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8

猜我猜不猜
首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黄疸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绿兮衣兮

已采纳

目录

第一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第二章:怎样识别新生儿黄疸

第三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案

第四章:如何预防病新生儿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不同,病理性黄疸常常浴室这新生儿疾病的出现,因此要特别引起家长们的注意。那么,病理性黄疸的症状有哪些?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盘点育儿知识,揭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案。

婴儿刚出生可以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是出生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消退。除了食欲不振以外,对孩子没什么影响。病理性黄痘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1、溶亦性黄疸

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型、胎儿血型为B型或AB型;母亲血型为B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AB型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疽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新生儿溶血性黄痘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引起的,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疽。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疽消退后又出观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克/升,如继续哺乳,黄痘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痘不同,根据其特点可以相互鉴别。新生儿病理性黄痘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如上述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痘、感染性黄痘、阻塞性黄疽、母乳性黄疸等,不同原因形成的黄疸其黄疸的特点又个不相同。

怎样识别新生儿黄疸

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区别孩子是生理性黄痘还是病理性黄疸对于治疗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来识别。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特征

①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2克/升),但小于12克/升。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可不必担心。

2、病理性黄疸特征

①黄疽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刚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③黄担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克/升,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克/升。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案

1、病因治疗

先应明确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除病因。

2、药物治疗

(1)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曰4—8毫克/千克,不良反应有嗜睡及吮奶缓慢。

(2)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每日1一2毫克/千克或地塞米松每日毫克/千克,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3)中药:以茵陈蒿汤为主。

3、光疗

凡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均可进行光疗,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达 微摩尔/升(12~ 15克/升)以上时使用。若已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一旦出现黄疸即可使用光疗。

使用光疗时应注意:①光疗箱温度应保持30℃左右,湿度60%。②婴儿应全身赤裸,用黑纸保护双眼,并遮盖睾丸,除喂奶及护理操作时暂停外,应持续照射。③定期用蓝光辐射计测其功能。最有效的光谱波长为427~475纳米的蓝光。灯源与婴儿距离50厘米,总瓦数为160一320瓦。使用光疗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血小板减少、青铜症等,停止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家长须注意事项

1、仔细观察黄疸变化

黄痘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宝宝的眼睛观察起。

2、注意宝宝大便颜色

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经由肠道排泄,大便因此才会带有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如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越来越淡,与此同时,妈妈发现宝宝身体皮肤也出现变黄的趋势,就必须立即带宝宝就医。在正常情况下,必须在宝宝2个月内尽快处理。

3、保证宝宝充足阳光

宝宝和妈妈一起出院回家后,白天让宝宝裸露身体直接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蓝光能够让胆红素在光化反应下改变结构,便于被宝宝将排出体外,可以帮助宝宝尽快远离黄疸。同时可适当给宝宝补水,加速宝宝内循环。但需要注意用黑布保护宝宝的眼睛,因为蓝光照射可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夏天最好选择10:00以前,16:00以后的阳光不强烈进行。

如何预防病新生儿理性黄疸

胎儿黄疸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儿黄疸,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度,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妇女如曾生过有黄疸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祭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痘的进退。

注意观察黄疸婴儿的全身症状,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制品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163 评论

妞妞宝贝814

论文的题目在一篇儿科医学论文中有一半文的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开始。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一) 1.儿科护理 2.浅谈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 3.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 4.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5.儿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6.儿科护理学 7.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探讨 8.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9.儿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体会 10.以问题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改革 11.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13.临床见习儿科护理学 教学 方法 中的体会 14.如何做好儿科临床护理教学 15.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的应用 16.儿科临床护理中安全用药管理的体会 17.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 18.预防和处理儿科临床护理纠纷的思考 19.儿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临床儿科心理护理体会点滴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二) 1.小儿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2.我国现代小儿科创始人之一、著名小儿肛肠外科专家李正教授 3.小儿科实习护士岗前培训体会 4.小儿科年轻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基础加单次硬膜外与单纯基础麻醉在小儿科手术中的作用比较 6.腹腔镜在小儿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7.小儿科大 文化 ——上海博物馆手工活动 教育 实践 8.小儿科5年住院病人病种构成分析 9.小儿科病房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0.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应用及护理 11.小儿科学家建议婴儿睡在婴儿床上 12.我院2011年小儿科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点评结果分析 13.小儿科的“超级医生”——专访香港著名儿科医生李家仁 14.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7届常务委员会议召开 15.把根留住——记泰兴市后营村小儿科医生张留贯 16.全国小儿外科临床科研设计与SCI论文写作培训班 17.输液泵推注20%甘露醇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 18.足内旋与足外旋 19.针刺配合走罐治疗青少年失眠症128例临床观察 20. 儿童 慢性骨髓炎应用抗感染活性骨Ⅰ期植骨治疗的疗效评价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三) 1. 出生后低体重消化道畸形患儿围手术期血小板监测的临床意义 2. 腹腔镜手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食管裂孔疝 3. 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后的再手术治疗 4. 新生儿皮下坏疽153例 5. 儿童左髂窝软骨瘤一例 6.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7. 三种黄疸测量仪器对新生儿胆红素测定的比较 8. 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9. 正常婴儿不同体位Graf法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0. 浙江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11. 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 12.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符合率的临床分析 13. 在小儿外科护理中谈人性化服务运用 14. 儿童脊柱侧弯的三点矫正支架治疗 15. 正常儿童Staccato尿流曲线分析 16. 包皮包茎,从小抓起——访珠江医院小儿外科杨六成教授 17. 肠脂垂炎和网膜梗塞症 18. 应用并指分离器治疗儿童并指畸形 19. 51/2号针头与7号针头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评价 20. 晚期肾母细胞瘤的术前治疗 21. 正常男性阴茎生长发育调查 22. 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保守治疗指征 猜你喜欢: 1. 探讨儿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浅谈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3. 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4. 儿科学医学研究论文综述范文 5. 儿科医学论文投稿

143 评论

武汉碧海蓝天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出现黄疸都是病理现象,新生儿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二、新生儿黄疸病因病理 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2、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 3、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4、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5、肠肝循环增加。 三、新生儿黄疸症状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显,足月儿多在生后7~10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 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 四、新生儿黄疸诊断检查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约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五、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孕母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护,以免胎儿发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喂养。若已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2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科新生儿黄疸论文

    对于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只需要观察和注意护理即可。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代谢紊乱。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产生的一种黄色物质,需要通过肝脏代谢

    你怎么都注册了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黄疸病的论文

    目录 第一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第二章:怎样识别新生儿黄疸 第三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案 第四章:如何预防病新生儿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

    影子kerr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黄疸病的护理论文

    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下面是我为

    mon也是部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黄疸病论文

    你好!虽然少见,但是严重的母乳性黄疸也有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多数首先表现为听神经的损害。)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

    钢结构彩钢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儿科学黄疸论文

    【概述】 1.定义胎黄是指婴儿于出生后,全身皮肤、面目、尿液发黄为主症的一种证候。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 2.发病特点胎黄有生理性与病理

    kanyuan82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