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馋猫皮皮
……
《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味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玉楸药解》:疗挺刃损伤,治痈疽肿痛。
《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降香的治病验方
气滞血瘀所导致胸痹刺痛:降香,蒲黄,川芎,五灵脂,桃仁各10克。用水煎后服用。
跌打损伤:降香,续断,补骨脂各15克,当归15克,紫荆皮,桃仁各10克。用水煎后服用。
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夺冠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降香、川芎、红花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愈率高,该方具有不景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治金刃或打扑伤损 血出不止:降香香末、五倍子末、铜末(是削下镜面上铜 于乳钵内研细)等分或随间加减用之。上拌匀敷。(《百一选方》)。
治外伤性吐血:紫降香3g 花蕊石3g 没药 乳香.共研极细末。每服 童便(新尿出者)或黄酒1杯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 配伍应用 】
配蒲公英:蒲公英苦散滞气,甘以解毒,寒能清热,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二者相伍,一先于活血散瘀,一先于清热解毒,相须为用,治疗痈疽疮肿。
配当归: 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活血行气功效相加,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配三七:三七甘缓温通,苦降下泄,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二药相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打瘀痛、痈疽肿痛。
配威灵仙: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二药相伍,皆可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
配丹参:丹参苦能降泄,微寒清热,多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之功。二药合用,化瘀力胜,丹参有清热之效,降香更有降气之能,故用于胸痹心痛、胁肋刺痛、痈疽疮肿。
配郁金:既入血分,行血中之气,破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治疗气滞血瘀、胸胁刺痛。
配藿香:降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藿香散邪辟秽,理气化湿,止呕和中,醒脾开胃。二药合用,治疗暑夏寒湿,症见发热头痛,胸胁满闷,纳呆泛恶,腹痛吐泻,湿浊伤中者。
配乳香:乳香辛散苦降温通,气味芳香走窜,内能宣通脏腑,外能透达经络,功善和血化瘀,有止痛、伸筋、消肿、生肌之功,二药配伍,用于瘀血阻滞胸痹胁肋疼痛、痈疽疮肿、跌打损伤等证。
降香的副作用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异黄酮衍生物的单聚体、双聚体、肉桂烯类衍生物等。
药理作用: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有抗血栓作用,黄檀素有微弱的抗凝作用,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轻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齐。降香乙醇提取物有抗惊厥、镇痛作用。
临床研究:用本品与川芎、赤芍、丹参、红花各等分,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总有效率为(新医药学杂志,1978,6:41);用以丹参、降香各1g组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肾小球肾炎24例,疗效满意(四川中医,1988,8:9);另报道,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中草药,1987,9:45)。
【 副作用 】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 剂量与用法 】
药典剂量:9—15g。
临床常用剂量:3—9g。
大剂量:一般不更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
【 注意 】
凡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而无瘀滞者不宜用。
《本经逢原》: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本草从新》:痈疽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降香的鉴别方法
该品粉末棕紫色或黄棕色。具缘纹孔导管巨大,完整者直径约至300μm,多破碎,具缘纹孔大而清晰,管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纤维成束,棕红色,直径8—26μm,壁甚厚,有的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直径6—22μm。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至15细胞,壁稍厚,纹孔较密。色素块红棕色、黄棕色或淡黄色。
取该品粉末2g,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降香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醚—氯仿(7: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与无水乙醇(1:9) 的混合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 取[鉴别](2) 项下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2 :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真品降香檀
药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树干和根部的干燥心材。本品呈柱形,类圆柱形,长条形稍扭曲不规则碎块状,表面紫色,棕紫色或红褐色,有纵长线纹,有光泽。断面粗糙能沉入水,气芳香,味稍苦,烧之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燃完留有白灰。
假降香檀:树干和根部的干燥心材,性状呈条块状,长短不一,内外均呈鲜红色,久置者呈暗红色至带绿色光泽。横断面具孔点,纵剖面呈线条状纹理,并有油滴状的红色树脂样物质。质致密而重,以水煮之溶液不显赤色,气微,味淡。
以上就是降香真假鉴别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大懒猪001
桑枝 Sang zhi【类别】茎、枝和树皮类【药材学名】:Ramulus Mori[植物学名]:Morus albaL.【英文名】:Mulberry Twig【来 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功 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主 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性味归经】:微苦;性平。①《本草图经》:平。②《纲目》:苦,平。③《医林纂要》:甘辛,平。④《本草再新》:味清苦,微寒,无毒。桑头:味苦,性寒,无毒。【性味归经】:入肝经。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②《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①《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②《本草蒙筌》:利喘嗽逆气,消焮肿毒痈。③《本草汇言》:去风气挛痛。④《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⑤《玉楸药解》:治中风歪斜,咳嗽。⑥《本草再新》:壮肺气,燥湿,滋肾水,通经,止咳除烦,消肿止痛。⑦《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疾,治老年鹤膝风。⑧《现代实用中药》:嫩枝及叶熬膏服,治高血压,手足麻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100克;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别 名】:桑条(《本草图经》)【处方名】:桑枝、桑条、嫩桑枝、炒桑枝、炙桑枝、酒桑枝、酒炒桑枝、老桑枝等处方中写桑枝、桑条、嫩桑枝均指生桑枝。为原药材去杂质切片生用入药者。炒桑枝为桑枝片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晾凉入药者。炙桑枝为净桑枝片拌麦麸用文火炒至深黄色,筛去麸皮,晾凉入药者。酒桑枝又称酒炒桑枝。为桑枝片用酒淋洒,微闷,待吸干,再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增强祛风通络之功。【商品名】:桑枝、桑条,以枝条肥嫩、干燥、断面呈黄白色者为佳。【动植物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桑枝: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切段,晒干。炒桑枝:取净桑枝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放凉。另法加麸皮拌炒成深黄色,筛去麸皮,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麸皮20斤)酒桑枝:取桑枝段用酒喷匀,置锅内炒至微黄色,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酒15斤。 1. 治疗肩周炎a. 桑枝20g,鸡血藤、威灵仙各30g,当归20g,羌活、桂枝、白芍、姜黄、防风各15g,细辛5g(后下),水煎服,每日 1剂.加减: 右肩痛者加黄芪20g;左肩痛者加首乌 20g;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5g;麻木者加全蝎5g,僵蚕10g;腰膝痛者加川断20g,寄生15g;病久不愈者加穿山甲10g,乌梢蛇15g.治疗15例,治愈10例,显效4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者6剂,最多者24剂.个别患者配合针灸治疗.〖黑龙江中医药1991 ;(1): 27〗b. 桑枝12g,白芍24g,炙甘草、威灵仙、制乳没各10g,党参18g,细辛3g(后下),红枣5枚,生姜6片,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36例,痊愈33例,好转3例.〖江西中医药1990;21(5): 24〗c. 炙黄芪50g,桂枝、桃仁、五灵脂各10g,归尾15g,白芍、桑枝各20g,鸡血藤30g.寒胜者加细辛6g,附片10g;湿盛者加苍术10g ;风胜者加防风10g;宜重用黄芪.水煎服.治疗39例,痊愈33例,好转6例,全部有效,服药最多者16剂,最少者4剂.〖湖南中医杂志1990;6(5): 41〗2. 防治Ⅱ区屈指肌腱术后黏连桑枝50g,威灵仙、片姜黄各25g,当归、川芎、延胡、制香附、伸筋草各12g,海桐皮、赤芍、木瓜、制乳香各10g.于术后一周局部肿痛渐退后常规煎服.术后2周可视创口愈合情况在上方基础上加透骨草 15g,没药、川椒各10g,水煎熏洗,每剂2次,每次15~30分钟,每日1剂.在石膏托固定期间熏洗时可暂拆除石膏托.内服及外洗均应持续4~6周.治疗30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浙江中医杂志1990;25(11): 498〗3. 治疗淋转率低下桑枝30g(鲜者疗效较好),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0例,用药2个月后,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新医学杂志1978;(10): 36〗 临床应用 1.(《圣济总录》)治水气脚气:桑条60g。炒香,以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空心服之。方中桑枝行气消肿,为君药。2.双桑降压汤(《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高血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方中桑枝降血压,为君药。3.桑枝煎(《太平圣惠方》)治紫癜风:桑枝500g,益母草150g。上药以水5斗,慢火煎至1500毫升,去渣,入小铛内,熬成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10g。方中桑枝祛风通络,为君药。 1、治疗臂痛: 桑枝一小升.细切 炒香 以水三大升 煎取二升 一日服尽 无时.(《本事方》)2、治疗水气脚气: 桑条二两.炒香 以水一升 煎二合 每日空心服之.(《圣济总录》)3、治疗紫癜风: 桑枝十斤(锉) 益母草三斤(锉).上药 以水五斗 慢火煎至五升 滤去渣 入小铛内 熬为膏.每夜卧时 用温酒调服半合.(《太平圣惠方》桑枝煎) 该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至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或有叶痕及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至厘米,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桑枝食疗作用: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肺经。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桑枝做法指导:1、若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2、若偏寒者配桂枝,以增温经之功;3、若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4、若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气补血之力;5、此外该品能祛血中风热,对于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遍体风痒,肌肤干燥,紫癜风,则可与补骨脂、何首乌、生地黄等凉血养血祛风药配用;6、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枫小High
1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讲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邓铁涛主编.中医简明教程.上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2.3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讲义.修订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4邓铁涛主编.中医学新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5靳士英,邓铁涛,姜国屏等.新编中医学概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6邓铁涛,区永欣,林建德等.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修订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邓铁涛主编.中医名言录.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参考丛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邓铁涛主编.实用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邓铁涛主编.奇难杂证新编.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邓铁涛.学说探讨与临证.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5邓铁涛.耕耘集.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6邓铁涛.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中医杂志,1955,(8).17邓铁涛.试论中医治疗阑尾炎.中医杂志,1956,(11).18邓铁涛,何霭谦.乙型脑炎治例小记.广东中医,1958,3(10):1114.19邓铁涛.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光明日报,哲学版,第367期,1962年11月16日.20邓铁涛.癃闭治验两例.广东医学.传统医学版,1965,(6).21邓铁涛.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新中医,1973,(1).22邓铁涛.冠心病的辨证论治.中华内科杂志,1977,16(1):40—42.23邓铁涛.硬皮病治验.新中医,1977,(6):19—20.24邓铁涛.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与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7,(7).25邓铁涛.略谈四诊.新医药学杂志,1978,(6).26邓铁涛.高血压病辨证论治体会.新中医,1980,(2).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医学生在儿科实习过程中的素质
⑴ 新疆医科大学教务网 石河子医科大学有口腔专业,初中毕业的学生不可以报考。 石河子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介绍 学历:本科 学制:五年 招生人数:32人 培养目标:培
方向,论文要求是什么?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细胞
【中药桑寄生的用量及功效和作用】1、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独活150克,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穷、人参、甘草、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