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3

小小雯紫
首页 > 医学论文 > 玉米粗缩病论文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蝶澈0825

已采纳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粗缩病的出现导致玉米严重减产,那么玉米粗缩病应该怎么防治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防治技巧,供大家参考使用。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该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病毒由灰飞虱传播。灰飞虱是一种重要传毒昆虫,有随气流迁移和随雨水降落的习性,可通过吸食玉米植株汁液将玉米粗缩病病毒传播给健康玉米植株。近几年玉米粗缩病发生较重,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的减产。苗期是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敏感期,目前北方玉米陆续播种,因此要在苗期及早预防粗缩病发生。发生特点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重,病株明显矮化,高度不到健株的1/2,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面侧脉上现蜡白色突起物,粗糙明显。病株分蘖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靠灰飞虱传毒。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田埂、地边的杂草丛中越冬,翌春迁入玉米田。此外冬小麦也是玉米粗缩病毒的越冬场所之一。玉米5叶前易感病,10叶期抗病性增强。该病发生与带毒灰飞虱的数量及栽培条件相关,玉米出苗至5叶期如遇传毒昆虫迁飞高峰期则易发病。套种田、早播田及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病较重。玉米粗缩病的潜育期为10-20天。综合防治措施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加强监测和预报在病害常发地区要有重点地定点、定期调查小麦、田间杂草、玉米粗缩病的病株率和严重程度,同时调查灰飞虱发生密度和带毒率。对玉米粗缩病发生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指导大田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尽管目前玉米生产中应用的主栽品种有一定的抗病性,但缺少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且品种间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病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调整播期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在病害重发地区,应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降低发病率。杂草地边、田间杂草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在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用化学除草剂大面积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苗期时间,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减少传毒机会。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浸染源。药剂防治提倡播种药剂包衣种子,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玉米苗期的一些病虫害。在此基础上,对玉米粗缩病重点发生地块,在灰飞虱传毒危害期,尤其是玉米7叶期前,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5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隔6-7天1次,连喷2-3次,可防治灰飞虱、蓟马,同时兼治蚜虫,能有效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和蔓延。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技巧,希望对大家种植玉米过程中防治玉米粗缩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种植的玉米都能远离玉米粗缩病的侵袭,茁壮成长,获得丰收。

343 评论

金吉小酉子

玉米粗缩病是带毒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具有非常大的毁灭性,一旦发生了就很难治。那么,玉米粗缩病的症状有哪些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是什么呢?有什么防治方法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玉米粗缩病以带毒灰飞虱传播病毒。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边杂草下和田内麦苗下等处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春季带毒的灰飞虱将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以后由小麦和地边杂草等处再传到玉米上。此病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灰飞虱田间数量和带毒个体的多少,早播玉米发病重于晚播玉米,靠近地头、渠边、路旁杂草多的玉米发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湿而杂草多的玉米发病也重,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1.选抗、耐病品种。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品种之间病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农大108、郑单958、鲁单981、鲁单984等品种发病较轻,病株率在5%以下。2.农业防治。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播种前和收获前清除田边、沟边杂草,精耕细作,及时除草,以减少虫源。对玉米田及四周杂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病株和毒源,严重发病地块及早改种豆科作物或甜、糯玉米等,以增加经济收入。3.药剂防治。包括苗蚜防治和穗蚜防治。麦蚜、灰飞虱兼治的药剂可亩用10%吡虫啉10克喷雾防治;在玉米三、四叶期,对田间及地块周围喷药防治灰飞虱。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或10%吡虫啉15克,对水30-40公斤喷雾;也可用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或48%毒死蜱60-8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喷药力求均匀周到,隔7天再防治一次,以确保防治效果。

83 评论

zhouqian0825

玉米粗缩病怎么防治?玉米粗缩病症状有哪些?玉米粗缩病危害有哪些?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均会染发病,在玉米苗期染玉米粗缩病相对较为严重。玉米粗缩病在玉米5-6片叶较为铭心啊,病株心叶上呈现出油浸状的褪绿斑点,逐渐扩散整个玉米叶片。玉米粗缩病症状及危害:玉米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心叶不能够正常生长,玉米病株生长相对迟缓,造成玉米节间粗短;玉米粗缩病在玉米9-10片叶期时,玉米病株矮化较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大多数不能抽穗结实,导致玉米分枝少,果穗剂型,玉米植株严重矮化,花丝较少,严重的情况下,玉米不能结实。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借助昆虫进行传播,主要传毒昆虫为灰飞虱,属持久性传毒。还可侵染小麦、谷子、高粱等。玉米粗缩病传播途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在冬小麦及其它杂草寄主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借传毒昆虫将病毒传染到玉米苗或高梁、谷子、杂草上传播为害。玉米5叶期以前易感病,10叶期以后抗性增强,即便受侵染发病也轻。发病严重,所以玉米播期和发病轻重关系密切,灰飞虱成虫盛期,发病严重。田间管理粗放,杂草多,灰飞虱多,发病重。玉米粗缩病防治方法:为了及时的防治玉米粗缩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农业人员应加强玉米间的管理,选用优质的、抗病种的玉米品种进行播种;并及时玉米病株,并将其带离农田种植区域,进行销毁,可以有效的防治玉米粗缩病的侵害;加强玉米间的通风管理,选用药剂进行拌种,选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玉米粗缩病的传播。玉米在播种时,选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可有效的防止灰飞虱的危害,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玉米在播种后选用药剂对芽前土壤进行处理,选用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每亩550-575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极为显著。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玉米鞘腐病论文

    玉米生长中期,尤其是喇叭口期,一些地区的玉米田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玉米叶鞘处出现腐烂现象,并能闻到 一种腐败臭味。以后茎部逐渐形成浸溃状病斑,并迅速蔓延,致使茎

    WJH卡琪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玉米白斑病论文

    玉米出现大面积叶子扭曲,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要知道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气的,一般玉米叶片受到刺激以后,为了保护自己怕伤害,心叶就抱紧雄穗了,这样的好处是,药害虫

    岁月静好o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论文玉米小斑病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

    彩衣girl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玉米穗腐病论文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20多种霉菌会附着在玉米的种子、根茬、茎秆、穗轴等病残体上,在经过冬季以后,第二年,一遇阴雨潮湿的环境条件,病菌的子囊孢子就会很快生长成熟,遇风

    勤添Jacky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玉米腐穗病论文

    玉米穗腐病引起的原因包括品种和气候等,主要是禾谷镰刀菌等多种病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温暖潮湿,高温多雨,土壤湿度大的地方。这种病害在全世界的玉米生产地区都

    少年卡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