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7

panrongdong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二甲双胍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酒酿圆子珺

已采纳

二甲双胍不是中药,是西药。是糖尿病用药。

111 评论

星耀夜阑

你可以到文献数据库里去查,一般的研究机构都是有文献数据库的。

306 评论

haohao开心

相信大部分糖友对二甲双胍比较熟悉,二甲双胍是公认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和减肥作用,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作用,如二甲双胍具有抗衰老作用、预防烟雾引起的炎症、保护心血管、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改善肠道菌群、逆转肺纤维化、抗炎、抑制肿瘤生长、逆转生物年龄等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60多年,国内应用30多年。由于其优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深受糖友们的喜爱。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防治的核心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果没有禁忌症或不耐受,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但是很多人在使用二甲双胍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腹痛腹泻!

服用二甲双胍引起的腹泻是不耐受的表现,也是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多在用药10周后出现。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乏力、腹痛、头痛等。,而且这种症状在大多数患者身上都会出现,这也不例外。

已经有许多关于二甲双胍引起乳酸中毒风险的研究。乳酸中毒是人体内乳酸积累的一种状态,可能是致命的。事实上,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非常罕见。“考虑到二甲双胍的广泛使用,与二甲双胍相关的乳酸中毒文献报道数量很少。”二甲双胍已在禁忌患者中安全使用,可视为不会引起乳酸中毒的证据。"该报告继续解释说,像大多数药物一样,大量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致命的乳酸中毒. "二甲双胍过量引起乳酸中毒的情况,尤其是在无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中,说明如果大量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乳酸中毒。"

129 评论

AndyBarrel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服用药物时或多或少的都会担心药物副作用,这是人之常情。而对于糖尿病朋友来说,因为很多情况下都需要长期或者终身用药,对于药物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会更加担心。

而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也会有一些副作用,那么它们各有什么副作用?如何预防它们对身体的损害?我们分开来看一下。

二甲双胍是目前最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而且糖尿病诊疗指南也指出:如果没有禁忌证且能够耐受,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起始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且当单药治疗血糖尚未达标的患者,二甲双胍应继续作为背景治疗,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经历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以及通过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降低HbA1C。另外目前对于预防糖尿病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二甲双胍也有作用。尤其肥胖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更加适用。

所以说,应用二甲双胍这个药物,对于很多的糖尿病朋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药物。但是作为一种化学药物,难免会有一些副作用,对身体带来损害。

第一,二甲双胍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除特别严重腹痛腹泻,大多为轻度不适,多可以耐受,而且很多胃肠道反应是暂时的,随着药物使用延长,也可以自行消除。

如何减少胃肠道反应?

而对于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目前有了很多的其他克服的办法,比如先要小剂量应用,如果没有明显不适和降糖作用差,可以增加剂量服用;再者,通过肠溶制剂减少药物在胃内的消化;另外,通过普通片剂饭后或者饭中服用时间,肠溶片饭前服用等方式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而对于消化道出血等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就要高度重视,避免使用。

第二,维生素B12流失。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该药物还有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 12流失,如果维生素B 12流失,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病变,还会出现其他的并发,例如无痛性心肌梗塞、四肢麻木等。

第三,乳酸性酸中毒。

该药物还可以抑制乳酸生长,长期服用就会导致患者体内的乳酸增加,如果不及时的排出,就会累积在人体内引发乳酸中毒,通常见于肾功能很差的人。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神志不清、呕吐等症状。

另外还有其他少见的副作用为大便异常、低血糖、指甲异常、皮疹、出汗增加、味觉异常、心悸、体重减轻等等。

如何避免这类少见的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大多都比较少见,尤其是严重的副作用带来的身体损害,更是比较少见,而这些副作用的发生,多是由于二甲双胍使用过量或者禁忌症掌握不好造成的。

比如,严重的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者,二甲双胍就要避免使用,或者服用时补充这类维生素。

比如,对于肝肾功能明显受损者,就容易发生乳酸酸中毒等副作用,用药就要高度重视。

再比如,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周围血管病变等等疾病严重时,也会增加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可能,也需要高度重视用药。

尤其是长期酗酒者,不仅可以增强二甲双胍产生乳酸的能力,同时损害肝功能,而且乙醇和其代谢物还能抑制糖原异生而致低血糖。所以说,服用二甲双胍要戒酒。

所以说,二甲双胍作为最常用的降糖药物,日常应用时也要注意它对身体的损害,尽量避免它对身体的损害。

我们在来看一下格列美脲这个药物有什么副作用?如何避免它的副作用?

格列美脲是磺脲类降糖药物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它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起降糖作用。而且格列美脲一般一天一次服用即可,所以有些更好的药物依从性,被广大糖友选择服用。

第一,低血糖

由于它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所以可引起低血糖症,尤其老年体弱患者在治疗初期,以及不规则进食、饮酒及肝肾功能损害是更容易发生。

第二,消化系统症状

可有腹部不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但是这个副作用并不常见。

第三,引起转氨酶升高

有个别病例报道血清肝脏转氨酶升高。

第四,其他少见情况。

比如,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反应。另外,头痛、乏力、头晕、脱发、体重增加等等,但很少见。

如何避免格列美脲对身体的损害?首先要注意避免药物禁忌使用。

这个药物首先过敏者禁用,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尤其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外伤、感染或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要禁用。

另外,曾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史者禁用。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禁用。

而对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慎用;体质衰弱者、老年患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肾上腺皮质功能或腺垂体功能减退、尤以未经激素替代治疗者以及高热患者慎用。

所以说,以上人群如果使用格列美脲,就会加重身体损害,尤其需要注意避免使用。

另外还有哪一些措施预防格列美脲带来的身体损害?

比如,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这个是服用任何药物都需要注意的。

比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也不能随意延长疗程或突然停药。

再者,服药时不要忘记吃饭,还要注意用药期间检测血糖肝肾功等指标。

而对于血糖较高,通过日常生活方式和一种降压药物不能控制血糖时,常常应用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联合用药,这两种联合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同时避免二者的副作用。而小剂量联合用药带来的身体损害,要比单一药物大剂量应用带来的副作用要小,所以如果一种药物效果不好,就要增加另一种药物,而不要过大量服用一种药物。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作为日常降血糖最常用的药物,难免会有药物副作用,但是通过很多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副作用对于身体的损害,日常用药需要注意,必要时联合用药要优于单一大剂量用药。

291 评论

杨杨杨远远

如果想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发生不适要及时就医找原因,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服药期间避免饮酒,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定期检测血糖,定期复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有无其他并发症,药物有无副作用。服用药物期间,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整心态等,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二甲双胍

在临床上,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主要通过降低肝脏血糖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减少小肠吸收血糖来降低血糖,降糖效果可靠,能控制和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而且能减轻体重,不仅是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的首选药物,而且还适用于2型糖尿病正常体重的患者。

格列美脲

格列美脲是磺脲类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具有胰腺外效应,能显著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从而节省内源性胰岛素,相对降低体重,也能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能达到日用一次,24小时稳定控制血糖,具有长效的特点,并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

胃肠道反应

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与服药后药物迅速释放有关,引起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刺激胃粘膜所致,绝大多数发生在开始治疗的前10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多数患者可逐渐耐受,上述副作用可基本消失。

应对胃肠道反应

应从小剂量开始处理胃肠反应,缓慢增加剂量可有效地减少治疗初期胃肠反应的发生。提示二甲双胍治疗开始剂量500 mg,每日2次,如无明显的胃肠不良反应,可逐步增加至1000 mg,每日2次。

乳酸中毒症

原发性乳酸中毒可发生在二甲双胍出现蓄积时,这是一种非常罕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按常规剂量使用二甲双胍并不增加乳酸酸中毒的危险。

应对乳酸中毒

解决乳酸酸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对那些有充血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肾衰竭或肾功能严重恶化,肝功能不全,脱水,酗酒等症状的病人长期禁用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常表现为心慌、手抖、抽搐、出汗、饥饿、神志不清、四肢无力、认知障碍、嗜睡、昏迷等。

应对低血糖的措施

如有低血糖,应立即补充15 g葡萄糖或糖类食物,建议2块方糖,一大勺蜂蜜,半杯果汁或一杯脱脂牛奶,这些食物能迅速纠正低血糖。

每个人使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发生不适要及时就医找原因,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190 评论

Kinglijiji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服用药物时或多或少的都会担心药物副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很多情况下需要长期或终身吃药,对于药物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更加担心。

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难免会有一些副作用,如果能正确认识并科学服用即可避免。

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是传统的两类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了,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人的首选药物和基础药物,它有多重的控制血糖作用,可以抑制肝糖的产生,减低肠道对糖的吸收,而且还可通过增加外周糖的摄取和利用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格列美脲作为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物,能够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糖原合成、抑制肝糖产生以及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等。格列美脲具有多重降糖效应。

二甲双胍可能会出现恶心、排气、腹胀、腹泻和胃部不适等症状。在极少数情况下,二甲双胍可能导致严重的乳酸酸中毒,当体内乳酸积聚过多时,可能会出现异常虚弱、疲倦或嗜睡、呼吸困难、异常的肌肉疼痛以及突发的胃部不适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治疗。

格列美脲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其他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尿液深色以及胃部不适等,磺脲类药物可能还会引发皮疹和对阳光有反应。

这两个药物联合应用,从作用机制上,要有互补作用,对于血糖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的降低,都优于单服一种药物的效果。研究数据表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3个月,均可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1、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主要要注意胃肠道的耐受性,特别是服药初期,对于胃肠道出现不适、恶心、腹痛、呕吐、腹泻等多重问题,一定要从低剂量起始。

2、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联合应用时,要注意低血糖的风险,特别是年老体弱的患者,都是引起低血糖的风险因素。

3、服药期间不要喝酒。人们在服用二甲双胍之后的2个小时就会达到高峰,而究竟也会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喝酒以后的2个小时也会达到高峰,这样会出现低血糖的发生。

4、在服药期间应该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长期用药后应关注药物副作用,避免肝肾损伤。

5、不要在空腹时候服用。很多患者在空腹服用二甲双胍时,很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的感觉,甚至食欲也会随之减退。所以患者最好在进餐过程中服用,这样就不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289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二甲双胍论文

    SCI论文[1] Zhao H, Wei R, Wang L, Tian Q, Tao M, Ke J, Liu Y, Hou W, Zhang L, Yang

    蔡zhong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二甲双胍与糖尿病论文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不仅2型糖尿病要用到,1型糖尿病有时也要用到。这个药不仅效果好,副作用小,还便宜。 就是俗话说得,好用不贵。在2型糖尿病的治

    美妮宝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二甲双胍抗卵巢癌论文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年的 历史 ,凭借着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是目前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近年来,针对二甲双胍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研究发现,那

    出走的熊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药学毕业论文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年的 历史 ,凭借着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是目前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近年来,针对二甲双胍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研究发现,那

    尛尛尛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论文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不仅2型糖尿病要用到,1型糖尿病有时也要用到。这个药不仅效果好,副作用小,还便宜。 就是俗话说得,好用不贵。在2型糖尿病的治

    两小酒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