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公主H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纠正机体病理状态,使之转变或接近为生理状态。它一方面能去除病症。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创伤,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外科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在对病人正常生理的最小干扰下,以最小的创伤为病人解除痛苦,去除疾病。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科医生除了应对病人整体状况仔细评估、对所治疗疾病深刻了解、对局部解剖熟悉外,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遵循微创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操作不当是影响创伤愈合的主要因素之一。手术中大量不必要的分离解剖,粗暴的组织牵拉离断。止血不彻底,感染病灶对正常组织的污染,不恰当缝合材料的使用,破坏局部血液供应。大块组织的压榨坏死,张力过高,留有异物,引流不当等,轻者可延长创伤愈合时间,重者可导致并发症甚至死亡。 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伤口的愈合。事实上微创原则贯穿于手术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对组织轻柔爱护,准确彻底迅速止血,减少失血,仔细解剖避免组织器官不必要的细线结扎组织,以及手术切口尽可能沿体表的皮纹走向,适应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使切口尽可能少的影响局部的功能和美观等。 1.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不同类型的切口选择会影响创口的愈合。手术切口的选择应能充分娩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在切开时减少组织损伤,尽可能按 Langer 线的分布切开皮肤。以便于切口的愈合,限度的恢复功能和外观。一般腹部横行切口的愈合并发症要少于直切口,清洁切口愈合好于污染切口。腹部无论何种切口,均应尽量避免切断腹壁胸神经,以免腹肌萎缩。在保证能较好完成手术治疗的前提下,可适当缩小切口。 2.精细分离组织:手术分离,分为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锐性分离利用刀刃和剪刀的切割作用,能将致密的组织切开,切缘整齐,其边缘组织细胞损伤较少。钝性分离使用血管钳、刀柄、手指和剥离子等,通过推离作用,能分开比较疏松的组织。但如操作粗暴,钝性分离往往残留许多失活的组织细胞,损伤较大,手术过程中,了解两种分离方法各自的特点,加上对局部解剖和病变性质的熟悉,就能正确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解剖分离时尽量在解剖结构问固有的组织问隙或疏松结缔组织层内进行,这样比较容易,且对组织损伤较少。同时还应尽可能避免打开不必要的组织层面。分离解剖神经、血管时,应使用无齿镊或无损伤血管钳,避免使用压榨性钳或有齿镊,以防损伤神经和血管。手术显露过程中要轻柔,避免使用暴力或粗鲁的动作牵拉压迫,导致组织挫伤、失活。 3.严密地保护切口:手术中避免术后切口感染最有效方法的是保护切口,防止污染。除了遵循无菌原则外,打开切口后,用大的盐水纱布保护切口两缘及暴露的皮肤,对避免腹腔内感染病灶污染切口,有一定的帮助。关闭切口前,用等渗生理盐水冲洗掉其中的细菌、脂肪碎片、血凝块等,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4.迅速彻底止血:术中迅速彻底止血。能减少失血量,保持手术野清晰,还可减少手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不彻底的止血和异物残留是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创口局部积聚的血液、血清,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伤口中残留异物显然将导致创口的延期愈合。另外,结扎残端亦是一种异物。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结扎的线越细,结扎的组织越少,由此产生的异物就越小,就越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5.分层缝合组织:创口缝合的时候,应按解剖结构逐层缝合,避免脂肪或肌肉夹在中问,影响愈合。缝合后不能留有死腔,否则血液或体液积聚在里面,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切口感染。此外,皮肤缝合时两边要对合整齐,打结时应避免过紧,防止造成组织坏死。 6.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范围:能够用简单手术治愈的疾病,不可采用复杂的手术治疗;能用小手术治好的疾病,不可作大范围的手术。 总之,微创是外科操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原则。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养成爱护组织的良好习惯。近年来,随着外科医生对微创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及现代影像系统的发展,出现了以腹腔镜 (laparoscopy) 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使外科手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原谅未来的未来
医学外科论文
随着外科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增强,培养基本功扎实、职业素质过硬的医学生已经成为了外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外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探讨微课字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XX年2月至2014年度7月咸宁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的20XX级护理专业学生7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实验教学模式学习,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验成绩考核水平,以及对教学效果个人评价的差异。结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授课,观察组护生的各项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微课在学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护生对教学课程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护理操作水平,并且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更高,值得在学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微课;外科护理;实验教学;
一、引言
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作为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指导学生对基本操作熟悉以及掌握的关键环节。常规实验教学模式下,由于时间较紧,学生往往难以实现单向操作的熟练掌握,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提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引入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升[1]。为进一步探究微课教学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的应用价值,选取咸宁职业教育学校的70名同年级护生进行研究,就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二、材料和方法
第一,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在咸宁职业教育学校进行进行外科护理实验技术操作学习的7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5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29名,年龄在20-23岁,平均年龄±岁。观察组35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30名,年龄在19-23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接受常规实验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引入微课教学。每组均配置两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两组学生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故有可比性。第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即根据课程安排由教师讲解示范,并在学生学习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引入微课教学,即在教材中副带讲解相应知识的视频,并提供常见操作问题示范事例的视频录像演示,以及各项操作中的主要注意事项以及细节处理的关键。同时构建校园网络课程,观察组护生在课余时间均可登录此平台进行相应视频的观看,并进行教学点评和意见反馈。授课教师适时在平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释学生的困惑,学生也可将教学视频通过下载至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随时观看[2]。第三,观察指标。其一,根据学生在各项实验考核中的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基础操作考试包括导尿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心肺复苏四项。其二,根据两组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授课的满意度反馈性评价结果,以教学方式是否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掌握以及促进学习效率并结合课程学习的`个人评价的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第四,统计学方法。选择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第一,通过对两组护生的最终实验操作课程考核,可以发现观察组经微课学习后在导尿术、肌肉注射、静脉输液以及心肺复苏等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第二,通过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可以发现,微课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常规实验教学模式,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四、讨论
微课教学观念最初是由美国提出,并逐渐推广到全球高校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线以及移动学习,实现实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3]。由于微课视频具有小而精的特点,在较短的视频中简明扼要的抓住教学的关键点,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关键的操作步骤,同时因其可在移动终端播放,越来越受到现代的学生青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下,对于一些性格较为腼腆的学生而言,不敢上课提问,以及发表个人看法,往往容易错失老师指导的机会,不利于后续学习。通过构建人性化的网络平台,微课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师生互动渠道,有利于师生间学术的交流,促进学术的交流[4]。本次研究通过从不同实验教学模式在学生外科护理的教学效果观察,可以发现从实验基础操作考核中,观察组经微课辅助教学的导尿术、肌肉注射等各项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于对照组(),学生认同度较高,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辅以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现操作考核成绩,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同时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2.
[2]罗文平,赵惠,刘海波,等.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616-617.
[3]李德伟,孙红梅,任恩发.浅谈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4):134-135.
[4]黄晓鹂,李树民.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33-36.
作为医者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完善医患沟通制度,那么一份好的 工作总结 该如何写呢?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外科医生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以供参考。 自本人进
循证护理实践证明了护士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为护理学科提高权威性、独立性,促进学科发展提供机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呼吸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
一 总的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的病因,清除脓液、坏死组织,增加病人的抗感染与修复能力,是治疗外科感染的原则。 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与休息:有利于炎症局限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纠正机体病理状态,使之转变或接近为生理状态。它一方面能去除病症。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创伤,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外科治疗的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 措施 和 方法 ;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