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44

品嵊红木
首页 > 医学论文 > 王波眼科论文2015年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灵蜜蜜

已采纳

(1)发生性抽动:实际上是喉部肌肉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

(2)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眨眼、蹙额、撅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

(3)秽语性抽动:控制不了的骂人、吐口水、学动物叫 。

115 评论

cn是一颗溏心蛋

网上找些眼科类的论文参考参考呗,,(眼科学)这样子的书~~

126 评论

萌萌cxm1004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抽动症?首先要好好的观察孩子,如果平常孩子从来都没有眨眼动作,突然间出现眨眼频繁,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有病理性眨眼。其次,还要看发生在什么季节,如果是春季、秋季,容易过敏的时候,孩子容易引起过敏季结膜炎,过敏季结膜炎有一些伴随的症状,它除了眨眼睛、揉鼻子之外,还有存在皮肤搔痒的症状。还有感染性的结膜炎也可以刺激眼部引起眼部不合适。最重要和抽动症区别的地方在于:如果孩子是过敏性结膜炎和感染性结膜炎,只要经过有效的治疗就会痊愈。而抽动症和一些多动症的孩子眨眼的动作在眼科治疗后并不会得到改善,慢慢还会发展成更加严重。最后同时观察孩子有没有伴随其他的抽动和多动的临床症状,基本就可以判断出来。张彩霞医生提醒家长:抽动症和一些多动症早期发作时不容易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往往等到情况严重时才后知后觉,让很多的孩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希望能够引起重视,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150 评论

棉花糖夫人

在如今社会儿童抽动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它是一种多发于小儿的儿童疾病,下面专家详细的介绍儿童抽动的基本症状:只有清晰明朗的掌握抽动症的判断知识并积极的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才能把抽动症患者从抽动症的悬崖边上拉回来。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动症诊疗基地的专家介绍说:抽动症从症状上判断如下: (1)怪态:挤眉、眨眼、皱鼻、噘嘴、耸肩、摇头、扭颈; (2)秽语:喉中常发怪声,不由自主清嗓子或干咳,常说脏话、粗话; (3)抽动:手脚及躯体、面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动摆动。 (4)抽动症:可在短时问内受抑制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 专家介绍说:其实判别一个小孩是否患抽动症很简单,不需要做许多复杂的检查,只需要以下两点就可基本判定: 第一:肌肉发生不自主的运动:如交替出现的刻板式眨眼、皱眉、咧嘴、做怪相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抽搐逐渐加重,并波及到颈、肩、上下肢,出现扭脖子、耸肩、甩胳膊、踢腿等,甚至全身抽搐。呼吸肌和吞咽肌抽动时可伴有各种发音,如咳嗽声、鼾声、哼声、打嗝声、清嗓音、喷鼻声、犬吠声等。有的还出现刻板式骂人话,吐唾沫及复杂的手势等。 第二:这种不自主的运动在持续半年以上:反复出现多发性、无意义的颜面部、四肢及躯干抽动或清嗓音,患儿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舌边尖红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询问患儿的脑外伤史、产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脑缺氧、缺血或窒息。

222 评论

漳南一邺

我有两个亲戚都是找的董万江院长做的手术,听说他手术做得好,那个谭刚主任也很好,很耐心的给病人讲解,也是白内障专家。

288 评论

张轶群123

董万江 眼科主任医师(教授级) 院长 书记 知名眼科专家 2011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眼科医师奖 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四川2011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 市、区党代表 涪城区第四、第五届人大代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研究生学历,曾先后在省医、华西、中山等医院眼科中心进修学习,现任国家卫生部人才中心眼科内镜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眼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四川省眼科专委会常委、省眼康复专委会副会长,省眼科医师学会常委、四川省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副会长、省卫生厅防盲治盲技术指导组委员、省卫生厅第七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绵阳市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绵阳市、涪城区病伤残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绵阳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坚实的眼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各种手术三万余例,亲自主刀白内障复明手术两万余例,撰写的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入刊国家级专业杂志和在全国学术会上交流,先后到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考察学习,四十余次参加国际国内眼科学术会议。擅长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加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种高端晶体植入术、眼内屈光显微手术、超高度近视眼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难治青光眼术、眼底病、网脱、眼外伤急救、眼台植入、斜视矫治、上睑下垂矫正和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德技双馨。张由良 主任医师 教授 知名眼科专家 中共党员 科主任毕业于泸州医学院,留校从事眼科、耳鼻喉科工作及教学8年;1983年至2000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从事眼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任五官科副主任、眼科主任、系绵阳市重点学科带头人,亲手组建了绵阳市白内障复明中心、低视力康复训练中心、近视激光中心、眼病防治中心。先后担任四川省防盲技术指导组成员、四川省眼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康复眼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视光专委会委员、绵阳市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专家评审评议委员会委员、绵阳市职业病鉴定组成员、绵阳市伤残鉴定委员会成员、绵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等。在国家、省级杂志等刊物上上发表论文26篇,2000年至2011年,组建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从事眼耳鼻喉科临床36年,擅长眼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对近视激光手术、白内障、青光眼、眼眶肿瘤、视网膜脱离、斜弱视治疗等有较深的研究, 特别是老年性眼病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和效果。张克勤 眼科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科主任川北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副教授(兼)。曾任绵阳四O四医院眼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绵阳市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劳动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绵阳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在近30年的眼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积累了的丰富经验。在国内多种眼科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各种眼外伤、近视、泪道疾病、眼表疾病、眼部肿瘤、眼部美容、眼底病、视膜脱离等多种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谈 刚 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级) 白内障专科组长 眼耳鼻喉科主任 中共党员 泸州医学院本科毕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7年,先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中心进修学习,曾在北京参加美国爱尔康白内障超声乳化培训,参加卫生部健康快车资阳站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原资阳市人民医院眼科、五官科主任,现任四川省眼康复专委会委员、市级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眼科专委会委员、绵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具有眼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德高尚,亲和力强。已成功主刀完成各类白内障手术8500余例;眼科各种手术一万余例;撰写1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参加省内外眼科学术交流。擅长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种高端晶体眼、眼内屈光显微手术、高度近视眼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联合显微手术及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刘 华 科教科主任 眼底病学组组长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绵阳市眼科专委会委员、曾先后两次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中心、中国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进修学习。从事眼科、耳鼻喉科临床工作十六年,具有坚实的眼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持有国家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PRK(LASIK)医师上岗合格证;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和学术会上交流。擅长眼底病、视网膜脱离复位、玻璃体切割(特别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千例,白内障、青光眼、复杂眼外伤等各类手术近6000例;对各种眼科病的激光治疗和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宋哲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临床眼科学博士,师从国内外知名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参加工作近二十年。2005年到东方医院成功开展了眼科后节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为全国二十余省、市地区患者施行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取得较好疗效;另外也为复杂性白内障患者及许多青光眼患者施行手术。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或参加省部级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校级课题2项。2000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临床眼科学硕士学位,主攻方向青光眼,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临床眼科学博士学位,主攻方向玻璃体视网膜。擅长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疾病、眼外伤、眼球破裂伤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出血,增殖等手术治疗及其它眼底病的诊治。胡绍柱 医务科主任 眼眶及整形学组组长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耳鼻喉系毕业、学士学位。从事眼耳鼻喉工作十五年,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耳鼻咽喉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眼鼻相关科、北京黄寺整形美容外科医院进修学习。对耳鼻咽喉科、眼科疾病诊治经验丰富,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和学术会上交流。擅长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窗引流术近2000例、眶骨折修复、视神经减压,鼻窦开放、鼻中隔矫正、鼻甲肥大部分切除术、白内障、泪道疾病(泪囊鼻腔吻合、激光、挂线等)、眼眶疾病、隆鼻等眼耳鼻部整形美容等各类手术6000余例;对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余素英准分子激光治近视专科、斜弱视学组组长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泸洲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眼科工作十六年,曾在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天津眼科医院进修学习准分子治近视、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具有扎实的眼科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和学术会上交流。持有国家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PRK(LASIK)医师上岗合格证,擅长准分子激光治近视、斜视矫正近2000例,白内障、上睑下垂、眼袋、双重睑(双眼皮)、内眦赘皮、泪囊鼻腔吻合等各类手术近9000例,开展准分子治近视、小儿眼科、医学验光及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陈冬斌 眼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电子部医学院, 曾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中心、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成都成仁眼科医院进修眼科,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有较好的外科基础和丰富的眼科临床经验。开展白内障、青光眼、眼表疾病、泪道疾病、眼底疾病等眼科、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青光眼联合式小梁切除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手术4000余例。赵德平 中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级) 中共党员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并师承家传及绵阳诸多名医精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内、妇、儿及五官科,尤其对心、肝、肾疾病、鼻炎、糖尿病、痛风、烧伤颇有独道。入编《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名医大辞典》。朱家利 中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级) 中共党员 先后毕业于绵阳中医学校、成都中医学院和北京前进大学中医系,大学本科学历。系绵阳专区首批名老中医朱安忠学术传人,绵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从事校内临床中西医诊疗和中医科研30余年,擅长中医肝胆脾肾肺胃等急慢性疾病诊治及内、妇、儿科各种疑难杂症,中医眼科、皮肤科等诊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孙秀萍 主治医师从事眼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表疾病、泪道疾病等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

185 评论

janesmonkey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的基本方法,护士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眼科作为一个小科室,在许多护理同仁的眼中,是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不起眼和不被重视的地方。1疾病只限于眼睛,患者95%以上可以自理;2病情很轻,不会危及生命;3工作量不大,用药简单,即使打针发药发生差错,也不会造成伤残或生命危险;4一般护理部都会将需要照顾的护士或能力相对较弱的护士配备给眼科。

1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要素

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是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有深入细微的工作作风,才能洞察到病情变化。

扎实的理论基础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病情的等值,迅速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疼痛甚至抢救生命。

丰富的临床经验 把护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不仅会用视、听、触、哭等感觉得到病人病情的主观症状,而且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体态以及言语行为的变化洞察病人的内心活动和躯体情况。

2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大内科工作近20年调至眼科,刚开始也错误的认为眼科工作与大内、大外科相比要简单许多,但护理许多眼病并发其他科疾病的患者后,认为眼科病人潜在的危险非常多,需要护士不仅具备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重症患者不会在自己岗位发生生命危险。我科于2007年至2009年3年时间,共转出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汉族42名, *** 尔族28名, *** 2名,蒙古族2名。内科病历45例,年龄在21-84岁,平均年龄55岁。外科病历29例,年龄在8-86岁,平均年龄39岁。内科疾病中以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多见。

外科疾病以颅脑损伤多见,现将典型病历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维族,以“左眼巩膜裂伤”收入我科,因酒后骑摩托车摔倒后导致左眼外伤,在当地医院做初步处理,行头颅CT无异常后送至我院急救中心,在我院再次行头颅CT仍未发现异常,平车推入我科,患者酒醉未醒,烦躁,颜面部及左眼外伤,行清创缝合,遵医嘱给予醒酒对症处理。次日,观察患者未见明显好转,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告知护士长,并通知主管医生,行头颅CT检查,结果回报:蛛网膜下腔出血,转至神经外科专科诊治。 病例2:患者女性,51岁,汉族,以“右眼急性视 *** 炎”收入我科,在询问病史时,患者主诉右眼视物不清,并伴有背部、腹部疼痛、腰部麻木,曾到乌市医科大就诊检查,未发现异常,未做治疗。次日晨12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行走时需扶墙栏,有跌倒的危险,感到很意外,立即上前搀扶患者入病室,协助其上床休息,仔细询问,患者主诉:胸部以下麻木,感觉迟钝,右下肢较左下肢无力,感到患者可能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立即将心中疑问汇报给护士长,并通知值班医生,请专科医生会诊及检查,查体:胸四平面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张力减退,双下肢膝反射+++,双侧踝反射++,右侧Babinski+,左侧chardark征+-,考虑:多发性硬化病,建议立即转上级医院诊治。

在74例转出患者中,内科患者年龄偏大,外科患者青壮年居多,且多为酒醉驾车撞车或摔伤致颅脑损伤,病情较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 讨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精神状态的紊乱,排泄物的异常等,都能提示危重病人的状况。因此,通过护士对患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患者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依靠仪器的帮助来提高观察的效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呼叫医生,并详细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早痊愈。

敏锐的观察力是现代护理人员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之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感是敏锐观察力的基础,只有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病情观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使护理人员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达到病情治愈甚至抢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慧玉.浅谈护士观察力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护理研究杂志, 2010,51.

[2]陈静,闽南华.临床带教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75-476.

[3]陈维英.病情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基础护理学,1995,103:196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视窗,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护理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著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5] 潘少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6.

[6] 陈晓梅,胥清容,杜沂岚.西南国防医药,~909.

84 评论

花葬夏季

就目前来说,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急剧上升趋势。而我国的抽动症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升高,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中国内地抽动症患儿已超过100万,且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诊断发现和有抽动症倾向的则可能更多。如何初步自测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1、症状检查:反复出现多发性、无意义的颜面部、四肢及躯干抽动或清嗓音;患儿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舌边尖红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寻找患儿的脑外伤史、产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脑缺氧、缺血或窒息。2、检查孩子背部:是否有颈椎习惯性脱位,在颈椎附近是否可触及压痛点。3、运动持久试验:查自我控制能力,患儿因为真阴不足,肝火上炎,内热过盛而致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4、翻手试验:让孩子坐于桌前,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下,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时,出现动作笨拙,甚至乱翻一气;如果翻手时不让摆动肘部,则两小指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温馨提示:以上测试只能对孩子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具体的检测还要经过正确的诊断来确定。但是如果发现孩子有抽动症,可通过外敷的瑞舒琼肚脐贴,每天一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91 评论

相关问答

  • 王波发表的眼科论文

    放在论文题目的下面  论文正文的上面呀     你可以下载一篇正规刊物的 论文看看呀

    森源实木家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眼科杨永利2015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还是有一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重视不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授课形式等各方面都还需要继续改进。下面

    wanguofang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田小波眼科论文

    泪道阻塞有些是可以通过按摩或冲洗疏通的

    泸州老叫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2015年医学论文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随着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在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检验医学结果为临床医学诊疗工作提供着重要的客观诊断和疗效判断依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

    2俊不在服务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王鸿眼科论文

    1997年,李娜来到普寿寺女子佛学院专修班学习,在那里被授予师长生的称号。而山西五台山的普寿寺却因为水土不服而肿了起来。于是,在1998年,李娜去了广州的一个尼

    Jasmine200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