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停吗
一篇标题为《打击炮制伪科学的假论文工厂》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该文章发布在《自然》杂志上,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从去年到今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初步统计撤回了370多篇与论文工厂相关联的稿子,预计还有一部分目前未查到的。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论文都是出自中国,大多数是来自医疗机构,在2020年光是医院被撤稿的论文就有197篇,这一数据并不惊奇,因为在此之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撤过很多论文。
通过这篇文章中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论文方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论文是对毕业生的考核、是对术业工作者的能力展现,而近些年抄袭论文的事情已经成了各学界的疑难问题。在一开始都抱着侥幸心理,虽然在国内没有被扒出曝光但一弄就出现在国外的媒体上、周刊上,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思考。
对于论文一直以来是很权威的论证,应该是不存在任何抄袭的,在学界一旦被发现抄袭将终身背上恶名被人看不起,可尽管如此依然有人那么勇敢,敢于做不应做之事,要知道在不被发现的时候虽然可以名利双收,但若被发现了可就是得不偿失,并且会让人质疑学界的真实水平。像医疗机构医院的论文出现造假,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医者职业能力的问题,医术和相关医学知识是否通过考核,毕竟医生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
论文造假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如何做到严格把控,在发现有抄袭者时应给予严厉的惩罚,好好的清清学界的歪风,不至于闹到国际平台上被人看不起。
huyingheng
目前来讲,硕士论文造假的话,其实也是能够发现得了的,因为硕士论文如果真的存在造假情况,被一些机构发现了的话,很容易就可以证明是弄虚作假的。而且现在来讲的话,论文真的如果造假了,被检查出来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有可能直接注销学籍的。
Vickey小姐
自5月起,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截至目前,PubPeer网站上能检索到有上述被质疑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含董晨的论文有24篇。
在这些论文里,出现了部分实验图像在不同项目中重复出现,但标记数值不同的问题;两幅实验图像相似度极高;不同指标的直方图完全一致的情况。目前发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
扩展资料
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
媒体查阅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导师担任通讯作者的情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普遍。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责任,因此通讯作者不只是个“通讯员”,实际上要保证文章的可靠性,对论文发表中各类问题负责。
因此,此番无论涉及的学生或博士后是否的确是“无意出错”,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这一责任无法推脱。这也提示各位学界“大佬”,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不只要对自己撰写的内容负责,更需要对整个团队负责。涉及学术问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清华医学院院长被疑论文造假,别让“子弹”飞太久
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两则《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情况通报》。第一份通报为接郑州大学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函或文件,指称该院多位医生涉嫌学术不端、涉嫌
随着2015年那场大规模的撤稿事件的全程发酵,论文造假的这个事件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对于基层一线的医生而言,可能部分医生并不具备识别真假论文的能力,如果
论文造假怎么处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涉事人尚未获得学位而进行论文造假,则取消涉事人的学位申请资格;2、涉事人在获得学位后被发现论文造假,则撤销涉事
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撰写并发表医学科研论文是医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一篇想要投寄医学科技期刊的文章,必须具备以下几项要素
随着2015年那场大规模的撤稿事件的全程发酵,论文造假的这个事件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对于基层一线的医生而言,可能部分医生并不具备识别真假论文的能力,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