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1

哒Q小巧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评审细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缌喵喵喵

已采纳

医学硕士论文评审意见(通用11篇)

在每年的答辩中,很多学生需要写自己的意见和导师意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硕士论文评审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固本活血法对COPO患者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临床标准方法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血液循环的方法,炎症因子IL—8和ICAM—1的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活血化瘀法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粘膜水肿、管腔阻塞,抑制间质细胞增生及平滑肌增厚,阻塞气道重构等功能,是顾本火雪效应的机制。初步意见如下:

1、论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解决临床关键问题入手,探讨相关治法的作用机制,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一定的创新性。

2、课题设计符合中医理论实质,技术方法先进,数据基本可靠,结论说服力充分。说明论文作者基本掌握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文献,能站在当代临床医学前沿开展课题研究和理论探索,具备独立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坚实的本学科基础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基本达到硕士研究生的要求。

3、论文书写规范,统计方法正确,逻辑结构清晰,文字表达流畅,建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4、如果能够进一步开展多中心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论可能更有价值。

黄芪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IL—4、IL—5及IL—13的影响

该文采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观察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血清IL—4、IL—5、IL—13及IgG的异常有关,黄芪多糖能够通过提高IL—4、IL—13及降低IgG而发挥治疗作用,并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粘膜免疫系统有一定的修复调节作用。评审意见如下:

1、该研究从解决临床关键问题入手,设计合理,指标先进,操作规范,统计方法正确,数据可信。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一定的创新性。

2、目前,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明确的临床疗效、深入的机理研究和系统的理论总结仍明显不足,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本文作者掌握了本专业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广泛搜集了本课题范围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成功地研究了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表明作者能站在当代中医药研究的前沿,独立地开展科研工作。

3、论文书写规范,统计方法正确,逻辑结构清晰,文字表达流畅,基本达到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建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与肾纤维化的共同作用特点

蛋白质组学从多蛋白网络水平阐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是当代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该文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等方法,比较了扶正化瘀方对肝、肾纤维化的干预效果和机制,发现调节物质代谢、氧化应激、细胞骨架蛋白等相关蛋白质组,是扶正化瘀方抗肝、肾纤维化“异病同治”的共同作用机制之一。并进一步证实,上调间质性胶原酶活性,促进异常沉积胶原降解,下调基膜性胶原酶活性,保护正常基底膜结构,是该方调节胶原代谢的共性特点。初步评审意见如下:

1、课题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扶正化瘀方对肝、肾纤维化的共同作用特点,符合中医理论精髓,设计具创新性,技术方法先进,数据基本可靠,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是中医药抗纤维化研究的开创性成果。

2、论文作者具备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能力,掌握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文献,能站在当代生物学前沿开展技术、方法和理论探索,达到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具备本学科坚实的基础和实际的技能。

3、论文书写规范,统计方法正确,逻辑结构清晰,研究思路值得推广,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4、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方抗肝、肾纤维化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及其相应的分析评价,可能更有意义。

丹参酚酸B盐抑制内皮素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收缩的作用机制研究

该文在SA—B能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抑制ET—1导致大鼠门脉高压及人和鼠HSC5收缩作用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ET—1刺激大鼠HSC5 收缩过程中Ca2+—MLCK和ROCK通路和SA—B抑制ET—1诱导大鼠HSC5收缩的分子信号机制(与Y—27632比较,各有长短)。在认真阅读大摘要后,初步意见如下:

1、课题从分子信号机制研究SA—B抑制ET—1诱导的HSC5收缩作用,是深入微观机制研究中药防治肝纤维化作用的.有益尝试,课题设计合理,指标先进,论证性强,是一篇中西医结合的好文章。

2、能够从此深度从事课题研究,表明论文作者已踏入该领域前沿,并基本掌握了本课程范围内的发展动向和主要文献资料。一方面反映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3、论文书写规范,计算数据可靠,逻辑推理正确,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4、引言第3节起头“HSC5对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具有收缩或舒张的能力,其中以内皮素—1(ET—1)作用最强”有语法错误,望更正。

刚才翻出去年4篇上海的博士论文评审,一并放在这里作为资料保存。

阻断TGF—β1在HSC内信号通路间“串话”研究丹参酚酸B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

该课题采用RNAi技术和信号通路的阻断剂阻断道路间的“串话”,研究丹参酚酸B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是我看到的不可多得的高水平博士论文之一。无论从技术方法,还是课题设计,都体现了当前该领域的前沿,体现了当代科研的严谨性和求真特征。

目前,肝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做了不少工作,但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课题设计的严谨性和研究深度明显不足。本文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掌握了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在丹参酚酸B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阻断MAPK通路内部“串话”和阻断Sand、ERK和p38信号间的“串话”,丹参酚酸B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得出了比较确切的实验数据,标志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层次。该研究体现了以下理念:

(1)借助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理论,使中医药研究水平贴近最新前沿;(2)尽可能排除影响结果分析的各种干扰因素,找到研究结论的唯一性或可重复性;(3)注重课题设计和论文总结的逻辑性。

该研究设计严谨,技术先进,操作规范,统计合理,数据可信。论文写作规范,逻辑性强,结构层次清晰,文字表达通畅,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硬化形成阶段方证病机及其效应机制的研究

该课题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模型研究了5种古典方剂的干预作用,并对有效方剂研究了效应机制,工作量大,指标先进,设计合理,操作规范,逻辑性强,数据可信,论文结构层次清晰,文字表达通畅,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运用比较医学方法研究古典方剂防治肝硬化的“病—证—方”效应,是富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思路。作者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广泛搜集了本课题范围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获取了不同方剂干预肝硬化的实验数据和作用机理,说明作者能够站在当前肝病中医药研究的前沿,具备独立从事中医药研究的能力。

由于时间仓促,论文中有一些体例尚不统一,建议在“材料与方法”之后(一、二部分合为一起),研究结果分成三个部分,使全文体例一致。

基于均匀设计的祛湿化瘀法对实验性脂肪肝不同作用途径的效应中药研究

该课题采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法”进行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体内外实验研究,为复方药理学研究探索一条崭新的路子,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前沿,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效应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为进一步优化组方、提高疗效和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新药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设计合理,指标先进,操作规范,统计方法正确,数据可信。论文书写规范,逻辑推理可靠,文字表达流畅,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建议作为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目前,虽然肝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明确的临床疗效、深入的机理研究和系统的理论总结仍明显不足,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本文作者掌握了本专业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广泛搜集了本课题范围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将“均匀设计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配伍效应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作者能站在当代中医药研究的前沿,独立地开展科研工作。如果本课题在药学研究方面(如来源鉴定、质量控制等)再加强一些,数据将有更加充分的说服力。

扶正化瘀方及丹参酚酸B影响TGF—β1抗肝与肾纤维化作用机制

该课题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肝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信号转导途径(TGF—β1、TβR/Smads通路),比较研究了扶正化瘀方及丹参酚酸B抗肝纤维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进一步阐释中医药抗器官纤维化“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从论文可以看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广泛搜集了本课题范围内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文献,获取了扶正化瘀方及丹参酚酸B影响TGF—β1转导的实验数据,表明作者能够站在当代肝病中医药研究的前沿,独立地开展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

肝纤维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虽然属于不同脏器的病变,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共同的机制。作者利用有明确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扶正化瘀方及丹参酚酸B来观察和比较二者在重要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课题设计严谨,指标先进,操作规范,统计正确,数据可信,推理符合逻辑,结构层次清晰,文字表达流畅,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不同功效经典方剂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的肝组织蛋白质组效应基础研究

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传统方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领域。该文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总蛋白2—DE图谱比较分析、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等方法,比较了茵陈蒿汤、下瘀血汤、黄芪汤、一贯煎、小柴胡汤等不同功效的经典复方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导致的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相关蛋白质的变化,研究发现调控细胞的异常增殖与凋亡、抗氧化应激损伤是茵陈蒿汤抑制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形成、改善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的效应基础;抑制细胞异常分化、抗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是黄芪汤减缓肝纤维化进程,改善神经递质、脂肪及糖代谢异常的主要作用环节。初步评审意见如下:

1、课题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不同功效的经典复方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导致的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相关蛋白质组效应基础,符合中医理论实质,有较强的创新性,技术方法先进,数据基本可靠,结论说服力充分,成果具有开创性。

2、论文作者基本掌握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文献,能站在当代生物学前沿开展技术、方法和理论探索,具备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坚实的本学科基础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基本达到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3、论文书写规范,统计方法正确,逻辑结构清晰,文字表达流畅,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验证,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4、如果能够多种模型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并比较不同模型的数据差异,可能更有价值。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需求VRP问题优化研究

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或正确建立数学模型、机械结构方案);独立进行实验工作;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有较好的专业外语水平 论文质量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计算及测试结果准确;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题目: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需求VRP问题优化研究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

开题报告

能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正确翻译外文资料;能较好提出课题的开题报告;综合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计算的正确性;论证的充分性

业务水平

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或正确建立数学模型、机械结构方案);独立进行实验工作;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有较好的专业外语水平

论文质量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计算及测试结果准确;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工作量、工作态度

按期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

导师评语

论文介绍了送货问题和取货问题同时存在的混合需求VRP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通过C编程进行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遗传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论文选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格式较规范。

254 评论

angela颖宝贝

2015年江苏卫生系列职称评审论文要求

2015年申报人员在网上提交所有材料,同时提交相关纸质材料。申报要求继续按照原省卫生厅《关于2014年度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苏卫人〔2014〕16号)执行,并作如下补充: 一、申报评审条件 (一)申报临床、中医、口腔、护理类专业的,提交的论文应是临床诊疗、临床护理的专业论文,实验及基础性研究论文不作为申报上述专业高级资格的评审论文。 (三)申报社区专业的人员,论文不作硬性规定。申报社区护理专业的人员,应提交2份反映本人解决本专业较为复杂问题的专题报告。 (五)申报人员的学历(学位)、任职(专业)年限、论文(专著)、病案、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化素质培训)、奖项、科研课题(含批文、鉴定、结题)等要素的截止时间均为2014年12月31日。 申报程序、时间要求 2015年申报工作采用网上申报为主,纸质材料为辅的方式进行,具体程序为:申报人员网上申报并提交材料、单位公示、单位或主管部门确认审核、卫生计生与人社行政部门逐级审核。 (一)个人申报(时间为2015年7月28日至8月28日) 申报人员登录江苏卫生人才网()“卫生高级资格申报入口”,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网上注册申报,按要求上传相应材料,同时上报相应纸质申报材料。8月28日24:00后申报系统关闭,逾期不再接受补报、信息修改和材料补充。 1、申报人员对照卫生类资格条件规定及本通知要求,根据“申报人员提交材料注释”(详见江苏卫生人才网 ) 和系统提示,将申报材料原件扫描或拍照,制作成PDF文件分类上传。申报人员对本人所填信息及上传附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清晰度负责。 (二)单位公示(7天) 申报人员完成网上申报后,在系统提交页面导出《2015年度江苏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交单位人事部门公示7天,对公示中反映的有关问题单位要及时核查,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三)确认审核(时间为2015年7月30日至9月2日) 县级及以下单位申报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携带《申报表》、纸质申报材料和相关材料原件,到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卫生局)进行确认。市级及以上单位申报人员到单位或主管部门确认。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申报。 (四)省辖市审核(截止时间为2015年9月25日) 各省辖市申报材料应经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人社局审核,并在申报表上盖章。试点省管县(市)仍按原渠道提交。 各省辖市于2015年10月12日前将申报纸质材料送省太湖康复医院,省有关单位于9月30日前将申报纸质材料送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五)省级终审。   《省卫生厅关于2013年度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苏卫人〔2013〕22号)(节选) 二、论文、著作要求 1、每篇送审论文(申报社区资格除外)应附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新闻出版机构查询”中“期刊/期刊社查询”栏目中的期刊查询结果(查询结果需打印“媒体名录查询详细”)。 2、每篇送审论文应提供论文引用的临床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来源一览表。论文材料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可溯源,论文内容须与本人申报专业相一致。 3、通讯作者或责任作者可视为第一作者。

4、对已到乡镇卫生院服务满1年的城市医生申报副高资格,在提交的规定论文篇数内,可提供1篇在市级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本专业论文。

5、申报副高资格,如仅提供1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本人须撰写10万字以上。

6、未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使用同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出版的不同版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能作为申报送审论文。

7、申报社区副高资格,应提供市级(含)以上专业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第一作者)2篇以上。在医学类或相关专业期刊(标有“ISSN”和“CN”)增刊上发表的论文,可作为申报社区副高资格的送审论文。

8、申报正高资格所提供的论文,不硬性规定出自核心期刊或中国统计源期刊。 9、从2015年起,申报临床、中医、口腔、护理类专业的,提交的论文必须是临床诊疗、临床护理的专业论文。实验及基础性研究论文一般不作为申报上述专业高级资格的论文依据。明年原则上可在规定篇数内提交一篇实验及基础性研究论文。 三、破格条件要求

1、不具备规定资历申报正高资格,补充一项破格申报条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相应奖项)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原则上只能提前1年。

2、不具备规定学历申报正高资格,补充一项破格申报条件:获得多项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其中至少有1项为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不具备规定资历申报副高资格,补充一项破格申报条件:获得多项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其中至少有1项为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原则上只能提前1年。

4、专科学历申报副高资格,补充一项破格评审条件: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或二等奖第1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5、以获奖成果或科研课题作为破格评审条件的,其内容须与申报评审专业相一致,同时提交项目设计书、立项文件、资金匹配及课题鉴定(结题)等材料。高评委专家对科研课题的专业水平进行评价。

四、卫生管理和医学工程专业申报评审要求 (一)卫生管理专业套用研究系列的资格名称,医学工程专业采用工程系列的资格名称。卫生管理专业参照卫生资格条件申报评审,评审时注重卫生管理的水平、能力和业绩;医学工程专业参照工程系列的资格条件申报评审。

(二)管理类、法律类、卫生类等专业学历(学位)可申报卫生管理专业高级资格。非国民教育的党校学历不作为申报的学历依据。

(三)晋升卫生管理和医学工程专业高级资格须具有申报资格的低一级资格,并从事卫生管理或医学工程专业工作。 (四)具有卫生高级资格的人员,可从现岗位直接平转卫生管理专业高级资格。 (五)通过卫生管理组评审获得的卫生类资格,以及通过医学工程类评审获得的主管技师资格,申报卫生管理、医学工程专业,可以视为具有申报现资格的低一级资格。 (六)申报卫生管理、医学工程专业的,提交论文应为本专业论文。平转人员提交规定篇数论文中,至少应有1篇为本专业论文。   江苏省主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条件(试行)(节选) 苏职称〔2003〕2号 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条件

第九条  论文、着作要求     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期间,出版、发表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着作、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有正式期刊号的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第一作者)3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

(二)出版本专业专着(主编、副主编)2部以上或撰写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着(20万字以上)1部。 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条件

第九条  论文、着作要求     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后,出版、发表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着作、论文,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有正式期刊号的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第一作者)2篇以上;

(二)出版本专业 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着作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江苏省社区主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条件(试行)(节选) 苏职称〔2003〕2号

社区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条件     第九条 论文、着作要求

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后,发表、出版本专业有学术、应用价值的论文(第一作者)、着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并在市级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

(三)出版本专业着作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社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条件

第九条  论文、着作要求     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后,发表出版本专业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着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并在市级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

(三)出版本专业着作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220 评论

相关问答

  • 评审医学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评审意见(通用11篇) 在每年的答辩中,很多学生需要写自己的意见和导师意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硕士论文评审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燃烧吧猪五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论文评审原则

    电子类职称共分5级:初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职称是按年限评的,分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现在各行业都在评职称,职称论文是评定职称的标准之一,各行业论文的格式

    我不想说11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医学论文评分细则

    1. 优秀(90~100分)(1)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刻苦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2)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

    旅游新四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医学论文评语详细

    论文评语是对论文质量和研究成果的评价和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论文选题:评价论文选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是否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2.

    有多久没见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医学论文评分标准细则

    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如下: 1、优 (90-100分) (1)论文选题好,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正确观点提出问题,能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有

    昂昂千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