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恋桃心
首先确定医学论文的种类,例如实验研究、疗效观察、临床分析、病例讨论等,在确定论文种类后再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例如病例讨论,就要搜集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深度讨论。疗效观察需要对某种新药品、某种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案,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包括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甚至还需要寻找相关药品最新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论点。如果是给期刊进行投稿,还需要了解目标期刊的收稿方向,来决定你的论文研究方向。像病例解读、前沿资讯、药品/治疗方案研究进展可以从专业的医学平台获取,例如常笑医学网,这类学术网站的信息更权威,有助于论文写投,也可以作为参考文献使用。
夏可兒雲卿
一、另眼看疾病在医学院的学习中,针对某一种疾病,我们会系统学习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等。那么,除此之外,面对疾病,我们是否有其他的视角呢?这五本书恰恰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和阐释。《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对达尔文医学的介绍,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审视疾病。《病者生存》则通过对几个疾病的分析,让你更直观地了解进化医学是如何解释当下的疾病。《身体知道答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疾病和心灵、潜意识的关系。《疾病的隐喻》是两篇论文的合集,作者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在社会的演绎中隐喻化,并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甚至政治压迫的过程。《疾病的哲学》是地下出版物,从社会、心理、文化、精神等角度综合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二、神秘的双螺旋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带有蛋白质编码的DNA片段称为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揭开了生命科学的新篇章。这一些列的书,都和DNA有关。《DNA:生命的秘密》《创世纪的第八天》这两本书讲述了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对科学发展的介绍,其中也包括科学天才的故事,经典案例,甚至科学八卦,读起来十分有趣。《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通过在人类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描绘了人类从生命诞生之初到成为地球上唯一有文化的生物的历史,也探讨了很多和基因有关的政治、伦理和哲学等问题。《自私的基因》详细介绍了自私基因的理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单位,而各种生物都是基因用来保存和复制自我的工具,此理论一提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上帝的语言》的作者柯林斯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参与并领导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他阐释了自己从无神论走向宗教的历程,试图提倡科学与基督信仰和谐共存的神导进化论,即生命罗格斯。作者的观点也被不少人看成是“和稀泥”,引起很多争议。
余味无穷aa
1.医生的修炼[美]阿图•葛文德第一本推荐的当然是,著名的阿图•葛文德医生,他不仅是哈佛医学院教授,更是美国政府的医学顾问。他写3本书,都堪称经典。《医生的修炼》是我最推荐的一本。本书的副标题是: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但是在犯错中探究医学的真谛。本书选择了医学工作中的14个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医生所面对的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做抉择时需要考虑的复杂因素。如果想要了解你生病时面对的医生是这么想的,快去读一读这本书吧。豆瓣评分. 最好的告别[美]阿图•葛文德本书的副标题: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读完这本书,你会对生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豆瓣评分. 医生的精进[美]阿图•葛文德副标题: 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益攀升的医患纠纷、说不清的诊疗性骚扰、棘手的医疗事故、高额的医疗费、不平等的收入,这本书已经开始讨论一些医疗相关的社会问题。个人觉得不及前两本,但是依然是难得的佳作。豆瓣评分.重病之王[美] 悉达多•穆克吉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如果要选择一位重病之王,那么癌症当之无愧。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这是一本工程浩大的经典,一本详实严谨的科学著作癌症其实也是人类的一道关卡,发达的科技状态下,它如影随形地提醒我们一种终极局限性。豆瓣评分. 极简医学史[英]罗伊•波特疾病、医师、身体、实验室、治疗、外科医学、医院、医学与现代社会,8个角度,两小时纵观西方医学史。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作者不只考虑医学技术的发展,还应关照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之所思所想,并在过去与当下之间建立联系。豆瓣评分.癫狂的医学苏上豪作者是一位台湾的医生,最早专门对许多医疗技术的发源进行了考究。这本书以现代医学角度看,历史上存在过的许多医疗技术都过于匪夷所思,甚至搞笑。但人类医疗史上的每次变革或是重大事件,影响的都不会仅仅是医疗本身。文章通俗易懂,作者的视角也非常新颖有趣。7. 八卦医学史烧伤超人阿宝(宁方刚)这里一定要支持一下阿宝老师。本书的副标题是: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戏说了历史上很多名人和轶事,不仅语言风趣,内容八卦,更可以看出作者的历史功底。引用郭德纲的一句话,3个说相声的骂街,谁活的长谁就赢了,有时候历史也是一样。豆瓣评分:. Do No HarmHenry Marsh最后推荐一本英文书,目前还没有翻译的版本。作者是英国的神经外科专家亨利•马什。本书中收录了他几十年执业生涯中的25个小故事,有关病痛、灾难和死亡,也有关医生与病人的恐惧、无奈和悔恨。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生面临的抉择,更整个世纪以来整个医疗行业面前的抉择。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英语相对浅显易懂,如果你大学英语过了6级,基本上就可以看懂了。豆瓣评分上面这8本书,不仅适合医学爱好者,医学生,甚至医生,许多医学专家和教授读完都赞赏有加。
垚垚姐姐。
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医学论文的撰写要非常的严谨。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欢迎阅读我整理的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钟国芳,翟琳怡.建立对医院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机制的`框架设想[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3):2-4.
[2]魏双跃.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J].黑龙江史志,2013(19):141.
[3]魏娜.医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探析[J].档案天地,2014(S1):113-115.
[4]启勇,王杰宁,鄢惊雷.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1):57—58.
[5]吕杰,刘从森,陈勇,等.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7):611.
[6]李秀真,薛庆节,吕厚东,等.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853-854.
[7]佟伟,李宏伟,董颖,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781-3782.
[8]于淑池.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0,13(1):165-167.
[9]李尧清.外科性科研动物实验完成情况分析[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20(1):48-50.
[l0]王鹏,张作岭“顾客”及其需求: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田成人教育,2008(8):29一30.王慧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学生观[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施寿康.“预防医学”是培养全科医师的一门必修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5(1):25.
[12]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13]孙宝志.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及其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1-4.
[14]周中.加强预防战略意识,促进非预防专业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1992(6):15.
[15]李宁秀,何挺蔚,刘朝杰,等.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3):159-160
[16]纪艳,朱海燕.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任务的预防医学课程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2).
[17]王飞,沈利.病原生物学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结合教学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186-187.
[18]李水红,段元润,赵飞骏,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9):749-750.
[19]李星云,钟民涛,刘欣,等.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微生态学杂,2013,25(7):382-383.
[20]刘英杰,黄红莹,许国强,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59.
[21]黄永昌.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第三次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1(4):5.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文献信息基本概念第二节 文献类型第三节 文献信息检索与检索工具第四节 文献信息检索技术方法第二章 中文医学文献信息手工检索工具第一节 《中文
看基础的,比如局部解剖学
有《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卫生经济》、《中国中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等。 1、《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
医学史是我的最爱。《心外传奇》极力推荐,一本讲述心脏外科发展史的书,语言生动,读这本书容易让人着迷,一口气就能读完。还有一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内容很深刻,但
医学史是我的最爱。《心外传奇》极力推荐,一本讲述心脏外科发展史的书,语言生动,读这本书容易让人着迷,一口气就能读完。还有一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内容很深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