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顽童阿淑
在学科建设方面,构建和完善了4个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梯队,在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关系、发育与进化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生物活性分子的功能研究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研究特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为山东理工大学特色学科,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为山东省省级培育特色学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名列省属高校前茅,生物工程专业名列省属高校第一,生物科学专业列为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省版211)而重点建设。在科研方面,十一五期间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380篇,其中SCI收录151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单篇论文引用最高达到25次。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第五位),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二位),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1年2月,国际顶尖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为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申亮、纪洪芳教授有关突变导致对抗癌药物耐药性机理的研究成果;11月,该杂志又刊载了纪洪芳、申亮完成的另一篇关于论述导致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患儿对维生素D敏感性增加的分子机理的论文,这显示两位年轻教授的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肯定。《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被列为医学期刊中拥有最高影响因子之刊物〔同级刊物有《美国医学协会期刊》,《柳叶刀医学期刊》)。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通过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实验室的软硬件水平大幅提升,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700万元。先进的设备、严格的管理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开出率已达到100%。学校首批开放实验室--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心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听雨9014
胡丙长在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病因与预防领域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特别对营养、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肥胖与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胡丙长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柳叶刀》(Lancet)等顶尖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胡丙长申请到R01项目5项,总经费达1000多万美元。近年来,他发表了SCI收录论文350多篇,其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因子52)6篇,JAMA(影响因子25)19篇,被引用10000多次。他在国际相关专业会议作特邀大会报告100余次,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技术编辑,也是NEJM、JAMA、Lancel、BMJ、Plos Med、Circulation等50个杂志的编委与审稿人,荣获奖励20多次。其中两篇论文分别在1997年和2002年被评为美国心脏学会最杰出的十篇文章之一。2008年2月牛津出版社发行了他《肥胖流行病学》的专著。胡教授同时担任13个著名国际刊物的审稿人,特别是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顾问编委。胡教授是Nurses’ Health Study(美国最有名的流行病学课题)的研究成员之一和其中4个NIH课题大项目的负责人。他研究证实了反式脂肪酸对心脏病的危害(在1997年被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列为10大杰出的研究成果之一)和中度剧烈的体力活动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三个年度的美国心脏协会最佳十项研究成果之一;1998年Boston Medical Foundation的Charles A国王奖学金;第71届美国心脏协会Elizabeth Barett-Cornnor 研究奖等。他获得了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Kelly West杰出成就奖,并曾获两个年度的美国心脏协会最佳十项研究进展奖。200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他的专著《肥胖流行病学》。胡丙长还兼任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全球心血管疾病预防委员会委员、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肥胖专家组成员、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共同组织的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林佳(林巧洳)
湛凤凰湛凤凰,1966年出生,湛凤凰教授,著名肿瘤分子学家,1966年出生,湖南省汨罗市人,获湖南医科大学肿瘤分子遗传学博士,以特聘学者身份留美,为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现任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美国犹他大学血液与骨髓移植中心主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研究所所长。中文名:湛凤凰外文名:zhanFH国籍:美籍华人民族:汉出生地:湖南汨罗出生日期:1966年职业:教授、博导、研究所长毕业院校:湖南医科大学主要成就:在骨髓瘤研究中处国际领先水平代表作品:承担NIHRO1、R21等多项基金课题,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人物经历1989年7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口腔专业。1990年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口腔专业。1990年7月~1993年8月,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外科担任临床医生。1993年9月~1996年7月,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外科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7月~1999年3月,在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1999年3月~12月,受聘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UniversityofLouisville)做博士后研究,全家移民美国。2000年1月~2002年6月,在阿肯色州立大学(UniversityofArkansas)做药物科学研究的博士后。2002~2008年先后任阿肯色州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2008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任副教授,并担任美国犹他大学血液与骨髓移植中心主任。在国内,担任中南大学客座教授。2010年担任南方医科大学校肿瘤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研究所所长。担任美国犹他大学血液与骨髓移植中心主任。现任美国血液病协会会员,是Blood、DNACellBiol、JCancerResClin、JClinInvest、HumanPathology等多家国际期刊杂志的审稿人。研究方向湛凤凰博士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主要贡献承担NIHRO1、R21等多项基金课题,申请专利项目4项。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JMed)和《血液》(Blood)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血液和骨髓移植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异常浆细胞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其预后较差,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间存在遗传异质性,生存时间跨度大。据NIH提供的资料,其5年生存率近10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00年以来,湛凤凰博士通过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手段对骨髓瘤的病因和发病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骨髓瘤多阶段发病过程中全基因组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相关基因功能、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分子分型标准和诊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卓有成就。经过湛博士及其同事的共同努力,其所在单位骨髓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已达到60%。湛博士五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发现了DKK1基因表达上调与骨髓瘤病人的溶骨性病变相关,并发现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骨髓瘤的药物Thalidomide和Lenalidomide可通过JNK通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1)通过建立大规模基因芯片杂交和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DKK1基因的表达升高与病人溶骨性病变进程密切相关,并进一步证实骨髓瘤分泌性DKK1可通过抑制WNT通路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阐明了DKK1在骨髓瘤患者溶骨性病变过程中的机制。该论文发表在医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NEngJMed2003349:2483-94(;并列第一作者)。该期杂志还专门发表了评论文章:(26):2479-80)。(2)发现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肿瘤药物Thalidomide和Lenalidomide可通过激活JNK信号传递通路而上调DKK1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以JNK通路为靶标的治疗方案治疗骨髓瘤病人,防止病人发生溶骨性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Blood,2007Jan30;Epubaheadofprint;并列第一作者)。2.通过对正常人群与骨髓瘤病人进行大规模基因表达谱分析,确定了骨髓瘤病人不同亚型及其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骨髓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通过对74例骨髓瘤患者,5例骨髓瘤癌前病变(MGUS)和31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进行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发现骨髓瘤患者存在4个亚型,并发现多个基因与预后、耐药性等相关(Blood,2002,99:1745-57,第一作者,这是第一篇骨髓瘤基因表达谱分析论文,杂志社为此配发了专门的评论文章:(5):1504.)。随后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将骨髓瘤细分为7个亚型,确定了各亚型的预后情况、特征基因和细胞遗传学改变,为临床骨髓瘤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指明了方向(Blood2005,106:296-303,第一作者;CancerCell,2006,9:313-25)。3.通过对骨髓瘤不同分化阶段基因表达谱的研究,确定了骨髓瘤发生发展与特征性基因表达、B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为骨髓瘤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和分子分型标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通过对正常人群,癌前病变以及骨髓瘤病人的基因表达谱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了部分预后良好的病人其基因表达谱与癌前病变相似。这对解释骨髓瘤病人存活时间差异极大提供了遗传学依据。(Blood2007109:1692-700,第一作者)。(2)通过对骨髓瘤不同分化阶段的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基因表达谱研究,筛选鉴定了30个晚期B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可以用于制定骨髓瘤分子分型的标准。(Blood,2003,101:1128-1140,第一作者,该期杂志封面文章;Blood,2003,15,102:592-600)。(3)通过紧密联系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指征分类,对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鉴定了与病人短期死亡相关的基因。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病人的危险因子和预后情况。针对这些基因的功能,可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分化或间接克服病人耐药的问题。给临床上棘手的病人的治疗带来希望。(Blood2006109:2276-84,第一作者)。4.通过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证实CKS1B是骨髓瘤发病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在上述确定骨髓瘤高危相关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发现CKS1B通过SKP2和p27(kip1)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恶性生物学行为,是一个骨髓瘤发病密切相关的癌基因。为建立针对性抑制CKS1B治疗方案治疗高风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奠定了理论基础。(Blood2007Mar15,Epubaheadofprint,第一作者)5.宫颈癌、卵巢癌等其他恶性肿瘤全基因组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湛凤凰博士不仅在骨髓瘤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而且将建立的高通量芯片杂交和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成功应用于宫颈癌、卵巢癌等其他肿瘤全基因组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BrJCancer,2005,92(8):1561-73;Virology,2005,331(2):269-91;IntJCancer,2004,112(1):14-25;BrJCancer,2004,90(9):1814-24;均为第二作者)。6.指导骨髓瘤病人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个体化治疗。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分析,30%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表达基因RARa2,并且这类病人预后差。RARa2是维甲酸核膜上的受体。如果骨髓瘤细胞RARa2是阳性,就可以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这类患者,从而引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Blood2009;May20Epubaheadofprint通讯作者)。在研课题正在承担的在美国获得的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如下(共约540万美元):,CA152105,07/01/10_06/30/:$1,250,000,TotalCosts:$1,868,750,NationalCancerInstitute,Role:,CA143887,07/01/10_06/30/12,RetinoidBasedTreatmentApproachestoTargettheMyelomaStemCellDirectCosts:$275,000,TotalCosts:$412,625,NationalCancerInstitute,Role:,10/01/10_09/30/13TargetingNEK2inMMtoOvercomeDrug-resistance,DirectCosts:$540,000,TotalCosts:$600,000LeukemiaLymphomaSociety,Role:,CA115399,07/01/07_06/30/12GeneExpressionProfilingvsMRDAssessmentinMyeloma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TotalCost:$1,868,750,Role:Co-Investigator(20%),08/01/10_07/30/12Rara2-ExpressionMyelomaMultipleMyelomaResearchFoundationDirectCosts:$180,909,TotalCosts:$200,000,Role:,10/01/11_09/30/14,TargetingCKS1B-SCFcomplexinaggressivemyeloma,DirectCosts:$540,000,TotalCosts:$600,000LeukemiaLymphomaSociety,Role:,07/01/11_06//30/12targetingBtktoeliminatemyelomastemcellsandpreventosteoclastogenesisDirectCosts:$50,000,CRRmini-grantawardfromHuntsmanCancerInstitute,UniversityofUtahRole:,05/01/12~,$1,000,000Institutionalstart-upfunding,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andHoldenComprehensiveCancerCenter,UniversityofIowa,Role:PrincipalInvestigator最具代表性论文(correspondence).Identificationofearlygrowthresponseprotein1(EGR-1)(1):(correspondence).(11).(correspondence).Over-expressionofCKS1BactivatesbothMEK/ERKandJAK/(1):(correspondence).(3):(correspondence),BarlogieB,MulliganG,(2):(correspondence).(10):(co-correspondence),Colla1S,WuX,ChenJB,StewartJP,KuehlWM,BarlogieBandShaughnessy,(11):(correspondence),BarlogieB,(2):(4):(6):2020-8.
该杂志 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全科医学) 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排名第 1 位MEDICINE, GENERAL & I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简历:1983-1987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 本科1987-1990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 硕士1990-1995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 助教、讲师1995-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电子版的杂志,可以通过网上的数据库看到,国内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里面应该可以看,个人的话用pubmed可以搜索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