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5

吊炸天1234
首页 > 医学论文 > 坏疽性脓皮病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有个性

已采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尽我们所能,给他们带来希望。

89 评论

芬琳漆厦门站

坏疽性脓皮病表现为破坏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的皮肤溃疡,临床还出现疖样结节、脓疱或出血性大疱。就早期结节红斑或脓疱,坏疽性脓皮病可归属于血管炎。触痛性的结节红斑,初为红色,以后中央变蓝色,最终形成溃疡。一个或多个水疱、脓疱,类似痤疮、毛囊炎、一过性棘层松解性皮病或疱疹样皮炎等。两种皮损可同时出现,也可互相转变。皮损可发生于正常皮肤或原有皮肤病的部位。潜行性边缘的痛性溃疡和渗出带有恶臭的黄绿色脓液具有诊断价值。一旦明确诊断,即予口服大剂量皮质激素。

坏疽性脓皮病中有半数病例伴发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或与皮损同时出现或在其后出现。另外,坏疽性脓皮病还与许多有关节炎表现的疾病有关。最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是坏疽性脓皮病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其中以先天性和获得性低丙球蛋白血症,单克隆丙球病比较常见,包括IgA、IgG或IgM病。

坏疽性脓皮病预后不良,尤其与免疫系统是否累及有关。但当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被控制后,皮损有望愈合,虽然以后还可复发。

坏疽性脓皮病

pyoderma gangrenosum

坏疽性脓皮症

皮肤科 > 皮肤血管病及淋巴管病

L88

有人证实,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对DNCB、念珠菌素和链激酶延迟反应有缺陷。这可以解释当网状内皮系统极度低下,当有微小的损伤或伤害时,即可出现皮损。新皮损亦可因针刺产生,这一超敏反应尤其在疾病的急性期和接近皮损处最强烈。已证实在豚鼠皮肤中有一种能引起皮肤坏死的血清皮肤坏死因子,但其特异性不明。公认的免疫机制缺陷的证据是:众多患者有丙种球蛋白病、异型蛋白病、T细胞失调或吞噬细胞缺陷等。

坏疽性脓皮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属Shwartzman反应。许多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免疫反应低下或不正常,说明本病与免疫系统缺陷有关。有作者报道了4例患者,显示皮肤无反应。

组织病理:无特异性改变。表现为无菌性脓肿,其中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出血、坏死和肥大细胞浸润。凝结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在活动边缘表现淋巴细胞性血管炎,提示血管内皮是一个早期的靶器官。早期坏疽性脓皮病的皮损与Behcet病、中性粒细胞性皮炎相仿。与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也有部分相似。浸润细胞中有较多的多形核白细胞,也有上皮细胞和巨细胞,特别是在慢性病例中,单核细胞显著,甚至有上皮瘤样增生。病理检查可排除阿米巴病和深部真菌感染。

坏疽性脓皮病的原发皮损因累及深度不同,可表现为:

1.触痛性的结节红斑,初为红色,以后中央变蓝色,最终形成溃疡。

2.一个或多个水疱、脓疱,类似痤疮、毛囊炎、一过性棘层松解性皮病或疱疹样皮炎等。两种皮损可同时出现,也可互相转变。皮损可发生于正常皮肤或原有皮肤病的部位。

原发皮损逐渐水肿,并迅速形成溃疡,境界清楚,边缘淡蓝色,常增厚隆起,有时呈高低不平和潜行破坏,中央溃疡基底呈红色,深浅不一,像火山口,表面附有恶臭的黄绿色脓液,溃疡周围早期绕有红晕。因皮肤和皮下组织毛细血管静脉血栓形形形成,皮损不断向四周呈离心性扩大。溃疡大小不等,小如黄豆,大者直径可至10cm或更大。数目较多,最多可达百余个。皮损多疼痛,也有长期不痛。部分病例可自愈,愈后留下萎缩性筛状瘢痕。常不伴淋巴结或淋巴管病变。

真皮深部型或水疱大疱型也不少见,此型皮损多为单个,并伴有其他症状。出血性大疱型通常为大疱,较表浅,有疼痛,疱液可达 L以上,此型常与急性白血病和其他髓性增生性疾病有关,但也有15%的病例无此相关疾病。个别病例有Behcet综合征的表现如口腔生殖器溃疡或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非典型病例与爆发性紫癜、中性粒细胞性皮病、结节性红斑或结节性血管炎相似。

皮损可累积全身,主要累积小腿、大腿、臀部和面部。唇和口腔黏膜,甚至眼睑和结膜可出现脓疱和侵蚀性水疱。20%病例有同形反应。

疾病活动期可出现毒血症状和长期发热,这些全身症状的迅速消退依赖于皮质激素的应用,体温可在24h内降至正常。

坏疽性脓皮症溃疡常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年,但患者一般情况尚好。

坏疽性脓皮病中有半数病例伴发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或与皮损同时出现或在其后出现。另外,本病还与许多有关节炎表现的疾病有关,如Behcet综合征等。最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是本病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其中以先天性和获得性低丙球蛋白血症,单克隆丙球病比较常见,包括IgA、IgG或IgM病。已有报道与骨髓瘤有关。出血性大疱型坏疽性脓皮症与髓性增生性疾病有关,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和髓性纤维化等。本病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疾病有重叠,如角层下脓疱性皮病等。

坏疽性脓皮病中有半数病例伴发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或与皮损同时出现或在其后出现。另外,坏疽性脓皮病还与许多有关节炎表现的疾病有关,如Behcet综合征等。最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是坏疽性脓皮病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其中以先天性和获得性低丙球蛋白血症,单克隆丙球病比较常见,包括IgA、IgG或IgM病。

诊断依靠临床形态。潜行性边缘的痛性溃疡和渗出带有恶臭的黄绿色脓液具有诊断价值。

坏疽性脓皮病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病:起病突然,脓疱成分为淋巴细胞,无溃疡,皮损愈后无瘢痕。

2.术后进行性坏疽:多见胸部或腹部,常是单个损害,可从皮损中分离出微需氧的链球菌,对抗生素敏感。

坏疽:潜行性溃疡与本病相似,但现今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感染不常见。

肉芽肿:有多脏器损害,皮损多形性,呼吸道为好发部位,CANCA阳性。

5.暴发性紫癜:皮损分布较广泛,进展较快。

6.阿米巴病、隐球菌病和芽生菌病:可通过微生物学和病理学检查明确。

一旦明确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即予口服大剂量皮质激素:1~3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1g/d,共5天,加入5%葡萄糖溶液150ml,静脉滴注,1h滴完。一些病例可辅以Salazopyrin、磺胺吡吡啶或细胞毒药物治疗。Salazopyrin具有抗生素、免疫抑制和抗前列腺素作用,用法4~6g/d。也可皮损内注射地塞米松,但疗效不一。可用合成树脂敷料覆盖引流。高压氧舱可减轻疼痛、加速愈合。有用碘化钾治疗成功的例子。己酮可可堿有抗TNF作用,也可使用。伴有相关疾病者要治疗相关疾病,包括用米尔法兰治疗骨髓瘤。还可用环孢素10mg/(kg•d)。有用氯苯吩嗪200~400mg/d控制病情。如无继发感染,局部治疗宜温和,对症处理。有些伴肠疾的病例行结肠切除术后常无效。米诺四环素100mg,2次/d,对亚急性病例有特效。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在30年前流行,近来又被采用。

坏疽性脓皮病预后不良,尤其与免疫系统是否累及有关。但当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被控制后,皮损有望愈合,虽然以后还可复发。

链激酶、葡萄糖、磺胺、磺胺吡啶、地塞米松、氧、碘化钾、己酮可可堿、环孢素、四环素

347 评论

夜未央周

对于坏疽性脓皮病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关于你请问的坏疽性脓皮病这个问题我来为你解答:由于病程长,溃疡面深大,长时间限制鱼肉类食物,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因此,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含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如浓鸡汤等,忌食辛辣刺激之物,戒烟酒。1.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急性病例,必要时可试用冲击疗法。2.免疫抑制剂仅用子有内脏损害者,可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3.抗菌药物可采用美满霉素及柳氮碘胺吡啶等.

268 评论

柚子chatmonkey

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含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如浓鸡汤等,忌食辛辣刺激之物,戒烟酒。

275 评论

紫枫2007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慢性、坏死性、溃疡性、瘢痕性、疼痛性皮肤病。好发于30~40岁的男性,面部、肩部、背部是常见部位。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迅速形成潜行性溃疡,剧烈疼痛,应考虑本病。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糖尿病坏疽截肢患者论文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阳光明媚161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糖尿病性细菌性坏疽论文

    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

    多收了三五斗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糖尿病坏疽论文免费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高,随之而引起的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足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尚家宜商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一列坏疽脓皮病论文

    对于坏疽性脓皮病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关于你请问的坏疽性脓皮病这个问题我来为你解答:由于病程长,溃疡面深大,长时间限制鱼肉类食物,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

    离风携妻同行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糖尿病坏疽截肢率论文

    非常高。而且糖尿病会引发很多其他的问题,所以糖尿病人身体非常的脆弱,很容易出现问题。

    纯爱火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