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9

乖乖邓子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药学杂志主编终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垂杨紫陌

已采纳

杜钢军,男,1971年生,河南太康人,沈阳药科大学博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药学院肿瘤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与肿瘤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多项科研工作。2007年,杜刚军教授获得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人物简介 杜钢军主要研究:中药药理学以及中药方剂在现代抗肿瘤研究中对化疗药物增效减毒的研究,利用纳米技术改变肿瘤药物的剂型以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的研究,用细胞筛选法寻找新的抗肿瘤中药和化疗药物。而且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杜钢军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梁伟课题组共同合作发表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上的“磷脂-阿霉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促进对肿瘤的渗透性”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了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可以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蓄积并渗透到深层肿瘤组织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显著增强阿霉素的细胞毒性、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和降低药物的毒性;而且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

259 评论

方可可同学

患者生存期的长短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患者的身体状况、癌症的分期、恶性程度、治疗情况、恢复状况等。一般来说,早期癌症的患者治愈率较高,生存期较长,晚期患者治愈率低,生存期也较短。一般都说肺癌晚期的话是半年左右,但是也有很多接受治疗的可以活很多年,并不少见.通常情况下对于肺癌晚期患者多采用化疗结合参百益等中药辅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调理患者身体状况,比如说缓解疼痛,提高食欲,增强免疫力等。肺癌晚期患者治疗与不治疗还是要看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如果患者体质虚弱,承受不来化疗的副作用,还是建议采用中药保守治疗。这样相对来说活的更轻松些

222 评论

sally7juicy

肺癌晚期,不治疗活多久?有的人和人不一样,有的能活时间长一点,有的判定是肺癌,几天就吓死了,人人不一样

156 评论

小蟠桃儿

杜钢军?你说的是这个吧 亲2008年1月20日,由54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7年中国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杜钢军和他的研究团队以发表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上的“磷脂-阿霉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促进对肿瘤的渗透性”获此殊荣。这一研究成果还于2008年6月21日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学报》遴选推荐至媒体(Eurek8Alert)进行新闻发布。2009年8月份,杜钢军获得2009年度“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该奖是由中国药理学会与法国施维雅研究院于1997年联合设立的,是我国药理学学科领域最高奖。合作交流:在科研方面,杜钢军博士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路线与科学各界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每年都派遣硕士生到合作单位进行交流和学习。

227 评论

Xiaonini71

闫福林,男,1957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新乡市劳动模范、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鉴定和天然药物的研发。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5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和著作4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保健品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白素平,女,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河南省优秀教师。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博士后。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活性成分的发现、结构修饰、合成及构效关系、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新乡市科技局项目1项。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3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研论文47篇,其中SCI收录22篇。新乡市红旗区政协委员、新乡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刘巨源,男,1956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新乡市劳动模范。先后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和育人楷模等荣誉。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30年。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课程负责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及药物治疗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和教材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应用技术成果5项。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孙祥德,男,1963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药物分析学教研室主任。新乡医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讲本科生《药物分析》、《现代色谱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研究生《分离与色谱技术》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药物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先后承担省、厅、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房立真,男,1973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获得新乡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3年毕业于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专业;2003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有机合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合成和构效关系。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计划课题1项, 2012年获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已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7篇。赵 营,女,197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1997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专业专业,获硕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cLean医院进行单胺转运体调控研究和PD发病机制研究。2011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药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临床药理学。多年来,从事膜转运蛋白研究,致力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研究。掌握了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转运体功能研究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发表论文15篇,SCI收录12篇。吕洁丽,女,1980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优秀教师。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及中草药的品质评价。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标准制定等项目的研究。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新乡医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开放课题1项;参与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课题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贾岩龙,男,1977年出生,副教授,博士, 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学专业肿瘤生物工程方向,获医学博士学位。药理学省级重点学科肿瘤药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肿瘤与生物工程和肿瘤药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十五”、“ 211”工程重点学科“肿瘤与生物工程”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获2010年河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获得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徐 萍,女,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前主持承担新乡医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要从事中药抗辐射新药研发的研究。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IJRB 影响因子)。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吴 娇,女,1978年出生,博士,讲师。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2011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1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种质资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主持完成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十一五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SCI收录1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出版著作3部。刘 巍,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任药学院科研秘书。目前从事荧光化学探针方向的研究。赵 杰,女,1982年出生,博士,讲师。200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讲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和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项目的研究,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闫建伟,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发展新颖的反应方法学构建结构多样性的类药性结构骨架,通过对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活性天然产物骨架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阎玺庆,男,1971年出生,博士后,讲师。1992年毕业于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200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纳米摩擦学性能研究;200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代药剂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肝靶向制剂研究;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多肽类药物微米制剂的研发.2009年3月至6月,在扬子江药业集团从事药品研发工作。完成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深圳市科信局基金项目1项。主要从事药用高分子材料修饰及脑靶向研究。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1项,新乡市科技局基金1项,学校教改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黄 锋,男,1977年出生,博士后、讲师。2000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从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肿瘤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著10余篇,被SCI收录6篇。参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刘瑞丽,女,1975年出生,博士,讲师。199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药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曾参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获省级科研鉴定2项,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2部。孙彭利,男,1972年出生,博士,讲师。199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承担及参与课题4项,发表科研及教育论文10余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宋 宇,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神经药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主要从事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中针对胶质细胞的新药筛选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基金1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4篇。张来宾,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获中药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获生药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作为访问学者从事研究,从事多糖化学及逆流色谱研究。承担《天然药物化学》、《中医药学概论》、《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发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Chromatographia等杂志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宋宏林,男,1977年出生,博士,讲师。2003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剂学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工业药剂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研究方向:缓控释制剂和微粒制剂、注射给药系统、中药有效成分色谱分析及质量标准。标题: 关键字: 文章分类: 所有类型公告通知图片招生就业其他

162 评论

青柠果茶

您问的是一个问题,两个是一家,两个不同的俗称而已。”——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JCI国际标准认证医院。省癌症医学中心、省肿瘤防治研究所、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省抗癌协会设在本院,是全省肿瘤防治研究的中心。医院始建于1972年,位于长沙市岳麓山西北、西湖文化公园咸嘉湖畔,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亿元。一、组织结构完善,设备设施先进截至2014年1月1日,编制床位1300张,开放床位1839张,在职职工1785人,硕士296人,博士70人。专业技术人员约占91%,其中高级职称368人占21%,中级职称411人占2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设有41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9个研究室。拥有一批当代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省内首台PET/CT、IGRT及带多叶光栅医用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recise高能直线加速器、Infinia ECT、核磁共振、放疗模拟定位CT、进口多层螺旋CT、数字化平板胃肠机、进口平板乳腺机、高清电子胸腹腔镜及电子内镜、进口实时四维彩超等,100万元以上设备89台。投资5亿元的门诊医技住院大楼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为医院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专科实力领先,治疗手段齐备目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肿瘤科、专科护理、中西医结合科)。成功通过JCI国际医院标准认证,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此认证的肿瘤医院。作为全省肿瘤防治中心,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省肿瘤化学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南大学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均挂靠医院;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医院、国际造口师学校均落户医院。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国家南方基因组共同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与法国蒙彼利埃癌症中心结为友好医院,与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法国居里研究所等多个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医院诊疗水平和医学研究能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发展。以综合治疗为龙头,按病种建立16个治疗中心,每个病种有协定方案,为规范化治疗奠定了基础。为提高疗效,在完善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方式的同时,还开展了肿瘤整形、微创手术、组织工程、生物治疗、核素治疗、分子靶向、干细胞移植、血管移植、射频热疗、介入治疗等先进治疗手段。通过治疗,十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例五年生存率达到或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医院与香港有关方面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临床心灵关怀服务及李嘉诚基金会宁养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三、坚持科技兴院,促进健康发展坚持走科技兴院的道路。2011年至2013年间,共获得省、厅级科研奖12项;承担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93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65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3篇,合作发表70篇,核心期刊论文309篇,获得发明专利6项。主办《肿瘤药学》杂志,成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建有设备先进的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及6个临床治疗中心(全国食管癌临床研究分中心、省肺癌防治研究中心、省子宫颈癌防治研究中心、省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中心、省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省甲状腺肿瘤治疗中心)。湖南省肿瘤整形外科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院,省肿瘤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肿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及省肿瘤规范化治疗培训基地挂靠我院。建院四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患者至上,社会效益第一”,以较低廉的费用为肿瘤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促进湖南的肿瘤防治事业高水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同级同类医院的前列;受到部、省、厅的各种奖励四十多项,三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七次荣获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卫生部、人民网 2012年“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称号。在医院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博爱、敬业、求真、务实”的肿医精神,秉承着“同心同德兴医院,全心全意为病人”的院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院职工将以执着的医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医风,与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努力把湖南省肿瘤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建设成为技术先进、服务卓越、管理一流的国际化区域肿瘤防治中心及国家级优质医院。 医院服务承诺一、对病人一视同仁,热情、耐心、细致、周到为各位病人服务。二、 按时按质发出各项医疗检查的结果报告。三、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不自立、重复、分解项目收费。四、不使用假劣药品或生产销售使用无生产批准文号的自制药品与制剂。五、不搞任何形式的开单提成,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六、医疗服务活动中不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投诉电话:88651808(院办) 88651810(监察) 88651812(医务)

193 评论

相关问答

  • 肿瘤药学杂志主编终审

    杜钢军,男,1971年生,河南太康人,沈阳药科大学博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药学院肿瘤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

    乖乖邓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肿瘤药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恶性肿瘤常称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方法包括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应用传统细胞毒类抗肿瘤药或抗癌

    snowwhite白雪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终审要求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四个医疗区组成,分别位于: 1、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中山路222号,如下图所示: 2、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联合路193号,如下图所示:

    必须匿名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副主编

    张肇达,男,博士,教授,肝胆胰外科学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214重点人才工程计

    海棠花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主编终审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联系编辑者的方法有:1、直接按照书后面的地址为编辑者进行写信。2、也可以拨打书后面的电话进行联系编辑部,有机会能够联系到编辑者。以上就是中国比较

    杭州慕宇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