为首的中国医学专家们同记者见面(新华社于1962年5月7日发了消息)。声明说,为总统进行治疗的维也纳医疗组曾经认为,总统的肾脏如果在三个月内或者最迟六个月内不能恢复机能,那么就必须动手术。由于中国医疗组的治疗,苏加诺总统的健康情况极为良好,特别是他的左肾已恢复功能。出此总统可以避免动手术了。苏加诺总统和夫人设宴欢送中国专家。吴阶平为此被授予印尼国家二级勋章。从此后,苏加诺有个伤风感冒的,也要把吴阶平请去。1968年开始,曾担任中央多位高级领导人的医疗小组组长。60年代,受周总理的委托,曾先后11次为5个国家元首进行治疗。仅为印尼总统苏加诺就治疗过5次。 1977年,他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这17个病例的报告。其中只有一例是错误诊断;其他16例病例或者治愈,或者治疗效果较好,病情有显著改善。这16例均有病理资料。16例中有一部分曾先在其他医院诊治,均被诊断为“嗜铬细胞瘤”。 1978年,他又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他的专题报告。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选入了这篇英文报告,摘要刊出,给予很高评价,国际医学界正式承认吴阶平的这项创见。 1983年9月,他参加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国际外科学会第30届大会,并担任大会副主席,在会上作了“肾上腺髓质增生15例长期随诊”报告。此项随诊复查工作一直延续到1985年,无一例演变为嗜铬细胞瘤。 2001年,获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2011年3月2日21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秋风泡泡
为了适应 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中华医学杂志自2001年1月起已经由月刊改为半月刊,2005年开始改为周刊 。并对杂志的栏目和内容作了较大更新与调整。在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读者来信等栏目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一些新栏目,如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 短篇论著、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等。
静静的娇儿
猪感染颚口线虫主要是由于食物的污染。食物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有幼虫的肉类和青饲料。猪的感染主要为成虫感染,成虫寄生于猪胃中,影响猪的消化功能。林秀敏等报道“刚刺颚口线虫对猪的致病性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猪颚口线虫病的临床症状为经常性呕吐、食欲减退、消瘦和体重减轻,早期血检嗜酸性细胞增高,本病的主要致病器官是胃和肝脏。胃的主要病变是胃底布满虫洞、粘膜增厚、发炎和溃疡,肝的病变是结缔组织增生、虫道出血、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萎缩和坏死。猪颚口线虫的感染在各地也较为普遍。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林秀敏等报道“福建颚口线虫研究:Ⅱ.三明、浦城颚口线虫流行学和三种颚口线虫幼虫及刚刺颚口线虫成虫肠道形态学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报告三明地区是猪刚刺颚口和陶氏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刚刺颚口线虫感染率为5%,陶氏颚口线虫在家猪和野猪的感染率分别为4%和。浦城县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4%,野猪感染率高达75%。鳝鱼是刚刺颚口线虫的重要第二中间宿主,也是主要传病媒介,三明地区鳝鱼的感染率为。林秀敏等还对四川的情况做了调查:“陶氏颚口线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实验”《厦门大学学报:自科版》,四川省名山和峨边县为陶氏颚口线虫典型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和;在流行区新发现4种蛙和1种蟾蜍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野猪是本病的重要感染源,感染率高达。而鼠类和家鸡、鸭为本虫的适宜转续缩主。 人体颚口线虫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颚口线虫引起的,少数病例为刚棘颚口线虫感染。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我国人体感染颚口线虫并不多见,迄今报道的病例不超过50例。颚口线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体感染的报道。此外,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喀麦隆也有此虫或疑似此虫的病例报道。日本和泰国有食鱼生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严重。在日本某些地区乌鳢的感染率高达,人感染率。我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感染此虫较为严重,当地居民又有“快炒乌鱼片”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此虫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感染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在泰国和日本,患者大多是因生食或食入未熟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鱼、鸡肉、鸭肉和猪肉所致。另有报道用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剑水蚤可感染灵长类实验动物,因此专家提出人也有通过饮入不洁水源而感染的可能。第三期幼虫自皮肤感染后,大部分在皮下组织和附近肌肉移行,在侵入肝脏,少数侵入隔肌、腹肌和背肌。经皮肤感染的幼虫侵入胃壁后发育为成熟成虫,个别则成为未成熟幼虫。人体并非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在人体中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致病部位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处。由皮肤侵入的幼虫,多数情况下会在身体的个部位发生皮肤肿块。由于幼虫的游走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此虫可在各脏器内寄居,肺、气管、胃肠道、尿道、子宫、阴茎、眼、耳、脑和脊髓中都有虫体发现的报道。虫体在人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乃至十几年。人体感染颚口线虫除了上述的被动途径外,还有部分主动行为感染者。民间有食入猪胃虫(颚口线虫)治胃病的说法,个别病例就是因此而感染并引起严重的颚口线虫病。杨清山等报道“杜氏颚口线虫引起人胃穿孔一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大楼村一农民因患慢性胃炎,误信民间习俗食野猪胃虫能治胃病,于2002年5月3日晨从猎来的野猪胃中获线虫(最后鉴定为杜氏颚口线虫)11条,裹在麦饼中活吞食,数小时后感到腹痛不止,当天下午多次呕血,并引发出血性休克,当夜10时许送县医院抢救。 国内人体感染颚口线虫的相关报道:张学妹等报道“人体棘颚口线虫Ⅲ期幼虫感染一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李小敏等报道“痰液中检出棘颚口线虫一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杜娈英等报道“人体感染刚刺颚口线虫1例”《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李朝品等报道“胃棘颚口线虫病一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李继红等报道“棘颚口线虫致消化道出血一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李世荫等报道“第46例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中华医学杂志》
1.1 投稿及审稿:为缩短稿件刊发周期,提高杂志运行效率,自2010年1月1日起,杂志不再接受纸版投稿和邮寄光盘,只接受网络投稿。杂志收稿、退作者修改、稿件是否
一般应包括:①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等以表明资料的真实性,在杂志发表时,姓名、住院号通常省略;②与该病有关的过去史、家族史;③重要的特殊的临床症
国内医学杂志都可以试一试,《中华内科杂志》、《中国社区医师》、《实用眼科杂志》等各个领域的医学期刊都是可以的,关于期刊的优劣自己鉴别吧。 病例分析(Case A
氯氰菊酯是低毒高较农药,喷雾完成后两天误食,不会造成中毒,但不提倡食用。最好等一个星期后再食用!
个案格式很简单,就要求病史资料,讨论及参考文献(有就写,没有就不写),以下有一篇个案仅供参考: 真菌性蝶窦炎1例报告 近年来,由于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