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3

04年8月6号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肠炎中药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豆他妈妈

已采纳

慢性肠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虽然没有急性肠炎来的快,但慢性肠炎病程一般较长,如不及时对因对症治疗,可使肠胃功能紊乱,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失常,影响机体正常运行。

慢性肠炎属于中医的“泄泻”范畴,常由外感寒、湿、暑、热之邪所致。因病程较长,以虚证多见。

中成药治疗慢性肠炎,以补虚、涩肠、止泻为原则,既治标又治因,临床疗效明显。

常用的药物有四神丸、固本益肠片等6种中成药,了解各自的功效特点,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推荐对因对症的药物。

01四神丸

功效: 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适应证: 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对应症状为肠鸣腹胀、五更泄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用药提示: 四神丸为治疗五更泄泻的经典药物,脾胃虚寒型慢性肠炎可用。但湿热泄泻忌用。

02固本益肠片

功效: 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适应证: 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对应症状为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等。

用药提示: 固本益肠片温补涩肠兼有行散的作用,针对的是寒性泄泻。湿热泄泻者忌用。

03丁蔻理中丸

功效: 温中散寒,补脾健胃。

适应证: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挛痛,呕吐泄泻,消化不良。

用药提示: 丁蔻理中丸针对的也是寒性腹泻,但含有丁香和豆蔻,具有行气解痉的作用,更适宜寒性泄泻伴肠痉挛疼痛者。急性泄泻不适用。

04补中益气丸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适应证: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对应症状为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

用药提示: 补中益气重在补气,无散寒作用,针对的脾胃气虚引起的泄泻。阴虚内热者不适用,

05参苓白术丸

功效: 补脾胃,益肺气。

适应证: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药提示: 湿热内蕴所致的泄泻、厌食、水肿、以及痰火咳嗽者不宜服用。参苓白术丸既能用于脾虚泄泻,又能补益肺气,止咳,可用于治疗气短咳嗽。

06肠胃宁片

功效: 健脾益肾,温中止痛,涩肠止泻。

适应证: 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对应症状为大便不调,五更泄泻,时带黏液,伴腹胀腹痛,胃脘不舒,小腹坠胀;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提示: 成分中含有罂粟壳,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儿童慎用,运动员慎用。

以上6种中成药都是针对慢性肠炎病症,不适宜急性肠炎使用。

220 评论

乐乐媚娘

肠炎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很大,那么如何用中药去治呢?常见的又有哪些?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直肠炎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那么在中药当中我们可以选择太子参、灸黄芪、白术、甘草、罂栗壳和白芍,以及石榴皮和明矾,这位药剂主要是适合那些慢性的查直肠炎患者,由于出现了体虚乏力,可以接使用这种药。

如果是慢性的直肠炎患者,突然的发作了直肠炎这个时候应该选择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能够去帮助患者润肠通便,那么这类患者最好是选择枳实导滞丸,对于排便次数比较多的患者可以选择这种药物。

对于直肠炎有效的中药是比较多的。比如丹参、赤芍、黄柏、人参、枸杞子、野菊花等,患者要根据中医的配方,将其放在锅中煎煮成药汁,然后取出放凉后,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且要长期坚持。

另外,还可以采取中药 *** 法,就是将上述的药汁,通过 *** 灌入到直肠部位,以达到消除炎症的效果;最后,就是采取中药薰洗法,就是在盆中加入热水,然后加入中药汁,将热气薰于 *** 处。

对于中药治疗,其效果是缓慢的,可能在短的时间内起不到效果。因此,可以采取其他的有效方式来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是中药和西药将结合的方式,就是将外用膏药涂于患处,用中药辅助调理治疗。

第一:益气汤。准备材料柴胡,厚朴,黄连,陈皮炭和白术炭各6克,党参,白芍,茯苓,赤石脂和血余炭分别10克,黄芪和薏苡仁分别12克。把这些药材放入砂锅中加水慢熬45分钟即可,每天一剂,每天二次。

第二:赤石脂汤,准备中药肉豆蔻克,肉桂和黄连分别5克,炮姜和诃子分别6克,附子,当归,黄芪,桔梗和石榴皮分别9克,再有30克的赤石脂。把这些药材放入砂锅中熬制30分钟即可,每天一剂,每天两次。

第三:解毒清肠汤,准备材料木香10克,黄柏和苍术分别12克,猪苓,秦皮与黄连分别16克,山药,白芍,白术,茯苓和白头翁分别30克,把这些药材放入砂锅中熬制45分钟即可,每天一剂,每天两次。

中医偏方治肠炎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无效2例***占***,总有效率为。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溼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好转25例***占***,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溼,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溼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溼;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

旱莲当归治肠炎

【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溼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又镜检,已无出血点,溃疡已愈合。

党参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主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证见脾胃虚弱,时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组成】党参、秦皮、炒白术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乌梅、黄连、炮干姜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愈,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病例验证】李某,男,40 岁,干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泻,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治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荤腥稍多,再见腹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常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溼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溼热为治。用上方,去乌梅,加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服散剂2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

295 评论

相关问答

  • 肠炎中药学论文怎么写的

    郁闷··自己的毕业论文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在学校的 感触···靠别人怎么能写出你的感想

    命丧与她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肠胃炎医学论文

    告诉你个土法:庆大霉素16万单位口服

    浮云秋叶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肠炎中药学论文范文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

    小怡子乖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肠炎中药学论文怎么写好

    一、题目论文首先要有简明而涵意丰富的题目。即题目应概括全文,简短明了,引人注目。(一)内容1、能概括全篇论文主要内容枣全文缩影。2、包含有关键词(实词)。3、应

    7爷爱美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炎症性肠病的论文

    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给你推荐一篇论文。----------------------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应用进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曲云东 林

    绿桑坊蚕被店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