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4

啃鲍鱼的螺丝
首页 > 医学论文 > 禽大肠杆菌病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angdaxiang

已采纳

禽类大肠杆菌疾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闭眼缩脖打盹,粪便是白色的稀便,在没有其他的明显病症的情况下基本可以确诊为大肠杆菌造成的,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氟苯尼考配合盐酸多西环素配伍治疗,效果显著。如果自己是在无法确定疾病的时候,可以随时咨询天喵奥迪尔哦

290 评论

逍遥七星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炎症,如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对养鸡业危害严重。

(1)流行特点

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十分广泛,鸡舍空气、灰尘、垫料、饲料、饮水、鸡体表、孵化场、孵化器及使用用具等都存在有大肠杆菌。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种蛋传染给雏鸡,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卫生状况差,气候突变,断喙、接种、转群等应激因素以及感染其他疾病等都会诱发本病。本病常与鸡支原体病、鸡新城疫鸡、鸡白痢,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混合发生或先后发生。

近年来,集约化养鸡在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大肠杆菌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鸡群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

发病后,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火鸡则以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为主。多数情况下,因受各种应激因素和其他疾病的影响,本病感染更为严重。成年产蛋鸡多在开产阶段发生,死淘率增多,严重影响产蛋率。种鸡场发生本病,直接影响到种蛋孵化率、出雏率,造成孵化过程中死胚和毛蛋增多,健雏率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

(2)症状及病变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鸡只发病日龄、病程长短、受侵害的组织器官及部位,以及有无继发或混合感染有很大关系。

①雏鸡脐炎

俗称“大肚脐”。发生在1~6日龄内雏鸡,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皮下淤血、出血。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充血、出血、卵黄液黏稠或稀薄,呈黄绿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此种病雏多在1周内死亡或淘汰。

②肠炎

病鸡表现为下痢,小肠黏膜充血、出血。除精神、食欲差外,排淡黄色、灰白色或绿色混有血液的稀粪便。卵黄吸收不良,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死亡无明显高峰。

③气囊炎

经常与鸡支原体病并发,表现呼吸困难、喘气、呼吸音、张口伸颈等。胸、腹等气囊壁增厚呈灰黄色,气囊膜上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样渗出物或干酪样物,呈淡黄色或黄白色。

④肝炎、心包炎

腹腔发炎,腹膜粗糙,多见肝脾肿大,肝包膜增厚,呈不透明黄白色,易剥脱。剥脱后肝呈紫褐色;心包炎,心包增厚不透明,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

⑤输卵管炎

输卵管黏膜充血,输卵管壁变薄,管腔内积有数量不等的干酪样物,呈黄白色,切面轮层状,较干燥。有的腹腔内见有外观为灰白色的软壳蛋。产蛋下降,产白皮蛋和软皮蛋。

急性败血型病例呈急性死亡,雏鸡死前外表健康,嗉囊内充满食物。实质器官肿大出血,肝呈铜绿色,肝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⑥卵黄性腹膜炎

腹腔中见有大量蛋黄液,广泛地布于肠道表面。稍慢死亡的鸡腹腔内有多量纤维素样物粘在肠道和肠系膜上,腹膜发炎,腹膜粗糙,有的可见肠粘连。

⑦肉芽肿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较少见到。小肠、盲肠浆膜和肠系膜可见到肉芽肿结节,肠粘连不易分离,肝脏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灶。

其他如眼炎、滑膜炎、肺炎等在本病发生过程中有时可以见到。

(3)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特点和较典型的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正确诊断需要实验室检查。取病死鸡肝、肾等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粉红色短小杆菌。

(4)防治

本病的发生与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预防本病首先是平时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认真落实鸡场兽医防疫措施。种鸡场应加强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搞好常见病、多发疾病的预防工作。

免疫接种方面,由于大肠杆菌有许多血清型,型与型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制苗菌株尽可能采用本场发病鸡群分离的菌株,可收到较好效果。

鸡群发病后可用药物进行防治。庆大霉素、氟哌酸、新霉素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目前抗药性的菌株已经出现,且有增多趋势。因此,有条件的养鸡场及专业户在防治鸡大肠杆菌时,应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早期投药可有效控制病的发展,促使痊愈。对已造成上述多种病理变化的病鸡治疗效果极差。

近年来国内已试制了大肠杆菌死疫苗,有鸡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苗和多价油佐剂苗,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种鸡在开产前、接种疫苗后,在整个产蛋周期内大肠杆菌病明显减少,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有所提高,减少了雏鸡阶段本病的发生。

成年鸡注射大肠杆菌油佐剂疫苗后,鸡群有不同程度的注苗反应,如精神不好、喜卧、采食减少等。一般1~2天后逐渐消失,无须进行任何处理。因此,在开产前注射疫苗较为合适,开产后注射疫苗多会影响产蛋。

352 评论

superman0810

该病是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鸟类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致病性的菌株,经常栖居在外表健康的鸟的肠道中,当鸟遇到不利的应激因素(感染、过冷、过热、长途运输、饲料突变)时,这些菌株就可引起鸟发病。鸟蛋经常污染有大肠杆菌,且饲料和饮水也常被污染,这些都是传染源。有时人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1)临床诊断。鸟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后,临床上可呈不同的表现:①幼鸟发生脐炎:雏鸟脐孔红肿,常有破溃,腹部胀大,较易死亡。②气囊病:经常由本菌和其他菌混合感染气囊所致,气囊壁增厚,并有渗出物附着。③败血症:急性死亡。有时易引发眼炎、腹膜炎、心包炎。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肠粘膜有出血。但仪靠临床症状不易确诊,需做实验室诊断。

(2)防治。对于家禽,预防本病已开始用菌苗来免疫的方法,但由于血清型甚多效果不很理想。为了预防鸟发生本病,主要应加强饲养管理,对鸟蛋在孵化前消毒,避免和减少不利应激因素的出现。

若发生本病可用抗菌素进行治疗,但最好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药物。氯霉素l克/千克饲料,连用5-7天;庆大霉素5万单位/千克饮水中,连饮5天,也可用些磺胺类药物。局部可用消炎药涂擦(如紫药水、新霉素膏)。

213 评论

甜心小葡萄499

家禽大肠杆菌病(鹅俗称“蛋子瘟”)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是目前危害我国家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应以预防为主。禽大肠杆菌病主要症状表现为:

(1)生产性能大幅度降低 雏禽或肉禽患大肠杆菌病后,食欲减退或废绝,生长缓慢或停滞,死亡率很高,危害极大。患病母禽的产蛋率突然下降30%~40%,康复后多不能恢复其产蛋能力。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出现大量死胚,孵化率低。患病公禽阴茎充血肿大,失去交配能力。

(2)导致家禽发生胃肠炎 家禽精神不振,呆立或挤堆,缩颈,闭眼,不愿行动,羽毛松乱,排黄白色稀粪或绿色粪便,病禽肛门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

(3)发生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 大肠杆菌能导致家禽发生慢性输卵管炎,腹腔内出现大量的浅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包心、包肝)和游离卵黄,造成腹膜炎,外观腹部膨胀,呈“垂腹”现象。

预防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措施如下:

(1)改善家禽的饲养环境 目前,我国的养禽场或养禽户已经认识到“禽大肠杆菌病是环境病”。因此,应为散养家禽提供舒适洁净的养殖环境,保持禽舍干燥卫生,改善通风,降低灰尘,减少氨气含量,定期对禽舍、运动场、用具、设备等进行全面消毒。

(2)免疫预防 对种禽进行免疫接种后,具有一定的保护率,并对雏禽有一定的被动保护作用。详细免疫方法应按照疫苗产品标签标定的方法进行。特别强调:种鹅应在产蛋前2~4周内免疫注射1次大肠杆菌疫苗。

(3)药物治疗 可使用抗生素如新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等治疗禽的大肠杆菌病。

162 评论

相关问答

  • 禽大肠杆菌病的论文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关于大肠杆菌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2、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3、山东省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4、大肠杆菌m

    姜大大夫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蛋鸭大肠杆菌病论文

    1.病因 野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沾染病菌的蛋,病野鸭的粪便、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

    annywong199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肠杆菌病的论文

    大肠埃希菌201株耐药性分析胆盐抑制冷冻保存大肠杆菌生长的研究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大肠杆菌菌株大肠杆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策略

    金舟创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犊牛大肠杆菌病论文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技术,怎么鉴别犊牛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菌是引起大肠杆菌病的一种病原体。患该病的牛主要特征是发热明显,腹泻,排泄混有血液的粪便,1~2周龄的犊

    小聪聪爱妈妈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仔猪大肠杆菌病论文

    病原本属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本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60℃15min即可死亡,一般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大肠杆菌有菌体抗原(O)、表面(荚膜或包膜)抗原(K)和

    每天只睡4小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