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前八强吃货
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发布了官方版的致癌物完整清单,为大家提供指导和对照。此次致癌物清单总共分为一至四类。除了近期热议的马兜铃酸,中国的咸鱼又一次出现在一类致癌物清单里。专家建议,有的致癌物要尽量避免,如烟酒致癌;有的致癌物要权衡利弊,都知道X光是致癌因素,但是生病了也得照;有的致癌物需要控制,比如烧烤,吃一点没事,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吃就行。
致癌物四大分类
一类(肯定致癌):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
二类A(较大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二类B(较小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三类(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四类(基本不致癌):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这一分类下目前只包括己内酰胺这一种物质咸鱼咸菜或是鼻咽癌诱因之一,特别注意的是:“肯定致癌”指的是确认含有引发癌症物质,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风险性而已。
咸鱼再也翻不了身了
看了比较郁闷,咸鱼是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怎么就致癌了呢?其实,中国式咸鱼并非首次上榜,早在2012年它就已经被确定为一类致癌物。这份致癌清单公布后,网友们开玩笑说,“这下咸鱼再也翻不了身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谢景华介绍,鼻咽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这可能与EB病毒感染、进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在受污染空气的环境等有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何龙称,鼻咽癌可发生于各年龄段,30至50岁为好发年龄段,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至10倍。
尤其是很多人喜欢吃咸鱼、咸菜等腌制食物,其中含有亚硝酸盐,包括咸鱼、咸蛋和咸菜等富含防腐剂的食物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
浙江省肿瘤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宋灵兰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咸鱼致癌的罪魁祸首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基化合物。咸鱼在经过高浓度盐腌制后脱水,这个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亚硝基化合物。这些亚硝基化合物,比如亚硝基二甲胺,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了致癌性。
已有研究表明,吃咸鱼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且年龄越小,食用的量越大、频率越高,患以上三类癌症的风险也越大。
宋灵兰医生提醒,除了亚硝酸胺带来的风险,咸鱼在制作中的二次污染也不能忽视。比如说,在露天暴晒时,咸鱼会引来苍蝇等小虫子,可能滋生细菌,甚至还有人会喷上驱虫剂。这些因素比亚硝酸胺更难控制,有时甚至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一个月吃两三次,问题不大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享受咸鱼这道美味了?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二科副主任郑松说,大家其实不必过分恐慌。
他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分类的依据并不是谁致癌的能力更强,而是致癌的证据确凿程度。级别越高,只能说明它致癌的证据越明确。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列表上的食物就一定会患上癌症,完全不吃就一定幸免,“总体来说,肿瘤的发生还是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郑松医生建议,咸鱼爱好者可以一个月吃个2、3次,每次吃一小条左右,不要过多摄入,这样影响不会很大。
如果实在管不住自己的嘴怎么办?宋灵兰医生教你一个补救措施,可以同时多摄入膳食纤维,它能加速食物在肠道里通过,缩短食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重复吸收。
除了咸鱼,一类致癌物清单里还有两种食物——酒精饮料和槟榔果。
酒精会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在致癌死亡分布中,由酒精引起的比例是3%左右。
为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建议,从癌症预防的角度来看,尽量不要喝酒。但考虑到适当饮酒对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有益,可以每天少量喝一些。
研究表明,槟榔与口腔癌有正相关。吃得越频繁,嚼的时间越长,颊、舌部位癌变的比例明显增加。嚼槟榔的口腔癌患者,发病年龄比其他患者平均提前8年左右。
特别提示
不要以为只要是一类致癌物就都厉害,致癌物的分级只是看致癌证据是否充分,而不是看它导致癌症的能力强不强。三类致癌物是指导致动物和人致癌的证据都不明确的物质,其实这一类导致癌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主要代表:
苏丹红、印刷油墨、次氯酸盐、汞及汞有机化合物、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茶叶、茶碱、糖精、静态磁场、维生素K、胆固醇、灭草隆等。
专家建议
有的致癌物要尽量避免,如烟酒致癌;有的致癌物要权衡利弊,都知道X光是致癌因素,但是生病了也得照;有的致癌物需要控制,比如烧烤,吃一点没事,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吃就行。。
美林小姐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马骏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采用磁共振(MRI)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摸清了鼻咽癌局部侵犯的三大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成功绘制出鼻咽癌“危险地形图”。
鼻咽癌以我国华南地区最为高发,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照射范围(临床靶区)的确定在鼻咽癌放疗中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但由于缺乏鼻咽癌侵犯方式的资料,也没有相关文献报道过鼻咽癌局部侵犯的规律,为临床医生精确勾画出临床靶区带来困难。
对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连续收集了该中心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943例,所有患者具备鼻咽部和颈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研究人员发现鼻咽癌局部侵犯具有三大规律:
其一:鼻咽肿瘤以鼻咽为中心从近到远逐步侵润而跳跃性扩散较为罕见,其中距离鼻咽腔较近的咽旁间隙受侵发生率高达而距离较远的眶下裂受侵发生率很低(%),因此鼻咽癌各解剖结构受侵危险度与其距离鼻咽腔的位置相关。
其二:神经孔道是鼻咽癌重要的扩散路径,翼腭窝、圆孔、卵圆孔等是肿瘤局部扩散的重要通路。
其三:虽然鼻咽黏膜容易双侧受侵(高达),但是黏膜周围的肌肉、骨质却很少双侧同时被累及(< 10%)。
马骏指出,这一研究为鼻咽癌“个体化临床靶区”的确定打下了基础,以便在治疗中做到最大程度地保护头颈部正常组织器官,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这将使广大鼻咽癌患者直接获益并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该研究论文已发表于放射治疗学的权威杂志《国际放射肿瘤生物物理学杂志》。
亲爱的小慧慧
一些在特定地域范围有很高发病率的疾病往往与该地区的地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鼻咽癌高发于广东。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约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其中以广东为最高,因此鼻咽癌又称“广东癌”。今年年初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广东省内,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属于高发核心地区,男性可达20~30/10万,女性为10~20/10万。虽然生活环境变化,饮食结构改变,但鼻咽癌发病率一直很稳定,即便是移民离开的广东人,依旧是鼻咽癌的高发人群。至于鼻咽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结论,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首先,广东气候湿热,因此广东人易得鼻炎、咽喉炎,而不断反复的炎症正是癌细胞生成的温床。此外这还和数亿年前形成的地质条件有关。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地下都分布着距今五亿年前地质时代的寒武纪地层,其中的炭质页岩和石煤含镍较高,而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来源与寒武纪地层的镍元素含量成正比。分析还表明,鼻咽癌高发区的岩石、土壤、饮用水、大米等食物和人头发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都具有一致性。对于鼻咽癌的发生还有一种看似离奇的说法—与讲客家话、潮汕话的广东人相比,讲白话的广东人最易“招惹”鼻咽癌,这一结论来源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洪明晃教授。如果追根溯源,讲客家话、潮汕话的广东人祖先其实是北方人,但讲白话的广东人就属于纯正的南方人。现在医学界大多认为它的形成和基因有关系,不过因为还没有锁定到基因,因此鼻咽癌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青藏高原:易得白内障尽管白内障属于多因素疾病,但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都已显示,紫外线属于白内障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白内障高发于西藏地区绝非偶然—根据相关的医学调查,西藏的白内障发病率高达,比我国其他地区(相同年龄、性别人口的白内障发病率)高出约60%,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西藏高海拔所特有的强烈紫外线辐射。高海拔除了会导致更高强度的日照,氧气含量和气压等原因还会带来一些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例如高血压,有大量的医学论文和著作都有数据显示: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潮汕人:爱得食道癌当然啦,也有一些病没查出来它和当地的气候、地理特征等“硬件”有啥关系,可偏偏就赖上这个地方成为该地区的高发疾病,原因只有一个—以饮食为代表的生活方式。食道癌高发于潮汕地区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又浓又烫的工夫茶是潮汕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的食道黏膜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黏膜细胞遭到破坏,而长期饮用过烫的茶水则会令食道黏膜长期处在糜烂的状况下,从而诱发肿瘤。不过工夫茶只是食道癌的发病诱因之一,真正致病的杀手是亚硝酸胺的过量摄入和遗传因素。咸菜、萝卜干等潮汕人特爱的配菜,含有过量的亚硝酸氨,长期食用,不仅营养不良,还会引起食管病变。研究还表明,潮汕食道癌患者存在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与同样高发地区—河南拥有相同的易感基因,相关考古资料也显示潮汕人在历史上就是向南迁徙的河南人后裔。南方人:易发肾结石、痛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永生教授介绍,南方水系,特别是靠近山区的地方,钙、钠等矿物质含量高,这样的“硬水”,长年饮用就可能增加发病率。泌尿结石还跟体内易缺水有关。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爱华教授指出,南方气候比北方偏热,尤其是夏天人体大量出汗,假如水分补充不及时,就会导致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盐沉淀,这也大大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南方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高就是这个原因。此外,南方虾蟹等嘌呤含量高的海鲜类食物比较丰富,当地居民一旦摄入过多,就会导致血液和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这些人不仅容易长结石,而且还会合并高尿酸血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痛风。两广人:最易患口腔癌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报告》,在31个城市肿瘤登记地区中,男性口腔和咽喉癌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中山市(万),其次是厦门市区和连云港市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是厦门市区(万),其次是广州市和杭州市。不难看出这些地区主要食用较多海鲜及甜食等比较温和的食品。此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主任翦新春说道,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早在2003年就把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而湖南却是槟榔的消费大省,湖南约有1134万人嚼槟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对湖南湘潭地区调查后发现,嚼槟榔者中66%有口腔黏膜病变,而不咀嚼槟榔者这一数据仅为。甘肃:少年得糖尿病的多“据统计,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亿,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这是去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央视《新闻联播》发布的一则消息。更细致的医疗调查报告则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不仅数量庞大,低龄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而这种低龄化在甘肃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有数据统计,甘肃省低于14岁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了17万人,他们大都生活在生活水平相对较差的地区,在其日常饮食中,面食是最主要的食物,甚至只有面食,在面条里拌入辣椒油和醋就是一顿饭,蔬菜水果几乎难觅踪影,营养不均衡,以及能相对快速转化成糖的主食摄入过量直接导致了这场健康危机。上海人:胃容易出事那生活条件好一点的呢?在中国人的饮食图谱中,上海人绝对以精细取胜。然而,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上海成为了全国胃癌发病较突出的省市,究其原因,依旧是生活方式。其一是高速运转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工作压力;其二则是,“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对冰箱的依赖性强,喜欢把食物都放在冰箱里面存储,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细菌滋生。”同济医院大内科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杨长青说。类似的状况也发生在河南、山东等地的花生高产区,当地的居民经常食用霉变的花生,这些花生中的黄曲霉素也直接导致该地区的肝癌发生率居高不下。以上种种也印证了西方一句老话:“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就像什么)”
小雨后哒晴天
因学术技术贡献1999年被评为省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肿瘤学首批),2004年被评为省政府科学学术技术带头人,2007年评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并担负我省肿瘤学髙评工作及卫生肿瘤学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审工作 ,2008年被聘为四川省政府学术技术评审专家;1999-至今为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人。25年来一直从事放射肿瘤学的临床一线工作,即开始参加学科的病房、门诊组建工作,并先后担任放射肿瘤疗科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等职,自1990年起担任科主任即通过勤奋努力使我省该学科的建设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全省在放射肿瘤的治疗水平在西部突起,并在学术、技术上缩短了与发达地区差距,使该学科治疗技术很快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国内先进的水平,名符其实的在西部肿瘤治疗上起到牵头作用,1998年使我院该学科被评为四川省唯一的放射肿瘤学重点学科,并在2003年经验收达标。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在20余年来工作中始终满负荷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并具有令人敬佩的忘我精神,为了提高自身素质除刻苦学习外,在临床工作上不计时间,不闹报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认真分析、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在年度职业及工休假中仅有少数休息,而更多是坚持一线工作。多年来在医院临床科室中始终保持收治病人数与床位使用率、病人满意度的第一, 由于附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从而使我省该专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医院组建初期因临床服务需要,在1988年己获得‘中法学习班’培训资格培训3个月时而中断学习,服从院内事业需要(回院作科主任学术助理)无悔的为病人服务,1992年因该同志良好的职业、政治素质而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20余年职业道德素质获得病人、社会一致好评,从未发生医疗投诉,己成为我省该领域为社会公认的青年临床肿瘤专家,并多次被评为院内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党员,2004年被省工会评为省‘技术创新能手’、省卫生厅直属单位‘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当选四川第十届青联委员。除临床工作外尚主持及主研省科委、省卫生厅课题9项。80年代后期率先在国内开展“高剂量全自动后装治疗机结合体外放射治疗鼻咽癌”方法学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鼻咽癌腔内联合体外放疗的7点剂量计算法”,科学而精确地阐明了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与效应的关系。该方法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介绍并在《中华放射肿瘤》及荷兰《brachytherapy J Activity》发表,获得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并于1990年北京首届国际近距离放疗会议上获论文二等奖,1993年美国“Am J Clin Oncol”的reviwe向全球同行进行了介绍和推荐,并被列为鼻咽癌腔内治疗的经典方法之一。国内外各专业杂志文献引用达30余次,《肿瘤治疗新理论新技术》《鼻咽癌的研究》《近距离腔内治疗原理与实践》等书中有关鼻咽癌章节均引用并推荐该方法。1995年17届亚洲肿瘤大会上刘泰福教授将其作为中国鼻咽癌治疗成就之一介绍,同年获四川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同时在鼻咽癌诊断学和立体放射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成绩。其中提出鼻咽癌CT分期部份意见被1992年全国福州大会采用并参予制定了今天我国使用的“福州92分期”;体外放射结合三维立体定向放射(SRS、X光刀)后程加量治疗鼻咽癌的方法学基础研究,首次提出“多圆形准直器组合物理方式”及临床适应症及方法,并在《中国医学物理》《四川医学》上发表,通过鉴定而获得2003年成都市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及医院科技工作创新一等奖,其疗效己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食管癌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研究”探讨临床低剂量辐射脾对放疗病人的生物调节作用,首次提出了食道癌基因放疗的放射肿瘤学概念先后在《四川医学》《临床肿瘤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成果获成都市2004年科技三等奖。对鼻咽癌研究己使我地区大量病人受益,“鼻咽癌中、晚期病例前瞻性放化综合治疗研究”经历了10年实践己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成果在《中华放射肿瘤》论文发表,其方法为加拿大学者在2003ASTRO(美国)大会发言介绍,被法国学者选定为唯一国内材料供循证研究的材料。有关研究己使鼻咽癌远期生存提高,使我省在该疾病治疗达国际水平。2000年参加国家863计划“三锥适形放疗图像分折研究”的“鼻咽癌”部分,在共同努力下其主持单位“中科院大恒医疗”己在产业化中应用,并取得了与国际产业化的竞争力,并为整体顶目实施作出了贡献。2005年主持开题的“精确放疗一体化网络平台研究”获卫生部重点科研课题顶目(WKJ2005-3-006)除此之外,“中晚期肺癌非常规分割放疗及放疗敏感性和预后因素”中关于敏感性测试临床应用方法结果相继在《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等杂志发表,并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除此之外在主研的省科委重点课题“鼻咽癌调强放疗生物靶区”研究的初期结果己显示综合治疗该病的更大优势苗头,其研究成果获2004年度医院科技创新一等奖,临床科研报告待发表。从事临床工作中先后在肿瘤治疗经济分析、CT/MRI图像分析、鼻咽癌临床应用等研究上相继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均属省级以上刊物,其中25篇为核心期刊论文。并合著、参编学术著作4部,其中3部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四川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先后多次赴欧、美、澳大利亚、香港、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省进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并于1997、1998、2002年分别担任第四届中华放射肿瘤年会大会“头颈部肿瘤”分会主席、第三届世界放疗大会(ICRO)“肿瘤近距离治疗会议”副主席,第二届鼻咽癌治疗大会主持人,第五届近距离放疗全国大会学委会委员及主持人,第五届全国CSCO大会组委会委员,并担任卫生部主持的放射肿瘤诊治规范及操作技术规范的编辑工作,并顺利完成,并在2004年获人民卫生出版社“鼻咽癌”著作主编立项,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中。教学上共计带教进修医师数达100余人次,并主持西南地区大型肿瘤设备上岗教育(西南地区),先后在1999-2005主讲《放射肿瘤进展、鼻咽癌、肺癌治疗进展》等。2001年以来长期主持西北地区大型肿瘤设备上岗教育授课答疑,并聘为国家考试中心‘大型医疗设备’上岗出题专家。并长期在全省及地区长期负责教学会诊、授课等任务,并多次组织地区会议提高地区肿瘤发展水平,并支持我省多家肿瘤中心的筹备及技术建设工作,同时也被聘为全国、省、市的医疗鉴定专家,为我省及西南地区医疗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学术造诣自1999年以来先后多次被华西医科大学、中山医大、成都中医药大学、昆明医学院、沪洲医学院聘为肿瘤学、放射肿瘤学硕士答辩委员、博士论文评阅人。2003年被沪洲医学院聘为肿瘤放疗、肿瘤综合治疗硕士导师,并于1999年主持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放射肿瘤学科研而获得该项目支助。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神经肿瘤杂志编委四川医学编委实用医院临床医学编委西部医学编委中德临床肿瘤学编委中华放射肿瘤学编委
《鼻咽癌的最新研究与对策》主要内容包括,鼻咽癌的基本知识,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鼻咽癌的中西医治疗方法,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治疗鼻咽癌的中药及药效成
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大量的黄脓鼻涕、鼻塞、发热等。引起的危害主要包括头痛、周围器官炎症和记忆力减退、失眠、食欲和嗅觉减退等。患有鼻窦
请参考下文【题名】广西居民鼻咽癌死亡抽样调查研究【作者】余家华 张振权 等【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南宁530021【刊名】《广西预防医学》 200
肿瘤治疗,从来不存在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常见的手术、放疗、化疗,甚至是中医治疗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手术看似能根除病灶,但其适应证非常严格,很多人体质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种植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